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台南自由行

台南自由行

时间:2023-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听着这首歌,我仿佛又回到了在台南“自由行”的日子。我从台南高铁站乘中巴来到台南火车站。长媳的母亲出生于台南,所以她对台南很熟悉。从明朝荷兰人侵占台湾一直到清代,台湾最大的市镇是台南。台南的出租车跟台北一样,也是鲜黄色。这座“热兰遮城”,成了荷兰人统治台湾的中心,成为当时台湾对外贸易的总枢纽。直至1683年清军入台后,政治中心移至台南府城内,把这里改为军械局,安平城淡出了台湾的政治中心。
台南自由行_大陆脚游台湾·宝岛各地

热情的阳光探出了头
大地一片绿油油
椰林婆娑舞轻柔
蓝天白云任自由
淳朴的人们张开了手
痴心姑娘在等候
谈天说地乐悠悠
凡尘俗事抛脑后
南台湾呀南台湾
美丽的南台湾
有缘来做客住一宿
明朝醒来不愿走
南台湾呀南台湾
美丽的南台湾
今生愿在此常停留
繁华如梦不强求

这是一首描写南台湾的歌。听着这首歌,我仿佛又回到了在台南“自由行”的日子。

我从台南高铁站乘中巴来到台南火车站。台南火车站在市中心,是一座两层楼的日式建筑,跟我见到的台中火车站差不多。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台南火车站又旧又小,但是仍在使用之中。然而,这却是一座百年车站。台南火车站始建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日明治三十三年)5月,那时候叫“台南驿”。后来在1932年进行过重建。在那样的年代能够建造可以使用百年的火车站,是相当不错的。

台南火车站兴建之后,火车站附近的北门路、中山路、成功路日益繁华。台南的市中心原本在西面的安平港。由于火车站一带越来越热闹,市中心也就东移,火车站四周成了新的市中心。

在台南火车站前的广场,远远的,我见到一座青铜雕像。当我打算走近看一看这座铜像时,一位台南长者看出我是外地人,便主动过来用国语告诉我,应该怎么走路线最近。我很感谢他。在我和妻打算去台南之前,长媳曾经担心我们在那里言语不通,她说台南人会讲国语的不多。长媳的母亲出生于台南,所以她对台南很熟悉。不过,长媳已经很久没有去台南了,她的脑海里所留下的只是小时候的印象。

台南市中心的孙中山铜像

我走到那座铜像,方知那是郑成功。火车站附近的成功路,也是为了纪念郑成功而命名的。郑成功与台南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

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在是台北,而最初却是在台南。从明朝荷兰人侵占台湾一直到清代,台湾最大的市镇是台南。台湾从台南起步。台湾的历史始于台南。台南有着许多台湾第一,诸如第一座城堡、第一条商业街道,第一座西式炮台、第一条内陆运河……就连“台湾”这个名字,也起源于台南:台南的安平港古称鲲身,又称台窝湾,这“台窝湾”后来演变成了“台湾”。

1662年(清朝康熙元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殖民总督签字投降。正因为这样,台南人深深怀念这位民族英雄。

台南火车站附近停满了出租车。台南的出租车跟台北一样,也是鲜黄色。我和妻跟一位出租车司机打招呼,请他带我们去安平港,并说明沿途我要在几处景点下车,他答应了,说好车费是250元新台币。我发现,司机的国语也说得不错。这位司机很热心,在我上车之后,知道我是初次来台南,便一边开车,一边讲解起来,俨然成了一位导游。

台南的市容给我的印象是新旧杂陈。这是因为台南有着300多年历史,上了年纪的老房子跟现代化的玻璃幕墙大楼并肩而立。在中山路,我见到新光三越百货大楼,虽说比台北高高的新光三越百货大楼稍为逊色,但是在台南有这样现代气派的百货大厦,表明台南的商业相当繁荣。

