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设和谐家园

建设和谐家园

时间:2023-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加快移民工程建设步伐,白河县科学决策、大胆实践,超前规划、狠抓落实。在移民安居工程建设方面,白河把具有一定辐射带动作用、聚集能力强、安全避险可靠的村,作为生态社区的中心地点。白河县还制定出台了搬迁优惠政策,相关部门减免了14项收费项目。

建设和谐家园——白河县移民搬迁安居工程建设纪实

“巴山民居”“徽派民居”“欧式民居”风格特色的生态社区23个,5400户2.1万人喜迁城镇定居,勾勒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全民创业,构建和谐白河”这一生动鲜活地和谐画卷。

几年来,白河县抢抓陕南移民搬迁政策机遇,转变发展理念,整合资源要素,建设生态家园,实施移民搬迁工程,引导农民进城镇入社区,通过“统规统建、统规自建、统规迁建”三种方式,累计投入资金6亿元,其中项目投资1.3亿元,捆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亿元,农户自筹3.7亿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1800户7000人,扶贫移民搬迁1500户6000人,灾后重建2100户8000人,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依托移民搬迁安居工程推进城乡发展的新路子。

超前规划 让群众住得舒心

为了加快移民工程建设步伐,白河县科学决策、大胆实践,超前规划、狠抓落实。在深入调研和综合分析后,制订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移民安居工程建设规划,即:通过打造1个宜居县城、 11个集镇、30个生态社区,鼓励群众进城镇社区,计划到“十二五”末,县城达到6万人、集镇4万人、社区3万人,基本形成科学合理的人口布局框架。

突出重点建设一批“安全避灾、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布局合理、生态宜居”的生态社区,每个社区规划建设一个社区服务中心,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促进公共资源向生态社区倾斜,公共设施向生态社区延伸,公共服务向生态社区覆盖,吸引更多的贫困群众向生态社区靠拢,共享优势资源,共创美好生活。

在移民安居工程建设方面,白河把具有一定辐射带动作用、聚集能力强、安全避险可靠的村,作为生态社区的中心地点。选址确定后,进行一次性规划、分年度实施。规划由相关技术人员现场勘查,综合考虑,坚持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统一标准。

民居设计统筹考虑集中安置布局,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理念,将山、水、田、路、房、沼及产业等基础设施一次设计到位;在建筑风格方面,广泛吸纳“巴山民居”“欧式民居”“徽派民居”等建筑风格,分别设计了以“灰瓦白墙格子窗”为主基调的不同类型的建房图纸。茅坪镇枣树生态社区采用“分片组团式”的庭院式布局,按照仿欧式建设风格,打破了“直线与方块”的传统模式,六大苑区之间曲径通幽、庭院错落有致,“间间是门面、户户是商户”,强弱电入地,雨污分离等现代规划设计理念,已经超过了县城的建设水平。

降低成本 让群众买得起房

让群众买得起房是大事。为此,县上通过各种政策渠道,尽最大努力降低群众购房和建房成本,严格落实扶贫移民补助、生态移民政策,同时与减灾安居工程和残疾人建房政策对接。去年“718”特大洪涝灾害发生后,及时规定,凡是搬进生态社区和城镇的农户,每户补助1.7万元,政府再奖励1.3万元。

目前,白河农村新建100平方米的新房,砌块结构的平均造价在850元左右,每户需8.5万元,除去政府补助资金、土地流转费、政策性收入,加上自筹1—3万元,农户再贷部分贷款,基本可解决。砖混结构平均造价在1000元左右,每户需10万元左右,自筹资金在3—4万元左右,镇村还协调办理贷款也可得到解决。对于特别困难的“三无户、特困户”,通过梯次搬迁、分散安置的办法给予解决,在交通沿线新建80平方米安置房,农户基本不出钱就可入住。

白河县还制定出台了搬迁优惠政策,相关部门减免了14项收费项目。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审核建设成本,社区新房建成后,县上按成本价售给农户。

为了解决社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建设,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捆绑项目、集中资金、配套建设。县财政每年挤出2000万元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部门配套建设圈沼厕,林业部门配套绿化苗木,水利局解决安全饮水,交通局建设通村水泥路,住建部门配套生产生活设施,教体局配套小学、幼儿园建设,电力、电信、移动等部门全面改造用电设施、免费为农户安装电话、延伸宽带和移动通信服务;县发改、扶贫、城建、水利、交通、教体、文广、国土、民政、电力、电信等部门分工不分家,捆绑项目共同为社区建设出力。

