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元整合的审美态势

多元整合的审美态势

时间:2023-0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即《散文集》从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着自然、社会、人生,呈现着多元整合的审美态势。也许因为这个原因,丛书《散文集》的编者的精品意识才得以保全。在这样的编审态度之下,丛书《散文集》自然是有水平有质量的,说丛书《散文集》是银川市散文创作的里程碑大约不会过分。这种追求是历史性的,是挽救散文不僵死于历史深渊的突破。

多元整合的审美态势

新世纪伊始,宁夏的文学以立体作战、集团冲锋的趋向,引起文坛的广泛注意。银川市的文学以创作队伍整齐、体裁平衡发展的显著特点成为宁夏文学军团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并愈来愈显示出强劲实力:一是老中青三代都有骨干作家扛鼎,创作队伍迅速壮大。银川文学丛书四卷共收入120位作家的280多篇(首)作品,仅有70万人口的银川市,作协现有会员160多名,这是一支壮观的创作队伍;二是1990年银川文学丛书《小说集》《诗歌集》《报告文学集》出版后,银川市文学创作集成颇丰,粗略统计已经出版各种个人文学作品集30余部。尤其是近日银川文学丛书《散文集》的出版,是对银川市散文创作的回顾检阅,显示了散文创作的雄厚实力,展现出了与中国散文创作趋势相吻合的走向。即《散文集》从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着自然、社会、人生,呈现着多元整合的审美态势。

编辑一部能反映某一地区创作水平的散文集和办刊物有许多不同。散文大胆地介入“时尚化”一直是办刊人关注的问题,将刊物办成“圈子里”或“孤芳自赏”肯定会丧失部分市场。编一部优秀作家的优秀作品集成,可以稍稍规避“时尚化”的干扰。也许因为这个原因,丛书《散文集》的编者的精品意识才得以保全。被强化了的精品意识体现在编辑的选编态度和审美倾向中。

我不知道丛书《散文集》为什么没有和其他文学体裁的辑录同时出版,但我想这与散文自身的发展不无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前,小说作品一出,言传纷纷、万人争读是不争的事实。可散文呢?“只能充当‘搭配’‘凑数’一类的角色”。那时,要编一部厚重的散文集就太难为有责任心的编者了。可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情况大变,文学关注的热点逐步让位于散文,学者、教授、诗人及各色人等都纷纷介入散文创作行列,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强大阵容,出现了回归散文本义的有思想、有个性、有情操的好文章。发表散文的园地也不断拓展,散文繁荣起来了。有了作品,编书就水到渠成。正如高耀山在《散文集》“跋”中所言“我们能够在较短时间,没费很大力气就选辑了63名作者发表过的104篇散文。”宁缺毋滥、等待时机是编者的良苦用心,可见编著编辑《散文集》的态度是积极审慎的。

有作品,但不开杂货铺,不卖假货是编者的原则;“格高、境阔、意新、文雅”是编者的审美旗帜。编者给“写手多,高手少”、“误解散文是自由文体”、“信口说出、顺手拈来、轻而易举、敷衍成篇”、“散而不文、媚俗小气、无病呻吟、虚情假意的准散文”亮了红灯。如果阅读文本,我们会发现这种要求是编者对丛书《散文集》质的要求,而非对形式的限制。

在这样的编审态度之下,丛书《散文集》自然是有水平有质量的,说丛书《散文集》是银川市散文创作的里程碑大约不会过分。

作家张守仁说:“我的散文观只有九个字,那就是:‘要有我,写独特,独特写’。”《随笔》主编杜渐坤说,散文家要“敢于和善于在文章里表露自己的思想、学养、情感、禀赋和个性,要有独立思考和自由言说的精神。”追求散文个性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散文发展的多极中的一极,它实际上是冲着散文僵化而来的。这种追求是历史性的,是挽救散文不僵死于历史深渊的突破。《散文集》里就弥漫着作家独特个性的合理张扬。

