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做一名学者型编辑

做一名学者型编辑

时间:2023-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5日至16日,中国教育报刊社举办了为期两天的新工作人员岗位聘任培训。事实上,如今的中国教育报刊社,实行企业化的管理。不过,赵社长明白,报刊社处在事业单位与新闻出版单位的交叉点,政策决定其生死。他提到,在当前做好一名记者不容易,并指出目前报社做得好的,不全是业务能力最强的,言外之意是要我们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唐主任具体谈如何做好重大报道的采访与写作。但是,有两方面的原因是较为关键的。

做一名学者型编辑——参加新闻培训班学习有感

15日至16日,中国教育报刊社举办了为期两天的新工作人员岗位聘任培训。应该说,这次培训从策划到组织安排,都非常成功,体现了专业水准。15日上午,组织参观报刊社的社史图片展,随后出发,来到集休闲与会务于一体的亚太培训中心;当天下午,由赵书生社长、《中国教育报》总编辑刘仁镜、《中国高等教育》总编辑陈浩三人作主题报告,分别讲授“中国教育报刊社工作人员岗位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专业报的职责”“当好记者不容易”;晚上唱歌、跳舞、打球、游泳等。16日上午,《中国教育报》高教中心唐景莉主任作了关于《重大报道的采访和写作》的报告,《人民教育》教学室赖配根副主任作了关于《学习与思想——编辑成长的助推剂》的报告,《中国教育报》新闻中心王亮记者作了关于《自己一年多来新闻工作的体会》的报告;随后,参与培训的十六位新同志,每人作了简短的发言;最后,赵社长作了培训班总结报告,其中有一句话我记忆深刻:“记者:睁着眼睛睡觉”;吃过午饭后,我们参观了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晚上回到报社,与赵社长等几位领导一起在食堂共进晚餐。在这次培训中,几位领导和老师的讲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赵社长讲话,不急不缓,从容有度,娓娓道来,让听众感到舒适与亲切。从赵社长的谈吐中,我还可以感受到赵社长是带着一种企业家的战术思想和政治家的战略眼光在办报。他非常务实。他指出,过去属于机关报、机关刊,而如今,则成为行业报。这种转向,更要求我们要为读者服务,要有市场意识和经营意识。事实上,如今的中国教育报刊社,实行企业化的管理。他提出,虽然自1997年以来,报社发展趋势良好,但在自收自支的前提下,由于经济总量小,必须开源节流。不过,赵社长明白,报刊社处在事业单位与新闻出版单位的交叉点,政策决定其生死。赵社长还提到人的问题,他指出,做好人的工作,才能做好事情;还要求我们年轻人要敢于与领导争,不要磨灭自己的锐气。

刘总主要谈如何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通过例子来说明问题。刘总说,我们要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起一种舆论导向的作用,报纸可以当文件看,防止媒体舆论与群众口头舆论相脱节。刘总举了许多例子,以此来说明如何坚持党性原则。例如,某文报道了本科生直攻博士生及上海单独招生的事情,这是不符合政策的,受到部长的批评,因为“本博连读,教育部是禁止的;单独招生,教育部也是不允许的”。又如,报道某地班级规模由每班八十多人下降到每班六十多人是不合适的,因为六十多人不符合教育部的政策,部里规定的班额应为四十五人,因此,这个报道不宜发表。

陈总讲话,给我的感觉,是喜欢说真话,说心里话。他提到,在当前做好一名记者不容易,并指出目前报社做得好的,不全是业务能力最强的,言外之意是要我们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陈总告诫我们年轻同志,要把才气用在工作上,出精品,不要斤斤计较,要学会与别人合作。

唐主任具体谈如何做好重大报道的采访与写作。应该说,唐主任在总结记者必备的几个基本功方面非常到位:①政治意识(对大局的把握,对政策的了解);②新闻敏感(读者应知、欲知而未知的事物);③果断反应(快速捕捉采访对象,知道新闻在哪里);④把握重点(善于准确把握采访对象的谈话重点);⑤快速成稿(倚马可待,框架漂亮,文字简练,思想深刻)。唐主任在重大报道采写过程中的做法,也有许多可取之处:①充分策划(不打无准备之仗);②案头准备(几公斤重的资料);③深入采访(正方反方,高层基层);④提炼主题(根据事实筛选有价值的主题);⑤精心写作(公正客观,富有感染力)。

赖老师给我的感觉是他很纯朴,甚至有一点内向。他提到自己在报社的成长经历,认为他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某位主编的宽容与自由,并谈了他的第一篇作品,现在看起来非常肤浅,而在当时,那位主编却给予了鼓励与肯定,对文章进行积极指导与修改,并很高兴地同意刊出。王老师结合他自己一年多来的新闻工作实际,谈了一些个人的体会。

