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的月亮圆呀我们看得见
日月潭的流水声呀我们听得见
放风筝的小女孩手里牵着线
线的那边飘呀飘真情一片
呀罗呀罗呀罗呀喂
阿里山的月亮那么圆我们看得见
日月潭的那个流水声我们听得见
长城上的太阳红呀我们看得见
黄河里的波涛声呀我们听得见
划龙舟的少年轻轻摇着船
岸边上的姑娘盼盼你快靠岸
呀罗呀罗呀罗呀喂
阿里山的月亮那么圆我们看得见
日月潭的那个流水声我们听得见
我们共有一片天爱让我们心相连
我们共有一个家相依相伴到永远
这首歌在大陆广为传唱,日月潭成了台湾的象征。
中巴经过两个小时的行驶,终于来到“那个流水声”听得见的日月潭。
日月潭不愧是台湾最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畔的饭店一长串,一家紧挨着一家。日月潭边的旅馆,也家家“虚席以待”,迎接各方来客。在码头,一艘艘游艇,荡漾在清波之上,只要游客一招手,马上就准备出发。
日月潭在群山包围之中,是一个高山湖泊,明净似镜。湖的东北面形状像太阳,湖的西南面形状像月亮,因而得名“日月潭”。据说日潭和月潭水的颜色也不一样,分别呈丹碧二色,不过,这是由于太阳光反射不同而造成的,并非潭水本身的颜色有别,只有在日出或者日落之际,站在湖畔山上,才能见到两潭水色的不同。
日月潭湖光山色,如诗如画。走出都市的喧嚣,来到如此静谧安祥、一尘不染的仙境,投身于山水之间,我感到格外的愉悦。
我驻足于日月潭畔的碧波前,忽然一阵氤氲香气袭来,抬头一看,一棵腊梅怒放,幽香阵阵。梅与松、竹号称“岁寒三友”。在日月潭畔,这“岁寒三友”一“友”都不缺。
棕榈树也一丛丛屹立于清清潭水之侧。
我漫步在日月潭畔,一步一景,步移景换。不由想起清朝彰化举人曾作霖描述日月潭美景的诗作:
山中有水水中山 山自凌空水自闲
谁划玻璃分色界 倒垂金碧浸烟鬓
蓬莱可许乘风到 艋舺如为举火还
别有洞天开海外 人家鸡犬绝尘寰
日月潭古称“水社潭”,又名“双潭”。高山族同胞称之为“龙湖”。
清《台湾府志》载:“水沙连四周大山,山外溪流包络,自山口入为潭。”又载“水沙连内有大湖,四面皆山,共二十四番社,隔湖负山而居,路极险峻”,故有“海外另一洞天”之美称。
这“水沙连”也是指日月潭。据说,这是因为平埔族人称内山原住民为“沙连”,而内山是一连串多积水的盆地群,以日月潭最大,所以再加上“水”,合称“水沙连”。
我沉醉于日月潭的美景,用照相机不断“凝固”这迷人的风光。
我来到码头,和妻、长媳一起乘“光远号”小艇游日月潭。
小艇犁开碧波,在日月潭行进。我跟船老大聊了起来。他的姓很怪,是“口”字旁写个“年”字,也念“年”。他告诉我,他是“原住民”,邵族。在大陆,都说中国有56个民族,其中有台湾的高山族。到了台湾,我才知道,高山族只是一个统称而已,指的是台湾的“原住民”。实际上,台湾的“原住民”有十几个民族,其中住在日月潭一带的主要是邵族。
现在大部分的邵族人住在日月潭畔的日月村,少部分住在水里乡顶崁村的大平林,两地加起来的,邵族的总人口也只有283人,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少数民族。
依傍日月潭而居的邵族,以捕鱼为生。正因为这样,邵族人善于舟楫。如今,邵族人也“与时俱进”,为日月潭旅客驾船,收入远比捕鱼多。
一艘艘游艇,荡漾在清波之上,只要游客一招手,马上就准备出发
