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亿张“小卡片”里藏着创新大智慧
目前,上海共有金融从业人员23.1万人,比两年前增长了约20%。其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1.2%。从上海清算所开业到股指期货推出,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到中国的银行卡走向世界,上海迈向国际金融中心的每一步,都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奉献。
城以才兴,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金融中心,关键在于一支睿智进取、勇于创新的金融职工队伍;才因城聚,深入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上海,也为职工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近日,记者走进了这支队伍,对话金融职工,从中真切地感受上海金融业发展的脉动。
创新常常来自“第101次”思考
视点聚焦:
2010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总部设在上海的中国银联视察,称赞银联卡促进了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方便了人民群众。他同时指出,要努力把“银联”打造成国际主要银行卡品牌。
曾经,我国几乎100%的信用卡和60%的借记卡使用VISA或万事达的技术标准,品牌、技术、国际网络的缺失,使我国一直处于银行卡全球产业链的末端。而今天,银联在中国境内设有36家分支机构,在1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代表处和分支机构,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近400家成员机构。截至去年年底,累计发行银行卡超过20亿张,居世界首位;交易规模位列世界第三。
中国的银行卡,正在全球争夺话语权。
上海市一位市领导曾说:要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进程,就必须不断推进上海金融要素市场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它不仅体现在规模和数量上,更重要的是这些金融要素市场的结构和功能得到有效提升,并助推“上海价格”、“上海规则”在世界金融市场上得到广泛认可。银行卡的标准、定价及规则制定方面的话语权,便是其中之一。
20亿张“小卡片”里,藏着多少大智慧?在位于浦东的银联总部,记者了解到了不平凡业绩背后的凡人故事。
一线犙牔犃:
康建明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银联电子支付研究院院长、第二代系统建设办公室主任
记者:你入行十多年间,银行卡产业的发展飞快吧?
康建明:是啊,十几年前,银行卡的用途还很单一,只能在本行的柜台或ATM机上使用,现在已经方便多了。等到银联二代系统建成和推广使用后,智能IC卡、互联网、移动支付等技术在银行卡领域都将得到应用,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电话、自助终端、智能电视等进行支付和理财。银行卡不仅可以在全球刷卡购物,而且可以同时是交通卡、社保卡、门禁卡。
记者:能不能简单形象地描述一下什么是二代系统?
康建明:嗯,有点像把“绿皮车”改造成动车。2008年,中国银联提出用3年时间建设第二代系统,对原有系统的容量、性能、安全性进行全面提升,建成全球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为银行卡产业国际化提供技术支撑。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我们还面临一个很大的难题——改造期间火车不能停,不能让车上的乘客感觉任何不适。
记者:看来你们没被难住,这三年来,你们300多人的团队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形成并申请了“虚拟智能卡的可视化方法”等80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
康建明:是的,我们以业务统筹和技术创新为手段,吸取云计算和动态架构等先进理念,依托自主技术突破了不间断系统异地双活等多项技术难关,完成了系统研发任务。这些难题的解决不是靠哪个人的冥思苦想,而是需要技能的积累和团队合作,每一个专利的取得也都是团队合作的结果。
记者:作为一个技术型团队的领头人,最让你引以为豪的是哪一点?
康建明:我最满意的是员工之间毫无保留的技能交流和传授。从2008年起,在整个企业培训计划的基础上,团队制定了严格的学习制度,每周开展一至两次与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学习,每次1个半小时,都在下班后进行。所有员工要修满相应学分并通过考核,老员工还要轮流上台讲课,并接受大家评分,评价与业绩挂钩。所以,在我们这里,关键知识点是“藏不住的”。交流、分享、共同进步,是一个团队不断成长的必备要素。
用心“结算”第一单
镜头回放:
20年来,上海金融业经历了无数传奇: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和发展,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也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崛起;首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在上海的诞生,标志着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地位已经从计价货币提升到结算货币,人民币国际化迈出标志性一步……
在这些传奇的背后,是无数普通又不普通的职工。
一线犙牔犃:
巢克俭 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部总监,他接触、服务过上证所绝大部分上市企业。
张欣园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国际结算部高级产品经理,他带领团队完成了首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记者:30多岁就有了如此业绩,亲历了上海金融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是不是特别有成就感?
