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知名度最高的景点是南投的日月潭和嘉义的阿里山。
2003年,我第一次去台湾,就前往日月潭游览。
那是我在台湾北部观光以后,长子、长媳陪同我和妻从台北乘坐观光列车南下,经台中到南投。长子事先已经预订了四张车票以及住宿的饭店,临行之际因公司有紧急业务,必须留在台北处理,无法陪同我们南下。于是,长媳邀请她的女友、台湾作家蓓蓓小姐同行。
我们来到台北火车站,从那里乘坐观光列车前往台中市。台湾的火车有“台铁”和“高铁”之分。在2003年的时候,我们乘坐的观光列车属于“台铁”。后来从2007年1月5日起,从台北经台中至高雄左营的“高铁”才通车。
火车票上印着“92年”,我楞了一下。细细一想,那是指“中华民国九十二年”,也就是2003年。
剪票之后,我便在月台等候火车。台湾的火车相当准时,在站台等候的时间往往很短。好几回,我在月台候车。火车来了,我登车才五分钟,火车就启动了。
在各种客车中,以观光车最为豪华。观光车的座椅,与我两个月前飞往美国时乘坐的头等舱的座椅相似,只是少了一根安全带。椅子宽而软,而且折叠的踏脚板可以拉开搁脚。
座椅红灰两色相间,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转,自由调节角度,或者三三两两对面而谈,或者面对宽敞的车窗观看沿途景色。
车窗非常宽敞。不过,窗玻璃是封死的,不能开启。车窗旁边,嵌着斧头。上面写着说明:“紧急时,打破压克力板,取出‘破窗斧头’使用。”所谓“压克力板”,就是透明的塑料板。
车厢之间的门是移门。摁一下门旁的揿钮,移门随即打开,旅客通过之后自动关上。
列车警察戴着大盖帽,得知我来自大陆,便热情地向我介绍台湾铁路沿途城市的情况。
观光列车上设有一节休闲车厢,犹如家中的客厅。在这里可以看电视,可以唱卡拉OK。这里放着一套皮沙发,也可供会客。
乘坐台湾的观光列车,就像乘坐飞机一样,免费供应一顿快餐。即便这样,观光列车里仍设有餐车。由于乘坐台湾火车不过几小时,那里的餐车不像大陆的餐车供应各种炒菜,而是只供应点心、小吃、饮料而已。餐车里只有圆形小吧台,站在那里喝酒或者咖啡。
另外,台湾火车无夜车,因为短短几小时的旅程,何必到了深更半夜才去乘?
“岛内邮件无航空,火车无夜车、无卧铺”,这正是台湾岛“小”的体现,“小”的象征。
列车车窗外的大地变得开阔、舒展。
正值隆冬,北京白雪茫茫,而台湾的田野上黄灿灿的油菜花正在绽放。后来,我注意到,这个季节在台湾,不光是油菜花开,而且梅花、樱花、桂花也在绽放。
车过桃园县。由于桃园县遍植桃花,在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正式以桃园为名,1941年建制为桃园县。现在,桃园县拥有人口120万。我在来到台湾时,第一个脚印就落在桃园县,因为中正国际机场就在这里。另外,慈湖也在桃园县境内。
过了桃园,沿途是一大片工业区。
与桃园县毗邻的是新竹县、新竹市。
新竹县不大,只有36万人口。
新竹市是台湾重要的军事基地,军营多,“阿兵哥”多。那里的军用机场,曾经是台湾前往大陆进行侦察的侦察机的基地。如今新竹市是台湾高科技的基地,有着“台湾矽谷”(矽谷,亦即大陆所称的“硅谷”)之誉,300多家高科技企业集中于此。新竹是台湾工资收入最高的城市,也是台湾硕士、博士占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在新竹车站附近,我见到一大批待运的集装箱。
新竹之后是苗栗,观光列车从那里的猫狸山公园旁边驶过。
从台北到新竹,沿途房屋挨着房屋,市镇密集。车过苗栗县之后,山越来越多,列车在中央山脉的隧道中穿越。
穿过一个又一个隧道,列车终于徐徐驶入台中车站。
从台北到台中,行驶了近3个小时。
从台中乘坐中巴,前往南投日月潭。
中巴的司机罗先生知道我来自大陆,见我沿途拍照,在经过南投县国姓乡南港村“九份二山”路标时,特地把车子停下来,让我下车拍照。
罗先生告诉我,“九份二山”原本默默无闻,是“9·21”地震使“九份二山”名声大振!
