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八景”游说
西安碑林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石碑书库。这里有一幅石碑,吸引了不少游人,那就是著名的关中八景。因八景大都地处长安及其周围,故也叫“长安八景”。这是描绘我国古代风景的一幅珍贵文物。碑石刻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由河东盐使朱集义咏诗作画,并写有序和跋。对八景的形成、内容、特征和评价,作了生动的描述。当时,朱集义在陕西朝邑(今大荔)坐官,经常出入青门,喜爱山水名胜,颇好交游。特别对八景的迷人景色,观察细微,时时欣赏。因而,“乃濡毫绘图、口占成韵”,咏绘而成关中八景。他自称“孰谓少陵(杜甫)不尝有,而摩诘(王维)不再见哉!……若介翁者(朱集义)询可称诗画兼长”。他把自己与杜甫和王维相比,确实有些高比,但朱集义的确也是个诗画兼长的文人。八景在他的描绘下,每个景色都是一篇生动而美丽的诗,或一幅形象逼真的画。使人“读其诗而烟云万状,展其图而曲尽幽人”。由于他的渲染,八景更加驰名,成为人们经常游览的胜地。
介绍“八景”,首先要了解“八景”地处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关中,是孕育八景的自然条件。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劳动生息。从考古发现的一百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和大荔头骨化石,到六千多年前的半坡人遗址的古迹来看,证明了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通过世世代代的辛勤劳动,揭示了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历史的长长序幕,为古代关中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
据说,关中之名,起源于战国时期。对于“关中”一词从来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因西以散关,东以函谷关,南以武关,北以箫关,位居四关之中,故名“关中”。另一种认为,左为崤山、函谷关,右有陇山、岷山、大震关,因居两关之间,故以“关中”定名。两种说法,都是取居中之意。今天我们所说的关中,是指西起宝鸡,东到潼关的渭河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面积大约三万四千平方公里。
关中平原地处险要,东临滚滚的黄河,南依巍峨重峦的秦岭山脉,北面是逶迤如画的梁山、黄龙山、尧山、嵯峨山、九嵕山、岐山、淠山、陇山等北山山系。从东向西,群峰起伏,犹如条条游龙,而“龙首”聚居长安,这些山山水水构成了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在《史记》中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地和“四塞以为固”的“形胜”之地。
关中平原是由于渭河及其支流冲积而形成的。东宽西窄(30里至80里之间),渭水横贯其间。两岸平原均向河谷倾斜。它的支流犹如叶脉一样,向关中平原的各个方向伸延。其特点是北岸支流(如泾、洛河)源远流长,南岸支流(如灞、浐、沣水)短而湍急。而西安附近河流最为密集,有“荡荡乎八川分流”和“八水绕长安”之说。
由于这些河流的切割,使关中平原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原”。仅有名称的就不下五六十处。如灞、浐之间的白鹿原,灞河以东的风凉原,灞、渭之间的铜人原,渭、灞与浐之间的龙首原,浐与潏、滈之间的乐游原、凤栖原、鸿固原、少陵原,渭河以北的咸阳原等。这些原大都高而平坦,很早以来就是人们的栖息之地。近年来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不少在原的边缘和原的内部,就是有力的证明。特别在汉、唐之际,封建王朝把皇家陵园选在原上(如少陵原、咸阳原等),在原上开辟风景游览区(如白鹿原、乐游原等),更增添原上风光。关中平原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年降雨量在500毫米左右,平均温度在摄氏10度以上。加之这里属于黄土地带,土壤疏松肥沃,易于农作物生长。《史记》中就有“沃野千里”的称誉。
优越的自然环境,所以,西周、秦、西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五个王朝先后在这里建都,历时一千二百多年。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军,如西汉末年的绿眉、赤眉,唐代末年的黄巢,明代末年的李自成等,也都在这里建立过农民政权,极大地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者,为关中的发展增添了光辉。
古老的历史,悠久的文化,优越的自然条件,构成关中独有的、极为丰富的古迹名胜和风景游览区。在这一点上,地处关中之中的长安,更是得天独厚。“八水绕京都”(指泾、渭、沣、滈、潦、潏、灞、浐等八条河水),“群山横地轴”(如太白、终南、圭峰、翠华、骊山、华山等),名山胜水,不胜枚举。长安又紧依秦岭之旁,渭水之滨,气候适宜于南移北栽的多种植物的自然生长,因而植物资源又相当丰富。秦王朝时期,秦始皇“穷四方之珍木”,在皇苑中移植了大量南方的珍木异卉,道路两旁又广植青松,非常壮观。又据西汉文献所载:西汉上林苑栽种的花木多达三千余种。南方异国进献的珍木奇卉,如菖蒲、山姜、甘蕉、槟榔、留求子、桂蜜香、龙眼荔枝、千岁枯等,都在这里移植成功。仅梅花,当时就有候梅、朱梅、紫花梅、同心梅、紫帝梅、丽枝梅、胭脂梅等多种品种。唐代长安人尤喜种树栽花,加上唐王朝对种树的重视和提倡,更是长安的植物奇花异葩,美不胜收,点缀着古代长安似花如锦的各个风景名胜地。每逢雨过天晴,从长安城遥望南山,如翠屏环列,重峦叠嶂,苍翠无际。若从南山遥望长安,更可饱览大自然的优美风光。因而唐代诗人有“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和“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的诗句。
关中八景就是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通过古人的实地观察,亲身游览,对每个风景地的俯视、仰望或高瞩、远眺,利用空间的流动和四季气候的变化,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挑选出来的。这反映了古代人对风景的欣赏和评价。这种欣赏和评价,有很大的局限性,带有一些封建文人的思想情调,诸如忘情现实的消极感情和所谓鄙弃尘俗的清高思想,这一点必须指出。但这也无损于八景的风貌。特别在关中地区劳动人民中流传着一首脍炙人口的八景佚名诗:
华岳仙掌首一景,骊山晚照光明现。
灞柳风絮扑满面,草堂烟雾紧相连。
雁塔晨钟响城南,曲江流饮团团转,
太白积雪六月天,成阳古渡几千年。
这是劳动人民对“长安八景”的概括,它像画龙点睛一样,道出了令人神往的意境来。
关中八景流传于周秦汉唐,逐渐形成于明清。它的命名,有些是借用自然呈现的奇异景象,有些是文人学士赋诗记胜,有些是民间的神话传说。这种把历史、神话、山水花木的自然景物交织一起,凝结而成的风景名胜,更富于绚丽多彩,给人美的享受。使人听其名,未见景,已感清新,令人向往不已,能引起人们或多或少的幻想和憧憬。
人常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八景中每个景都有“仙”有“龙”,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有的是历史上重大事件的发生地;有的是封建帝王曾经幸游的地方;有的留有名人名僧的足迹,得到著名诗人的赋诗记胜等。因而,人们在浏览八景时,不仅会被那里的自然风光所陶醉,更会被那里的文物胜迹而思绪万千。这时,人们的思维常常会变得空前的活跃,许多深奥的见解,奇特的想象,会把人们带到千年之前,万里之外。假若你身处深谷峭崖的华山,会唤起你许多神话般的想象,岩石上的断层擦痕,告诉你这是地壳内部挤压变化的结果,也会告诉你这是华山的大力神斧劈刀砍形成的痕迹。若你幸登骊山,那里的一草一木,一泉一石,都会引发你无限的景趣,似乎看到当年“高高骊山上有宫,未楼紫殿三四重”的壮观景象。游览曲江遗址,会使你联想到一千多年前这里宫殿林立,赏花嬉水,热闹非凡,历史上多少名人会浮现在你的眼前,与你诉说,与你攀谈。若站在当年古渡遗址上,会使你抒发怀古之感,从中忆出有关周秦汉唐的历史兴亡与变迁。如此等等,奇妙无穷。
正因为长安八景具有如此神怡的迷人风采,历史上有不少诗人赞颂它,画家临摹它,特别是古代的造园艺术家,把八景“搬进”王府的庭院,模仿八景,叠山理水,修竹植林,构筑园林。清代咸丰年间(公元1851年),三原县修建的半耕园(即现在的靖国公园)把关中八景作为缩影,利用造园艺术,在有限空间里,再现了八景的风貌。西安饮食中有一道著名的美餐佳肴,它就是“八景宴”,它将长安八景以烹饪技艺巧妙地结合起来,造化无穷,使人爱看,不忍食之。可见,关中八景在人们心中有着很深的印象。时至今日,在关中大部分地方还流行着“朝华山、逛临潼、游曲江”的庙会习俗。
长安八景,由于历史的变迁,有的已成为历史的遗迹,不复存在了,只能从它的遗迹和历史文献、历代文人的笔下,欣赏当年此情此景的风貌。有的景物至今仍然光彩夺目,吸引着中外游人前去游览、观赏。
华岳仙掌
华山,在陕西华阴县境内,前濒渭水黄河,后接秦岭。它奇峰突兀,巍峨壮丽,气势磅礴,好像一位卓尔不凡,具有内秀的巨人,雄峙在关中东部,海拔两千一百米。
华山有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中峰玉女,南峰落雁,北峰五云等诸峰,皆巍然笔立,高插云霄,在连绵起伏的秦岭山脉中,它涌出于波涛般的群山之上。由于东峰、南峰、西峰三座奇峰突出起来,好像莲心,周围山峰好像莲瓣,远远望去,仿佛开着一朵出水的“芙蓉”,故有“莲花山”之称。
