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骆宾王,婺州义乌人,唐代文学家,为诗坛上的“初唐四杰”之一。后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后下落不明,或说被杀,或说为僧。他早年游历过朔方,这首诗是他沿灵州大道到灵武时,夜宿温池县写的一首边塞诗,表达了诗人想为国建功的豪迈之情。
宿温城①望军营(二首)
(唐)骆宾王
(一)
虏地②寒胶折,边城③夜柝闻④。
兵符关帝阙⑤,天策动将军。
塞静胡笳彻⑥,沙明楚练分。
风旗翻翼影⑦,霜剑⑧转龙文⑨。
(二)
白羽摇如月,青山断若云⑩。
烟疏疑卷幔,尘灭似销氛。
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
还应雪汉耻,持此报明君。
【注释】
①温城:即温池县城,治今宁夏盐池县惠安堡附近。唐神龙元年(公元705年)置,属灵州。
②虏地:灵州以北的突厥地。寒胶折:因天气寒冷,弓或开胶或折断。极言天气寒冷。
③边城:边地城池,此指温城。
④夜柝闻:即夜闻柝,夜间听到军中巡夜打更的梆子声。柝(tuò):原是军中铜锅,白天用来做饭,夜间用来打更。
⑤帝阙:朝廷。阙:本是皇宫前两边的楼台,中间有道路。此用引申义,指朝廷。
⑥胡笳彻:响彻胡笳声。胡笳,一种乐器,类似笛子。
⑦翻翼影:像鸟上下翻飞的翅膀照在月地上的影子。
⑧霜剑:剑锋像霜雪一般的明亮。
⑨龙文:剑名,即龙文剑。
⑩断若云:像浮云一样时断时连。
【说明】
骆宾王(约公元640年—684年),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唐代文学家,为诗坛上的“初唐四杰”之一。后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后下落不明,或说被杀,或说为僧。他早年游历过朔方,这首诗是他沿灵州大道到灵武时,夜宿温池县写的一首边塞诗,表达了诗人想为国建功的豪迈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