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洋芋一样的人
凌柏叶子熬拌汤
一肚子苦情口难张
——定西民间歌谣
初冬一个寒冷的早晨,我们去华家岭。
曾任甘肃省委书记的宋平同志说过:“在甘肃工作,自己是有长期打算的。我曾对家里人讲,如果将来死在这个地方的话,就把骨灰撒到华家岭上,哪怕是养肥一把草,也是对那里的人民有好处的。”华家岭的贫苦让宋平同志一直念念不忘。
上了华家岭,风不见大,风头却很硬,让人直哆嗦。
华家岭乡大牛村村委会在二层小楼上,小楼上生着炭火,很暖和。火炉上烧着一口锅,锅里煮着洋芋蛋,热气“滋滋”地从锅沿上冒出来,很暖人心。
——大牛村的党支部书记张克勤和我们聊了很久了,我们的思绪颤动,忽见窗外已飘起飞飞扬扬的雪花。
1958年,甘肃甘谷遭了灾。大灾年,阎王爷要收人哩。
张书记难过地摇着头,边摇边长叹一声。
爹有病,娘领着我们仨兄弟逃荒。不是逃荒,是逃命——老家甘谷的山沟里连树皮也被人吃光了。
走了好几个地方了,到处都一个样,逃出甘谷了,爹快走不动了。爹说,要娃们活……活下去。
娃有三个,和娘一起逃难到华家岭上。
华家岭的天冷,华家岭人没让娘四个冻死;华家岭人也穷,但给了他们娘四个一口热饭。
华家岭海拔2215~2320米,平均气温3.5℃。历史上,这里是军事要地,一则它是天然的军事屏障,二则这里林草丰美,是养马的牧场。现在这里的这山那沟,都叫大沟营、小沟营什么的,是扎营之地,历史上这里不种粮。
上个世纪初这里开始种粮了,山阴地,种了几十年,又种成山旱地了。现在这里是百分之百的山旱地,没有一块平川地。人在山上,地在山上。
娘在这一户人家的墙角看到了半袋洋芋。
娘说,你跪下。
他跪给了华家岭。
后来,他们兄弟仨都跪给了华家岭。
娘走了,独自一人走了,娘去找爹。
华家岭大牛村的张家收养了他,张家至少还有半口袋洋芋。他姓了张,养父给他取名张克勤,那年他5岁。
5岁,他能知道什么,他能知道爹娘养活不了他,华家岭要养活他,华家岭大牛村的养父母要养活他。
华家岭能养活他吗?
1959年,老天晒干了川,又晒山。
华家岭的大牛村这一年更悲惨,年头上村里980口人,来年春天剩下不到500人。头年980,来年480,小时候他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大人们这么说,他记住了。但现在他又给他的儿女们说,说的时候,他只想哭。
他活下来了,来华家岭的兄弟仨都活下来了。
也有逃荒出去的,但回来的人很少;而且很多人再也没有了音讯。
他感恩养父母,感恩华家岭。
他只上了一年半学,就到生产队劳动。穷人家的娃,没别的啥,就是能吃苦;16岁,他就当了村共青团的团队长,战天斗地共青团突击队的队长。20来岁,他入了党;1974年,他成为大牛村党支部副书记,第二年,他成了党支部书记。一个外来娃,就因为感恩,心里只有集体。集体好了,他的家才能好,他的家好了,养父母也就好了。还有,这娃公平。这娃眼睛里有人,大牛村的人都放在他的心上。他成了一个村里的带头人,村里人都说他公道。
世间一切,不就为个公道吗?而他这公道,就来自他和洋芋一样朴实的人生品格。
他这带头人,从20多岁干到50多岁,干到了今天。
当了支部书记,他还是拼命干。大牛村该是山林,该是草地,不该开垦为庄稼地,大牛村的旱坡地,更不容易修成梯田,他硬是带领群众修出几百亩梯田。一切不该又都是无奈的,因为几百口人不能再饿着,要吃饭。要吃饭,就要干,他是能干。
包产到户,群众看的还只是眼前利益——垦荒,在广种薄收上下工夫,在提高人均地亩上做文章。他也找不到别的去路,还是苦干。
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他才逐渐明白该如何规划大牛村的今天。1998年,大牛村提出了农业土地15%退耕还林、20%还草、50%的梯田调整产业结构的大思路。这个大思路,与其说是他琢磨出来的,不如说是党的政策给他的。他被评为全国十大农林优秀人才,那年,在和全国农村优秀人才济济一堂开会时,他更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是华家岭没让他饿死,是党给了他新的生命,他才能被称为“人才”。他也从公道的人、能干的人,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他也从甘肃省党校函授大专班毕业,成为有“文凭”的村干部。
他是全国人大代表,2000年11月在北京紫光阁,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指名让张克勤发言,温副总理说,他是全国最穷最穷的穷人代表,他的发言更有说服力。他的发言长达45分钟,末了,温副总理问他,这些从哪里来的,是怎么想出来的,他很诚恳地说,一是党的政策好,二是实践中学出来的。
在接下来听取定西市委领导的汇报后,温副总理说:“我们最穷的定西人能吃饱肚子,能改善生态环境,走共同富裕之路,这让我们很欣慰……”
窗外的雪花越飘越大,大牛村变成了银白的世界。锅里煮的洋芋快熟了,张书记揭开锅。
说到他的家庭,张书记笑着说,没家了,都交给集体了。他有二儿一女,女儿北京上完学,在河北工作。大儿子1980年当了兵,转业后在县水保站工作,大儿媳在另一个乡当副乡长,“官”比他大。小儿子也当了兵,空军司令部警卫员,复员后,在北京一养花协会工作。娃们都出去了,现在家中只有他和老伴。所以他说都交给集体了。
一个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几件感动的事,遇到与自己命运相关的感动之事,这种感动,可能会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也可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信仰和精神品质。张克勤这个逃荒到华家岭上的甘谷娃,几乎大半辈子是大牛村的带头人,他的性格、信仰和精神品质,正如他所说,是一辈子的感恩中形成的。不管定西的土地曾经多么的贫瘠,除非天绝人路,定西在苦苦挣扎中从来没有对这块土地绝望,一代代人苦干,更苦干,都希望下一代人有个吃饱肚子的好日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