华山得名,传说不一。有说华山“山高五千仞,削成四方,远而望之,又若华状”(《山海经》),故为“华山”。有说华山“取八卦少阴,望物生华之义”(《白虎通》)。还有说华山山顶有千叶莲花,古时“花”、“华”相通,因名“华山”(《华山志》)。看来,华山的得名同山峰像莲花是分不开的。
华山又名西岳。据说,因周平王迁都洛阳,华山在东周京城洛阳之西,故称“西岳”。以后,秦王朝建都咸阳,西汉王朝建都长安,都在华山之西,所以不称华山为“西岳”。到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立东汉政权后,又恢复了“西岳”之称。直至今天,仍袭此名。
华山又叫太华山,因它的西边另有少华山,所以用“太”字加以区别,表示大于少华山。
西岳华山又和我国的东岳泰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齐名,组成我国五大名岳而闻名中外。
华山天下雄
千百年来,华山以它的雄伟险峻闻名天下,吸引着无数的游人。《新绘西京华山胜景全图》中有几句导游诗:“一心游览上华山,四十里高往正南。西岳大部坐正顶,仰天池上把景观……”让我们以这几句导游诗为指引,看看华山之雄奇。明代著名的旅游家徐霞客在《游太华山日记》里对华山的雄伟这样记述:“未入关,百里外即见太华山屼出云表;及入关,反为冈陇所蔽。行二十里,忽仰见芙蓉片片,已直造其下,不特三峰秀绝,而东西拥攒诸峰,俱片削层悬。”这样对华山远望近视,神情毕肖的描述,仿佛使人看到华山雄姿的全貌。被誉为“诗仙”的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登游华山,写出了著名的《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云台阁边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这段诗的意思是:西岳华山山势多么峥嵘高峻,气势何等雄伟壮观,远远望去,黄河如丝线一样细长,像从天上来的一样。万里黄河急流咆哮声,振动的山都像在摇动,急流形成的漩涡盘旋湍急,像转动的车毂一样,发出雷鸣般的声音。黄河出现五光十色的彩霞,这美好的休气是黄河变清的先照,传说千年黄河水一清,是圣人出现的时候。巨灵神手擎足踏咆哮一声,分裂开华山与首阳山,使黄河水畅通喷流,像射出的箭一样直向东方入大海。华山上的三峰高峻如立让人望而却步,青翠的岩石和红丹的深谷,衬托出巨灵神劈山留下手掌印迹,特别显眼。白帝与太白星二位仙人在华山上动用“仙气”,使岩石化作莲花,云层化作云台。这云台阁边通向幽静深远的地方,这地方就是炼丹成道成仙的地方。
这首诗以浪漫主义的想象,描写了华山的高雄险峻和奇异山势。人常说:“恒山如行,泰水如坐,华山如立,衡山如飞,嵩山如卧”。“华山如立”形象地概括了华山的高峻。唐代诗人对华山如立,远望高峻,近视壮丽的情景,有很多生动地描写,譬如《唐·张乔》的“青苍河一隅,气状杳难图。卓杰三峰出,高奇四岳无。”《唐·刘得仁》的“人望似芙蓉,翠拔千寻直。直危一朵秾,气分毛女秀。”《唐·郑谷》的“峭仞耸巍巍,晴岚染近畿。孤高不可状,图写尽应非。”这三首诗都是写华山的卓杰、高奇、翠拔、直危、峭仞、孤高,而被誉为“诗圣”的杜甫在《望岳》一首中,描写得更为精彩:
西岳岭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每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直源。
这首诗的意思是:西岳华山高峻突兀的山貌呀,让人竦立而望,它的高大独尊,其他众多的山峰,似儿孙一样,比它矮了许多。这样高耸如立的山峰,如果能得到仙人九节杖该多么好呀,拄着九节杖到玉女洗头盆该多容易。来到车箱谷更是险景环生,似乎无路归还,箭栝峰上有奇景呀,那是通上天的门。稍等秋天凉快的时候,再来寻访华山上的神仙白帝,询问如何成仙的真谛。
“仙掌”奇观
华山最醒目的奇观,要算东峰一侧断崖上的“仙掌”。它俨然像一只巨掌,五指分明,纹理苍劲,惟妙惟肖。若逢雨后碧空如洗和东映朝日时,山腰云气飘忽,袅袅如轻纱在丹崖前浮动,阳光射入,折射成耀眼的彩虹,“仙掌”形象更显得瑰丽壮观,数十里外都清晰可见。古时人们对这一奇异的自然现象,疑惑不解。这在唐代诗人的很多作品中得到反映。唐·刘长卿的“客路瞻太华,三峰高际天”;唐·张说的“霁日悬高掌,寒空类削成”;唐·刘乔的“谁将倚天剑,削出倚天峰”;唐·刘禹锡的“俄然神工就,美迹露指爪”;唐·祖永的“莲峰径上处,仿佛有神仙”。
实际上,“华岳仙掌”是赭色石与苍岩在绝壁上交错而成的自然现象。这个大自然铸成的“仙掌”,古代人由于时代的局限,在认识上把它神化了。相传,在很久以前,华山与首阳山相连,黄河水流到这里被山拦挡,河水泛滥。当时有一河神叫巨灵,他足蹬首阳,手盘华山,咆哮一声,劈开两山,滔滔黄河水才付之东流。从此,在华山上留下了手掌痕迹。这个神话,反映了人们征服自然的想象,是对智慧、力量和勇气的崇敬。唐代诗人对“仙掌”一景曾有精彩的描写:唐·李绅的“三峰多异态,回举仙人手。天晴捧日轮,月夕弄星斗。”唐·齐已的“云外自为高出手,人间谁合斗挥拳。晴露红霞长满掌,只应栖托是神仙。”唐·崔颢的“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唐代诗人刘象,因对华山独有情景,特别对华山仙掌,赞不绝口,时号为“刘仙掌”。他在《咏仙掌》一首诗中写道:
万古亭亭倚碧霄,不成擎亦不成招。
何如掬取天池水,洒向人间救旱苗。
这首诗的意思:华山上万古生成的仙人掌呀,倚在高耸入云的碧石上,“仙掌”你既不擎托什么,也不向人招手问候。何不用你的巨大仙掌,掬手取出天池上的水,洒向人间,救活久旱的禾苗,该多好呀!
这些对“仙掌”的神异描写,想象力极为丰富,在对景物的观赏上,给我们施展开无限的想象空间。
自古华山一条路
过去有人曾说,华山上有一警示,上面写道:“敛神一志,扪索以登,切忌乱谈游观,万一神悸手松,坠不测矣!”以警告游人。这是对华山山势险峻的过分渲染,使人望而生畏。华山险峻,人所共知,但是只有险峰景奇,更有一番攀登之趣。只有攀登“高插云表”似的险峰,才会真正领会古人诗句中的“天外三峰削不成”的含义;只有攀登“一线孤绳、上通霄汉”的千尺幢,才会知道华山的咽喉,没有第二条路可通;只有不畏艰险,直上金锁关,才会看到“上了金锁关,又是一重天”的奇景。登游华山的人,恐怕都有这个精神准备的。
“千尺幢”可算华山一险要之处。这里在两石峭壁当中的一条狭隘的石缝中,凿有三百七十多个石级,石级又陡又浅,只容半足,石级的宽度只能容纳一个人上下,通向一条黑洞洞的裂缝中,一条巨大的铁索链供人攀附,一级一级向上走。从这里往上看,只见一线天开;往下看,就像站在深井中,如置身矿井之感。千尺幢的顶端,就像一口天井,在这里,可以无限领略华岳天险,别有一番景趣。若你站在井口上,你会真正了解“一人把关,万夫难开”的含义。
从“千尺幢”上“百尺峡”,仍然攀缘铁链上去。从这里遥望峭壁尽头的群仙观,更有一番仙境之感。这些群仙观建筑,从位置、借景、布局、风格,都达到景物相映,恰到好处。据说,从唐代以后,由山洞观逐渐改建成有房屋的庙观,如西峰的镇岳宫,庙宇依山岩建筑,松林笼罩,有名的玉井,就在院子里,雨季时玉井的水溢流过来,经过二十八宿潭,奔注东西两峰之间,变成瀑布飞泻直下,成为华山胜景之一。唐代诗人孟郊对这里的山石、草木、泉水等景物曾这样写道:
华岳独灵异,草木恒新鲜。
山尽五色石,水无一色景。
他说的是华山具有独特的灵气和异样,这里花草树木永远是那样的新鲜。山,尽都是五色彩石,水,又都是那样变化着不同景色,真使人流连忘返。
“老君犁沟”是华山的另一险峻之处。这里陡绝的石壁中间,有一条沟形道路,凿有五百七十多个石级。相传,当年太上老君在华山修炼成仙,看到人间开山凿道,十分辛苦,就把自己的青牛牵来,一夜工夫,犁出了这条山石路,老君犁沟因此得名。“老君犁沟”的尽头是猢狲岭,也叫猢狲愁。这里的崖壁十分陡峭,上面有四只铁猿,颦踞台畔。据说,以前从华山水帘洞出来的猿猴,每到这里就要返回去,连它们也感到难于超越。
过了猢狲岭,就到了北峰。这里山势峥嵘,三面悬绝,只有一道山岭和南面山峰相通。山门依天然形势,建起层楼,险要异常。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峰上的苍龙岭,这又是华山一险要之处。这里,宽仅二尺多,高逾百米,坡陡达四十五度,中间突起,两旁是万丈悬崖,深沟不见底,非常险峻。由北峰上绝顶,非经过这里不可。岭上有韩愈投书处。传说,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登山到此,被险境吓怕了,不敢上去又不敢下来,投书家人,以示诀别。这个故事把韩愈说成胆小鬼,未免太冤枉这个“韩文公”了。实际上韩愈是个有胆有识,创一代文风,被称为古文运动的创始人,不可能被苍龙岭的险景吓的丧魂落魄。其理由有二:韩愈是个未老先衰的人,虽然活了56岁,但他“年未四十而视茫茫,面发苍苍,而齿牙动摇”(韩愈《十二郎文》中语)。这样身弱多病的人,攀登华山有可能发生心慌气促,头晕眼花,或者是旧病复发的突然情况,这是其一。韩愈在一首《古意》诗里,写出了华山风景的奇异和他欲求攀登的愿望。他这样写道:
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作船。
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疴痊。
我欲求之不禅远,青壁如路难夤缘。
安得长梯上摘实,下种七泽根株连。
这首诗的意思是:高峻的华山峰头上,有个玉井莲,井中生长出高十丈的千叶莲花,莲藕大得如同船一样。这莲花生长在寒冷的冰霜中,神奇而甜蜜,食之可以病愈成仙。我这多病的身子多么想采摘一片食之,治好我长久不愈的病症。我不畏惧这山高壁陡的山路,太想得到这玉井莲。但是,华山实在太高路险,太难攀登呀!如果能有个上山的长梯,上去采摘玉井莲该多好呀,下种到七个沼泽里,根株相连,繁殖在大地上,来造福人类。
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韩愈登华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这是其二。不知这两条理由能否给“韩愈投书处”作一个客观地“公断”。
三峰突起形似莲花
游过华山的人都知道,过了金锁关,另是一重天。金锁关是登华山东峰、西峰、南峰的咽喉,从这里可以清楚看到华山峰顶由东峰、西峰、南峰三座山峰组合成的。三峰突起,诸峰罗立,形似一朵出水的“芙蓉”,山姿秀绝。
东峰,也叫朝阳峰。峰顶有朝台,可以观看日出的美景。在东峰的东南角的一个孤峰上有个棋盘台,又叫博台,因远望如同棋局,故此得名。相传,宋太祖赵匡胤与陈抟老祖在这里下棋,赵匡胤拿华山作赌注,结果将华山输给了陈抟。陈抟原是华山上的一个道士,死后,他的门下弟子给他在华山上修庙宇,塑神像,封为陈抟老祖。
