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⑦明年汉使返,须筑受降城:见《资治通鉴卷二十一·汉记十三》:“匈奴儿单于好杀伐,国人不安;又有天灾,畜多死。左大都尉使人间告汉:‘我欲杀单于降汉,汉远,即兵来迎我,我即发。’上乃遣因杼将军孙叔敖筑塞外受降城以应之”。郑愔,郑州荥阳人,唐大臣,宪宗朝为宰辅。德宗时,他累迁河中节度使,前后曾到过灵盐。《塞上》反映了边塞军旅生活的艰苦,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国事日下的悲愤之情及其重振军威、建功立业的志向。
塞 上(三首)
(唐)郑愔
(一)
荒垒①三秋②夕,穷郊万里平。
海阴③凝独树,月气④下连营。
(二)
戎旆霜偏重,边裘夜更轻。
将军犹转战,都尉⑤不成名。
(三)
折柳⑥悲春曲,吹笳断夜声。
明年汉使返,须筑受降城⑦。
【注释】
①荒垒:荒郊的营垒。
②三秋:此指农历九月。
③海阴:夜晚无边的黑暗。
④月气:这里借指月光。
⑤都尉:比将军略低的武官。不成名,还没有成就军事上的名声。
⑥折柳:唐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
⑦明年汉使返,须筑受降城:见《资治通鉴卷二十一·汉记十三》:“(汉武帝太初元年夏五月)匈奴儿单于好杀伐,国人不安;又有天灾,畜多死。左大都尉使人间告汉:‘我欲杀单于降汉,汉远,即兵来迎我,我即发。’上乃遣因杼将军孙叔敖筑塞外受降城(位今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狼山西北)以应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也要像公孙敖那样建立开疆拓土功业的向往。
【说明】
郑愔(约公元756年—834年),郑州荥阳(河南今地)人,唐大臣,宪宗朝为宰辅。德宗时,他累迁河中节度使,前后曾到过灵盐(当时灵武因辖盐州,故改称灵盐,治今宁夏灵武西南)。《塞上》反映了边塞军旅生活的艰苦,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国事日下的悲愤之情及其重振军威、建功立业的志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