“年”先生驾驶着“光远号”,驶向日月潭中心的一个小岛,处于日潭与月潭的分界处,那是邵族先祖的居住地。“年”先生说,这个小岛原名珠屿,也叫珠岛,因为小岛前为青龙山,后为岬角崙(也是青龙山),犹如“双龙戏珠”,所以叫珠屿、珠岛。在日本统治时期,改称“玉岛”。1945年,赶走了日本人,改名为“光华岛”。1999年地震后,用邵族语La Lu命名为“拉鲁岛”。
拉鲁岛本来蛮大,四方形,有8公顷大小。20世纪30年代,日月潭下游兴建水力发电工程,拦湖筑坝,日月潭水位提高,拉鲁岛缩小为1公顷大小。“9·21”地震的震中九份二山离日月潭不远,所以日月潭一带震感也极强,许多房屋倒塌。拉鲁岛被地震震得下沉了好几米,露出水面的面积越发小了。岛上原本有许多龙柏,被震得东歪西倒。拉鲁岛上本来有日本人建造的“玉岛神社”以及“玉岛祠碑”,还有一尊手牵红线的月下老人像,全部被地震破坏。
我登上拉鲁岛,只见震后的小岛岌岌可危,一片狼藉。为了游人的安全,那里搭建了木廊,供游人登陆。
在拉鲁岛,我见到一块铜牌,上面镌刻着《地震伤痕——921的拉鲁岛》,全文如下:
西元1999年9月21日台湾大地震,损及日月潭地区,从岛中央向四周拱开,所有硬体设施震碎倒塌,凉亭倾毁,月下老人像破损,岛上的龙柏,全部向四周倾倒,见证了9·21地震的威力,也是台湾的伤痕记忆。
日前月下老人像已修复,现移置水社龙凤宫,另立祠奉祈。
小艇离开了拉鲁岛,来到日月潭对岸。
“年”先生告诉我,这里是他的家。邵族人如今大都聚居在这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邵族人现在靠日月潭的旅游业过日子。那家“伊达邵石家”,就是邵族人开的山货店。出售日月潭高山茶的,也大都是邵族人。
拾级而上,我在半山腰见到玄光寺。
玄光寺是一座钢筋水泥的佛寺,建于1955年,不是历经风雨的古刹。玄光寺里面供奉玄奘法师的金身,上悬“民族法师”的匾额。
建造玄光寺的起因,是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从南京天禧寺劫走了部分玄奘灵骨,1955年玄奘舍利子从日本迎回台湾,起初存放在狮山开善寺,后来专门在日月潭畔修建玄光寺,以存放玄奘舍利子。由于前来参拜的人越来越多,1965年又在玄光寺2公里处修建玄奘寺,玄奘大师舍利子改移奉至玄奘寺。
玄光寺、玄奘寺坐落于日月潭西南,面对日月潭,景色秀美。
“年”先生告诉我,从玄光寺往上,可以到达玄奘寺,再往上,到了山顶,还有一座塔。这一上一下,需要一个多小时。我无暇前往,便从玄光寺下至码头,登上“光远号”小汽艇,穿过日月潭。
途中,回首望去,宝塔巍巍立于山巅,颇为壮观。“年”先生说,玄光寺、玄奘寺所在的这座山,是日月潭畔最高山,叫“青龙山”。
在青龙山巅,那座9层、46米高的中式宝塔,是蒋介石为了纪念他的母亲而建的,叫“慈恩塔”。塔身雪白,配搭朱赭色的琉璃瓦。每一片瓦上,都刻有一个“寿”字。塔前的祠堂里供奉着蒋母的灵位。
从涵碧楼望出去,日月潭波光粼粼,远处正对青龙山以及山顶上的慈恩塔
据说,塔高定为46米,是因为山顶高954米,这样塔尖正好高1000米。
那座山原名巴兰山,自从建造慈恩塔,蒋介石把山改名“青龙山”,而慈恩塔便处于“龙心”之处。慈恩塔为日月潭的最高点。蒋介石当年在慈恩塔撞钟,为母祈福。
在日月潭东北面,有依山而建的文武庙。从山脚到庙门总共有石阶365级,人们笑称进庙要“走一年”。在文武庙的文庙里供奉着至圣先师孔子,在武庙里则供奉武圣关羽。在台湾,民众对于关羽特别敬仰。在台中市,我曾经见到一座大楼的楼顶,建造了巨大的关羽塑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