西峰,也叫莲花峰。峰顶有一座翠云宫,站在宫前,只见峰顶有片石像莲瓣一样,就像是人工雕成的。这里的山林风光,苍翠茂密,风姿多韵,异常优美。峰顶还有一块“斧劈石”,相传神话故事《宝莲灯》中的沉香劈山救母就发生在这个地方。为了证明这个故事,就让这里的“斧劈石”和那把铁斧作出附会,叫人相信故事是真实的。其实,人们是不会相信的,但又不愿想它是虚构的,因为故事太动人了。三圣母和刘彦昌相爱是对封建婚姻的反抗,沉香救母斧劈华山是对神权、皇权的挑战。
在西峰上,更让人永远流传的是,解放军智取华山的英雄事迹。当年,解放军侦察参谋刘吉尧带领七名战士,依靠当地人民群众的帮助,从星星沟、青龙背爬上北峰,直捣匪穴,在西峰翠云官,捉住了反动武装头子韩子佩。从而,消灭了蒋家王朝在关中地区的最后一个据点,使这个历代胜游的名岳,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南峰,也叫落雁峰。是西岳诸峰的最高峰,海拔两千一百米。峰顶有仰天池、黑龙潭,仰天池又叫太乙池,终年不枯。环池石壁镶刻了“太华绝顶”、“儿视诸峰”等大字。在这里遥望秦岭诸峰,如俯伏峰底,众星拱托。若在仰天池边悄立,真有古人所说的“呼吸通帝座、太阳在其巅”的感觉,有玩赏不尽的奇异风光。南峰还有一奇特景观,就是“雁鸟衔纸”。只要你站在南峰最险要的栈道上,将纸撕成小碎片,向万丈深壑中抛去,小纸片在空中飘落时,立即会出现一群雁鸟用嘴叼含纸片飞来飞去,甚为奇观。笔者曾亲自试过,千真万确,十分有趣。
古老的史话传说
华山从地质、地理的年度来讲,还是一个比较年轻、正在不断成长发育的一座山脉。但是,从文字记载来看,却有很久的历史了。
最早记载华山的是《书经》·禹贡篇,说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常游华山,与神会聚”。《华山志》说:华山是“轩辕会群仙之所”,所以“兴云雨,福苍生也”。《史记》“封禅篇”中记载了“舜八月巡狞西岳”。我国古代帝王尊名山为神山,经常搞所谓“封禅”活动,但华山险要难上,帝王们不敢上山冒险,故封禅之事,只能在山下进行,有的皇帝连山下也不敢来。秦始皇曾出巡泰山、衡山等封禅、刻石留念,炫耀功绩,但没有来华山封禅留念(文字上没有记载)。秦始皇没来华山,但他的宫女玉姜不愿随秦始皇殉葬骊山而逃入华山隐居。北峰十八盘毛女峰上的毛女祠,就是当时隐居的地方。据《雍胜略》记载:“秦宫人玉姜隐此,食柏叶,饮泉水,体生绿毛,人常见之。至今洞中时闻鼓(弹)琴之声。”
汉代为在华山搞封禅,在山下修建华岳庙。据《华山志》记述:“汉武帝观仙掌,特立巨灵神祠,立碑称赞:巉巉太华,柱天直上,青崖白谷,仰见仙掌”。《后周书》记载“保定三年(563年)同州刺史因天旱上山求雨,山上人迹罕到,几个人上山时,攀藤援枝而上,晚未得还,即在山上借草而宿”。这说明在南北朝时华山上无路和庙宇的建筑。
从唐代开始,陆续在华山上构筑庙宇,险路置有铁索。唐代皇帝与侍臣们也常游此地。据说,唐明皇李隆基途游华山时,看到华山翠崿悬崖,仙掌高悬,想在半山腰凿上自己的“开元”年号,“终当铭岁月,从此记灵仙”(李隆基《途经华岳》),让后人把他的年号像“仿佛看高掌”一样,永世铭记。不料,遭群臣反对,加上安禄山作乱,才使这个奢施无度,极会玩乐的唐明皇作罢,放弃了这个想法。
明清时期,旅游华山的人逐渐增多。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以前后十一天的旅程,遍游了华山和潼关至秦岭山脉的地方,写出著名的游记《游太华山日记》。清代康熙时,曾对华山道路作重要修葺。到民国,在杨虎城将军主持陕西军政工作时,进一步修葺山路和安置铁索,方便了上山游览的人。
近几年,经过整修的玉泉院、青柯坪、八景宫、日月岩、镇岳宫等,一换新容。登山险道重新加固和改凿,特别是华山索道的建成,为游人登山提供极为方便的条件。今日华山风貌,更加秀绝。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前来华山的中外游人日益增加。2003年,金庸先生在华山上举行的“华山论剑”活动,使华山这一道教圣地更增添了现代人文色彩。顺此,我向人们赠诗一首:“华山雄险天下奇,祖国河山壮如丽。无限奇观在险峰,妙在身临此山中。”希望有更多的人旅游华山,领略华山的雄险奇异的风光。
骊山晚照
骊山,地处西安以东20多公里的临潼区境内。它是终南山的一个山阜,属于秦岭支脉,海拔1250米。为关中最古老的一座名山,古时曾叫浮肺山、蓝田山、会昌山、昭应山等名称。据说,在商朝时期,这里曾是骊戎国所在地,所以叫“骊山”。还有一个传说,因从远处看,形如一匹黑色的骊马,故名“骊山”。
骊山,它不像其他山脉,峰峦高耸,绵延千里,而是一座很奇特的山脉,夹在渭河和灞水的河谷之间,以雅秀的山峰加上山下著名的温泉,形成了它独特的苍翠古老的风格。在这里,苍柏翠松,花卉遍野,自然景观异常优美。若你登临山上,周围的景色会使你思绪万千:西望长安,“历尽周秦与汉唐”,风云变化,往事数千年;东望新丰,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刀光剑影楚汉相争,似乎历历在目;北望渭水,想当年秦始皇垮渭作宫,修建举世闻名的阿房宫,八十里的阁道直通骊山,气派是何等威严;南望秦岭,重峦叠嶂,青翠无际。这些不但使你饱览祖国锦绣山河的壮丽景色,而且,丰富的文物胜迹,会使你感到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伟大和作为一名中华儿女的无尚自豪!
骊山由于紧靠古都长安,在周秦汉唐之际,这里就是历代帝王筑行宫、建别馆,避暑避寒游乐的风景胜地。因而,历代有许多重大事件发生在这里。从古代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到近代的“西安事变”,都与骊山息息相关。无怪乎在很久之前,骊山就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不断受到骚人墨客的歌颂,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正如宋朱光庭在《华清池》一诗中所说:“骊山秀色古今同,尽入诗人感慨中。”
“文霞晚张”
骊山风景,自古以来以苍翠之色取悦于世。北魏《温泉碑》中对骊山的自然风景这样描写:“彩霞争翠,绿树成行,香风旦起,文霞晚张”。这意思是说,骊山青松翠柏,花卉遍野,鸟语花香,彩霞相映,每当夕阳西下,云霞满天,山色绮丽,呈现一种“文霞晚张”的自然景色。清代文人朱集义在关中八景中把这一自然景色誉为“骊山晚照”,列入八景之一。这一景色的立意,在于把自然景“晚照”与人文景“烽火戏诸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富于很深的意境。
据说,在公元前782年,周幽王即位(周宣王的儿子,叫宫涅),他是个暴戾无亲,荒淫无道,终日沉溺酒色,不理朝政的昏君,偏宠一个妃子褒姒。褒姒是个阴险的女人,后来篡了正宫之位,却从未开颜一笑。周幽王为此想了很多办法,召乐工弹琴吹箫,使宫女歌舞敬酒,以取其欢。可是褒姒仍无一丝笑容。幽王问褒姒究竟爱好何事?褒姒随口说撕绸声好听,幽王便命取丝绸百匹,使宫女一一撕裂,褒姒百听不厌,却依旧没有笑容。幽王便出令“如有人能使褒后一笑者,赏赐千金”。当时有个佞臣虢石文,想出了“戏点骊山烽火,以逗褒姒一笑”的坏主意。周幽王竟听从虢石文的话,偕同褒姒来到骊山山上的楼阁(据说,就在东绣岭现存的古掘典雅的红楼这地方)观看烽火。当时有司徒郑伯文上前谏阻:“无缘无故举烽火,是戏弄诸侯。将来一旦有事,每举烽火,诸侯必不信,万万使不得。”幽王哪能听得进去,执意下令举火。这时,骊山上二十多座烽火台狼烟四起,火光冲天,邻近王城的诸侯望见烽火,个个领兵点将,连夜向骊山进发。各路诸侯赶到骊山,只见山上楼阁传出阵阵管弦乐声,却不见敌方一兵一卒,众诸侯知道这是故意戏弄他们,气得哭笑不得。褒姒见诸侯兵马急急而来,又匆匆而去,不觉抚掌大笑,幽王大为高兴,便赏千金给虢石文。俗语相传的“千金买笑”,源出于此。后来,西戎兵马真的来了,诸侯因上次受骗都没有前来,结果,周幽王在骊山落了个杀头丢江山的结局,西周从此灭亡。
“骊山晚照”就是借这个典故,把自然景色呈现的“人暮晴霞红一片”的“晚照”,上升到“尚疑烽火自西来”的意境,告诫人们,在欣赏大自然形成的“晚照”佳景中,不要忘记当年周幽王宠褒姒而干出那种“烽火戏诸侯”的蠢事。
昔日华清宫
骊山风景,最引人入胜的是西绣岭峰下的温泉。据考,这里的温泉,发现于三千年前的西周。周幽王、秦始皇曾在这里建立离宫。但是,大量在这里修筑宫殿,那是到了唐代的事。据史记载:公元644年(唐贞观十八年),著名建筑设计家阎立德主持在这里修建汤泉宫,公元671年改名温泉宫。公元747年(天宝六年),又大加扩建,修筑了新的池台楼阁,百官衙署和公卿府第,其规模“大抵宫殿包括一山,而缭墙周遍其外”,并改名“华清宫”。
华清宫本身就是一座宫城,其形方整,缭墙随势高下曲折而筑。华清宫城的北门叫津阳门,门外东西有宏文馆;宫城东正门叫开阳门,门外有宜春亭;宫城西正门叫望京门,可通达岭上的望京楼;宫城南正门叫昭阳门,门外有登“朝元阁”的辇路。在华清宫城内“治汤井为池,环山列宫室”,建筑了一组庞大的宫殿群。据说,非常豪华,壮丽。唐代诗人郎士元在《华清宫》中这样写道:
骊岫接新丰,苕峨驾翠宫。
凿山开秘殿,隐雾闭仙宫。
绛阙犹栖风,雕梁尚带红。
温泉曾浴日,华倌旧迎风。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华清宫的秘殿仙宫,雕梁华馆是多么豪华、壮丽。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华清宫是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的艳事而著称。当时,唐明皇在每年十月,偕同杨贵妃和朝廷百官、家眷,到这里“避寒”,在这里尽情作乐,连商议“国事”,接见朝使,都在这里进行,骊山华清宫成为事实上的临时“国都”。唐代诗人描写的“十月一日天子来,青绳御路无尘埃”、“千官扈从骊山北,万国来朝渭水东”,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事实。现介绍几座与唐明皇和杨贵妃轶事相关的宫殿:
