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读者与“矿难遗孤”的故事

读者与“矿难遗孤”的故事

时间:2023-0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那段时间,为“矿难遗孤”献爱心成了同学们热议的话题。6月18日,本报和市安监局、市慈善总会在为“矿难遗孤”募捐中,有两家单位捐献了1万元现金,一家是天工机电公司。他们是前一天在《襄樊晚报》热心读者与“矿难遗孤”见面会上认识的。7月1日,本报准备举办热心读者与“矿难遗孤”见面认亲会,我们通知了陈厚斌老师,请他转告那位学生参加我们的活动,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这位陌生的女读者。

为了一个共同心愿——《襄樊晚报》、读者与“矿难遗孤”的故事

《襄樊晚报》2006年7月14日

通讯(系列)

作者:龚雪睛 李兴会

编辑:高 翔 王国锋

2006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前夕,《襄樊晚报》在全市开展寻访“矿难遗孤”活动。文章见报同时,又通过为“矿难遗孤”募捐、举办《襄樊晚报》热心记者与“矿难遗孤”见面活动等,想方设法搭建“矿难遗孤”的爱心平台,使17个家庭的20名“矿难遗孤”不仅解决了吃饭、穿衣问题,还获得了“一对一”“亲情”关爱,有了长期帮扶资助。

寻找到的20名“矿难遗孤”在17名热心读者的关爱下将开始新的生活,本报关注“矿难遗孤”活动即将告一段落,我们在祝福这些孩子的时候,却难以忘却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发生的许多动人故事。

一名记者的苦心

6月2日,本报推出了关注“矿难遗孤”系列报道。这个报道的策划者是本报高记者。

2003年,高记者在保康县黄堡镇黄龙沟村调查发现,这个有着258户人家的山村,有242人常年在外打工。打工经济为这个村带来了110多万元的年纯收入,占全村农民纯收入的60%多。但是,三年时间,全村有10名青壮年农民丧生于外地煤窑里,有7人永远丧失了劳动能力。由于外出打工者均为家庭青壮年劳力,他们的伤亡,导致全村三年间新出现21家贫困户。

他在向外延伸的调查中发现,在襄樊的南漳、谷城等山区农村,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

他在编辑部里对大家说:我们的媒体在不断报道发生在国内的大小矿难,却对矿难遗留的社会问题没有给予应有的注意;我们在争夺读者眼球的瞬间凝注,却没有引发全社会心灵的长期关注;我们在报道灾难,却没有唤起社会来消弭灾难产生的原因和恶果……

高记者还说,矿难遗属中最可怜的是孩子。他们幼小的心灵难以承受丧父(母)之痛,他们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养育。并且,他们与爷爷奶奶相比,还不能享受农村的“五保”政策。

6月,是全国安全生产月;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在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杜道中的支持和指导下,本报开展了寻访“矿难遗孤”活动。

我们把要寻访的“矿难遗孤”界定为:家长遭遇矿难的时间为2005年以前;跟着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生活,且祖辈年老体衰;家庭生活缺少外援,异常困难。因为此后,国家出台了矿难赔偿强制性标准,遇难者家庭获得的赔偿多能维持生活所需。

经过本报征集,我们在一个月内寻找到了20名这样的“矿难遗孤”。

一名班主任的用心

6月2日,第一篇“矿难遗孤”报道见报后,市34中一位小学班主任打来电话说,她将当天《襄樊晚报》的这篇新闻念给全班学生听后,同学们简直不相信,在那并不遥远的地方,有这么一些生活和自己有着天壤之别的同龄人。

那段时间,这位班主任天天关注着本报报道,只要有“矿难遗孤”的文章,她都要念给学生们听。她说,童年是珍贵、纯洁的,她不仅有责任向她的学生传授知识,更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学做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那段时间,为“矿难遗孤”献爱心成了同学们热议的话题。几十个学生不约而同地向这位班主任建议:为“矿难遗孤”捐赠,将学习用品、课外书籍、玩具、衣服等送给贫困的“矿难遗孤”们。

