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之歌——读报告文学《彼岸的粮食》和《第三种阳光》
今年以来,《六盘山》编辑部的两位编辑向读者奉献出了两部沉甸甸的作品,一是中年作家李成福的中篇报告文学《彼岸的粮食》(载《六盘山》1999年第5期);二是青年作家郭文斌的长篇报告文学《第三种太阳》(载《六盘山》1999年第6期)。这两部作品发表以后,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与作品那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含蓄真挚的感情以及强烈的时代精神密切相关。
《彼岸的粮食》,以全方位的视角,向人们展示了西海固人民战天斗地的创业史。除艺术表现的出色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者通过对固原县4071项目办公室这个先进集体的刻画通过对典型人物深层思想的挖掘,强烈地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西海固精神。“请你们喝一口苦水就知道自己该怎样干。这掷地有声的语言,活脱脱地道出了主人公的精神风貌,十分真实感人。只有将自己的心融化到人民群众之中的共产党人才能说得出这种朴素的高境界的语言。
《第三种太阳》以深情生动的笔触,塑造了马成明这个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读了这个作品,仿佛马成明就站在我们面前。他是那么普通,然而又是那么不平凡。天上的星星数不清,马成明做的好事也是数不清的。作品就是通过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展示了马成明高山一样的人格,大海一样的胸怀,真实地描绘出了这个普通共产党员博大而又丰富的精神世界。马成明就是那“第三种太阳”。
显然,这两部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离不开作家对生活题材的深入开掘。它说明作家的思想深度,也说明作家的心是和人民紧紧相连的。惟其如此,才能谱出这样激动人心的正气歌。应该指出,讴歌固原县4071项目办及马成明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在今天,对于西海固稳定地解决温饱,乃至脱贫致富奔小康,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鼓舞作用。因为,在今天的西海固,马成明以及固原县4071项目办的全体同仁和许许多多像他们这样的优秀人物仍然在默默无闻地埋头苦干,他们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他们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扭转乾坤的伟业,甚至也讲不出什么,但他们的行动却让人感到春天阳光般的温暖。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样的人,我们这个社会,这个党,这个国家才有希望。
当然,这两篇作品也并非完善无缺,如果说人物的刻画、气氛的营造以及环境的描写都有其成功之处的话,那么结构的安排,语言的锤炼等则显得有些不足。但无论如何,这两部作品的出现,正如《六盘山》的编者所言,是里程碑式的作品,或可称之为黄钟大吕式作品出现的前奏。
1999.11.2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