高嵩的《“共荣圈”里》是表露个人独特感受和体验的佳作。作者在他童年被日寇铁蹄践踏下的一段奇特而刻骨铭心的经历里浸入了个人独特感受和爱憎。我敢肯定,他对人性残忍、卑微、阴暗、高尚的揭示产生的震撼力,会使人永生难忘;我们叹服他的选材之精当,思想之深刻。李凡的《幽默大师》以电脑出错产生的幽默而评点时事、纵论现实,极具主观色彩但又合情合理。贾长厚的《鱼趣》则要表现人类和赖以生存的生物间的隔阂和依偎,且想用人类的关照去解决生物界的纷争而不能达到目的的无奈。杜怀新的《手》赋予“手”以人的情绪,表达作者对世界需要人们伸出友爱之手的企盼。吴善珍的《宁夏的味道》则入情入理地使宁夏散发出迷人的气味,表现了她对第二故乡的挚爱。马志恒的《故乡啊,我生命的河流》把故乡比作生命乳汁,展示作者和故乡的血肉关系。葛林的《银湖岸边那一头牛》对没有生命的雕塑牛展开想象,写尽人间沧桑和农耕文明与城市文明的反差。姜琳的《叶语清魂》则是通过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细致描述,倾诉她对大千世界中的万事万物的眷眷恋意。王玮光的《初冬印象》则赋予“风”、“霜”、“雾”、“雪”以哲学思辨。贾羽的《不梦江南》《梦雪的江南》更容易让我们把它们界定为散文诗,如雨的情丝和如雪的情绪清新透明。赵贫玉的《太阳花与马莲花》将两代人比作两种花,王景韩的《荒火过后》听到草芽萌动的声息。闵生裕的《小人物的活法》杂文般的直指坦诚为人的主题。唐王君的《美人无忌》则直抒胸臆,体现做美女的率真无邪。白景森的《今夜风柔》期望柔风吹散心窗前的迷雾。白军胜的《生命的叹息》和《怀念美丽》借平常事抒发对人生的哲理性深刻体味。

人格的自由舒展和独立的思考言说,使丛书《散文集》挥洒着作家的个性和创造精神。

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会点上,守望精神家园,张扬世间真情和亲情,追求美好人生是丛书《散文集》又一主题和价值所在,是它又一突出的精神内涵和极浓重的审美原色。这类散文更接近经典意味的散文形态与写法。散文家们用质朴本色的语言讲述那些曾深深地震动过自己灵魂与情感的世界,打捞生命中最深切的体验,延续着以情动人的传统散文的固有倾诉手段。

窦自喜的《清明哀思》、朱正安的《我的母亲》、张养科的《默读母亲》、郭可峻的《有母亲在,真好》等篇目中挺立起的经历不同的勇敢、刚毅、善良、勤劳、不畏艰辛而又乐于奉献的母亲形象,足以使一切良知未泯者心潮涌动,荡气回肠。

吴善珍的《音乐中的父亲》、于秀兰的《我的父亲》、郭可峻的《父亲留下的话》、闵生裕的《穿牛仔裤的父亲》、陈晓燕的《父亲》等篇目用作家情感圣水浸泡的笔触,真情赞颂胸襟开阔、饱经沧桑,爱抚儿女,地位不同的父亲,父子之情浓郁似酒,炽热如火,读了令人怦然心动。

高嵩的《母校的回忆》、高耀山的《乡党四忆》、杭惠珍的《“阿木林”老师》、朱安宁的《老伴》、马志恒的《菲菲,你在哪里?》、刘毅的《信任》、张莹的《祭奠逝去的青春》、王景韩的《沙葱诱发的梦》、甘文贵的《大娘》等篇章或历数命运曲折沉浮,或勾勒家乡的艰难蜕变,或状写长辈的风雨人生,或追忆师友的悲喜情境,艺术场景和作品主题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审美特质,就是作家蓄积于心底的至性、至情、至亲,流淌着情动于衷而形于外的溪流,滋润着浮躁而淡漠的现代人的心田。李涤支、梁大等人物使人过目难忘。

人类和生物的关系是唇亡齿寒,处理好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事关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和对弱小生命的关怀最终是人类自己关怀自己,被视为终极关怀。以这种关怀为主题的散文被称为环保散文或叫生态散文。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散文在近两年迅速崛起,引起了广泛注意和讨论,讨论的结果是人们普遍认为表现人和动物植物依存关系的传统散文其实都是生态散文的范畴,从这个角度去考察,以保护环境呵护生物为主题的散文构成《散文集》的又一亮点。

