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拖”出来的素质
“最后一名,25分钟!”
这是一个尴尬的数字,也是一个尴尬的场面。
2006年3月,八连指导员黄森从团机关组织股来到八连走马上任的第二天,营里组织五公里武装越野摸底考核。才跑了三分之一的路程,军事素质较弱的黄森就被八连官兵远远甩到了最后。当两名班长用背包带拖着黄森到达终点时,时间定格在25分钟。
八连考核成绩最后一名。这次摸底,让黄森在全营官兵面前现了老底。原来,长期在机关任职的黄森,军事素质很一般。
“八连指导员竟然跑了最后一名!”
少数官兵在背后议论,让黄森十分羞愧:我可是好八连的指导员啊,怎么能给连队拖后腿呢?
这次考核让黄森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基层要靠素质说话。
黄森开始勤学苦练:每天2个五公里、200个仰卧起坐、500个俯卧撑,和5名素质过硬的班长结成对子,专门进行射击、障碍、武装越野、投弹、战术等5个专项训练。
训练场上,黄森卖力得像个新兵。
在单杠训练场上,黄森一米八的个头,抓住杠脚还能站在地上。为了增强训练效果,黄森把单杠下的沙坑挖深,并把自己绑在单杠上练端腹。深夜、清晨、中午,当战士们都在休息的时候,黄森还拼命地在训练场上追赶。
黄森上学时就有关节炎,每次跑完五公里他都要用冰袋冷敷来减轻疼痛。大冬天里,黄森被冰袋敷得直咧嘴,两个膝盖上留下了两个褪不掉的红印。一个冬夜十一点多,连部通信员刘沛桦发现,黄森竟然敷着冰袋睡着了。
半年后,黄森开始脱胎换骨。
2006年底,参加警备区组织的基层分队军官考核,黄森5公里跑创造了18分18秒的好成绩,总评优秀。
2007年6月,黄森和连队一起参加了警备区建制连对抗比武8个课目的考核,结果拿到了五公里武装越野、精度射击、应用射击等5个课目的第一。
军事过硬才能底气十足。
练兵场上,黄森是连队爆破、伪装、格斗基本功等5个课目的组训示范员。一次,黄森在组织格斗基本功训练时,不少第一次参加特种课目训练的新战士不敢前扑。黄森边讲解动作要领边做示范,随着“啪”的一声响,黄森干脆利落地来了一个前扑。在黄指导员的示范下,新战士们的心理顾虑消除了。
2008年11月,在团里组织的指导员岗位练兵比武考核中,黄森拿到综合第一的好成绩。但黄森还不满足,他说:“我是八连指导员,我的标准要比谁都高,这样才能不辜负连队战士的期望!”
(丁绍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