飞霜殿和九龙汤。这是专供唐明皇居住和沐浴的地方。据文献记载:进津阳门,东有瑶光楼,楼南有小汤,小汤之西、瑶光楼之南有殿,叫做飞霜殿。在飞霜殿之南就是御汤九龙殿,也叫九龙汤或莲花汤,是为唐明皇幸华清汤池,特意修建的,制作非常宏丽。据《贾氏杂录》载:“汤池凡一十八所,第一是御汤,周环数丈,悉砌以白石,莹彻如玉,面阶隐起鱼龙花鸟之状,四面石坐阶级而下,中有双白石莲,泉眼自瓮石口中涌出,喷注白石莲之上”。传说,这是安禄山于范阳以白玉石制成鱼龙凫雁、石梁、石莲花献给唐明皇的,雕镌巧妙,殆非人工。唐明皇看了大悦,即命陈于汤中,把石梁架横其上,鱼龙凫雁放入池内,石莲置设池中,呈出水之状。传说,有一次唐明皇解衣入汤沐浴,刚入池,鱼龙凫雁受惊,皆奋鳞举翼,状欲飞去,唐明皇甚为怨恨,随命将池中的鱼龙凫雁撤去,而莲花石至今犹存。
芙蓉汤,也叫海棠汤,是专门为杨贵妃修建的汤池。据《长安志》载:芙蓉汤,一名海棠汤,俗呼“杨妃赐浴汤”。在莲花汤西,沉埋已久,前几年,已被发掘,得到妥善保护。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一段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这个得宠的杨贵妃在这里沐浴时的娇态: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清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明代四大名画家之一仇英根据白居易这首描写杨贵妃出浴时娇态无力的样子描画的《贵妃出浴图》,生动地画出了杨贵妃出浴时的娇态。这幅图画笔细腻,层次分明,透过外披轻纱浴衣,可以看出丰满的美人体态。这首名诗,这幅名画,两者相映生辉,久传不衰。从而也使骊山温泉更名扬天下。
朝元阁。这是唐代皇帝祭祀老子的地方,今西绣岭上的老君殿,就是唐华清宫朝元阁遗址。原来这里有一尊雕刻精美的老子像,相传是唐代雕塑大师元伽儿的作品。塑像造型端庄,像座花纹流丽大方,现已收藏在陕西省博物馆中。因朝元阁建在骊山山峰的制高点,从这里遥望,视域开阔,渭水坦荡,秦川平原,极目天际,使人心旷神怡。不少诗人对朝元阁的风光描写的很多。如“行云不下朝元阁”,“朝元阁上西风急”,“朝元归驾望天涯”,“朝元阁回羽衣新”等。而唐代诗人张继的《华清宫》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首:
天宝承平奈乐何,华清宫殿郁嵯峨。
朝元阁峻临秦岭,羯鼓楼高俯渭河。
玉树长飘云外曲,霓裳闲舞月中歌。
只今唯有温泉水,呜咽声中感慨多。
这首诗的意思是:天宝年间正值太平盛世,这是何等的繁荣、欢乐,华清宫的宫殿遍布在骊山上下,显示出多么高峻。朝元阁建在最高的山岭上,使阁楼显得最为峻绝,站在高大雄伟的羯鼓楼上,俯视渭河水涛涛东流。在宫中欢乐的舞曲,响彻云霄,优美的霓裳羽衣舞,在月光下,伴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歌唱。如今,这些欢乐的情景都过去了,只有温泉水依旧流淌,在这哭泣声中,原来的女主人杨贵妃被缢死在马嵬坡的悲剧,让人对历史的兴衰,感慨颇多。
长生殿。在朝元阁之东,今地母庙,即为唐华清宫长生殿所在地。这是唐代皇帝去朝元阁祭祀老子前举行斋戒仪式的地方。原来,唐高祖李渊奉老子李冉为祖先,把道教奉若神明,每年祭祀老子都作为一件很隆重的事情,不许外姓人随便进出,以此作为李家宗室的“家教祖传”。到了唐明皇手里,竟不顾这些忌讳,与杨贵妃在长生殿里谈情说爱,作起“鹣鹣鲽鲽恩爱誓”来。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一段生动地描述了这件事: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唐明皇李隆基是个有名的多才多艺的皇帝。他为了享乐,在华清宫内修建了听梨园弟子奏乐、宫女歌舞的“按歌台”,进行赛马的“舞马台”,骑马打球的球场(唐明皇在青年时就是长安城内有名的马球“健将”),还有专供斗鸡的“斗鸡殿”,真是杂七杂八,应有尽有。唐明皇喜欢斗鸡,他挑选六军小儿五百人,在这里专门训练斗鸡。当时有个贾昌,号为“神鸡童”,训练斗鸡有一套手段。据说,他执鞭指挥,鸡都能听他的号令行动。斗完了,胜的在前,败的跟在后面,排了队回到鸡坊,唐明皇因此授他军职。这是政治腐败的一种表现。因此,时人流行这样一首民谣:“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反映了人民对当时政治的不满。
唐明皇与杨贵妃在华清宫如此荒淫欢乐,以致引起后来的“安史之乱”。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对唐明皇在骊山专宠杨贵妃,后酿成“安史之乱”的教训写道:
华清恩幸古无伦,犹恐蛾眉不胜人。
未免被他褒女笑,只教天子暂蒙尘。
这首诗的意思是,由于唐明皇对杨贵妃过于宠爱,才让唐明皇逃难在外,蒙受风尘之苦,这是“女色误国”的观点。实际上,安史之乱,并非比作褒姒的杨贵妃一人之过,而是唐王朝由兴盛走向衰败的必然结局。唐代诗人罗隐曾对“女色误国”的论调进行了辛辣讽刺。他在《帝幸蜀》中写道:
马嵬烟柳正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
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
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公元881年黄巢攻克长安,唐僖宗逃奔四川,4年后又返回长安的事,后两句写自称阿蛮的唐玄宗在黄泉之下应该有话说,这回休要怪怨杨贵妃之过吧!
华清宫在唐代末年已遭破坏,如今原地上建筑已荡然无存了。
今日华清池
著名的华清池,是在昔日华清宫的遗址上,由后人建立起来的。它地处骊山脚下,风景优美。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次整修、扩建,已换新姿。如今,这里到处是绿树成荫,花卉丛生,亭台楼阁,曲道回廊,池鱼逐食,山鸟飞鸣,一片园林风光。
华清池温泉,现有水源四处,一处是早在三千多年前西周发现的,三处均是新中国成立后新挖掘的。这里的温泉,流量大(每小时流量112吨)、水温适宜(摄氏43度),内含碳酸钙、碳酸锰、碳酸钠、二氧化硅等多种矿物质,对治疗和预防风湿关节炎、肌肉痛、半身不遂、皮肤病和消化不良等疾病,均有疗效。我国人民早在两千多年前已发现温泉水有医治疾病的作用。北魏元苌在《温泉颂》中写道:“千城万里之民,怀疾沉疴之客,莫不宿粮长而来宾,疗苦之水”。今日的华清池,每天都要接待大量来这里沐浴的游人。
这里不但有温泉,而且是风景如画的胜游之地。从华清池西门进去,就是九龙汤,这是1959年按唐代的风格修建起来的。正中,有人工湖,湖畔垂柳拂岸,湖面碧波荡漾。湖的西岸是气势雄伟的飞霜殿和东西配殿,红柱画檐,金碧辉煌。湖的西岸是一条回廊,回廊右侧排列着“九龙汤”、“莲花汤”、“海棠汤”三座小浴池。往东是龙石舫,穿过龙石舫,是上下湖之间的石筑龙堤,堤上排列着九条石龙。“九龙汤”即由此得名。九条石龙均口吐清泉,飞泻湖面。东边的“旭日亭”与西边的“晚霞亭”对衬成趣,加上骊山背影相映,装点得九龙汤更加多姿妖娆,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评价很高的园林佳作。
从九龙汤向南,有一段有头无尾的古式楼房,据说这是著名的阿房宫阁道遗址。在遗址南面有飞虹桥,石舫,棋亭,碑亭等建筑。从这里往北,就是有名的“贵妃池”,过去叫“杨妃赐浴汤”。相传是杨贵妃入浴的地方,池内用石砌如海棠花。池上有飞霞阁、梳妆台、凉发台,均保持着历史的原貌。
在贵妃池的南面,有一排房子,叫“五间厅”。1936年“西安事变”时,蒋介石就住在这里。当年射击的弹孔,还保留在门窗玻璃上面。在华清池东面半山腰中蒋介石被捉的地方,修了个亭子,叫“捉蒋亭”,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为了纪念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的爱国行动而建的,现又改名“兵谏亭”(原来国民党也在这里修亭子取名所谓“正气亭”),在亭子里正面上方石壁上题词,叙述“西安事变”前后经过的大略情况。如今,人们游览骊山风景,不但要在华清池洗洗温泉澡,而且必到“捉蒋亭”,即现在的“兵谏亭”,停留片刻,一方面笑谈当年不可一世的蒋介石被捉住的狼狈相,另一方面欣赏这里的绮丽风光。正如现代诗人郭沫若在《游华清池》中所说的“捉蒋亭边新有路,游看士女乐而康”,概括了人们游历“捉蒋亭”时的情怀。
秦始皇陵
骊山,由于秦始皇陵在它的脚下,历代不少诗人在游历骊山风景时,写了很多“游骊山,忆秦皇”的诗篇,使骊山与秦始皇连在一起,给骊山风景增添了无限的陵园风光。
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全国以后,在都城大修宫殿,其中最大的一项工程就是举世闻名的“阿房宫”以及由“阿房宫”向东通往骊山的80多里的“阁道”。他幻想在这里“长生不老”,求“永享极乐”。当时,他轻信方士徐市(也叫徐福)编造的东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的神话,由徐市带领数千名童男童女,到海中的仙山上去采摘“长生不老”的药。实际上,秦始皇自己也怀疑有“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在他派人欲求“神药”的同时,又为自己营建规模巨大的陵墓。根据文献记载,秦始皇在位37年,陵墓就修了36年,大规模地修筑是在统一六国后的十年。当时,由丞相李斯监工,先后征发徒役72万人。陵墓所用的大量石头,都是从二百里外的甘泉山运来的。传说,有一块重约百吨大石,因为运不动只好抛弃在骊山旁边,后来,人们叫它“恨石”,石上刻了这样一段话:“发石此山,言础于坟,若有凭依,屹立中逵,淫刑蹙迫,人力无施。”当时流行这样一首歌谣:“运石甘泉口,渭水不为流,千人歌,万人吼,运石堆集如山阜”,可见当年工程之浩大。骊山上的泉水本来向北流,因要修陵,就筑起长堤,使泉水折向东北流,至今在陵南约三公里处还保留一段长约1500米,残高近10米的大堤。陵墓的土冢成四方锥形,顶部略平,底部走一周约五里多路。陵墓原高115米,因长期水土流失,现高76米,远远看去像座山峰,突起在骊山的脚下。陵墓内部的建筑和布置非常讲究,据说,墓坑挖到深深的泉水之下,墓穴里装满了珍奇珠宝,墓室穹顶上画着天文星宿图,下边有百川、五岳和九州的地理形势,还有用机械操纵流动不息的水银河湖,上面浮动着金制野鸭。墓中点燃人鱼膏灯,说是永不熄灭。墓的门口装置着防范偷盗的机驽。墓内结构十分严密、考究。唐代诗人王维在《过始皇墓》中这样写道:
古墓成苍岭,幽宫象紫台。
星辰七曜隔,河汉九泉开。
有海人宁渡?无春雁不回。
更闻松韵切,疑是大夫哀。
