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国的人性化

德国的人性化

时间:2023-0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国人性化的地方很多,再小的城市,两个地方总少不了:教堂和啤酒屋,一个是管精神的,另一个是供人们物质享受的去处。圣诞最大的标志是圣诞广场的开放。世界各地过节都讲究团聚,但任何一个节日都没有像中国春节那样,因为团聚的渴望带来几亿人的大移动。

德国的人性化

德国人性化的地方很多,再小的城市,两个地方总少不了:教堂和啤酒屋,一个是管精神的,另一个是供人们物质享受的去处。

在欧洲旅行考察,一般是一个轿车跟到底,司机绝对守规矩,两个小时必须停下来休息一次,每天行车不能超过9小时,严格控制车速,以保证司机足够的休息时间,确保行车安全。2009年11月,受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外专局委派,我随团赴德国学习考察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在德国呆了21天时间,期间没有发现一起交通事故,这与每个人的文明驾驶和严格的法律要求分不开。这些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也完全能够做到,使交通事故这个中国“第一杀手”不再祸害百姓。西方的劳动法执行很严格,每个公民这方面的意识也特强。礼拜天是休息天,除餐厅营业外其他店铺是不开门的,大货车绝对不上路,因此路上的车特别少,非常通畅。

我们到科隆时已离圣诞节不足一月。离圣诞节近一天,节日的气氛就浓一些。圣诞最大的标志是圣诞广场的开放。圣诞广场一般都建立在市中心,很多就设在市政厅门口,大的城市圣诞广场也就多一些,我们在德雷斯顿就看见两个圣诞广场。

圣诞广场相当于我们的庙会。围绕广场搭起了一个一个很有特色的小屋,装饰得非常漂亮,灯光闪烁,节日气氛浓郁,也是卖圣诞礼品的地方。卖主都穿着靓丽的民族服装,有的还拉起了动听的手风琴。广场上的东西非常丰富,我买了小香肠、巧克力、圣诞蜡烛、一个帽子。吃的东西很多,闻着就香,用的东西以工艺品为主,每件东西都让人爱不释手。我花两欧元喝了一杯热酒,所谓热酒就是把干红加热着喝,蛮独特的。圣诞广场要热闹一个月,每天人比较多,特别是晚上,也有大戏凑热闹。

这些都是民族文化的继承,年复一年老百姓习惯了。任何时代的人们都需要传统,就像人们在太平日子爱好收藏古董以保存旧时的记忆。春节、元宵、清明、中秋等中华民族传统佳节,历经千载,传承延续,虽岁月更迭却依然保持着无穷的魅力。世界各地过节都讲究团聚,但任何一个节日都没有像中国春节那样,因为团聚的渴望带来几亿人的大移动。这些传统节日增强了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人们也藉此得到归属感。

那么,我们怎样发扬民族的东西,政府应多想办法,把民族的东西和老百姓的需求联系起来。比如,重视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尤其对青少年至关重要,让中国人知道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韵味;比如,春节组织开展社火、社戏,清明节开展一些以感恩为主题的活动,让传统文化走进人们的生活。再比如,在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举办一些文化遗产日纪念活动,唤起人们的文化自豪感;注意开发一些代表传统文化的商品,让人们在享用中留下民族文化的心灵印记。通过抓好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还可以孕育发展新的文化旅游产业。

(《铜川日报》2010年4月29日发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