首页 理论教育 “迷失”在故乡

“迷失”在故乡

时间:2023-0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接续着20世纪中国文学书写乡村的强大传统,梁鸿最新发表在《人民文学》第9期的非虚构性作品《梁庄》 ,就为我们呈现(揭开)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梁庄——这个坐落于中原大地上的古老乡村,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巨变。可以认定,它是近期直面中国乡村社会生活的一部力作。作品中梁鸿的故乡——河南省穰县吴镇梁庄位于豫西南南襄盆地中部偏西地区。据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

“迷失”在故乡——读梁鸿的非虚构作品《梁庄》

胡 玥

在中国现当代作家笔下,乡村始终是文学的母题之一。从鲁迅笔下那个闪现着童年记忆的江南小镇到“京派”文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从贾平凹《秦腔》中那个乡村价值观念和传统格局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的棣花镇到宁夏作家石舒清笔下有着质朴民风的西北乡村。不同年代的作家们怀着一腔深情也怀着种种无奈注视着、书写着乡村。他们把20世纪中国的乡村影像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激动,也让我们五味杂陈。接续着20世纪中国文学书写乡村的强大传统,梁鸿最新发表在《人民文学》第9期的非虚构性作品《梁庄》 ,就为我们呈现(揭开)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梁庄——这个坐落于中原大地上的古老乡村,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巨变。可以认定,它是近期直面中国乡村社会生活的一部力作。

作品中梁鸿的故乡——河南省穰县吴镇梁庄位于豫西南南襄盆地中部偏西地区。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个小小的村落也像中国其他地区的乡村一样承受着时代和岁月所带来的急剧变化。作者记忆中熟悉的村庄模样也在这期间逐渐变得陌生起来。这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路的改变。道路在不断拓宽,不断增多,四通八达,缩短了村庄之间、城镇之间的距离。然而,变化的不仅仅是道路,还有农民的生活观念和他们日益纷乱的内心。年轻力壮的青年不再满足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他们带着年轻的梦想背起行囊远走他乡,希望在城市中能够寻得他们的一隅之地。而当他们离去之后乡村则无一例外地变成了老弱病残的“大本营” ,一派萧条之景:过去曾经造就过“全国状元县” 、高考全国第一的梁庄小学现在早已不见了踪影。废弃的小学被租给个人,变成养猪场,学校即将倾倒的破壁上被恶作剧似的写上了“梁庄猪场,教书育人!”八个字。村庄里年轻的父母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纷纷外出打工之后,剩下的只有“留守儿童”和老人。孩子们懵懂地生存,在缺乏心灵哺育的情境中胡乱长大,他们除了在梦里能够与父母团聚之外,白天则是与看管他们的爷爷奶奶“捉迷藏” ——逃学成为普遍现象。没有退休金,没有社会保障体系,儿子媳妇十之八九不寄回钱来,“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显得愈发严重。此外,生育问题、丧葬制度、上访告状、归属感、传统道义等一系列矛盾都在这个村落里凸显。

这样一部以富有穿透力的笔触,试图揭开中国农村的真实生活面目的作品,仔细读来,感觉其独特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就作品的题材而言, 《梁庄》几乎是全景式地再现了城市化进程推动下的当下农村的现场性影像,读来有强烈的现实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难以避免的。在追寻全球化的城市化进程中,我国的农民为拉动国家GDP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在这些“农民工”辛勤努力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有多少人在真切地关心他们的现实生存状态?奔赴异乡打工的农民工,他们不分昼夜辛勤苦作,到头来在城市中并没有换来应有的地位和尊重,永远只能是漂泊在外的异乡人;“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长期留守家中,儿童的教育、老人的养老问题成为农村的迫切问题。据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这个时代的孩子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容易导致心理缺陷,加之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使他们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村庄里“读书无用论”越来越盛行,村庄精神变得涣散,对教育、文化的崇拜感与求知信心正在慢慢消失。孩子是未来、是希望,中国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他们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的进步。

其次,“非虚构”的艺术表现形式显然继承了报告文学直面现实、文化批判的艺术传统,对当下现实问题的生动呈现,既带来了现场感,也带来了思想的尖锐性。 “非虚构”是《人民文学》今年刚刚开辟的新栏目,编者认为“非虚构这个栏目就是为文学写作和文学阅读营造一种现场感,提供一个身临其境的场所,让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在这里肆意地交汇,让各种素材在这里变得更生动、更直观、更富立体感,让阅读的属性在这里稍作改变,变得似乎可以触摸……”这篇作品从表面上看,好像只是将一些现场录音素材稍事加工整理之后,用小标题连缀成篇而已。但恰恰是这些近乎原汁原味的乡音俚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十分逼真的现场感。

在现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和社会,人们每天奔走、忙碌,很少有作家能够静下心来去思考当下农村的变化。而梁鸿怀着对故乡的一往情深,对社会转型期农村现状进行了思考,读来发人深思。

(作者为宁夏大学2009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