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归周邦彦
枕着汴京烟花般的繁荣,李师师华丽如宋城的词调。一边是强势的宋徽宗,一边是浪子燕青,可她却只顾倾心于周邦彦。她太风尘,太有心计,无奈乱世只委婉地给了她一杯动人的离别酒,从籍籍有名到不见踪影。
那是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李师师的爱情是从词开始的。她的周郎是词人中格律派的正宗,她唱红的很多曲子就谱自他之手。她原是汴京染房王寅之女,幼时寄养在佛寺,故名师师。后被李媪收养在青楼,因生得美艳绝伦,又能以歌舞侍人,遂成为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名伎。可她不待见外客,门前的稀疏车马只在一个人来时不显得冷落。她所等的那个人的风雅许只有第一流的才子才有,又何况他当时正值青春,一本《墨庄漫录》,一本《贵耳集》,尽是他二人的温柔征引。
这个叫周邦彦的男人好似他的词,脉脉含情。在矾楼,他不知为李师师制过多少新词,她记得,他却已记不清。他作了一首《少年游》: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少年游》)
外界说,当时他正在伊的床下,何等的醋意,听着徽宗与她的私语。据说故事的情节如下:
那日,周邦彦正在李师师这里闲坐,忽然进来一小厮说,皇帝过来了。一时惶急,周邦彦躲到了床下,只见皇帝手执一枚新橙,从容步入,说道:“这是江南刚进贡的,尝尝。”李师师备下“并刀”“吴盐”,接过橙子亲手剖开,一阵橙雾喷来,众人欲醉,只见二人笑谑而尝。华美的帐幔刚刚被熏暖,兽形香炉还不断飘散着香气。二人之事有甚于对坐调笙者。须臾,李师师低声问皇帝:“今晚歇哪?城上都打过三更了,满地都结了厚霜,马蹄会打滑的。不如留下来别走了,这会儿街上人很少了,有谁还骑马夜行。”这一切,都被周邦彦听个正着,他有选择地拿来写入词,于是一首活色生香的短章名作油然而生。好像怎么样都行,却又什么也没说破,娇羞默默。除了满脑子的想象红晕,不知如何是好。
又几日,徽宗在李师师处吃酒,谁知她太忘情,将此词唱给了徽宗听。徽宗问出于谁手,她随口道,周邦彦。徽宗探知那晚情敌周邦彦亦在,于是以荒废公务为由贬周邦彦出京师。周将成行,李师师不忍周走,取下琵琶,理弦而歌,为他送行: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
(《兰陵王》)
李师师的音色,周邦彦听得分明;她的隐微,他亦能觉察到。她的心终究是属他的,李师师这一刻才明白周邦彦对自己的温暖不只是身体还有辞章。徽宗得知,良久无言,似觉同为男人,对周邦彦的处罚太严厉了,乃召周回,任周为大晟府乐正。此后,周邦彦仍见李师师不误,而李师师只望自己爱的这个人善自保重。
当金人策马南下,李师师不知所终。有人说她捐出家产后就自己遁入空门。有人说她被金军掠走,拔下金簪,自刺其喉,不死,换吞金自杀。也有人说她来杭州重操旧业,后又流落到湖、湘,随便嫁了个商人。赖正史已然不可考,世言李师师敢爱敢恨,亦刚亦柔,是当时奇女子。徽宗对她有情,她只给了四分之一;燕青有意,她给了不到四分之一。所以,周邦彦何其有幸,伊余下的情意都属于他。
不知过了多少年后,一个叫俞平伯的年轻人就着如水的灯光,掀开周邦彦的《清真词》,舒心畅意地读起来。这时的俞平伯尚沉浸于新婚燕尔的欢娱之中,加之意气方殷,读到这首词,忍俊不禁地说了一句,“我会作这个倒好了”。话虽这样说,但对周邦彦词的研读,便更加不敢懈怠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