在后来各位新同志的讲话中,我感受到了这些年轻同志的勃勃生机,虽然在思想深度上还不够,但在语言表述上很优秀。现将那天我的讲话内容整理如下:

我叫×××,8月16日,我正式来报刊社报到,到今天刚好一个月。在这一个月之中,我撰写了两万来字的日记,其中关于工作的问题约有六七千字。因此,对于我来说,不是想着要说什么话,而是想着不说什么话。但是,不说什么话,还是要说一些话。在此,我想结合近两天三位老总及其他三位老师给我的启发,从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体会和认识:

一、我非常深刻地体会赵社长所说的,“要为读者服务,要有市场意识和经营意识”。我曾经也总结过一句话:除了政府机关,任何一个单位,都要有市场意识、经营意识、成本意识和人本意识。哈佛大学每学期开学的第一个会议,不是教学教务会议,而是经费运营收支的会议。我们报作为一家行业报,要树立这样一种意识:不仅是在办报,更是在卖报。卖报,这就意味着我们报刊社就是企业,企业就得面向读者,面向读者就必须要求报纸具有可读性和思想性。因此,教育报不能办成经院哲学式的学术期刊,即使是理论版,也应该是探讨那些影响深远、具有广泛讨论价值的重大理论创新,并注重深入浅出的文风。《中国教育报》作为教育部的机关报,要为政策服务,但是那些政策的宣传,也不是反反复复地讲来讲去,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从正面或者反面来宣传。没有新闻,就没有报纸,但是,我们的新闻一定要讲究条理性,详略得当,文字凝练。总之,只要我们明确目的,明确这些意识,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可行的办法,可以发现许多不恰当的做法。

二、我将陈总谈做教育记者难的那些话,进一步阐述为:当前,做记者难,做教育记者更难,做《中国教育报》的记者难上加难,做《中国教育报》的名记难于上青天。为何这么难呢?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两方面的原因是较为关键的。一是外部原因:新闻报道追求真,真不仅包含真实,还包含真理之意。而许多“真”与政策是相违背的,如果稍有不慎报道了,就像踩地雷一样,会爆炸的。因此,记者要谨小慎微,要按照政策来办,甚至要看个别领导的脸色来办。事实上,没有个性和特色的记者,不可能成为名记者;没有个人思想和胆略的记者,不可能成为名记者。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够产生名记者吗?二是内部原因:名记者,体现在名报道上。而要让作品见报,不是记者个人完全决定得了的事情,甚至完全取决于上级的意愿。可是,如果与上级的思路和风格不吻合,就无法上报。更严重的是,如果带着其他的目的和意图,那么最优秀的作品都无法见报了。

那么,难以成为名记者,我们可不可以成为一名较为优秀或者说合格的记者呢?我想,通过努力还是可以趋近理想的。从外部来说,我们可以避开政策的禁地,毕竟还有许多领域是我们可以任意驰骋的地方;同时,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反映政策,使政策宣传变得具有可读性和启发性。就内部来说,通过个人主动适应环境,调整心态,还是可以缓和一些关系的。

三、这次是培训学习,这两天各位领导和老师也在让我们接受教育与学习。我也非常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各位领导和老师的精彩报告,本身就是学习和思考的结果。刘总有这么多案例,拿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这是学习和思考的结果;唐主任在繁忙的记者生涯中,提出那么好的理论性观点,也是学习和思考的结果;赖老师、王老师的体会与经验,同样是学习和思考的结果。例如,赖老师念到一篇报道,其中说某乡村小学的红旗是本村人捐的,颜色不怎么鲜艳,却是村子里最好的布料,这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手法;王老师总结出教育新闻有两个显著特点,即间隔性和专业性,我非常赞同。但是,我觉得我们现在最需要把握的问题,不是认识学习的重要性问题,而是如何学习的问题,尤其是如何在工作中学习的问题。大学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学习的主渠道。同理,在工作时,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而且是最重要最恰当的学习渠道。但是,如果一位记者,整天忙于描绘性的直白式的报道,就像小学生描绘天空一样,“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如果一位编辑,整天就拿着主编给的几篇稿子,复制粘贴,那么,几年之后,我们会发现我们的脑子里空空如也,就像一个瘪了的纸袋,倒不出任何东西;就像一个鼓鼓的气球,其实里面什么也没有。因此,我们要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作为记者,不要成为一名直白型描述性的记者,而要成为一名有自己思想和判断力的记者;作为编辑,不要成为一名纯技术型的编辑,而要成为一名学者型的编辑。

(2006年9月17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