这首诗的意思是:古墓已成孤独的苍岭,幽暗的地下宫殿却仍然像帝王在世居住的紫宫一样。墓室上画有日、月、星、辰,下有用水银灌成的江、河、湖、海。这些东西对死者一点用处都没有,既是有想象中的“海”,岂能渡人?幽暗的墓穴没有春天,既是陪葬品中的凫雁,也只能永远待在那里。再听见松树发出凄凉的风声,这无疑是松树五大夫对秦始皇的哀鸣。
为什么这里将松树称作“大夫”呢?这还有一段传说:有一次,秦始皇登泰山时,忽然下起大雨来,他便躲在一棵枝叶茂密的松树下避雨,说也奇怪,秦始皇身上竟然没有淋着一滴雨水,秦始皇为表彰松树护驾有功,因而把这棵松树封为“五大夫”,并在道路上广植松树,以示他对松树的感恩。后来人们便以“五大夫”或“大夫”作为松树的代称。
秦始皇以为陵墓是他永存的“福地天堂”,哪里想到,他死后(公元前210年)不久,陵墓便遭项羽“发掘”了,并烧了地面上的陵园建筑。传说,后来一个牧童在这里放羊,因羊跑进项羽挖的始皇墓穴中,便手执火把进穴去找。结果,引起了一场大火,把内部的建筑烧毁了。五代时,军阀温韬,又以筹军饷为名,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盗掘,使陵墓内的物品,基本洗劫一空。历史上这些所谓的“掘冢”者,无非是盗窃珠宝,发点“阴财”,哪里还会考虑这是一座稀世文物,应当保护!新中国成立后,这座陵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受到了保护。近几年来,秦始皇陵周围不断有文物出土,特别是1974年陵墓东面发现举世罕见的一、二、三号兵马俑坑和铜车马,使秦始皇陵墓更受到中外人们的注目。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从秦陵东行约三里,有一座银灰色的拱形建筑——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这里,高大的宏伟展厅,背衬蓝天,门厅两旁的建筑,四角飞檐,未进入参观,已感气魄非凡。
穿过门厅,走进检阅台,就看见了气势磅礴的一号兵马俑坑。这是一个浩浩荡荡的军阵场面。军阵是按当时秦军的临战队形排列的。前面,由210件武士俑组成了面朝东方、每列70人的三列横队,这是军阵的前锋。随后,是由步兵和战车组成的二十八路纵队,战车由四匹陶马拖着,这是军队的主体。军阵的南北两侧和最后,各有一列面朝外的武士俑,这是侧翼和后卫,以防敌人的截击和包抄。这种组织严密的军容,充分显示了秦军“奋击百万,战车千乘”的威武场面,再现了秦始皇当年率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内平六国,外御匈奴,横扫奴隶主残余势力,统一中国的壮丽图景。面对这人间奇迹,重温一下唐代诗人李白写的《秦王扫六合》很能表现此情此景: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雄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驽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
髻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这首诗的意思是:当年秦始皇横扫六国,是何等的雄壮威武。以强大的武力平定了天下,才使诸侯臣服西来。明断来自启示,大略驾驶雄才,秦始皇做到了这一点。六国灭亡后,收缴的兵器铸成十二对金人,函谷关也向东打开了关门。铭功会稽岭,记载着秦始皇登山望南海的历史,骋望琅琊台,那里有秦始皇东游此山筑起的琅琊台。秦始皇欲压东南“有天子气”,多次东游以“厌之”。心身劳累,病死在东巡的路上,征发刑徒70万,在骊山弯曲的山阜起土修筑宏大的坟墓。为秦始皇采寻长生不老的药,一去数载茫然无知,使人心绞悲哀。据说,因海中有大鱼阻隔,不能到达仙岛,秦始皇亲自到海边连驽射海鱼,射中的实际上不是大鱼长鲸,而是有石的土山。这座形似大鱼的石山,额鼻部分像五岳山脉,海涛波起发出鸣雷咆哮。脖颈上的长毛鬃遮蔽青天,这何以能目睹蓬莱仙岛呀。徐市方士载船领数千名童男女去海中神仙岛求不死之药,他们的楼船何时回来?只见秦始皇已埋三泉之下,金棺内安葬的不仅是秦始皇的躯体,而且是秦始皇一心求生不死的精神“寒灰”。
秦兵马俑为什么列队面向东方摆成的军阵,这和秦始皇生前预感东南方向“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的心态有关,也是想以兵马俑面向东方的军阵以“镇”之。若走近陶俑坑细看,与真人真马同样大小的陶俑,有生龙活虎的武士,有昂首嘶鸣的战马,有巨轮滚滚的战车。在武士中,一类免冠束发,身穿短褐系带扎腿,拘弓挎箭,另一类头戴战冠,身披铠甲,足登黑靴,执矛秉戈,个个面容不同,神态各异,栩栩如生。陶马个个膘肥体壮,劲健有力,衔镖张口,鬃毛分飞,造型生动,形象逼真。陶俑坑里还出土大批兵器,有剑、刀、矛、殳、弓箭等各种实用兵器共一万多件。其中,一九八零年七月出土的两把宝剑,至今仍寒光闪闪,十分锋利。这些罕见的奇景,使两千多年惨淡的秦陵,又一次像一块巨大的磁石一样,吸引着中外游人。美国前任总统里根、布什、克林顿,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法国总统希拉克等国家元首,都曾先后来这里参观。正如法国总统希拉克说:“秦俑是世界的八大奇迹。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给予了最高的评价和赞赏。
秦俑坑不见历史记载,它是1974年抗旱打井时当地农民无意中发现的。兵马俑坑一共有三个,1978年5月,在第一号坑东端北侧,又发现了第二号坑。后来,在第一号坑西端北侧,还发现了第三号坑。现在这三个俑坑已向外展出,估计这三个坑共有兵马俑上万件。兵马俑的发掘和展出,是考古史上的一大奇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不但对我们研究秦代的军事、政治、文化、科学和艺术等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物资料,而且,为骊山风景增添了举世罕见的奇观。
骊山石榴
骊山由于受地气之暖的影响,这里的植物显得青翠茂密,生机勃勃,自古就有“未到春时争发花”的早春景色。特别是骊山脚下秦陵周围,以石榴而驰名中外。
石榴是西汉时期由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种子,最早在这里培植成功的。它的枝叶繁茂、花型美观,花瓣红艳,果实累累,给人以充满生气的美感。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据史书记载,当年,杨贵妃在华清宫时,特别喜欢这里的石榴花,她亲自在七圣殿(芙蓉汤北)周围,栽植了很多石榴树,观赏石榴花的艳态。大概由于杨贵妃栽过石榴树的缘故,也可能因石榴果实多籽,象征“多子多孙”的旧传统有关,在关中农村一直流传着在院落窗外栽植石榴树的习惯。由于这里已有一千多年栽植石榴的经验,培植出酸、甜两种石榴,均以皮薄、粒大、汁多、味道纯正而著名。据说,酸石榴对消化不良的病人还有疗效。在今天,石榴树已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观赏植物,西安已于1986年将石榴花定为西安的“市花”,得到广大市民的宠爱。
历代有不少诗人歌颂石榴花的红艳和果实的鲜美。唐代诗人于蓝在《千叶石榴花》中写道:
一朵花开千叶红,开时又不藉春风。
若教移在香闺畔,定与佳人艳态同。
这首诗的意思是:一朵石榴花开出无数复叶的红花,是多么鲜艳,但是六月开花的石榴是不需春风催发。假若把石榴树移栽在姑娘的闺房旁边,石榴花一定会与姑娘的艳态一样,同样好看。
古老经神话
骊山,由于历史悠久,显得古老而神奇。在这里,流传下来的神话很多。
骊山有个“女娲谷”,相传,在远古时期,“女娲补天”故事中的女娲,曾在骊山居住过。当时,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领袖)与颛顼(传说中上古帝王名)为争夺帝位而互相攻伐,共工战败后,愤怒之下用头碰倒了不周山,使支撑天的柱折了,系着大地的绳断了,形成天塌地陷,遍地洪水。这时,女娲千辛万苦地炼出五色十彩的石头,补好了苍天,又用芦草灰填平了洼地,引走了洪水,解除了人民的苦难。骊山上的“女娲谷”,就是人民为纪念这位古代女英雄而命名的。中国古代文学巨著《红楼梦》,开头写的“顽石无才补天”,就是以“女娲补天”故事为引子,写成了中外著名的不朽作品。
骊山上的老母殿,传说是古代人民为供奉“骊山老母”而修建的。相传,这位骊山老母曾帮助周武王治理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论语·泰伯》中记载,周武王曾说,帮助他治理好国家的功臣有十个人。孔子却认为:“有妇人焉,九人而已”。据清代学者俞樾考证,孔子不把她作为功臣看的那个妇人,就是骊山老母。这些动人的神话,一直在民间流传。新中国成立前,在骊山一带的农村中有一种风俗,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家家烙大饼吃,在房顶上抛一块饼,以纪念为人民补过苍天,作过好事的女娲氏,并上山朝奉“骊山老母”。
骊山下有个“神女温泉”,这是秦始皇命名的。相传,秦始皇一次幸游骊山时,遇见一位神女,由于他行为放肆,被神女唾了一脸,随即生疮,秦始皇知其错误,便向神女赔礼道歉,神女才用温泉水给他洗好。后来,秦始皇念神女治疮之恩,就把骊山温泉命名为“神女温泉”。这些都是神话传说而已,只能从积极意义上去理解。
灞柳风雪
灞水,原名滋水,春秋时秦穆公欲建霸业,故改名“霸水”,后代地理家加以“水”偏旁,为现在人们通写的“灞水”。
灞水发源于秦岭蓝谷(今西安蓝田县境内)中,汇纳于古代风景胜地——辋川溪涧而北流,穿过灞陵原谷地,横贯长安东郊,经西北流浐水汇人,又北流注入渭河。
自古以来,长安东郊以灞水、灞桥、灞柳闻名于世,形成千古传颂的“灞柳风光”。它不但点缀了京畿秀色,而且历来是长安通向东南的必经之地。古人送往迎来,往往以灞水为界。故有“都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之说。朱集义在关中八景中对这里的“灞柳风雪”曾这样写道:
古桥石路半倾欹,柳色青青近扫眉。
浅水平沙深客恨,轻盈飞絮欲题诗。
这首诗的意思是:古桥石路因年久失修,已向一边倾斜,春天岸上的柳枝青翠,柳叶近似美人的画眉一样漂亮。桥下的河水,水浅见底,河床下的沙子被水冲刷地平平坦坦。可是,自古以来,交情甚深的亲朋好友都要在这里折枝赠行,送别离恨,轻盈的柳枝随风飘荡,柳絮如飞、似雪,看到这深厚的人文景色和优美的自然景色,诗人多么想题诗一首,抒发心里的感受。
