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长城窟行①
(唐)李世民
塞外悲风切②,交河③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④,阴山⑤千里雪。
回戍危烽火⑥,层峦引高节⑦。
悠悠⑧卷旆旌,饮马出长城⑨。
塞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⑩。
胡尘清玉塞⑪,羌笛韵金钲⑫。
绝漠⑬干戈戢,车徒振原隰⑭。
都尉反龙堆⑮,将军旋马邑⑯。
扬麾氛雾静⑰,纪石功名立。
荒裔⑱一戎衣,灵台⑲凯歌入。
【注释】
①行:歌行体,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汉末蔡邕,陈琳,均有题为《饮马长城窟行》的诗作。
②切:急迫。
③交河:黄河的上河、下河于古灵州之北汇合而流。
④瀚海百重波:喻古灵州以北广大地区沙丘起伏,似大海的层层波浪。
⑤阴山:山峦的北面背阴处。
⑥回戍:回乐(古灵州治所曰回乐,位今宁夏灵武西南)一带的防守。
⑦高节:越来越高。
⑧悠悠:众多的样子。
⑨长城:隋文帝杨坚开皇五年(公元585年),朝廷命司农少卿、安固县公崔仲方发丁三万,在今宁夏灵武北一线修筑长城,西起黄河,东止绥州(今陕西省绥德县),南出勃出岭,绵延七百余里。唐初仍沿长城一线设防。
⑩断边声:使边地军中的号角听起来断断续续的。
⑪玉塞:对边塞的美称。
⑫金钲:军中的乐器。
⑬绝漠:横穿沙漠。
⑭隰(xí):低湿的地方。
⑮龙堆:白龙堆的略称,古西域沙丘名。此指沙漠。
⑯马邑:即朔州,治今山西省朔县。
⑰氛雾静:雾气散尽,喻战争过去,边地宁静。
⑱荒裔:荒凉边远的地方。
⑲灵台:意为居僻陋地,当指灵州。
【说明】
这首诗是唐太宗于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九月驻跸灵州时所写,诗中记述了唐军高奏凯歌进入灵州城的盛况,表达了诗人大会回纥、铁勒诸部使者后勒石纪功的喜悦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