多措并举 发挥群众主动积极性

白河还探索出“工商企业下乡建设、外出老板返乡建设、村组干部带头建设”三种模式,成为全县建设生态社区的有益尝试。作为工商企业下乡建设模式,政府负责总体规划,协调征地拆迁,配套基础设施,公司负责征地拆迁、建房资金垫付,抓实仓上镇裴家生态社区示范建设,白河兴达公司老板刘和兴主动回到家乡,投资千万元,在家乡天宝村流转土地6000亩,新建苗木花卉、大棚蔬菜基地、订单种植中药材、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新建生态社区,农户购房资金国家补助部分外,产业工人还可以按揭的形式偿还住房费用,集中安置天宝三组89户迁移群众,变成公司职工和产业工人,形成工农互动的发展新格局。

在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进程中,白河许多农民在外务工中积累了财富,掌握了市场信息,增强了创业本领,有强烈的创业意愿和热情。县委、县政府针对这种情况,加大沟通联系,做好项目储备,吸引了一批外出老板返乡投资农村生态社区建设。宋家镇光荣村外出务工老板王启武,先后投入资金500多万元,硬是把一座山头削掉,平整土地100多亩,建成了光荣生态社区,可集中安置500户2000人。为了抓好生态社区建设,全县先后开山改河、移土填沟,整理土地2400余亩,搭建了生态型和和谐社区建设提供大平台。

村干部就是“领头雁”,茅坪镇田湾村党支部书记马良平和村主任黄治林为了解决田湾生态社区建设问题,两人带头垫资几百万元,带头建设40套社区两层120平方米的新房,群众只需七八万元就可以搬迁入住,并且可以分期分批付款。同时他们还牵头整组流转4000亩山地资源,耕地用于发展中药材,林地建园栽核桃,林下养羊养鸡,搞农业规模经营。

广开渠道 铺就群众致富路

为了让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白河广开增收渠道,多方铺就致富路,切实帮助他们解决长远生存发展问题。首先,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增收,大力实施人人技能培训工程,坚持一手抓现有劳动力培训,一手抓新增劳动力培训,全县每年有6.4万外出劳务大军。其次,是项目支撑解决就业岗位,抓住十天高速公路、汉江白河电站等重大项目建设机遇,制定出台全民创业政策,全县“桑、畜、烟、林、姜”五大农业产业分别建有龙头企业,实现基地与企业的对接,用工量由基地扩展到龙头企业,再次,是实行土地集约经营增收,群众搬迁到城镇社区后,鼓励土地流转,实行集约经营,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原附着在土地上的一切惠农政策仍归原农户所有。对年龄偏大的群众组成产业服务队,他们仍可以到原土地上耕作打工,增加收入。目前,全县共集中流转农村土地、林扒5万多亩,其中近百名外出务工老板、工商企业法人回乡流转土地、林扒2万多亩,投资9000多万元,搞农业综合开发建设,达到了搬迁户和流转方双赢目的。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白河迁居群众有50%左右靠劳务输出增收,30%左右靠农业产业增收,约20%靠其它收入解决生产生活问题。

白河县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机制,针对搬迁到生态社区群众生活方式短时间难以改变的实际,就综合考虑社区建设服务问题,围绕社区服务中心,内设八大功能,着力解决社区居民办事难、购物难、就医难、娱乐难等问题。同时,创新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凡是进入社区群众,身份变为居民,双向选择享受城市和农村优惠政策、公共服务的权利。

围绕陕南移民搬迁政策的落实,白河迅速加强和成立相关机构,补助资金、土地政策等正在进一步落实中,计划到2020年全面完成1.7万户7.2万人的安置任务。今年将率先完成1740户6960人的目标。目前,仓上镇裴家村、冷水镇花湾村、宋家镇光荣村、西营镇栗园村等社区集中安置建设和冷水、西营、双丰等集镇安置建设全面启动,上半年工作进度居全市之首。

(原载《安康日报》2011年8月15日头版头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