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龙舌山南龙舌村

龙舌山南龙舌村

时间:2023-0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道光《浒山志·山》载:“龙舌山,在浒山西南五里,山形如龙吐舌。”民国《余姚六仓志·山川》载:“龙舌山,在寺山东南(浒山界),形如龙吐舌。”20世纪90年代,屿山东南麓建峙山公园,随后逐渐往东延伸,龙舌山也包括在内都扩建为休闲公园绿荫广场,稻田也随之变为绿地,龙舌自然村依然。

龙舌山南龙舌村

浒山南至余姚邑城的大片富饶的姚北平原上,中间横亘着一条角尺形的公路,名为浒溪线,站在这条公路上抬头往西望,见有一条逶迤起伏的山脉,自南向北,有乌玉山、真武山、将盔山、屿山等诸山连接组成,总名叫白云山脉。形似一条静卧着的巨龙,尾巴甩向南,屿山最北最高,顶峰如一朵莲花,所以称作华屿山为龙头,头昂向北,瞭望东海。可是华屿山的东南麓,现已建设成市民休闲旅游的公园。古时,整条白云山脉东南麓有一条沿山脚的余姚至浒山官道,正要通过华屿山脚时,这龙头便向路上伸出了舌头,阻挡了去路。还好,它忽然断而复起,让出了路。可在稻田中央近路堆成了一座小山,约高2.5米,长10米,宽3米,犹如龙舌。初听起来好似一个神话故事,其实志书中早有记载。道光《浒山志·山》载:“龙舌山,在浒山西南五里,山形如龙吐舌。”民国《余姚六仓志·山川》载:“龙舌山,在寺山东南(浒山界),形如龙吐舌。”

此山伸展在官道边的稻田中央,高不足3米,长约10米,宽也不过3米的小山就是在这一龙舌山的南面,公路的西侧,有一个比较大的村庄,便因此取名为“龙舌村”。由于公路的不断扩大,村庄也随之西移。华屿山东南麓山腰处,原有如意讲寺,罗野桥南为下院。据光绪《余姚县志·山川》:“屿山在县东北三十里(嘉泰《会稽志》)。”又据光绪《余姚县志·典祀》载:“屿山如意讲寺,原题为如意院(嘉靖志改订)。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嘉靖志,在龙泉乡之屿山),晋天福六年建,号保安院,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赐今额(嘉泰《会稽志》,嘉靖志废)。”

20世纪90年代,屿山东南麓建峙山公园,随后逐渐往东延伸,龙舌山也包括在内都扩建为休闲公园绿荫广场,稻田也随之变为绿地,龙舌自然村依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