司机驾车沿民生路一段往西,进入民生路二段,上了安平路,轿车的左侧出现一条相当宽阔的河,司机告诉我,这是台南运河,过去运河又脏又臭,经过整治,现在成了台南的景观河。我请司机在台南运河那蓝色的运河桥旁停车。我来到运河边上,果真,河面清波荡漾,两岸崛起一幢幢新建的高楼。

台南原本有一条旧运河,是在清道光三年所建。旧运河通到台南北方的鹿耳门港。修建这条旧运河的原因是:荷兰侵占台湾之后,以台南的安平港作为最重要的贸易港,而安平港以鹿耳门水道为其进出港口。每年从这里运往大陆的台湾商品主要有糖、鹿肉、米、香料等,换回来的多是生丝、黄金、布帛、瓷器等大陆商品。潮涨潮落,海沙日渐淤塞鹿耳门水道。特别在道光三年(1823年)七月的大雨,洪水挟带大量沙石汹涌而来,使鹿耳门水道完全淤塞,台江内海渐渐变为陆地。为保持台南府城与安平港之间航道的畅通,开凿了一条运河,这条运河便是旧运河。

后来,旧运河年久失修,淤塞,无法通航。在日本统治台湾时期,1922年,由台湾总督府技师松元虎太设计监造,在旧运河南侧开辟新运河。经过用人工一铲一铲开挖,历时4年,终于在1926年完工。新运河总长3782米,河面宽37米,在退潮时水深1.8米。

然而,经过70多年,这条新运河再度淤塞,臭气冲天。在台南百姓的强烈要求下,台南市终于花巨资整修新运河。如今,不仅运河河水清冽,而且河边设置步行道、花廊、草地,使这条运河成了台南的“蓝宝石”。

出租车沿着运河西行,直至安平港国胜路的安平古堡。安平古堡可以说是台南第一景点,因为这座古堡凝固了台南一段重要的历史。

步入安平古堡,我见到一棵又一棵盘根错节的粗大榕树,一绺绺垂下的两、三米长的咖啡色的榕须,如同长者的飘然长髯,表明这座古堡的历史的悠久。这里有高高的瞭望塔,有一门门大炮,还有高大的郑成功铜像。

早在1623年,荷兰侵略者在这里建立了一座简单的砦城,这就是安平古堡的前身。1624年,荷兰人在原来的砦城的基础上,兴建规模宏大的城堡,名叫“奥伦治城”(Orange)。1627年,又把这里改建为“热兰遮城”(Zeelandia),到1632年完成“热兰遮城”的首期工程。这座“热兰遮城”,成了荷兰人统治台湾的中心,成为当时台湾对外贸易的总枢纽。当地人称为“红毛城”或“番仔城”。

1662年,郑成功率兵攻下“热兰遮城”,把荷兰人驱逐出台湾,建立了台湾历史上第一个汉人政权。郑成功把该城“热兰遮城”改名为“安平城”,这也就是如今“安平古堡”名称的由来。

从此,郑成功居住在“安平城”,所以这里在当年又叫“王城”。郑成功病死于“安平城”。此后,郑氏王朝的下两代统治者,也都以此为“王城”。

从荷兰侵略者到郑氏王朝,这里都是台湾的政治中枢,足见这座古堡的历史意义。直至1683年清军入台后,政治中心移至台南府城内,把这里改为军械局(又称军装局),安平城淡出了台湾的政治中心。

安平城日渐荒废。过了180多年,即清同治七年(1868年)十月十二日,英国军舰炮轰台南安平港,放了七炮。夜四更后,英军突袭安平城内的军火库,放火烧毁,引起大爆炸,于是安平城变成一片废墟。

日本统治台湾时期,1930年在安平城的废墟上建起日式海关宿舍。后来,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对这里进行部分修复,矗立起郑成功铜像,安放了仿照当年模样制造的大炮,命名为“安平古堡”,列为“一级古迹”。其实,如今供人参观的“安平古堡”,除了几棵大榕树与几段断垣残壁是当年安平城的原物之外,其余都是后来新建的。古堡上的瞭望台,则是光绪年间在城基上设置的灯塔。日本人建造的海关宿舍,改为“郑成功陈列馆”,内中陈列着荷兰侵略者占据时所建的热兰遮城的原始模型,以及郑成功的墨宝和有关史迹资料。另外,在进门处,安放着当年的“军械局”石碑。

