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技威力耀白河

科技威力耀白河

时间:2023-0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推广粮食六项增产技术,提高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实现了粮食连续三年大丰收,2000年粮食总产达8.l万吨,创下了白河历史粮食生产的最高纪录。为了突出白河特色,实施名牌战略,培育拳头产品,白河相继建立了三个县直骨干企业和2个乡镇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九五”期间,全县民营科技企业在省地立项4个,投入科技经费20万元。“九五”以来,白河已形成了“县级领导抓科技产品,部门抓项目,乡镇抓特色,村组抓基地”的良好格局。

科技威力耀白河

“九五”期间,白河县委、县政府按照“科技兴县”的经济发展战略,围绕农业粮食生产,姜、烟、桑三大农村主导产业和城市工业四大支柱创新,狠抓新技术应用,关键技术推广,重点科技开发和重大技术创新,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的新路子。

推广粮食六项增产技术,提高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实现了粮食连续三年大丰收,2000年粮食总产达8.l万吨,创下了白河历史粮食生产的最高纪录。同时,县上把黄姜、烤烟、蚕桑作为农业增效的三大主导产业,掀起了产业化建设新高潮。自1998年以来,全县兴黄姜累计达到10万亩,建成了全省最大的黄姜基地。每年兴烤烟达1.3万亩,坎边栽桑7000万株,三大产业实现产值达90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200元,财政增收550万元。结合山川秀美工程与长防工程建设,完成退耕还林7万亩,荒山造林2万亩。在畜禽开发上,抓了畜禽改良和防疫、兽药市场整顿和动植物检疫工作,共防疫接种生猪56930头,防疫鸡新城疫38225只,引进了南江黄羊122只。根据资源优势,白河开发了板栗、油桐、杜仲、魔芋、茶叶等优势资源,到现在为止,保存板栗面积5万亩,油桐面积10万亩,杜仲面积5万亩,茶园面积1.8万亩,魔芋面积1万亩。

为了实施科技兴工,县上高起点引进先进技术,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白龙水泥有限公司投资140万元,完成了四项技改,使产品畅销于川、陕、鄂等几个省市和地区。为了突出白河特色,实施名牌战略,培育拳头产品,白河相继建立了三个县直骨干企业和2个乡镇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县上研制了“白河春燕”茶、各类绿松石首饰、各种烙花木筷、木瓜酒等产品。先后获得了省技术交易会金、银奖和杨凌农高会“后稷”金像奖。县机械厂新上的8吨翻斗车生产线,生产了800台翻斗车,已成为抢手货,新开发的“乳化炸药”项目和皂素加工项目申报了2001年国家科技创新和星火计划。技改后的县化工厂,年产炸药4500吨,创税80万元,县水泥厂年生产水泥6.6万吨,创利税135万元,全县工业总产值达11348亿元。

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和“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县上制订了《白河县进一步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八项优惠政策》,以全省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白河县小型砌块技术站为开端,全县共发展各种形式的民营科技企业8个。“九五”期间,全县民营科技企业在省地立项4个,投入科技经费20万元。截止目前,全县民营企业共拥有固定资产1385.2万元,年技工贸收入1589.1万元。

“九五”以来,白河已形成了“县级领导抓科技产品,部门抓项目,乡镇抓特色,村组抓基地”的良好格局。建成农业科技推广网络,积极引导农技到乡村,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县、乡、村都有科普机构,实现了机构、人员、经费、制度、管理的“五有”标准,共有培训机构38个,乡村培训基地171个。同时,还抓了科技示范体系建设,县一级建有示范基地,各部门建有示范点,乡镇建有样板田、示范田。据统计,全县共建立了1个省级科技示范乡,38个科技示范村和1900个科技示范户。科技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200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人达到1300元。

(原载2001年3月10日《安康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