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无处安放的灵魂

无处安放的灵魂

时间:2023-0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说到这里并没有结束,不幸的是,鸽子被居委会强行放飞,穆先生的一丝寄托和梦想随着鸽子的飞走而破灭,小说写到这里便娓娓落下了帷幕:上百只鸽子只飞回来一只在楼顶盘旋着,给穆先生以苍凉的祷祝。这样形象化的语言既能让人感觉到穆先生妻子对于养生的狂热,也能让人感觉穆先生的无奈。文中说鸽子被居委会放走,穆先生只能望着苍茫的蓝天默默祷祝。

无处安放的灵魂——读鲁敏的小说《铁血信鸽》

杜侃林

这篇小说写的是一个都市中年男人穆先生普通而乏味的生活:儿子在外地上学,家里只有穆先生夫妻两人,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生活如同一潭死水。穆先生的妻子是对养生极其痴迷的人,每天绞尽脑汁玩着花样地爱惜自己的身体,生怕一不留神做了有损身体健康的事情。她对养生津津乐道且乐此不疲。她不但身体力行而且强迫丈夫跟她做各种有关养生的活动,吃经过她精心搭配的膳食。这使穆先生十分不满甚至有些抱怨,在他眼中觉得很可笑很肤浅,但碍于妻子的良苦用心又不好发作。百无聊赖之际,穆先生认识了楼顶的养鸽人并寄情于鸽子,养鸽人养了上百只鸽子,那是准备参加飞翔比赛的,虽然被养鸽人精心饲养着,但是被无奈地关在笼子里,这让穆先生想到了身处水泥楼台间的自己。于是他和养鸽人成了好朋友。小说到这里并没有结束,不幸的是,鸽子被居委会强行放飞,穆先生的一丝寄托和梦想随着鸽子的飞走而破灭,小说写到这里便娓娓落下了帷幕:上百只鸽子只飞回来一只在楼顶盘旋着,给穆先生以苍凉的祷祝。

这是一部社会问题小说,全文以生活化的语言叙述的是生活化的场景,给人们再现的是一个普通小市民的普通生活,全文以巧妙的结构写了穆先生、妻子及养鸽人不同的生活。穆先生在认识养鸽人后明显对生活有了向往和寄托,因为鸽子在他眼里是自由的、有理想的、有目标的,在此之前穆先生在生活中是极其被动的,他没有年轻时的激情,没有改变现状的能力,没有妻子那样所谓的“追求” ,甚至可以说他与这个社会是格格不入的,他只好也只能寄情于鸽子,让鸽子带上他曾经的梦想和虚无的灵魂飞翔,文中多次说鸽子的尾巴交叉成一个巨大的“×” ,像是“错错错” ,这就给读者暗示着穆先生的理想是注定要破灭的。

文中也有对人性的探讨。人到中年这样的时刻或许离我们还比较遥远,但我们能根据作者的笔墨有或多或少的感触。身处城市的人们被现实残酷的砂轮不经意间已经打磨的无棱无角,没有了往日的理想,曾经的激情,每天只是机械地活着,对世事麻木、淡漠,灵魂虚无。作者在文中引入了鸽子这一意象,意在引导我们要迎接挑战放飞心灵,只有这样身处水泥楼台间的人们才能更阳光地活着。

文中也牵涉到有关“幸福”的问题。这个永恒的话题一直在向我们打着问号,究竟什么是幸福?其实文中已经给出了答案:幸福就是内心的一种平静。文中的穆先生只有在看鸽子时是幸福的,因为只有这时他可以抛开生活中的很多烦恼,将自己与鸽子融为一体。文中也传达出了这样一种生活态度:那就是率性自然的生活。穆先生认为与其天天做养生运动,合理膳食,倒不如好好享受生活,不要白白浪费了好多人生的机会。其实就像鸽子,吃的再好也是被关在笼子里,没有享受到它该有的幸福,就算长命百岁又有何用?

此篇小说语言很有特色,在夸张渲染之余不失生活的幽默。文中有段写妻子听说鸽子汤很补,就买了几只鸽子熬汤。穆先生吃鸽子肉时,感觉自己就是那鸽子变的,他好像在撕自己的肉,仿佛一张嘴就感觉鸽子从他嘴里扑棱棱飞出来。这样形象化的语言既能让人感觉到穆先生妻子对于养生的狂热,也能让人感觉穆先生的无奈。文中说鸽子被居委会放走,穆先生只能望着苍茫的蓝天默默祷祝。小说末尾写道:最后飞回来一只鸽子,在楼顶盘旋着,其实是给穆先生以心灵的慰藉同时也给读者以心灵的慰藉,作者之本意是给人们以生活的勇气和希望,只要活着就会有希望。

(作者为宁夏大学新华学院2008级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