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剧团的大作为

小剧团的大作为

时间:2023-0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青铜峡市文工团是从业余演出队发展起来的。青铜峡市文工团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青铜峡市文工团的人都明白:自己只是县级小团,基本服务对象就是普通农民。而每年的观众竟超过50万人次。青铜峡市只有14个乡镇,总人口也不过24万人,演出市场并不宽阔。担心出事的公安人员都出动了。

小剧团的大作为

——记连拿全国大奖的宁夏青铜峡文工团

在一些国家级剧团、省级剧团面临演出困境的背景下,在许多市级、县级剧团纷纷停演或解散的情况下,被誉为“古峡之花”的宁夏青铜峡市(县级市)文工团,不仅生机勃勃、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而且显示出充足的发展后劲:1999年,他们创作排演的戏剧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并荣幸地代表宁夏在国庆50周年期间晋京献礼演出。2000年,他们又获文化部最高奖——文华新剧目奖。他们不仅是宁夏历史上第一个连获两项大奖的剧团,而且是获得这两项大奖的唯一的县级剧团!

这些佳绩是如何创造的?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不如人的县级剧团,到底有什么诀窍?最近,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前去采访。

几起几落痴心不改

青铜峡市文工团是从业余演出队发展起来的。自1956年建团以来,经历过多次变动:精简、合并、改制、撤销、恢复、发展……由团变为队,又由队扩成团。虽然在“文革”中曾被撤销过,但很快就又恢复了。为什么这个团会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因为这里有广泛的群众文化基础,而这个土生土长的剧团,深深扎根于这块肥沃的土壤之中。

近些年来,全国许多大院大团面临生存危机,不少县级剧团相继解散。青铜峡市文工团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但有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有当地群众强烈的渴求,更有全团人员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追求,他们不仅坚持了下来,而且一步一步走向辉煌。

找准市场定位

文艺演出,找准市场定位最重要。青铜峡市文工团的人都明白:自己只是县级小团,基本服务对象就是普通农民。因此,他们不谋求在大城市、大剧场的风光和辉煌,而是把自己的根深深扎进基层群众之中。他们常年深入到农场、厂矿、部队、学校演出。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阶层观众的不同需求,他们编排了多种节目:有传统戏,也有现代戏;有戏曲,也有歌舞;有整本大戏,也有折子戏;有高雅的,也有通俗的;大小结合,灵活多样。

青铜峡市文化体育局局长张斌告诉记者,现在这个团拉起来就能走,走到哪就可以演到哪。演歌舞,连演五六场节目不重复;演戏剧,可连演二三十台全本的秦腔、眉户剧和十几个折子戏。到一个地方连演多日,可以场场不衰。

现在,他们每场演出的收入只有七八百元左右,这样的收费标准,群众都能承受得起。因而,他们一年可演出10个月,每年都能演出二百六七十场。薄利多销,一年算下来,竟有十几万元的收入。而每年的观众竟超过50万人次。这50万人正是通过他们的演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精神文明的熏陶。

良好的市场信誉吸引着“回头客”

在青铜峡市农村,农民群众常常能看到这样一个情景:有一支自行车队伍穿梭于乡间,骑车人有说有笑,车架上还带着行李和灶具。一见到这些人,群众就高兴地奔走相告:咱们的剧团又来了!

为了不给群众添麻烦,他们下乡演出都是自带行李和灶具,自己做饭吃,自己找住处。

他们车马大店住过,地铺也打过。演出中,他们从不计较条件:时间早晚、舞台大小、天气好坏、观众多少,都一样演出,一切以观众为第一。这种良好的作风,赢得了群众的赞扬,也使他们牢固地占领了农村演出市场。

青铜峡市只有14个乡镇,总人口也不过24万人,演出市场并不宽阔。搞“一锤子买卖”,就会“自断生路”。为此,他们除了坚持良好的演出作风外,还千方百计确保演出质量,取得了群众的信任。口碑好,信誉高,“回头客”也越来越多。有些地区不仅经常上门邀请他们去演出,而且热情地向别的地区、别的单位推荐。现在,他们不仅演到宁夏的许多市县,而且演到甘肃、陕西、内蒙古等一些邻近地区。

有一次,他们应邀到陕西省定边县演出,广场一下子聚集了5万人。担心出事的公安人员都出动了。不久前,他们为中卫县税务宣传编排了一台节目,效果很好。邻近的中宁县闻讯后找上门来,请他们也照此搞一台节目。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每年都邀请他们前去演出,至今已有十几年了。当地观众那种热情劲令他们深受感动。一位负责人动情地说,我们就是认准你们这个团了!

现在,上门来邀请他们去演出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的演出市场一片兴旺。

(原载2001年4月25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

★取材于中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本剧”,剧情简单,不易展现演员的艺术才华;中小学经费有限,学生不可能拿出钱来看戏。这就注定演员演出辛苦,收入菲薄……然而,令人感动的是:宁夏话剧团不仅坚持排演课本剧,而且长演不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