此“九份”并非台北县的九份。关于“九份二山”这名字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一是这里一连有九座山,人称“九份”。至于“九份二山”则是指由北向南数去的第二座山;
二是在日本统治时期,客家人在这里采炼樟脑,日本人通常称十座炼脑灶为一“份”,当时这里共有九十二座炼脑灶,因此称为“九份二”,于是当地的山峰也就叫做“九份二山”了。
九份二山海拔1172米,在台湾算是相当高的山。
1999年9月21日凌晨一时四十七分,台湾中部山区发生大地震,波及全岛,震中(台湾叫“震央”)就在九份二山,震级为里氏七点六级!这次大地震以发生的日期命名为“9·21”大地震。
台湾是地震频发地区。据统计,台湾每年平均发生地震16000多次。不过,其中绝大多数的地震都是规模在里氏一点八到二点二之间的微小地震,占了所有地震次数的百分之八十九点二。
在台湾,以花莲地区出现的地震次数最多,平均每年6300多次,其中有感地震则是平均每年发生426次。台湾地震发生最少的区域则是台北地区,平均每年发生170次地震,有感地震平均3次。
然而,这次“9·21”地震强度超过数年前的日本大阪大地震,是台湾地区近百年来最强烈的地震,损失高达上千亿元新台币。
大地震使九份二山有5个山被整个翻过来,整体移位,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走山”。山坡地崩塌的面积约195公顷,崩塌山体为3000万立方米。崩落的土石以极高的速度倾泻而下,平均“走”了一公里。
崩塌的土石把山谷中涩子坑14户人家活埋!在39位罹难者之中,至今尚有20位的尸体尚未找到。罹难者系罗氏家族,100多年前从大陆广东省潮州府大埔县三河镇黃贡村移民到这里。此外,罹难者中还有一名菲佣(来自菲律宾的女佣)。
倾泻而下的大量土石把下方木屐兰溪上游的两条支流一截为二,即韭菜湖溪及涩子坑溪被阻断,形成两个堰塞湖泊。
司机罗先生指着远处的山头告诉我,台湾气候暖和,雨水充沛,所以处处是青山,几乎不见这样黄秃秃的山头。那是“9·21”地震的后遗症:山头原本长着一大片槟榔树林,由于槟榔树的树根浅,在强烈的地震中纷纷倒下,于是整个山头只剩黄色的泥土,变成光秃秃的!
“9·21”大地震使南投房屋倒塌,桥梁断裂,停水停电,损失惨重。
“9·21”大地震波及台湾全岛。彰化以北地区陷入一片漆黑,停电用户高达650万户,几近全台湾的三分之二。
“9·21”大地震也把台湾岛内许多输水管线震断,将近100万户处于缺水情况,其中以台中、南投、彰化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9·21”大地震,使台湾北部地区新庄市民安路三0八号的12层大楼“博士的家”,先往下陷,随即整幢楼往西边倾倒,从二楼处折断,三至十二楼应声倒下。短暂的几秒钟灾变,使“博士的家”44家住户遭受生离死别、财产损失的巨大悲剧。
司机罗先生还告诉我,九份二山如今成为“9·21”大地震纪念地,前来参观、游览的人络绎不绝,所以在公路之侧专门竖立了路标,便于人们辨认。台湾还曾经开展九份二山地震摄影比赛,因为“走山”之后造成的破坏性景观最能说明地震的破坏力。为了纪念,台湾有关部门准备把九份二山开辟为“地震公园”。
我路过暨南大学,据说这是南投县唯一的一所大学。教学大楼和师生宿舍在“9·21”地震中受到严重损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