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母亲的拐棍与自立意识

母亲的拐棍与自立意识

时间:2023-0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时母亲深夜犯病,胃痉挛,我们得求族兄们用架子车送到县医院去救治。记忆中母亲吃得最多的药,一是四环素,一感冒就吃;二是阿托品,治胃痉挛。父亲前不久在电话中告诉了我一件趣事,说上次住院时,我妹妹为母亲买了根拐棍,让她拄着,以便走路时稳一些。出院后父亲提醒母亲用拐棍,母亲居然说,我不拄,没人扶拉倒。好在母亲不拄拐棍也可以走,所以问题还不很大。

母亲的拐棍与自立意识

父母都已年过“古稀”。父母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父亲三十岁左右患了肺结核,在家休养了好几年。母亲则从二十多岁开始就患有风湿性关节炎、胃病。我小时候就经常到大队卫生所为母亲抓药,以致记住了不少药名。有时母亲深夜犯病,胃痉挛,我们得求族兄们用架子车送到县医院去救治。记忆中母亲吃得最多的药,一是四环素,一感冒就吃;二是阿托品,治胃痉挛。母亲吃过多少药,恐怕连她自己都记不清了。

人生很奇怪,很多青年中年时很健康很健壮的人纷纷得这种病那种病“走”了,而得了一辈子病的人却还好端端活着。而且奇怪的是,接近七十岁时,我母亲的关节炎、胃病基本好了,现在大把吃的药,是治心脏病高血压的,治腰间盘突出的。奇特的是她六十多岁后才有白发,显得白白胖胖,与我记忆中的如祖母般的老太太没有多少相似处。现在的老年人显得年轻。

父亲前不久在电话中告诉了我一件趣事,说上次住院时,我妹妹为母亲买了根拐棍,让她拄着,以便走路时稳一些。出院后父亲提醒母亲用拐棍,母亲居然说,我不拄,没人扶拉倒。她需要别人搀扶,不想用拐棍。

母亲为什么不愿拄拐棍,尤其不愿拄拐棍到外面去?一方面是没拄惯,不适应;一方面是不服老,不想用;更为重要的方面,是她觉得应当由丈夫或儿女们搀扶,这样才有面子才正常。“嫁汉,穿衣吃饭”和“养儿防老”的思想,在母亲脑海里很牢固。但遗憾的是,父亲不愿承担这份责任,他自己也是满身毛病,白内障、结肠息肉,虽都做了手术,但有后遗症,最近似乎又查出了糖尿病。虽然大夫说问题不大,吃什么都可以,但父亲却不肯掉以轻心。儿女们呢,大都在忙自己的生计,顾不上回家搀扶母亲。好在母亲不拄拐棍也可以走,所以问题还不很大。

近些年来人们在猛烈抨击啃老族。所谓啃老族,就是那些自己不努力、不自立,一生都在依靠父母甚至祖父母生活的人。而且不但他们靠老人生存生活,他们的下一代也要由老人负担。这些人,不能自立,从根子上讲,是不想自立。

我们这个民族,可能依赖思想严重。比如“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比如“养儿防老”,比如“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等等,总是要拉关系,找靠山。老年人如此,年轻人也如此。中国的传统文化很优秀,但与西方比,在自立精神上可能要差那么一些。西方的孩子十八岁以后生活自立,自我生存与发展。西方的老人,也愿意自己独立生活,有自己的天地。如果让西方人选择啃老与自立,他们绝大多数会选后者;如果让他选择搀扶与拐棍,他们绝大多数同样会选后者。

我现在有一种担心,担心儿子在市场经济社会扛不动撑不住,回过头来啃老。也担心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产生“索恩”意识,要求儿子回报,把一切希望一切重担压在他身上。

我常想,我这个人是介乎传统与现代的人,我没有少啃老,但我似应把握好今后,尽量少要求人搀扶。

这篇文字,应与孝道无关,只内省自立精神。母亲知道了,想必不会生气。

2006.4.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