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铁路南站的风景线

铁路南站的风景线

时间:2023-0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位于漕河泾地区,被称为21世纪上海“南大门”的上海铁路南站建筑工地上,4名身穿迷彩服、头戴安全帽的特殊“施工人员”向一位上尉军官表态。原来,在上海铁路南站建设工程工地上,有一处深12米的地下通风井里积满污水,由于工程排水系统没有完成,井口狭窄,施工机器无法下去,加上建筑垃圾堆积,比较难清理,施工单位心急如焚,束手无策。战士王大彬和刘勇在风井底下负责从污水中装运垃圾,其他两人在通风口往上拉。

122. 铁路南站的风景线

“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班干吧,坚决完成任务!”2005年初冬,寒意绵绵。在位于漕河泾地区,被称为21世纪上海“南大门”的上海铁路南站建筑工地上,4名身穿迷彩服、头戴安全帽的特殊“施工人员”向一位上尉军官表态。

原来,在上海铁路南站建设工程工地上,有一处深12米的地下通风井里积满污水,由于工程排水系统没有完成,井口狭窄,施工机器无法下去,加上建筑垃圾堆积,比较难清理,施工单位心急如焚,束手无策。正准备撤回的八连官兵听说后,都纷纷要求留下来继续作业。班长苏宝刚找到连长彭瑞林主动请缨,要求受领任务。

“好,就交给你们班干!要干得漂亮!”彭连长拍了拍苏宝刚的肩膀。

从11月6日到8日,苏班长带着刘勇、綦海、王大彬三名战士揽下了这个最艰巨的任务。战士王大彬和刘勇在风井底下负责从污水中装运垃圾,其他两人在通风口往上拉。混合着冰冷淋漓的污水,一袋袋垃圾从风井里被拉上来,一会儿,战士们全身上下都被污水淋了个透。战士们轮番深入风井中,搬运建筑垃圾,几名战士的胳膊全都肿了,但他们不叫苦不叫累,没有一个人往后躲。短短三天时间,四名战士磨破了16双手套,搬运出垃圾近8吨。

战士们在施工中还不忘将钢筋头、钢管等可回收建材与垃圾分开堆放。这深深打动了施工单位的工人,他们对八连战士的表现赞叹不已:“霓虹灯下的哨兵还是当年那个样,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榜样!”

(师世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