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城街头巧遇卖菜的“准大学生”

山城街头巧遇卖菜的“准大学生”

时间:2023-0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仅如此,他还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学生干部,享受高考加分的待遇。汽车沿着一个不宽的巷道,朝着段军鹏那位于城边的家奔去。段军鹏知道,他上大学,每年至少需要一万元。段军鹏告诉记者,我从老师口中得知,今年国家加大了助学力度,有助学贷款、助学金、奖学金等多种渠道,这些都可以积极争取。段军鹏的父亲,身材比段军鹏高。段军鹏报的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就在咨询会即将结束时,有关人员得到消息:段军鹏已被该校录取!

山城街头巧遇卖菜的“准大学生”

一个毕业于“宏志班”的考生,吸引了中央新闻采访团的目光。7月12日,记者随团到贫困生较多的宁夏南部山区采访。到固原不久,记者就听见当地人介绍了一个学生的情况:段军鹏,毕业于固原一中“宏志班”。父母均为失地农民,每人每月只有70元的“低保”。全家四口人,主要靠父亲在街头摆摊刻章挣到的几百元维持生活。但艰苦的环境并没有消磨他的意志,在今年的高考中,他考出了令人惊叹的623分,这个分数在他的学校、在整个固原山区都是数得着的。不仅如此,他还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学生干部,享受高考加分的待遇。更令人敬佩的是:小小年纪,就已经是中共预备党员了。

听了这些介绍,记者很想尽快领略一下这个“传奇人物”的风采。汽车沿着一个不宽的巷道,朝着段军鹏那位于城边的家奔去。忽然,带路的老师让司机停车,向车后路边一指:“你们看,那不是段军鹏吗?”顺着老师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个穿着校服、戴着眼镜、面孔黝黑、身板单薄、身高约一米六的青年正在卖菜。不大的胶轮车上,摆着几斤不太招人的小西红柿和十几个带疤的茄子。这位老师告诉车上的记者:“你们悄悄过去,尽量不要打扰他。”但记者们还是迫不及待地围了过去,举起了相机,拍下这个令他们感动的一幕。

段军鹏告诉记者,他是在国家资助下读完高中的。现在,他已经是成年人了,更想靠自己的努力读完大学。他知道,自己家里拿不出多少钱来供自己上大学,况且正上高二的妹妹每学期还需要上千元的费用呢!为此,高考一结束,他就开始考虑打工挣学费。他先后到固原七八家餐馆寻找打工机会,都无功而返,这才开始摆摊卖菜。为了卖个好价钱,他每天清晨五六点钟就去进货了。由于没有经验,他批来的菜上面大下面小,斤两不够,所以卖了几天菜不但没有挣到钱,反而还有亏空。不过,他并不气馁。他说,卖菜,只是权宜之计。我是边卖菜边寻找机会,找到什么工作,我就去干什么!我要利用这段时间多挣一点学费!

记者问他:“你在街头卖菜,看见熟人、特别是看见自己的同学,会不会不好意思?”他笑着说:“不会。看见同学,我还主动招呼他们来买我的菜呢!也真有同学买过我的菜。”

段军鹏知道,他上大学,每年至少需要一万元。读完四年大学的费用,对他那个贫寒之家几乎是个天文数字,但在段军鹏脸上,记者却看不到忧愁、哀怨、自卑。相反,记者却在他身上看到了自信、自强、自立,看到了许多家庭条件优越学生都不具备的优点。段军鹏告诉记者,我从老师口中得知,今年国家加大了助学力度,有助学贷款、助学金、奖学金等多种渠道,这些都可以积极争取。我相信,我会走好未来的人生之路的!

段军鹏的家非常简朴。不大的院子,种了好几种蔬菜,每种蔬菜都生长茂盛。段军鹏的父亲,身材比段军鹏高。他告诉记者,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只上到初中就辍学了,至今还感到遗憾。让他欣慰的是,自己的孩子不用督促就知道努力,最终考上了大学,弥补了他心中的遗憾。

教育部的官员和前来采访的记者都为段军鹏的精神所感动,都看好段军鹏的未来。教育部办公厅副主任王旭明还特别在高考咨询会上介绍了段军鹏的事迹,请他站起来让大家认识。

段军鹏报的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就在咨询会即将结束时,有关人员得到消息:段军鹏已被该校录取!当会上宣布这一消息时,全场掌声雷动:这是与会者的衷心祝福,祝福他有一个前程似锦的未来!

(原载2007年7月24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媒体广场”摘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