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以幸福感解读“十二五规划”
《劳动报》从4月18日到22日连续推出《畅想上海“十二五”规划系列报道》,以“创新之城”、“魅力之城”、“宜居之城”、“和谐之城”四个角度,对上海“十二五”规划进行全方位报道。这一报道对上海加速“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既有较强的启示意义,又有可读性。
这组报道立意高远。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本市主流媒体正为各行各业鼓劲,也陆续推出相关报道,《劳动报》与众不同,从今后五年上海提升市民幸福感切入,深入一线,积极思考,着力展现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进展,体现舆论导向,立意高远。系列报道分量足,气势大,5天内以“1+8”的版面组合,即每期均为8个专版加头版头条重点展现,配发评论员文章,较为全面地反映出上海加快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和新成果,体现出上海人民对于未来的信心和愿景。
报道兼具思考性和可读性。系列报道提炼“十二五”规划中的四个关键词,即“创新”、“魅力”、“宜居”与“和谐”,由此推出四大专刊,重点突出,兼具思考性和可读性。《创新之城》以浦东开发开放21周年为契机,以浦东之创新见上海之创新,提出上海在创新过程中的探索、挑战和憧憬。报道从制度创新(《试点spv,浦东以勇气和智慧“竖鸡蛋”》)、自主创新(《装满梦想的专列由张江驶出》)、人才集聚(《招揽顶级人才不靠重金靠舞台》)三方面调查、访谈,揭示二次创业过程中的努力和探索,观点鲜明地提出了浦东必须以更大的勇气、更强的力度、更坚定的信心在“深水区”推进改革,在全国先行先试。《魅力之城》抓住“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塑造时尚魅力国际文化大都市”这一目标,从旅游、时尚、文化三方面回答“T型台上留下的时尚问号”,提出上海有理由跻身世界“第一方阵”、不能只会消费时尚不会“设计时尚”的观点。《宜居之城》以“家”为样本,生动、细腻地展现出未来五年市民在“便利生活”(《小城理想:基本生活需求步行15分钟都有》)、“绿色环境”(《松江新城调查:158万人的低碳式生活》)等方面的体验。报道有对工作亮点的介绍,有对现有政策的思考,也有对未来的展望,通过专家的访谈得出结论:“超大型城市其实可以非常宜居”。《和谐之城》以“人”为本,通过人在社区、郊区、企业等多方面、多角度的和睦关系,突出和谐城市的打造之路。选登的《百姓语录》有平民的心声:城市的梦想,我们来实现。报道文字优美,细节动人,在揭示现实问题时有策有论,举重若轻。
这组报道形式多样,含金量高。报道形式独具匠心,四个专刊既有高端人物的访谈,也有基层生活的体验;既有中心城区的挖掘,也有郊区农村的涉猎;既有问卷调查,也有微博体的运用。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立体而丰满。由于采访深入,观点鲜明,思考入理,富有力度,为“十二五”开局之年“更加奋发有为”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