6月17日,这位班主任听说有3个“矿难遗孤”到襄樊后,她又带着学生,从东汽基地打的来看他们。

一名企业老总的善心

6月18日,本报和市安监局、市慈善总会在为“矿难遗孤”募捐中,有两家单位捐献了1万元现金,一家是天工机电公司。

事隔一个多星期后,记者意外得知,募捐前,这家公司的总经理还专门开车到南漳九集石门中心小学,看望本报报道的“矿难遗孤”涂雪萍,给她送去了1000元现金和衣物、被子等,并留下联系电话,嘱咐这个孩子有困难就去找他。

涂雪萍的报道是6月15日见报的,当天上午,天工机电公司总经理周少发看到这篇报道后,拿起报纸就叫上身边的人:“走,看看这个女孩去。”

周少发开着车,从南漳一路问到九集石门中心小学。找到涂雪萍时已是下午。临走时,他给涂雪萍留下联系电话,鼓励她好好学习。

6月18日,天工机电公司在人民广场参加了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听说本报在现场组织募捐,天工机电公司派人用信封装了10000元现金投进了募捐箱。

6月30日,当记者几经周折联系到这位热心的老总,邀请他参加与“矿难遗孤”见面会活动时,他正在外地出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那些报道很真实,周总认为唤起了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唤起了全社会扶弱济困的爱心,他是带着感动的心在帮助这些孩子。”

一名“妈妈”的爱心

7月2日上午,在通往谷城县赵湾乡高寒山区的崎岖公路上,有一辆缓缓开行的轿车,车上,一位漂亮“妈妈”和丈夫正护送他们的“孩子”——一个叫周顺朋的13岁的“矿难遗孤”回家。

这个孩子与他们结缘不到24小时。他们是前一天在《襄樊晚报》热心读者与“矿难遗孤”见面会上认识的。可顺朋的心里已将这位漂亮阿姨当成了自己的“妈妈”。这位“妈妈”其实刚刚成家。可从她身上,顺朋已深深感受到“妈妈”的无私和慈爱。

这位“妈妈”是本报的热心读者。6月24日,她看到本报记者采写的《对寻访的17名“矿难遗孤”生存状况的调查》后,急切地打电话对记者说:“我想资助‘矿难遗孤’。一个、两个都行,请你们帮忙尽快提供两个这样的孩子,我和我的家人想去看看他们!”

其实到此时,已有近20名热心读者打电话给本报,表示愿意长期资助“矿难遗孤”。

当天是星期六,正巧谷城县城关一中一位叫陈厚斌的老师向本报求助:他们学校有名13岁的初二学生,父亲死于矿难,母亲也已去世,这个孩子无依无靠一个人孤单地生活,生活费、学费等都没有来源,正面临失学。

7月1日,本报准备举办热心读者与“矿难遗孤”见面认亲会,我们通知了陈厚斌老师,请他转告那位学生参加我们的活动,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这位陌生的女读者。

见面会结束后,周顺朋被这位漂亮“妈妈”带回了“家”。那天晚上,他由“爸爸”“妈妈”陪同,不仅游览了汉江,还乘车观赏了襄攀的夜景。在商场,细心的“妈妈”给他买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

顺朋走后,这位“妈妈”还一直牵挂着他。她说,赵湾离襄樊太遥远,路途崎岖险峻,顺朋来一趟襄樊很不容易。她希望通过本报在赵湾山区再寻找一位孤儿,这样不仅能多资助一位孩子,而且两个孩子到襄攀来也是个伴儿。

[附]

本系列其他报道标题:

《矿难遗孤,我们共同来关注》

《托孤,难以承受之重》

《各界人士牵挂“矿难遗孤”》

《孤苦的孩子早当家》

《矿难,亲人心中永远的痛》

《在寻访矿难遗孤的日子里》

《稚嫩的心难以承受之重》

《矿难遗孤找到爸爸妈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