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指导员黄森灵机一动,把“连心箱”搬到网上,这样既可以利用网络便利的交流平台进行相互沟通,又避免了官兵面对面提意见的尴尬。于是,一个精美的网络“连心箱”设立在指导员的博客上。网络“连心箱”无形中消除了官兵间的隔阂,大家纷纷说出了心里话。不仅如此,网上“连心箱”还成了战士交流情感、化解矛盾的空间。
144. 网上开通了“连心箱”
随着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网络在基层连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成了大家相互交流的平台。八连官兵也把连队的“意见箱”搬到了局域网上。
2006年8月,连队建起了局域网,每逢节假日,大家都来到电脑房“冲浪”。指导员黄森灵机一动,把“连心箱”搬到网上,这样既可以利用网络便利的交流平台进行相互沟通,又避免了官兵面对面提意见的尴尬。于是,一个精美的网络“连心箱”设立在指导员的博客上。仅短短一天的时间,就收到了58条信息,几乎连队每名战士都留了言。“指导员,就餐的饭桌坏了好几天了。”“指导员,我感觉这一周的工作安排不是很合理,理论学习的时间和军事训练有冲突。”网络“连心箱”无形中消除了官兵间的隔阂,大家纷纷说出了心里话。
不仅如此,网上“连心箱”还成了战士交流情感、化解矛盾的空间。2007年11月,老兵面临退伍,细心的指导员发现,老战士秦济昆最近干工作不如以前那么踏实,有什么事总喜欢派遣新同志去干,一次晚点名,指导员黄森用“退伍不褪色”的道理严肃地批评了他。第二天,黄指导员在网上“连心箱”发现了秦济昆给他的留言帖,“指导员,昨晚上被您点名批评,我觉得很委屈,其实这是为了锻炼新同志们的处事能力……”秦济昆真诚的心声,使一段本不该有的误会消除了。
为了充分发挥网络“连心箱”的作用,在选改士官、立功受奖和选送技术学兵等涉及战士切身利益的问题上,连队党支部都要通过网络,采取投票方式征求官兵意见,做到“一碗水端平”。
(张宁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