巢克俭:这些年上市的六七百家公司中,绝大部分我都接触过,并眼见他们由小到大、由强转盛,这些经历确实让我引以为豪。其实,帮助企业上市、融资并不是唯一的目的,为企业规范、诚信运作提供支持,促进相关产业的升级与调整,同样至关重要。
张欣园:我们团队里年轻人多,我算是其中年龄比较大的一个了。要说成就感,当然会有,但我觉得,我们所做的,只是顺应了一种市场需求,并提供了合适的服务,水到渠成而已。
记者:这期间不乏创新之举吧?
巢克俭: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很多东西都是从无到有,当然少不了创新,但这些创新必须根植于实践。这两年我们派出了几十名骨干员工到全国各地的证监局、金融办、券商单位实践锻炼,问需求、找思路,使得新股发行上市数持续上升。目前,中国正推进境外企业在A股发行上市,也就是通常说的国际板。我们通过与一大批红筹、外国公司保持密切沟通、倾听他们的需求,在国际板的发行规则、方案等的制定方面提出了很多创造性的建议,以丰富未来上海证交所的国际板上市资源、加强监管能力。
张欣园:我一直认为,市场需求是创新的源泉。打个比方,我们知道客户要买一双透气又能趟水的鞋,那么我们可以奉上现有的塑料凉鞋,但如果客户希望鞋上有特别的花样或标志,或者需要特别的尺寸,那么我们就要为他度身订造,做出一双符合客户心意的鞋子,这个过程,你可以称它为创新,也可以理解为提供更好的服务。
“防盗秘笈”给网银挂上“放心锁”
权威调查:
关于人们对电子银行安全性的担忧,有一组有趣的数字对比:
2007年,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发布的《2007年中国网上银行调查报告》显示,在那些没有使用网上银行的人中,有71.7%的人认为网上银行的安全性偏低。
三年后,同样由CFCA发布的《2010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显示,意向用户中有高达71.9%的用户认为个人网银是安全的。
从71.7%的人认为不安全,到71.9%的人觉得安全,仅仅相隔了三年。
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金融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而安全是金融信息化的命脉。在互联网安全面临诸多挑战、经济犯罪手段趋于高科技化等情况下,金融信息安全的“底气”来自哪里?日前,记者来到拥有500名员工的工商银行上海分行电子银行部,试图一探网银的安全屏障。
一线犙牔犃:
高临 工商银行上海分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
庄琪 工行上海分行工会干部
记者:电子银行是24小时“不关门”的银行,你们的团队也是24小时运转吧?
高临:对,我们这里24小时都有警惕的眼睛!电子银行部有500名职工,根据客户使用电子银行的时间规律,我们设计了27种职工排班组合,确保系统24小时都有充足的人力来维护并实现风险管理。
记者:这两年来,针对“李鬼网站”、“钓鱼网站”、病毒黑客攻击等问题,银行的“防盗秘笈”也不断扩容,包括手机短信提醒账户余额变动、网站证书验证、预留信息验证等,这些是不是源于职工的创新?
高临:很多好的建议和做法的确来自员工的创新。假网站一度十分猖獗,有员工从国外的一些做法中得到启发,提议采用动态信息核对,这一建议很快被总行采纳。其实,在安全方面的创新存在于每一个环节,从产品的设计、推广,到营销、维护,环环相扣。
庄琪:在贯穿全年的劳动竞赛中,职工关于安全方面的建议也是层出不穷。目前我们正在开展的相关竞赛就有两项,“抓规范、保平安、创一流”活动和风险信息体系建设竞赛。
记者: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安全措施上去了,用户却觉得不方便?
高临:如果每次遇到不安全的情况,我们就给用户多加一把锁,最后势必造成使用过程过于繁琐,用户的体验感变差,但如果这把锁是我们员工自己用,就不一样了。比如在多起诈骗案中,老人在骗子的陪同或电话操纵下,到银行开网银账户,这种情况下,即便有再多的安全措施,也难以防范。目前,我们正在设想一种新做法,即开户和注册是实时的,但账户必须由工行的另一个服务平台激活后才能使用,而激活的时间和届时要核对的信息是随机的。也就是说,我们多一道服务程序,通过“打时间差”和客户身份再核对,提高账户安全。
总之,这样的服务,我们一直在改善、在推陈出新。
“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大事记
1991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时曾语重心长地说:“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
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新飞跃。”
2004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2007年1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2009年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把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