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持彩练舞巨龙——十天高速公路白河段建设走笔
在葱郁大山中,在白石河两岸,所到之处见到的都是建设者们奋战的身影,飘扬的彩旗、高高的桥墩、穿梭的车辆……
这就是十天高速白河段建设工地。
打造一条“经济宽带”
工程预算总投资近70亿元的十天高速公路白河段及县城二级引线公路,是白河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它的建设对白河经济突破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被称为白河的“致富线、生命线、发展线”。
工程开工建设半年以来,白河县各级各部门以及沿线群众,举全县之力,积极为高速公路建设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全力以赴支持十天高速公路建设,为高速公路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强有力地促进了十天高速公路的顺利推进,营造了和谐的路地环境。
项目建设初期,就成立了以政府县长为总指挥的援建指挥部,在各部门抽调20名领导和业务骨干组成援建队伍,各有关乡镇也及时成立相应机构,抽调专人开展工作,形成了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县委、县政府把高速公路援建工作列为全县40项重点工作之一,落实责任领导,列为全县重点督办工作内容,并列为相关乡镇和部门的重要考核内容,从组织上、督办上、考核上,多措并举推进十天高速公路建设。
十天高速公路白河段启动后,沿线各乡镇、相关部门和建设方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得到了沿线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高速公路沿线拆迁户,以极大地热情配合项目建设,很多农户克服困难带头腾房、搬迁、拆房,促进了征地拆迁工作顺利进行。
多措并举保环境
拆迁难、难拆迁。十天高速公路白河段与县城二级引线公路在白河县境内总里程近70公里,途经城关、中厂、构扒、卡子、茅坪、桃园、西营、双河等8个乡镇,24个行政村,设中厂省际收费站、茅坪综合服务区,以及白河、茅坪和西营3个立交出口。工程建设需征用土地4000余亩,涉及1700余户,是十天高速公路安康境内沿线拆迁工作量最大、战线最长、涉及人口最多的县区。特别是该县面临着山大沟深,土地贫瘠,人均占有耕地少、群众建房成本高的现状,而高速公路线路占用的土地基本上是土地条件最好的区域,但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这项工作却进行得十分顺利。
群众利益无小事,该县共需安置高速公路拆迁户达700余户2862人,也是十天高速公路安康境内沿线安置工作量最大的县区。该县始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改善人民群众居住环境入手,按照“修一条高速路,靓一道风景线”的要求,实施“乡镇组织、部门配合、农户建设”的原则,结合新农村、生态新村建设,规划集中安置点,县上还在财力极其紧张的情况下,拿出650万元用于拆迁户安置,确保拆迁户迁得出、安得下、能发展,实现“居者有其屋”。目前,全县共选择集中安置点17个,现已全面启动“三通一平”建设。与此同时,各乡镇还想方设法协调征迁户临时安置工作,搭建临时住房为拆迁户解决过渡安置困难问题,加快了拆迁工作进度。
在补偿资金兑现工作中,严格执行财经工作纪律,对征地拆迁资金实行专户专管、专款专用的管理办法,通过信用社“一折通”等措施将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资金及时足额兑现给拆迁户,做到了不截留、不拖欠、不挪用。并按照统一标准,履行公告制度,严格了政策的严肃性和一致性,为拆迁安置工作提供了公平公正的政策环境,做到了“阳光征迁、依法征迁,和谐征迁”。同时,县纪委、监察局下发了《关于十天高速公路白河段及二级公路引线项目建设八条保障措施》,强有力地维护和规范项目建设秩序,进一步优化了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
为优先保证施工企业进场,2天之内,在面临资金和人员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多渠道解决道路通行,有效解决施工企业大型机械进场难题,并在短期内完成施工单位临时征地600多亩,确保了县境内施工企业如期进点开工。根据各施工企业控制性工程建设的用地需要,在上级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县援建办多方筹集资金100余万元,先期启动控制性工程相关杆线拆迁,切实加快红线范围内的土地征用、房屋,及相关杆线拆迁工作,极力满足控制性工程征用地。同时,优先保障对高速公路建设炸材供应,县政府出台砂石等地材限价政策,确保炸材有序供应,有力推动整个工程建设进度,确保高速公路建设稳步推进。
共筑路地和谐
在白河,从县委书记、县长,到一般工作人员,都把为高速公路服务视为已任。从高速公路开工建设以来,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的专题会议研究高速公路建设。每隔一段时间,县委书记陈勇深入到建设一线、拟选安置点调研检查援建工作开展情况;县长郭德林多次亲自主持召开征地拆迁、安置和环境保障等专题会议,切实解决高速公路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各级领导更是逢会必提“营造良好施工环境,当好东道主”的要求,每天进工地现场办公统筹协调解难题,积极稳妥地处理好高速公路建设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关系。该县几大家领导先后深入沿线建设工地慰问施工建设者。
县委、县政府十分关注高速公路建设环境,并严格遵循“一个窗口对项目”的原则,一切检查、执法等活动,都必须经过县指挥部许可,尽最大努力保证高速建设的需要。积极建立“路地联席会议”和“定期矛盾排查制度”,每周召开一次项目建设路地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困难、问题和矛盾,加强与路方联系,及时通报情况,交流信息,有时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在工作中,对上访咨询的征迁户,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教育、政策解释和劝导工作。狠抓矛盾排查化解,协调施工企业与各方的关系,解企业之难,维护良好施工环境,有力促使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6月底,县委、县政府在十天高速白河段开展社会治安集中综合整治活动,对治安形势进行集中整治,努力为路地双方创造一个和谐、有序、安定的建设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全力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
到现在,十天高速公路白河段工地都是紧锣密鼓紧张施工的场面,整个工程进展十分顺利,已完成概算投资12亿元,占总投资计划的17.3%。
地方政府支持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建设拉动地方经济发展,高速公路、地方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和谐、共赢、共进。施工企业积极为拆迁户开挖平整房地基,并先后捐资52000元资助24名贫困学生,路地同写和谐篇章。
(原载2009年9月24日《安康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