出了安平古堡,我见到一条小街,竟然三步一铺、五步一店在卖蚵仔煎。我非常喜欢这种台湾小吃,而且知道安平港的蚵仔煎是全台湾最鲜美的,因为安平港盛产蚵仔。我不仅吃了一盆蚵仔煎,还吃了一碗蚵仔米粉,果真鲜美无比。吃罢,在小街散步,见到转角处十来位妇女正戴着手套,从牡蛎中用铁勾挖出蚵仔,放入塑料盆中。她们面前的牡蛎,堆得像一座小山。刚刚挖出的蚵仔,就被送到餐馆做蚵仔煎,怪不得这里的蚵仔煎那么鲜嫩。

由于安平港的牡蛎产量很大,挖完蚵仔之后的牡蛎壳很多,过去用来烧制石灰。在17世纪荷兰人统治时期,安平就有蚵灰窑工匠的记载。台湾几百年来汉人传统的砖石房舍,便常以蚵灰调和糖水、糯米汁等制成俗称“三合土”的黏合剂。后来随着现代化石灰工业的兴起,大规模用石灰石生产石灰,“蚵灰窑”也就被淘汰了。安平迄今仅存的一座“蚵灰窑”,也成了台南市的“市定古迹”,还开设“安平蚵灰窑文化馆”,让今日的年轻人知道当年是怎样用牡蛎壳烧制石灰的。其实,我的老家温州也盛产牡蛎,我小时候也看过温州人用牡蛎壳烧制石灰。

在参观了安平古堡之后,我打的到南门路,访问台南另一著名景点——孔庙。

在大陆,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孔庙,台南的孔庙有什么可看的呢?在台南孔庙的大门口,高悬“全台首学”四个大字,就表明了它在台湾传统文化中的领袖地位。有人称之为台湾传统文化的地标式建筑,这并不过分。

台南孔庙有着300多年的历史。早在明永历十九年(1665年),郑成功的参军陈友华提倡在此建孔庙以兴国学,开始修建台南孔庙。

现在台南孔庙的大门,即原先的东大成门。在大门右侧,有一块“下马碑”,为康熙年间奉旨设立,汉满文对照,上书“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以示对万世师表孔子的尊崇。

跟安平古堡屡遭破坏、面目全非不同,台南孔庙仍保持着原物原貌。我步入台南孔庙,见到巨大而古老的榕树遮天蔽日,在浓密的绿叶衬托之下,万绿丛中一“片”红,使孔庙那红色外墙显得更加醒目。

台南孔庙的建筑格局,跟大陆的孔庙模式相似,即“左学右庙”,左学是以明伦堂为主的建筑群,右庙则以大成殿为中心。

明伦堂,是讲学所在之处,也就是今日的所谓教学楼。明伦堂前后三进,有两个很大的院子,幽静而宽敞,是很好的教学场所。在康熙二十三年,台南孔庙名为“台湾府学”,光绪十三年改名为“台南府学”。当年台湾的达官富贾们争先恐后把孩子送到这里听讲,以求“学而优则仕”。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建筑,是供奉孔子神位的所在。在那里,我见到“万世师表”、“圣神天纵”、“斯文在兹”之类横匾,还见到蒋介石题写的“有教无类”和蒋经国题写的“道贯古今”横匾。台南孔庙大成殿中没有柱子和回廊,只以厚墙外的排梁支撑着,结构特殊,这与通常的孔庙建筑不同。每年9月28日(阴历),台南市长来此主持祭典,依古礼进行,十分隆重,表明今日台南仍对孔子非常推崇。

台南作为台湾的历史名城,有着台南孔庙、台湾城残迹、大天后宫、祀典武庙、五妃庙、赤嵌楼、亿载金城等七处台湾一级文化古迹。台南还有寺庙166座,另有基督教和天主教堂40多座,人称“五步一神,三步一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