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寺听雨
朋友们几次都说,陇东崇信县龙泉寺的景致不错,为陇上一景,便心向往起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去了。那是一个连续几日阴雨后突然放晴的日子,天幕湛蓝,云彩洁白舒展,心境极佳。
龙泉寺距崇信县城较远,龙泉寺所在的山脉属陇山山系。这里万木葱茏,景色优美。龙泉寺,就坐落在石峰陡峭的山巅,素装淡裹,是很魅人的。山,不是太高,游人很少,只在半山腰一个亭子里,碰见一对乡村装束的姑娘。绕进林阴道不远,就看见潺潺流水顺着石罅溢出,晶莹剔透,在炎炎夏日,能感觉到丝丝凉意,真想喝几口解热。水是活的,山因水更能显出灵气。周围绿树浓枝,无数奇花异卉,映衬着耸立在水滨道旁的镌刻着优美书法的石碑,文化氛围极浓的境界便生发出来。遗憾的是,这些碑均为当代人所立,似乎缺少了久远古拙的韵味。
山的最精华处,也就是龙泉寺的招牌。这里除了庙宇建筑外,就是造山运动留下的绝景。这里的山近乎是壁立的,如刀削一般,水就从那壁崖石缝里流出来,是一个长长的带状,流出的水,积成一个一个大小不等的水潭。水潭周围碧苔青藓,天然生成一般,给人以地老天荒的感觉,年轮和岁月都浓缩在这里。坐在潭边的小石桥上听流水声,是绝妙佳处。这些由壁崖缝隙里流出来的水,大小不一,大的流成线,小的滴成珠,悬空而下,故能发出急缓、大小不同的声音。
身临其境,此情此景能勾起经历过的记忆,便想起辽宁锦州北镇义巫闾山上的那个“圣水盆”来,何其相似。只是义巫闾山上的那个“圣水盆”比不得龙泉寺:它小,既没有滴水发出的声音,也没有听潭的楼阁,但义巫闾山却因了乾隆皇帝游览并留下御笔题诗而闻名。龙泉寺呢,则山高皇帝远,是“深闺藏娇”啊!
龙泉寺的潭边上建有一座供游人休息的楼阁。凡游山的人到这里困了,一面小坐休憩,一面品茗回味。据科学测试介绍,这里的水是优质矿泉水,我们正想进去领略一番时,有小姐已在阁前热情迎请,大家都进去了。游山的人少,楼阁里自然清静。楼阁修得古意盎然,装饰得古色古香,陈设极舒适。坐在临窗的地方,原本是品茗小憩的,谁料却有潭水滴鸣声穿窗而入。隔雾观花,自有其朦胧美;隔潭听水,亦是一种难觅的境界。更为有趣的是,坐在这楼阁里一面品茗,一面静静地听着这龙泉撒下串串珍珠般的“滴答”声。它像是一种绝妙的屋檐雨声,又恰似瓢泼大雨发出的轰鸣声。记得梁实秋先生写过一篇文章,里面有一段描述,大意是:外面下着雪,在房子里围着火炉读书,是最有趣的事。那种氛围和环境,体现的是一种静态的雅致情趣;而在龙泉寺听雨,感知的却是一种动态的优美景致。正因为灵动,潭水的滴鸣声可任你想象回味,你可想象成屋檐瓦槽的滴水声;也可想象成滂沱大雨的韵致;更可以想象成雷雨扑地时的骤鸣声……各种意象都真切得让你心旷神怡。
下山的路上,我依旧沉浸在楼阁里听雨,耳边总是幻化出潭水的各种声音,那么清脆,又那么浑然。历史上形成的旅游景点或旅游区,且至今能继续吸引游人者,总或多或少与文人墨客、帝王将相的行踪有关,甚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俗话说“名山还需名人传”。龙泉寺游人冷清,周边邻人知之者甚少,或许就因了这个缘故。平心而论,龙泉寺山上的潭水,要比辽宁北镇义巫闾山的“圣水盆”大而景致。“圣水盆”就是因了乾隆皇帝游览并御题,便成了风清月朗、光彩相融的“圣水秋月”奇观。其实,“圣水盆”也好,龙泉寺也罢,都表明了文化积淀和形成的一种过程或形式,今天就是明天的历史。随着旅游业的开发,龙泉寺,这块黄土高原上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将会吸引无数游人观光游览,历史的延续过程和文化人的审美心态,都将和潭水一样融进龙泉寺。
2000年5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