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足迹串串歌
——记白河县农技中心主任陈义林
一个农家子弟,为了大地的丰收,在白河的青山绿水间,默默奉献二十多年,展现了一个基层农技工作者的情怀和风采。因此,他被人们称为万立春式的优秀农技干部。他就是白河县农技中心主任陈义林。
为了大地的丰收,他扎根黄土地,潜心探索农业生产新技术,丰硕的成果是对他最好的回报
今年47岁的陈义林1979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毕业时,他断然放弃了留省城的好机会,要求回到故乡白河县,因为家乡需要他这类人才。老师和同学的好心劝阻,亲朋好友的热心建议,他都婉言谢绝,他已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家乡这块贫脊的黄土地上干出一番事业来。1982年,他在中厂区农技站工作时,在一个资料上看到营养钵可以提前育苗,提高单位产量,他就利用自己懂一点儿木工活的基础,反复研制,终于做成了木模制钵器。在实践中,木模制钵器笨重,工效低,在大家的建议下,他又经过十几次反复试验,最终研究成功了7×7cm单管铁模制钵器,后来在白河全县乃至全地区推广使用。钵器制成后,他首先在中厂乡中厂村试验栽培了四亩玉米露地营养钵育苗移栽,秋收时总产达1592公斤,最高亩产540公斤,最低亩产303公斤,平均亩产398公斤,比直播玉米增产70%以上。1983年,他与17家农户签订了24.9亩包产3007.5公斤的联产承包合同。到了秋季,玉米产量达10554公斤,平均亩产424公斤,净增玉米产量7546.5公斤。
一花引来万花开。1984年,中厂全区推广玉米露地营养钵育苗移栽1037亩,获得大面积丰收,比直播回茬平均增产60%以上,第二年,全县大面积推广,1986年,全安康市推广,1989年,被省政府定为解决陕南山区群众温饱的重点技术工程。
白河县从1987年引种烤烟,由于当时引进推广的“双低”烘烤技术员采用老式烤炉和五段烘烤法,不适应白河县气候湿润的自然条件,多数烟农烘烤的烟叶质量低、品质差。陈义林通过查阅有关技术资料,大胆提出改革措施:即通过计算加大烤炉天窗,使湿气体能尽快排出;改五段烤烘为六段烘烤,延长了变黄期,达到了低温的目的。通过这两项改革,中上等烟的比例,由原来的25%上升到57%,均价净增1.2倍。1993年,陈义林被派住大双乡兴隆村搞小康村蹲点试验,他又一次借鉴外地经验,把野生黄姜引为家种。没有种源,他发动群众上山采挖。在他的引导下,单位领导出资组织村组干部赴郧西县参观学习,并调回黄姜种1万多公斤,加上自采种试种118亩。他又根据块茎植物的特点,在种植密度、配方施肥、田间管理、搭架等多方面进行研究,一边研究一边指导群众实施。到1995年冬,一年生黄姜平均亩产达765公斤,最高达1350公斤,两年生平均亩产1418公斤,最高亩产达2640公斤,除留种外,全村仅黄姜收入就达8万多元。县上组织有关部门在兴隆村召开黄姜开挖现场会,对引种成功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扩大示范,黄姜引种成功,为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开辟了新路子。
白河县一直吃菜困难。为此,县上决心大抓“菜篮子”工程。1997年,县农技中心在城关镇安坪村搞塑料大棚蔬菜种植试验,由于这项工作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一时没人愿意领头干。关键时刻,陈义林自告奋勇挑起了这个重担。他带领两名技术干部,昼夜工作在大棚里,整整干了秋、冬、春三个季节280多天,为全县大棚菜生产积累了成功经验。第二年,他又在茅坪镇枣树村和磨坪乡黄岭村选择了几家农户,搞了几户塑料大棚,坚持指导至今,获得了好的经济效益,去年冬天又进行了扩大种植,这项技术的试验推广,填补了全县种植蔬菜反季节种植的空白。2002年,全县在朝阳、洞子、蔓营等6个村进行大棚蔬菜试点,共兴大棚菜46亩,解决了部分乡镇的吃菜难问题。
二十多年春夏秋冬,陈义林始终坚持工作在田间地头和农家院落里,他干一行、爱一行、成一行,洒下了汗水,付出了心血,收获了成功。
在白河的山山水水间,他处处留下了足迹。群众所需所想,他了然于心,提起陈义林,农民没有不知道的。
在大学里,陈义林学的农业专业,但他却认为,应该拓展知识面,多掌握几门实用技术,为此,他先后自费几千元购阅了几千册有关农村实用技术的书籍,工作之余不跳舞不打麻将,把时间花在业余学习上,二十多年来,作读书笔记60多本400多万字。由于陈义林比其他人多了几门“兵器”,所以他走到哪里,都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陈义林到构扒镇天池村扶贫蹲点,他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在全村进行农作物布局调查,全面推广多种粮油增产技术措施,使该村当年粮食总产达17.49万公斤,人均产粮比上年底增产39.5%,达到260公斤,经济收入达15.06万元,人均达到234元。在大双乡兴隆村,他除了引种黄姜外,还带村民新发展蚕桑500多亩,发展育植桑园10亩,使桑园总面积达1024亩,同时大力发展肚倍、杜仲、板栗等经济林园2400多亩,积极推广生猪快速肥育技术,使全村的生猪饲养量发展到4800多头,到去年底,全村人均产粮达到600多公斤,人均纯收入达2500多元。在纸坊乡指导推广以间套为主的粮食六项增产技术期间,时值盛夏酷暑,他顶烈日,提前两个月到乡上,跑遍全乡9个村54个村民小组,逐级召开技术培训会 4场次,累计培训300多人次,印发技术材料2000多份。