古桥变迁
在灞水上筑桥,已有很久的历史了。早在秦穆公时这里就筑有便桥,水大时连舟为桥,水小时搭便桥。西汉时开始在灞水上修筑石桥(今西安东郊毛西公社马渡王村附近),西汉末年,王莽曾一度改名“长存桥”,后因战乱被火烧毁。以后,东汉迁都洛阳,长安失去京都地位,灞桥没有得到恢复。后来的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几个王朝虽定都长安,但都因战事连绵、国力不济、政权寿命不长,未能重建灞桥。直到隋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才在灞水原桥址以南,重修了一座新桥,称为“南桥”。唐时,因“来迎去送,至此黯然,故人呼为“断魂桥”。宋、元时,由于灞陵旧道和故桥被荒废,元代由山东堂人刘斌在今西安城东构筑了一座新桥。据《关中胜迹图志》记载:此桥“十五孔,长八十步,阔二十四尺”,通体用石料建成。清代道光十四年(公元1874年)曾对此桥进行了扩建。至解放时,灞桥已残破不堪。一九五七年人民政府将此桥改建为钢筋水泥桥,全部采用钢筋结构,桥的两侧加修了一米五宽的人行道。比之古桥,更为雄伟壮观。二○○四年,在无意中从隋代“南桥”遗址上,发现当年桥的路基石、桥墩石等,现已得到妥善保护。
灞桥“风云”
灞桥,作为长安的东门户,地处交通要冲,自古以来,就是古都长安的一条天然屏障,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
当年,秦始皇为消灭六国,统一全国,曾亲自在灞桥上为大将军王翦赐酒壮威送行,激励将士,最后完成了统一大业,开始了我国封建王朝的统治。秦末,刘邦率众起义,首先攻入秦都咸阳,然后屯军灞桥附近的灞原上,当时,已经不敢自称皇帝而降为秦王的子婴,看见秦王朝大势已去,抱着皇帝的玺符来到灞桥上向刘邦投降,从此结束了秦王朝的统治。后来,项羽率楚军过灞桥,屠咸阳、杀子婴、烧秦宫,火三月不熄,造成千古遗恨。
西汉时期,汉文帝刘恒的墓埋在灞桥旁边的芷阳原上,称为西汉灞陵。灞桥更受到西汉王朝的重视。在灞上,驻有军营设立了灞陵尉和稽查亭,检查来往行人。据说,西汉大将军李广罢官后,一次去蓝田南山中狩猎,因饮酒归迟,灞陵尉不准他过桥,让他在亭下夜宿,李广只好独坐桥头,天明后才被放行,可见当时灞桥作为一道关卡是多么严密。唐代诗人对此事曾有不同议论,有人说:“灞陵无醉尉,谁滞李将军”(唐·长孙无忌),认为这是灞陵尉喝醉酒,才敢怠慢李广。又有人说:“况是四方无事日,灞陵谁识旧将军”(唐·李山甫),认为当时天下太平,李广不打仗了,谁还能认识他。还有人说:“朱门无复张公子,坝亭谁畏李将军”(唐·骆宾王),认为李广被罢了官,没人害怕他了。不管怎么说,西汉把灞桥作为长安都城的一道关卡,是确定无疑的。
东汉末年,董卓胁迫汉献帝从洛阳迁都长安,由于当时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激化,出现一系列的互相残杀。司徒王允指使吕布刺杀了董卓。董卓的部将李催、郭汜、樊稠联合起来杀了王允。随后,李、郭各部又为争权夺利又互相厮杀起来。经过这场战乱,西汉建立的长安都城,遭受严重破坏。当时,居住长安的人,纷纷由灞桥东逃他乡。东汉著名文字家王粲在逃出长安城后,曾站在灞陵岸上,写出了一首《七哀诗》: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泣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下,喟然伤心肝。
这首诗的意思是:长安城乱的不像样子,豺狼虎豹当权相互残杀构成祸患。为躲避战乱,我只好又离开京都长安城,南逃,避难去到荆州。亲戚对我诉说悲惨的遭遇,朋友也都攀亲靠友去了。出门无所见,所见的是白骨遍野,一片凄凉。行路上有饥饿的妇人,把自己的孩子抛弃在荒草地里。回头听见号叫的哭泣声,那个人在那里挥泪哭泣,孤独地走着,看样子不会回来的,连葬何处都不知道,他怎么能回来呢。今后的生死何能保全呀。我加鞭策马,赶快离开这里,不忍心再听这些让人悲哀的话。惜别灞桥,向南登上灞桥岸上的汉文帝陵园,回头再看一看乱象不堪的长安城。使人感悟到那真是人间地狱,叹声叹息地太伤人心肝呀。
唐代诗人李白在《霸陵行送别》中“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说的就是当年王粲从灞陵岸古道南奔荆州去的这一情景。
唐末时,由于唐王朝日益腐败衰落,对人民进行残酷剥削。人民被迫到无路可走时,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黄巢起义。公元880年12月4日黄巢起义军占领昭应(今陕西临潼县)后,唐王朝金吾大将军张直方带领着文武官员数十人到灞桥向起义军“迎降”。12月5日黄巢军进入长安城,受到城内老百姓的夹道欢迎。后来,起义军因历史条件的限制,最后失败了,但农民军用生命和鲜血写成的英雄史诗,将永远留在中国人民心中,而灞桥就是这一英雄史诗的历史见证。
灞桥,既有古代时的“业迹”,又有近代时的“光辉”。这就是在“西安事变”前夕,即1936年12月9日,西安的爱国学生举行游行示威时,一名学生被反动宪警开枪打伤,激起了与会群众的气愤,便步行前往距离西安50多华里的临潼华清池,去向住在那里的蒋介石请愿,要求结束内战、一致抗日和惩办开枪打人凶手。当走到灞桥附近时,蒋介石的马队拦住学生队伍,两侧还架起了机关枪对准游行群众。形势非常紧张。这时,张学良将军赶到,劝学生回去并挥泪陈词:“我张学良小子不是不爱国的,我与日本鬼子有杀父之仇,是不共戴天的,请大家相信我,你们的救国心愿我决不辜负,在一个星期之内,我准定用满足你们心愿的事实回答你们。”12月12日便爆发了举世闻名的“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灞柳风光
灞水两岸筑堤植柳,早在秦汉时期已经开始。隋唐之际,灞桥两岸已是“杨柳含烟、灞岸春色”的风景名胜之地。到宋代,由于灞陵旧道和故桥已毁,灞柳已显荒废。宋代柳永在《少年游》中写道:“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元代时,在这里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据《西安府志》记载:“灞桥两岸,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游人肩摩毂击,为长安之壮观。”明、清时,灞柳风光更显生机,特别清代朱集义在关中八景中对“灞柳风雪”的绘咏和渲染,更为家喻户晓,为人喜爱。
长安人自古就有爱柳、栽柳、咏柳的美德。这是因为,长安周围河流多、川道多,柳树又适宜在河边川道生长,具有易栽易活、速长成材、适应性强的特性,加上柳树本性柔弱、枝条长软、微风摇荡、洒落有致,逗人喜爱。所以,长安自古有“烟柳满皇都”之称。从河边,到陌上;从桥畔,到楼台;从宫廷,到皇苑;从王府,到宅院,到处是柳暗花絮,形成许多以柳成景的地方。如灞柳、青门柳、章台柳、隋宫柳、细柳营、华清宫门柳、御沟柳等。直到今日的园林中,垂柳已是不可缺少的观赏植物,栽植在园内的湖边岸旁,以它的“轻盈袅袅占年华,舞榭妆楼处处遮”的婆娑之态,给人以美的欣赏和享受。
提起隋宫柳,不能不说一说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植柳工程。隋末最后一个皇帝叫隋炀帝(杨广)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他为了便于他从长安幸游江南,不惜耗费巨资,穷奢极度地大造离宫,掘河筑堤,广植垂柳。据《隋书》记载:“帝即位……自长安西苑刘谷、洛水达于河、引河历荣泽入汴。又自汴梁引汴人泗,以达于淮,又开邗沟自山阴至扬子江。自长安至江都,离宫四十余所,遣人往江南造龙舟及杂船万艘,以备游幸之用。”从这里可以看出,隋炀帝从长安隋宫中的西苑开始,掘河筑堤,广植垂柳,直通江都(今扬州),正如古人说的“种柳开河为胜游,堤前常使路人愁”,他的种柳开河,完全是为了胜游享乐,满足他骄奢淫逸的生活,给当时劳动人民增加了繁重的劳役,造成人民的痛苦和怨恨。但是,这种大规模的沿堤植柳、加固河堤,植树造林,也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反映了我国人民自古具有植树的美德。就像秦始皇当年,东穷燕齐,南极吴楚,在御道上三丈而树,树以青松,首开我国在道旁植行道树的先例一样,是一项了不起的创举。白居易在《隋堤柳》中写的:“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绿荫一千三百里。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等诗句,写出了当年隋堤柳十分壮观的情景。灞柳风雪的形成,不能说与这次植柳无关。
古人咏柳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柳”是常常被吟咏的对象。“灞柳风雪”就是古人对灞柳景色的形象比喻。在“杨柳含烟灞岸春”的灞桥之畔,古桥石路,浅水清澈,绿柳低垂,近扫眉梢,柳絮风舞,宛如雪飘,呈现“灞柳风雪扑满面”的景色。这种把“柳絮”比喻“风雪”最早出现在东晋时期。当时,东晋有个权臣叫谢安,他家一门风雅。一次,全家人在堂前赏雪,谢安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让在座的人吟诗联句,他首先起句道:“大雪纷纷何所似?”侄儿谢胡联诗道:“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谢道韫是个才女,认为哥哥比喻不当,即应声吟道:“未若柳絮风起”。谢安听了,为之赞叹不已。从此,柳絮与风雪互相借喻,成为后来人们吟咏柳景的一种手法。在唐诗中,这种借喻很为普遍。如“癫狂柳絮随风舞”“柳色如烟絮如雪”等。
在唐代,长安人多在灞桥辞别亲戚、朋友。而且,当时流行有折柳惜别的习惯。据《三辅黄图》云:“都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这种折柳惜别,最早出自《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它是表现古代战士离别家乡,奔赴疆场时,路旁的柳枝随风飘舞,似乎向战士招手,表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且“柳”字在汉语中与“留”谐音,因而,在古代人们就用折柳赠别,以表示对亲人、朋友的留恋不舍。唐代诗人李白就留有“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句。
