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气 勤奋与悟性——试谈杨宏德先生的艺术才华
杨宏德,号关中道人,陕西兴平大姑村人。幼年因家贫辍学,1949年5月参军,时年仅16岁。他深感读书太少,知识匮乏,因而在军训、执勤之余,便抓紧学习。由于生性聪睿,几年之后,竟然担任了军队的文化教员,后又成为政工干部。一个农村出身、又少文化的穷孩子,有如此良好的机遇,且前程似锦,青云有路,可谓心想事成,春风得意。谁知此君秉性耿直,防范乏术;阳刚之气有余,隐曜之能不足,结果被卷入政治旋涡,忧然郁结,近二十年不能自拔。风华正茂的二十年,是人生最为宝贵的年华,如此逝去,能不遗憾!?不幸之余,又因只有武凭(转业证)没有文凭,年逾知命,便从工作一线退了下来,解“甲”归田,成了真正的“闲散山人”。这时候的杨宏德先生深有感触,并有一种悲凉的感觉。五十年光阴,如渭水之东流,恰白驹之过隙,迅速而平凡,于是乎,便有“欲报效祖国,愧我无才”的感叹。这一感悟,竟使他大吃一惊,成为先生完善自我的起步,也成为先生生平的重要转折。于是,退居二线之后,倒给他大器晚成铺垫了成才之路,把半生平庸变成了踔厉发轫的动力。他开始潜心诗联,苦习书法,求师拜友,弘文悟道,芸窗伏案,砚田耕耘,耐得寂寞,淡泊名利,艺海扬帆,顽强拼搏,二十年如一日,终于有志竟成,笔下生花。诗联求其意境,书法求其神韵。创作诗联千余首(副),书法作品广为流传。年届古稀的杨宏德先生,这时方才成为真真正正的杨宏德自己了。
古人说,人过三十不学艺。而杨老却从五旬起步,大有“老牛自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他博览群书,犹如蜂采百蕊;出口成章,方有子建七步。究其原委,多而有别。但最为重要的一点,除了顽强的拼搏精神外,就是突出了一个“悟”字。悟,就是领会,就是受到启发。“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犹可追。”(陶渊明语)但“悟”要有灵性,悟性高的叫灵气。什么是灵气?古云“灵气在心,一来一逝,其细无内,其大无外”。从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天赋。记得亚里士多德早就说过这样的话:有天赋而没有训练;有训练而没有天赋,终归无用。杨宏德先生恰恰就是具备了天赋与勤奋的双重优势,其艺术才华犹如锥处囊中,自会脱颖而出。他曾多次说过,他的书法是“悟”出来的,是通过读帖、读理论文章,从中悟出了“书道”。再通过练习,通过楷宗颜鲁,隶效石门,仿其形而求其神,方才事半功倍。他不仅在书法上有较高的悟性,而且在诗联方面,灵气更大。他的名联“读通万卷知书贵;历尽百关悟道艰”就是从自己半生的坎坷经历中“悟”出来的。因这副联很具哲理,是对人生的总结与警示,所以,我曾写了一篇短文,做了简浅的评论,发表在《楹联艺术家》报上。后来,他以八尺宣纸大书此联,并附书了这篇五百字的短文,作为家珍收藏起来。
其实,凡是人才,都有相似的经历。所谓学者、才子,不但都有较高的悟性,而且又肯学习,肯下功夫。杨老没有文凭,但从他的知识积淀、文化修养和艺术成就而言,无愧于学者。他能厚积薄发,才华横溢,就是以天赋与勤奋做基础的。他曾感叹道:“山之高大,莽莽苍苍;水之流远,坦坦荡荡;林之茂密,郁郁葱葱。然大千万象,俱容胸怀,心之旷神之怡,淡淡乎足慰平生!”这是他对大自然发出的感慨,也是对人生发出的感慨,更是对自己一生发出的感慨。
说杨老是位学者,还可以从他对楼观台老子养生对联的研究成果加以证实。这副对联象“天书”一样困惑着人们,也困惑着广大学者。杨先生却以十年时间,查经据典,探蹟索隐,潜心研究,终于撰文立说,溯其渊源,驳其谬误,得其要旨,证其意义,对这副“天书”对联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考证和注释。如此严谨的治学精神,在人心浮躁的当今,确是难能可贵的。而且,他又针对这副对联,给每个字撰联一副,作诗一首,又将原字大书成中堂,共为十七套联墨。这个创意与成就可以说是杨老在联墨艺术上的一项重大贡献。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有慧目独具者,将先生这十七套联墨刻石以立,置于楼观台景区供游客观赏。倘若如此,定会成为一件流芳千古的美事,一个功德无量的善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