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赴朔方军应制①
(唐)张说
礼乐逢明主,韬钤②用老臣。
恭凭③神武策,远靖鬼方人④。
供帐⑤荣恩饯,山川喜诏巡。
天文⑥日月丽⑦,朝赋管弦新。
幼志传三略,衰材谢六钧⑧。
胆犹忠作伴,心固道为邻。
汉保河南地,胡清塞北尘。
连年大军后,不日小康⑨辰。
剑舞轻离别,歌酣忘苦辛。
从来思博望⑩,许国不谋身⑪。
【注释】
①应制:本处特指应皇帝之命写作诗文。
②韬钤:借指用兵谋略。
③恭凭:恭敬地凭借。神武策,英明威武之策。此用以称颂唐玄宗。
④鬼方人:代指灵州“六胡州”起义军。因商代时古灵州一代由“鬼方”人居住,故此代指“六胡州”之少数民族。《史记·索隐》载:“唐虞以上曰山戎,亦曰熏粥,夏曰淳维,殷曰鬼方,周曰玁狁(即犬戎),汉曰匈奴”。是说不同时期对戎狄部落的称呼。
⑤供帐:本指陈设宴会用的帷帐、用具、饮食等物。这里是说唐玄宗举行盛大宴会。
⑥天文:日月星辰等天体在宇宙间分布运行等现象。
⑦丽:附着,依附。
⑧六钧:钧,三十斤为钧。谓张满弓用力六钧,此指强弓。
⑨小康:儒家理想中的所谓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乐的社会局面,指禹、汤、文、武、成王、周公之治。低于“大同”理想。这里指境内安宁,社会经济情况良好。
⑩博望:汉张骞的封号。《汉书·张骞传》:“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乃封骞为博望候。”
⑪许国不谋身:以身许国,奋不顾身。
【说明】
张说(公元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祖籍河北人。唐玄宗时,任中书令,封燕国公。曾任朔方节度使,建议招募壮士以充宿卫。他擅长文辞,能诗,当时朝廷许多重要文件,都出自其手,与苏颋(袭封许国公)并称为“燕许大手笔”。这首诗是他于开元九年(公元721年)离朝赴朔方(今宁夏灵武西南)时,应唐玄宗之命而写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