灞柳、灞桥,由于具有古老的历史,在这里流传着不少传奇故事。明代文人汤显祖在《紫钗记》传奇小说中的那出“折柳”,霍小玉在灞桥上送别李益,情意缠绵,难舍难分,折柳赠别,说灞桥分明是“断魂桥”。戏剧《屠夫状元》中的胡三,在灞桥上先后搭救了走投无路、投河自尽的李母和女儿。以后,又在桥上把忘恩负义、不认生母的李金龙抛入桥下,大快人心。这些故事都是以这座古代闻名的灞水、灞桥为背景,增添了故事的感人力量。
灞桥风景在新中国成立前已遭严重破坏,古桥破烂不堪,古柳残存无几。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政府非常重视灞柳风景这一胜地,除了对古桥和古桥遗址进行保护外,修建了高速公路大桥,电气化铁路大桥,对浐、灞河两岸加固河堤,广植垂柳,扩大水域,开辟风景旅游区和浐、灞河生态园区。如今这里已是垂柳夹道,水面清澈,加上灞陵一带的古柳风光,和周围建立的生态农业、大片的优质桃园、葡萄园、樱桃园等,在每年的暮春之时,这里不但仍有当年“灞柳风雪”之美感,而且还有“春回大地花满园”的景象。
曲江流饮
曲江,在西安南郊,是古代长安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在唐朝时期,曲江周围亭台楼阁,绿树环周,烟水明媚,画舫荡漾,彩舟争流,诗人豪饮赋诗,佳人采莲逐喜,呈现一片“曲江水满花千树”的生机盎然、风景绮丽的景象。每年新科进士及第,皇帝在曲江赐宴,新科进士在这里乘兴作乐,放杯(羽觞)于曲流上,杯随水势,轻飘漫泛,瀛至谁前,谁就执杯畅饮,逐成一时盛事,其风雅不逊晋代山阴兰亭之美。“曲江流饮”由此得名,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朱集义在他绘声绘色的“曲江流饮”上曾这样写道:
坐对回波醉复醒,杏花春宴过兰亭。
如何但说山阴事,风度曾经数九龄。
这首诗的意思是:坐向曲江流饮的回波,与朋友游乐畅饮,喝醉了酒,才恢复清醒,3月3日在杏园举行的杏花宴胜过当年兰亭聚会的风雅和欢乐之情。怎么只说山阴之事,这是因为当年王羲之、谢安等人在山阴兰亭宴会,作诗挥毫,是如何的风雅,有风度,可是最有风度的要数张九龄。张九龄是唐玄宗时的大臣,他人虽体弱,但风度翩翩,很受唐玄宗的器重,官至丞相之职,所以,皇帝每次用人,必曰“风度能若九龄乎?”诗的最后一句,就是借用了这一典故。
曲江,实际上是由一组庞大的风景游览区组成。有曲江池、芙蓉苑、杏园、慈恩寺、乐游园、青龙寺以及秦二世墓和后来的寒窑、红鞋墓等。
曲江池
曲江,在很久以前是一个不太深的大池塘。秦代,把曲江边岸叫做“皑州”,“皑”是弯弯曲曲的意思。秦始皇曾在这里修筑离宫叫“宜春苑”。汉武帝时,把曲江划入上林苑(皇家苑圃),对曲江进行开凿,因“其水曲折,有似广陵之江”,故名“曲江”。后年久失修,一度干涸。隋朝时,由于长安城南移,曲江成为城内的一部分,受到重视,因而对曲江又进行开凿加深,挖成深池。隋朝为什么要深挖曲江?这有一段故事: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是个迷信风水,而又猜忌多疑的人。当时,他听信方士的巫术,认为长安城东南高西北低,风水不好,不能允许一般人住在比皇帝居住的皇宫还高的地方,怎么解决呢?只有把曲江挖成深池,才能保住隋朝的“王者之气”不受威胁。他把这种做法叫做“厌胜”,企图用这种巫术,来永保隋代江山。这可能是隋文帝深挖曲江的一个主观原因吧。后来,神经多疑的隋文帝竟连“曲江”这个名称都觉得不吉利,叫人把曲江改名为“芙蓉池”。
历史上的曲江之盛,是到了唐朝的事情。特别在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唐明皇对曲江大加兴修,疏凿水道,引南山峪口的黄渠水注入池内,使曲江水量大增,全池面积扩展到70万平方米。临池筑有亭台楼榭,周围又有许多风景陪衬,两岸宫殿连绵,楼阁起伏,花卉环周,景色十分绮丽。据《全唐诗》记载:“曲江在杜陵西北五里,开元中,开凿为胜境。南有紫云楼、芙蓉园、西有杏园、慈恩寺。都人游赏,盛于中和、上已”。又据《剧谈录》记载:曲江春日“都人游玩,盛于中和、上已之节。采幄翠帱,匝于堤岸,鲜牛健马,比肩击毂”,形容在那时候,曲江人挤人,车碰车,堤岸上到处是彩绸搭成的棚帐。买酒的高挂酒旗摇水风;做生意的陈列着四方货品;走江湖的表演着各种杂技;卖唱的吹弹着各种流行歌曲;有吟诗作画,狂饮豪书的文人学士;有玩球竞马,斗鸡问柳的薄徒公子;有绣罗浓艳的小姐太太;还有无事来凑热闹的“混混”。好像在这里不论贫富贵贱,大家都来曲江应个“景儿”。当时,又因河西走廊畅通,西方文化交流极盛,形形色色掺杂着异国异城的情调和色彩,使得来曲江的人在这里可喜可乐,热闹至极。
当时,每年三月三日(上巳节)这一天,是皇帝在曲江池宴会群臣的日子,京城地区的万年、长安(以城中的朱雀大街为界,东边为万年县,西边为长安县)两个县互相在这里竞赛豪华,满眼是锦绣丝绸和珍奇玩物。皇帝和他的王妃们坐在紫云楼上,朝廷大官们聚会在山亭上,观看曲江之盛,旁边又有皇家梨园弟子奏乐助兴,宫女载歌起舞。池中还备有几条结彩的大船,专供宰相等少数贵官与翰林学士乘游。当然,能在这里参加游宴的都是一些皇家贵族和一些封建文人。他们特别把能参与皇帝举行的曲江游宴看作最大的荣耀。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上已日这一天曾在宫内陪皇帝吃饭,然后被允许去曲江游乐,欣赏皇家乐舞,品尝皇家茶点,因此而受宠若惊,喜不自胜地说:“荣降天上,宠惊人间”。
唐时,游宴之风极盛,不但皇帝每年在曲江举行游宴,当时有钱有势的达官贵人,更是蜂拥而至,带上娇妻美妾,公子小姐,登上画舫彩舟,悠闲自得地游宴在曲江池上。而新科进士们的“曲江流饮”,就是这些游宴中最富于风雅的一种形式。在游宴时,有些达官士族还留意在新科进士中为自己的女儿择门选婿,物色中意的门婿。有些青年人却聚集在一起,逐花嬉水,做着各种游戏。当时在青年中流行一首曲江游人歌,实际上是一种游戏。据文献记述:青年男女在曲江池“剪百花装成狮子(绣球)击小连环,以蜀锦流苏牵之,互相送遣,送时唱歌云云:“春光且莫去,留与醉人看”,就像现在的击鼓传花一样。当然,做这种游戏的都是贵族子弟,一般老百姓虽然也来曲江春游,但与贵家出游却根本不同。
当时,老百姓春游曲江,称为“拾菜”,长安仕女出游,称为“踏青”。从名称就知道穷人来曲江“春游”是挖点池岸上的野菜,以作充饥。唐代李洞在《曲江渔夫》中“卧稳蓬舟龟作枕,病来茅舍网为帘,值春游子怜莼滑”中提到的“莼”,就是当时池岸上生长的一种植物名,嫩叶可食用。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穷人衣不遮体、住在茅舍,野菜充饥的贫困生活。就连一些没有闻达的文士,也是生活萧条,宅舍荒村。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写的就是当时一些寒士的生涯。
所以说,曲江的盛游和繁华,完全是唐代封建统治阶级游乐的“天堂”。但是,曲江又毕竟是向老百姓开放的风景游览区,这和当时的皇御园只供皇家独其享受的情况相比,不能说不是一个大的进步。正因为这一点,才出现曲江之盛的景况。唐代诗人的“曲江初碧草初青,万毂千蹄匝岸行”,“凤城春报曲江头,上客年年是胜游”和“殷勤春在曲江头,全藉群仙占胜游”以及“长安最多处,多在曲江池”、“三春车马客,一代繁华地”等,都是描写曲江盛游的情景。
曲江盛游的景况和曲江如画的景色,给唐代诗人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也为传唱诗人的佳作提供了传播的“平台”。当时,诗人在曲江赋得一首好诗,第二天即传遍京都,家喻户晓。从这一点讲,唐诗之盛也得曲江之力。因而,唐代许多著名诗人,像杜甫、白居易等人,曾以大量的笔墨,描写曲江风景。今天,他们的诗词,已成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曲江历史盛况的珍贵史料。现在,让我们从唐代诗人的笔下,欣赏当年曲江的绮丽风光。
在“诗家清景在新春”的早春季节,曲江充满了生机景象,呈现“冰消泉脉动,雪尽草芽生,露杏红初坼,烟杨绿未成”,给人以万物生机的景色。
在“三月三日天气新”的春暖季节,曲江是一片“百花吐艳、百鸟争鸣”的繁荣景象。诗人笔下的“长堤十里转香车,两岸烟花锦不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写的就是春游胜景的盛况。
在春残花落的惜春时节,曲江仍显“寻春与送春,多绕曲江滨”的胜游景况。“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争攀柳带千千手,间插花枝万万头”的晚春景象。
到了夏天,曲江碧波荡漾,蒲苇葱翠,柳荫四合,风光秀丽,游人络绎不绝。这里仍然是“绣毂金鞍无限,游人处处归迟”的夏季胜游景况。
在“曲江萧条秋气高”的秋景中,这里“细草岸西东,酒旗摇水风,楼台在花杪,鸥鹭下烟中,翠幄晴相接,芳洲夜暂空,何人赏秋景,兴与此时同”的秋色景象。
在“长安大雪天”的深冬季节,曲江是“雪尽南坡雁北飞,草根春意胜春晖,曲江永日无人到,独绕寒池又独归”,说明冬天的曲江池,游人已很少了。
“安史之乱”后,曲江景色已不如以前了。正如唐代羊士谔《乱后曲江》中的“忆昔曾游曲水滨,春来长有探春人。游春人静空地在,直至春深不似春”,说明乱后曲江游人很少。
曲江风景的变迁,据说,在北宋初年,曲江池依然可以泛舟游览,水量还相当大。到明代以后,由于年久失修,水道和泉眼堵塞,池水就逐渐干涸了。现在曲江池遗址区留有一个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的大坑,仍能看出昔日曲江的地貌。
芙蓉苑
芙蓉苑,也叫芙蓉园。它位于曲江池南岸,紧靠唐长安外廓城,周围筑有高高的围墙与外界相隔。围墙外面筑有紫云楼,既是芙蓉苑的大门,又是皇帝观赏曲江风景游乐的地方。由于它与城北的皇家禁苑相比要小得多,而且地处城南,所以又叫“小苑”或“南苑”。苑内以盛产芙蓉花而得名。
