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头楚尾”唱大风——陕西省白河县委县政府工作掠影
地处“秦头楚尾”的陕西省白河县,属于国家级定点贫困县,县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全县21万人口,到1997年,全县财政收入仅800万元。白河县曾以修田造地、治山创业而名扬全国,但自然环境的恶劣和贫穷依然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为了彻底改变这种贫困落后的面貌。1998年,新领导班子上任后,首先在转变干部作风上狠下功夫。他们转变观念,着手加大工作任务目标考核制度的建立,彻底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创造性地将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与领导升降去留、单位财政拨款、公务员年度考核“三挂钩”,并不折不扣地兑现经济建设任务与计划生育指标两个“一票否决”。每年的任务以“红皮书”的形式将各乡镇、各部门的年度目标任务及考核内容规定下来,落实到位。29名县级领导都有各自的挂包乡(镇)村点和重点企业,县上所有部门都有自己的联系村,将基层产业建设、农技推广、粮食生产、社会稳定、计划生育等任务,与部门目标责任捆在一起,实行“一定三年不变,换班子不换点,一张蓝图绘到底” 。
为保证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县上本着转变作风抓落实,连续3年细化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制度和考评办法。今年又在政府系统全面推行“十项制度”,制度的建立健全,使全县上下形成一个全局围绕中心转,机关围绕基层转,干部围绕群众转,全县围绕发展转,经济围绕效益转,层层抢抓机遇、抓落实,事事求发展的良好政风、良好民风。
白河县这些年实事求是地分析总结县情,强化政府自身建设,明确提出,不为白河人民办实事、谋利益、求发展,那就是不称职的政府、是失职的政府、没有权威的政府。在具体工作中,教育干部把握时代脉搏,把全部精力用在工作上,把心思用在为人民谋利益上,用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到群众中去,到第一线去,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运用多种形式焕发干部群众中旺盛的内在动力。
与此同时,唱响“白河精神”,把治山创业、苦干实干的白河精神作为推动白河各项建设事业发展的原动力,作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精神支柱。针对一些小富即安、不思进取、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的时弊,1998年起,县上先后对副科级以上干部进行了五期集中轮训,1999年又举办了七期村支部书记和重点村主任培训班,讲政策、讲技术、理思路、指方向、鼓干劲。全方位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知识素质、作风素质,帮助他们破除旧观念,下好先手棋,掌握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基本技能,树立无私无畏、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工作作风。1998年以来,县上每年都要结合各个阶段中心工作组织实施若干个发展战役,与此配套的是,组织县乡千名干部狠抓落实大行动,整体推进任务的落实。作为县上三大农村主导产业之首的黄姜,主管领导认真抓落实,仅两年时间就发展黄姜10万亩,为真抓实干,县上2000名干部深入第一线,打好了黄姜硬仗。1998年6月,又抽调2000名干部到田间地头逐块丈量,挤干了水分。为了推动该项产业,并对黄姜主要产区的大坪乡和纸坊乡领导班子作了调整,做到降职与处分结合,有力地转变了干部作风。两年来,全县建成了陕西省内最大的黄姜基地,发展8个黄姜大乡大镇,产生了18个黄姜大村和200户黄姜大户,大双乡金门村的郭祥海发展黄姜100亩,当年收入185472元;桃园乡柳木村支书汪祖国发展黄姜50亩,收入12万元。据测算,全县仅黄姜一项每年就提供税收240万元。现在,全县已建黄姜皂素厂2个,并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投资商来白河建功立业,共谋发展。
在白河县,无论是一般干部,还是部门领导都有一种紧迫感、责任感。干部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既为每个人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遇空间,也形成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在这里,政治思想、工作作风、工作实绩是使用干部的主要标准,民心向背、社情民意,更是一项重要的用人依据。过去那种论资排辈、得过且过、好大喜功的“平官”“庸官”没了市场。为挤掉干部政绩中的水分和杂质,今年还实行了“五部门督查”办法。对每个阶段的中心工作逐项由“两办”、组织、人事、纪检监察跟踪检查验收,公布工作效果。促使干部深入一线积极参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倾听群众的呼声和要求,用当年治山创业的“白河精神”,投身县域经济建设中去。一切看工作,政绩论英雄。白河县的干部正以敢想敢作的大气魄全力开创工作新局面,抒写跨世纪的新诗篇。
(原载2000年9月3日《中国妇女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