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白雾岭上快哉亭

白雾岭上快哉亭

时间:2023-0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行人翻白雾岭非常吃力,常想坐在上面歇歇脚、松松气。快哉亭落成后,他悦颜挥笔,书入《今黔录·快哉亭》。因古时有不少传说,说白雾岭快哉亭上常有强盗出入,他们打家劫舍,劫富济贫,犹如宁波天童小白岭的灵峰。翻阅《浒山志》、《余姚六仓志》等志书,曰:“‘白雾岭’原名‘白湖岭’。白湖岭者,山岭两侧多有湖泊;白雾岭者,天将雨时,岭上多白雾,岭顶清沈古愚曾筑‘快哉亭’于其上。”

白雾岭上快哉亭

白雾岭在浒山镇西南,慈溪、余姚两县交界处,南属余姚,北属慈溪,岭北山麓有施家山村,出村南口,沿着莲花山脚,涉步由北往南,顺山坡而上,约莫步行三四百米,过牌坊,山势渐渐峻陡,路左边有一石亭,亭左悬崖显见,陡峭如壁,好在有钢管护栏,可以护登,犹如华山索道。驻足东西远望,两边满目青山,树虽不是很高大,却也显得郁郁葱葱。西南是莲花山北高峰,在顶端有慈溪市电视台的电视发射塔,高入云霄,与东边山凹处白雾岭的风景交相相映。岭顶隐现庙宇殿角,黄墙红瓦,重檐叠翠,风景优美。

“快哉亭”缘何建造起来的呢?这还要追溯到200多年前的清嘉庆年间(1796—1820),浒山镇一直隶属于余姚县,是姚北重镇,而白雾岭恰好是姚北交通要道,是五塘、六塘海边到余姚城关后青门的必经之路。行人翻白雾岭非常吃力,常想坐在上面歇歇脚、松松气。当地那些砍柴、放牧的老百姓和登高观景的官员,也经常在白雾岭顶乘凉憩息。

曾在贵州开泰县任七品县丞的施家山村人沈邦良和夫人颜氏,因年迈告老还乡,于九月初九重阳节邀请几位好友登高游玩,当行至白雾岭顶时,想坐下来休息一下,却没有坐的地方。沈邦良先生为此而深感遗憾,下山后马上发动村里的群众筹集资金,于嘉庆八年(1803)建起了一座凉亭,取名为“快哉亭”。快哉亭落成后,他悦颜挥笔,书入《今黔录·快哉亭》。后遭多次空前洗劫,竟成一堆废墟,亭之碑文久已亡佚。

因古时有不少传说,说白雾岭快哉亭上常有强盗出入,他们打家劫舍,劫富济贫,犹如宁波天童小白岭的灵峰。因此,施长铭先生等人决定将快哉亭改名为小灵峰庙,香火不断,每逢四月初十葛仙翁菩萨生日,进香的群众络绎不绝。1949年后,由于种种原因,灵峰庙被改作学校和粮站。1962年,在当地干部群众的一再要求下,施山村驻队干部陆守昂等,为方便周围村民砍柴放牧和过往行人休息,政府拨款500元,重修了快哉亭。“文革”中被毀。1984年金秋,施山里人发起,筹资重建“快哉亭”。1993年12月,正式批准建灵峰庙,重塑菩萨。1994年建头门,1999年建大雄宝殿。2001年建地藏殿。2002年4月,灵峰庙改名为灵峰寺,原大雄宝殿改为观音殿,新建大雄宝殿,重新扩建葛仙翁殿。现在,灵峰寺可容纳1000人住宿和2000人就餐。

翻阅《浒山志》、《余姚六仓志》等志书,曰:“‘白雾岭’原名‘白湖岭’。白湖岭者,山岭两侧多有湖泊;白雾岭者,天将雨时,岭上多白雾,岭顶清沈古愚曾筑‘快哉亭’于其上。”《半读书屋笔谈》记载:“‘白雾岭在浒山西南里许,天将雨云气如轻絮腾空。’谚曰:‘西山白雾排,但坐作芒鞋。’谓此也。岭北下有大觉庵,不知何时迁建岭顶。”

莲花山连绵起伏,犹如一条静卧的龙,龙背多有起伏的山峰,重叠处更像一朵莲花,故名莲花峰,山名也由此而来。此山谓慈溪市区西南天然屏障,白雾岭自古是山南山北的交通要道,过往行人日夜陆续不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