吟泠的《新居蛇迹》忧虑于蛇弃人远遁。李德明的《伊利盖图》自豪于军营的一棵树为一片树林。李玉梅的《沙漠边缘是我家》倾诉沙进人退的忧虑。杨希圣的《狗的礼赞》打开了西方国家如何对待宠物的一扇窗户。李治山的《猫艺》则表现猫和其他生物及人之间相依相斥的矛盾。杨天林的《飞鸟赋》发出了珍惜鸟类的呼唤。于秀兰的《同是一种怀念》由小猫引发对可爱的小狗“雪里飞”的怀念。何新南的《绿树旁的叹息》情真意切地提醒人们热爱自然,珍惜绿色。唐王君的《五月的家乡》诗一般吟诵花香草绿的家乡。刘志海的《村头两棵老白松》倾诉对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白松的特殊敬颂。沙金娥的《又是一年三月三》深情地诉说人和“苦苦菜”的特殊关系和人对它的特殊情愫。

生态散文的本质体现在作家的社会责任感上,反映的是作家对人类爱护地球的良知地呼唤。阅读多角度反映类似问题的文本,使我们感悟到了《散文集》的厚重。

经济全球化反映在文学创作中来,首先触发的是文学语境的全球化。文学语境的全球化不是制定公平竞争的语言和表现规则,而是站在整个人类的角度去审视本民族和其他民族共同点和不同点,以期找到保留自身特点又融入世界的有效方法。关于全球化语境的争论,已经进入白热化,核心问题是文化的不同大于契合有利发展还是契合取代文化的差异更合适。孰是孰非,我们不去评说,但传统的域外见闻往往注重表现差异而忽略对域内的审视,忽略寻找契合的探索,过分强调了达成契合的不可能。《散文集》里的几篇域外见闻在寻求契合上的倾向是明显的,这有别于传统的域外见闻。

陈育宁的《访日散记》关于荞麦的知识、日本人的友好、“格拉斯”(玻璃)传入日本等问题的看法,更多的是在寻找文化上的契合。杨希圣的《旅美见闻》、范一凤的《旅英琐记》、薛刚的《日韩散记》、伊农的《感受新加坡》等都在反映差异的同时探讨了文化契合和民族心理互融的可能,这种尝试使《散文集》增添了新鲜感和时代感。

正如王剑冰所言,“散文文体的探索与革命一直未能停止,它的发展既要求它必须坚持散文本身属性,又要求它不能沿袭旧有模式,尤其是艺术散文”。《散文集》探索的意向是突出的,体现在整部文集中,则表现为作家们既保守精美散文的纯洁,又不断探索新的散文技巧。

生活美文如高嵩的《“共荣圈”里》读来如同看电影,葛林的《紫花沟纪事》读来如同看小说。高耀山的《村口那条路》读来如同看音乐电视。这些作品都以真实细腻、亲切感人见长。

纯情散文如杨天林的《大地的背影》、姜琳的《黄河日出》、贾羽的《梦雪的江南》、白景森的《一蓑烟雨》、刘晓霞的《情思》等,这类散文清静、纯洁、雅致,“想象的羽翅展得很开,情绪的枝叶蓬勃得很旺,美的力量于字里行间撼动”。

银川是西夏古都,宁夏是文学富矿;贺兰山下,黄河两岸应当有游记、历史散文和文化散文驰骋的广阔空间。遗憾的是《散文集》中少有此类游记散文。

《散文集》中的游记大多保持了传统游记的风格,主观感受覆盖了文化色彩。

真诚、生动、哲理、幽默,体现作者知识、阅历、思想、人格、胸怀的“实话实说”的学人随笔,如贾常文的《礁石不倒》这样的好作品数量不足。

散发着强烈文化气息的厚实如陈育宁的《银川漫语》之类的可圈可点的好作品也嫌太少。

高耀山说:“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待自己的作品。”是的,结集成册已经是过去,散文还要面向未来。

2001.5.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