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刻解读上海“第一个圣地”

深刻解读上海“第一个圣地”

时间:2023-0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劳动报》7月1日用两个版刊发特稿《上海: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圣地》。所以,1920年8月在陈独秀主持下,俞秀松、李汉俊、陈公培等人,在上海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正式成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并定名为“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正式成立,是历史的必然。

专家点评:深刻解读上海“第一个圣地”

《劳动报》7月1日用两个版刊发特稿《上海: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圣地》。作者是《我们共产党人——上海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型主题展览》的总撰稿,特稿结合办展过程,深刻阐释“上海,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摇篮,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圣地”的主题,视野开阔,选材精确,论理充分,剖析透彻。

特稿强调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中心地和带头羊。“带头羊”一说源自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抓住“带头羊”三字做文章,将上海工人“以巨大的规模加入反对强权政治、捍卫普适公理的斗争”与“上海既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大本营”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印证列宁所说的“由于在中国将出现许多个上海,中国无产阶级将日益成长起来,它一定会建立这样或那样的中国社会民主工党”。特稿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精辟论断来阐述,为学术空间的拓展提供更多新的思考。

特稿把公共领域的拓展、公共舆论的沸扬作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敢为天下先的标识,又把这种标识作为上海先进文化滥觞的基石,让人耳目一新。“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早已扭曲了中国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国人早已习惯了做牛做马,任人驱驾。即使辛亥革命,摧垮帝制,打翻皇帝,变帝国为民国,他们还是令鲁迅扼腕,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所以,陈独秀、毛泽东、蔡和森们的登高一呼,振聋发聩。他们代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中最为觉醒的一族。“对于中国将来的改造,完全适用社会主义的原理和方法”,并“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所以,1920年8月在陈独秀主持下,俞秀松、李汉俊、陈公培等人,在上海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正式成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并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特稿鲜明揭示历史必然性。“中国诞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正因为中共发起组在上海,上海有着工人阶级空前活跃的广阔空间,有着以科学社会主义反击各种反动思潮的主要战场,还是对内辐射、对外沟通的枢纽和中心,所以,唯独上海才能在中共创建这一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最伟大事件中起到自己的决定性作用。”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正式成立,是历史的必然。中共一大易地闭幕,是特定情势的偶然。

《劳动报》特稿《上海: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圣地》深刻地体现出“上海理论界要具有强烈的圣地意识,深入挖掘上海红色资源,增强上海红色传播力”的精神,凸现主流媒体引领舆论的作用,是“以科学理论武装人”的好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