2001年退耕还草期间,他包抓卡子镇大桥和阳光两个村,他逐户查看,核实情况,往往为一个农户就要跑十几华里山路,做到图表和实际相符合。在茅坪镇朝阳村,他除了指导村民农业技术外,还利用每天空闲时间,讲林果技术,讲科技的重要,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他指导村民晏开和育苗50多亩,年收入达4万多元,以此为典型,推动了全村的植树造林,使一大批农户走上了富裕路。去年,农技中心在西营镇安岭搞集雨水窖,这项工作当时难度较大,但陈义林逐户给群众做工作,帮村民兴烤烟、搞蚕桑嫁接,宣传修水窖的好处。因此,该村的水窖建设进展迅速,村民说“我们相信陈义林,因为他是我们村民的贴心人”。
工作起来,陈义林是“拚命三郎”。每年他都有260多天在乡下,只要是他走过的地方,都给村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县上的黄姜、烟、蚕桑等主导产业,他行程近万里,先后到河南郑州、陕西咸阳、湖北十堰和安康等地学技术,2001年,汉中市佛坪县前来白河学黄姜生产技术,陈义林应邀到佛坪讲课,在佛坪县引起了较大反响,他被誉为白河的“农业专家”。
群众所需所想,陈义林一清二楚,因为他本是农家汉子,几十年来.他是把人民群众的需求当作自己工作的最高目标。同时,他处处以自己伟大的人格力量去干工作,与同志们一起献身农业科技。
他是事业上的成功者,但他却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他身患多种疾病,面对丧妻之痛、孩子高考落榜的打击,陈义林用一种伟大的精神挺了过来,妻子和孩子恨他怨他,但最终还是理解了他。
由于长期超负荷的工作,陈义林积劳成疾,身患心脏病、胸膜炎、胃病等多种疾病。然而,他从不张扬,未请过一天假,一直带病工作。1997年在搞塑料大棚蔬菜种植试验时,由于过度劳累,胸膜炎病发,6次晕倒在大棚内。醒来后,他硬是咬牙继续坚持,同志们只好强行把他送进医院进行治疗。住院期间,他心里思想的仍是大棚试验,每天都询问“种子出了没有?棚内温度够不够?”病情稍有好转,他不顾医生的劝阻,强行出院,又一头扎进大棚,继续他的试验。此时,村民流泪了,说:“陈义林这是为了我们,可也不能不要命呀!”
为了不影响工作,多年来,陈义林下乡进村入户,总是带着药瓶药包,一边吃药一边坚持工作,有人劝他不要这么拚命,但他却回答说:能为群众做些实事,这是我的福分,能有这个为农民尽力的岗位,我怎么能不珍惜呢?
事业上,陈义林是成功者,为了支持他的工作,担任教学工作的妻子一人挑起了所有的家务重担。陈义林只知工作工作,却忽视了对妻子的关爱。2001年5月,他正在茅坪镇枣树村搞大棚菜试验,妻子却因病卧床三天不起,他却全然不知,同事费了很大周折把他找了回来,他把妻子送湖北省十堰市多家医院检查诊断,结果已是脊椎癌晚期,仅一个多月就病逝了。那天,在封棺时,他妻妹哭得像个泪人儿,抱着棺材说:“陈义林,你不是人,你只知道工作,如果你多少给我姐一点儿关心,她也不会这么快就走了。”此时的陈义林能说什么呢?他只有用深深的愧疚和怀念去告慰九泉之下的妻子。
失去了妻子,他人瘦了一圈,同时,打击他的还有孩子的两次高考落榜,当妻子在医院治疗时,他无暇帮助孩子填高考志愿,就连孩子的生活起居都是邻居、同事伸出了援助之手。以前孩子的学习成绩本来不错,但两次高考落榜,孩子从心里恨他恼他。当有人问他孩子时,孩子说,我恨我父亲,我高考不中,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的心里只装着工作。我母亲英年早逝,他也要负责任,他把家当旅社,从未关心过我母亲。但是,当我看到我父亲每年拿回一本本荣誉证书时,我还是感到了骄傲和自豪。
为了追求事业的成功,陈义林失去的太多太多,当妻子弥留之际,拉着他的手,气若游丝地说:“义林,我不怪你,因为你从事的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我只操心你今后孤身一人,牵挂孩子失去母亲,我只求你要尽一个父亲之责,想尽千方百计把孩子培养成才,这就是我最后的希望”。他知道自己欠妻子欠孩子的太多,为了弥补这些,他觉得更应努力工作,把事业干出个名堂来,只有这样,才是对亡妻的最好怀念。
当有人问他:“你一直抱病坚持工作,妻子病了你不管,儿子上学你不照顾,你到底图个啥?”他回答说:“作为一名农技干部,我应该为党和人民做点儿什么。搞好农技推广,使农民尽快脱贫致富,是我们每个农技干部应尽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至于我个人的事情,与事业相比,那又算得了什么呢。”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陈义林几十年一贯这样脚踏实地的工作,默默地干着自己的事情。
这,就是一个农技干部的情怀。
2003年5月7日写于鍚城五味斋
(原载于报告文学集《绿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