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贫困县的脊梁 ——白河县狠抓干部队伍建设纪实
“在发展经济、摆脱贫困的历史进程中,造就和锤炼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团结、带领21万白河人民克难奋进,踏平坎坷,开创一个新天地!”白河县委书记龚道云在县委班子1998年初刚换届时就告诫全体县级干部,“上级组织信任我们,白河人民选择了我们,我们就要对组织、对人民负责;我们这届班子要树立不图表扬,只图为人民办实事的观念,要通过我们的艰苦努力,为白河下世纪的快速发展做好思想和经济铺垫,尤其要做好干部队伍的铺垫”。
育人是用人的基础。针对新形势对干部队伍的更高要求,县委作出《关于加强干部政治思想建设的决定》,并从教育培训人手,狠抓干部队伍思想理论水平的提高和业务素质的增强。以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报告、实用技术、法律知识和县十一届党代会报告为主耍内容,举办了10期培训班, 29名县级领导、 381名科级干部(包括37名中省驻县单位领导) 、 437名农村党支部书记接受了系统培训。培训期间,严明纪律,严格考勤,从严管理。培训结束,实行闭卷考试,单人单座,武警监考,成绩记入个人档案,作为公务员年度考评和日后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对考试不及格者,限定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仍不及格者降级使用。这种真培训、真考试的学习形式,不仅进一步统一了全县干部的思想,提高了干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增强了发展的共识,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干部理论水平的提高、法纪观念的增强、工作作风的改进。
工作靠落实,落实靠干部。为管好用好干部,该县建立健全了一整套严格有效、科学可行、便于操作的管理机制,坚持用机制管理、约束干部,用机制调动部门和乡镇的工作积极性。
——建立工作机制,强化中心意识,发挥核心作用。对经济增长、财政增量和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实行层层分解量化指标,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目标管理体系,落实了包括中省驻县单位在内的所有县直部门产业建设任务(10人以上部门发展黄姜100亩,10人以下部门发展黄姜50亩)。部门、乡镇、重点企业分别建立年度目标任务考核专卷,实行分阶段、分项目考核,年终总评,奖惩兑现。
——建立财政机制,发挥杠杆作用。按照基础财源、骨干财源和群体财源分击合进的财源建设要求,县上指导各乡镇因地制宜,确定了以产业建设为主体的财源建设指导思想,建立和实行了责权配套、事财统一的财政体制和严格预算、奖勤罚懒的拨款制度,强化了乡镇抓好各项工作的主动性和抓经济发展、抓财源建设的责任心,增强了各部门完成工作任务,当家理财、寻求上级支持的积极性,变县委、县政府着急为各乡镇、各部门都来着急、都来理财、都来想办法,共渡难关,共谋发展。同时,厉行节约,狠抓预算外资金管理,建立了由财政部门统管预算外资金管理专户,规范预算外资金收支管理程序:
——建立干部机制的保障作用。在干部的使用上,县委按照中省地的文件规定,结合白河实际情况出台了《关于调整干部管理及严格干部调配管理的决定》,明确了干部管理权限,规范了审批运作程序。使用干部的原则,管人管事和责任权力相配套的机制,德才兼备的标准和凭党性看政绩用干部及干在一线,领导来自基层的要求,落实到干部工作的各个 方面。
加强纪律性,事业无不胜。一年来,县委先后对管理措施不硬、工作无建树的乡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乡党委书记、乡长分别降职,乡人大主席就地免职;对等待观望,贻误发展时机,建设欠账较大的一个乡领导班子果断进行了处理,乡党委书记和乡长分别降职使用。
(原载1999年8月27日《陕西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