当年,唐明皇李隆基是个最会游乐享受的皇帝。芙蓉苑就是专供他幸游曲江风景的一个御园。他为了来这里游乐方便,于公元726年到732年,从他居住的兴庆宫,分别修筑了一道向北通大明宫,向南直通芙蓉苑的“夹城”。这一“夹城”实际上是在长安东郭城内侧修了一条与郭城平行的城墙。夹城墙宽度、高度都与东郭城墙相同。当夹城道经过东城墙上的通化、春明、延兴三座城门时,由特别设置的噔道,登上城楼通过。从而,与外道的行人完全隔绝,互不干扰。夹城内部非常宽敞、平坦,可以并行几辆马车。唐明皇就是这样为了游乐曲江,又不敢见人,竟挖空心思,不惜代价,修筑如此巨大的夹城工程。唐明皇和杨贵妃曾多次幸游芙蓉苑,观赏曲江风光。每次幸游,都是嫔妃相陪,梨园奏乐,彩旗仪仗,十分热闹。唐代诗人曾对此有过很多描写,如“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唐·杜甫),“六飞南幸芙蓉园,十里飘香入夹城”(唐·杜牧)。就是当时生动的写照。
芙蓉苑,按理应是曲江风景的一部分,供人们游乐的地方。但唐明皇把它划为皇家的御苑,不许一般人进入苑内,要进芙蓉苑,必须得到皇帝的特许。《唐摭言》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公元873年唐懿宗时,一个刚考中进士的韦昭范,三月中旬在曲江亭子举行游宴,忽然有一恶少骑着驴子走来,对韦昭范口出恶言,扰乱筵席,大家正在无可奈何时,旁观中有个宣慈寺守门人挺身而出,将那个恶少痛打了一顿。这时,芙蓉园的紫云楼厦门突然敞开,走出几个宦官把恶少救了进去。从这件事反映了当时人民对作恶太甚的皇家贵族的愤怒,也说明了芙蓉苑平时大门紧闭、出入森严。
如今,曲江池东南五典坡寒窑门口还保留有一处通向芙蓉园夹城的遗址,而芙蓉园遗址在今北池头东南的新开门村的北侧一带。这一带已被开发为风景优美的大唐芙蓉园仿古建筑群,已成为西安市民休闲娱乐的又一新去处。
杏园
杏园,在曲江池西岸,与慈恩寺相对,并紧靠寺的南边,所以也称“南园”。园内以“杏”为主景,故以此得名。每逢春日,这里“十亩开金地,千林发杏花”,“映云犹误雪,照日欲成霞”,“异香飘九陌,丽色映千门”,风景异常绮丽。是曲江风景最吸引游人的胜景之一。唐时新科进士也多在此举行游宴,称为“杏园宴”,又由于这里花卉繁多,百花争艳,万紫千红,似花海一般,新科进士们一边游宴,一边赏花,所以又叫“探花宴”。当时,长安人都喜欢到这里游赏,来往的人如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就像唐代诗人形容的那样:“浩浩长安车马尘”,“骏马轻车拥将去”,“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著名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兄弟白行简,以曲江杏园为背景,写成了一篇传奇文学《李娃传》,元人石宝改为杂剧《李亚仙花酒曲江池》,现代作家又改为《曲江歌女》,为历代人们所传颂。
慈恩寺
慈恩寺,位于曲江西岸,原为隋无漏寺故地,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纪念他的亡母文德皇后修建的,故以“慈恩”命名。由于这是皇家敕建的寺院,因而,特别豪华富丽。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慈恩寺共有重楼复殿云阁洞房凡十余院,总一千八百九十七间,都是用拼橺櫲樟等木料修筑而成。上边装饰着珠玉金翠和五颜六色的彩绘。相传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尹琳、阎立本、郑虔、王维等人,都在慈恩寺内作有壁画。是唐代兴盛时期封建贵族、士大夫的游乐胜地,也是著名唐僧玄奘翻译佛经和讲授法相教义的场地。
玄奘,姓陈名韦,洛阳偃师人,11岁便出家,他十分勤学,跟随名僧博涉经论,对大、小乘经论,无不通达,他发现过去翻译的经典多有讹谬,就下决心去西域广求异本以参验之。当时,他听说天竺那烂陀寺戒贤法师讲授《瑜伽师地论》,可以总括三乘(大中小三乘)学说,玄奘便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跟上商人往游西域。他先后经历西域十六国,沿路访名僧学法,前后四年,才到北天竺摩揭陀国那烂陀寺,投戒贤法师,受《瑜伽师地论》,同时,旁及大小乘各论,又向胜军居士学习唯识、天竺佛学要义等,被玄奘全部吸取了。他著《会宗论》,疏通《瑜伽》《中观》两家之争。又应戒日王的请求,担任无遮大会的论主(主讲人),他以精辟的议论折服了参加大会的三千多名教徒。大会开了18天,没有一人敢出头诘难,受到大小乘的一致推崇。大乘人称他为“大乘天”,小乘人称他为“解脱天”。
玄奘战胜五天佛学者,取得无上荣誉,标志着中国佛学已经超越天竺。18年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带上657部佛经,经由西域回到了长安。他先后在弘福寺和慈恩寺主持译场,玄奘从事翻译19年,共译成佛经75部,1335卷。在我国佛教四大译家(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中,玄奘译书最多,译文最精,连唐太宗李世民也亲自为玄奘的译经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借以宣扬佛教。
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玄奘亲历的一百一十国和传闻二十八国的情况,涉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家。描写了那里的城市、人口、风俗人情、名胜古迹、历史人物、传说故事等,内容丰富生动,准确可靠,是研究这些地区历史、地理的重要史料。现在,《大唐西域记》已经译成几国文字,成为一部世界名著。
公元664年,玄奘积劳病死。死前一日,他模仿释迦死时形状,默念弥勒,祈求往生。门人问他见到什么,他说,勿问,妨我正念。第二天半夜,门人又问他:决定得生否?他说,决定得生,说完便气绝。时年56岁,归葬白鹿原,后迁葬兴教寺。
慈恩寺塔(即现在的大雁塔),就是由玄奘亲自设计督工于建寺后四年(公元652年)修建的一座佛塔(浮图)。当时,是以塔初建时为五层,高十八丈,砖表土心,仿效西域“堵坡”(塔的梵语)佛塔形式。唐武则天大足元年至长安四年(公元701—704年)间,增建为十层。大雁塔现高64米,共七层,平面为正方形,塔形为圆锥状,是我国楼阁式砖塔的优秀典型。当时,塔的用途是以藏经之用。后来,在盛唐时期,由于登塔览景之风盛行,大雁塔就开始作为供人登塔眺览的胜地(这也是我国古塔的一大用途),吸引了唐代历届新科进士来这里登塔题名。“雁塔题名”由此而来。唐代的封建文人把能在雁塔下题名看作一件非常荣宗耀祖的事,诸如“紫毫粉壁题仙籍”,“题名尽是台衡迹”,“满壁堪为宰相图”等诗句,说明能来这里题名的人原来都升任宰相一类的大官。白居易27岁考中进士后在游慈恩寺时很得意地说道:“慈恩寺下题名处,17人中最少年。”
唐代诗人如杜甫、高适、岑参、章八元、徐夤、许玫等都曾登塔览景,留下了诗词。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大雁塔的雄伟壮观。如岑参的《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就是一首描写大雁塔和从塔上眺望长安周围景色的名诗,他在诗中写道: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亳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桂冠去,觉道资无穷。
这首诗的意思是:大雁塔的塔势犹如涌泉冒出升起,孤立高耸的直上天上的天宫。若登临塔上,仿佛走出了人世间一样,塔内的磴道台阶盘空而上,好像空悬在空中。高耸的大雁塔盖过神州大地的所有佛塔,大雁塔构筑如此峥嵘,如神鬼之工,非一般人工所能及,它是集天下能工巧匠之所为呀。大雁塔的四角阻挡白日太阳的照射,形成一日内不同的阴晴,七层塔顶可以蹭到天上,与苍天摩擦。站在最高的塔楼窗口前,向下指看鸟儿飞翔,由于塔高招风,俯首可以闻听到啸啸惊吓的风声。站在塔上向南望去,终南山山峰若似海水波涛,从各方奔来,聚会在一起,朝向东方。向东北方向看,长安城街道和驰道两旁栽植青翠的古槐,那是夹城驰道皇帝出行的御道呀,再看看皇帝的宫殿别馆,为什么修建的那么玲珑、华丽,那是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向西方看,遍野是秋天的景色,这秋天的景象充满关中大地。向北面方面远看,咸阳北原上的汉陵万古荒丘黑蒙蒙,模糊看不清楚。这凄凉的情景,使人透彻地领悟佛家的“四大皆空”的道理,胜妙的善因,早应该入佛门成正果以了夙愿。决意辞去官位,脱下冠帽,修行悟道可以给人解脱无穷的烦恼。
慈恩寺不但雄伟,而且寺内盛栽各种名花异卉。其中以牡丹花最为出色。
牡丹作为观赏植物,始栽于盛唐长安,所以自古就有“长安牡丹甲天下”之称。由于牡丹具有富丽大方,仪表端庄,秀韵多姿,艳而不媚,香而不腻的特色。因而,在盛唐时就被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有关牡丹的传说很多,其中流传千载,脍炙人口的是牡丹抗拒武则天的蛮横命令独自不开放,被贬谪洛阳的故事,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了。实际上,武则天之后,唐长安城的牡丹,更加发展,不但唐官内苑广植牡丹,而且王府贵族的庭院、花园,为培植牡丹不惜毫费巨资。就连长安城最繁华的东、西市街道上都盛栽着各种牡丹花,在长安城中牡丹花竞艳冠群芳,成为一时盛况。而慈恩寺的牡丹花,就是这一盛况的典型。据《南部新书》记载:慈恩寺元果院有早开半个月的紫牡丹,太真院又有与同类花比较,迟开半个月的白牡丹。更惊奇的是,当时慈恩寺有一老僧曾秘密培养出一种深红的牡丹,一丛有花数百朵,成为当时佛寺一奇景,吸引了长安城中很多人来寺内赏花。唐代诗人裴漭在慈恩寺墙壁上题诗道:“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先开紫牡丹。别有玉杯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描写了当时长安城盛行的看花风气。这种风气,主要指那些官僚贵族和封建文人在酒足饭饱之余,借花消遣的奢侈生活。对此,白居易在《秦中吟·买花》中,作了深刻的揭露: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柬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比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这首诗的意思是:将要进入晚春的长安都市里,热闹非凡,喧闹的车马声和喧哗的说笑、喊叫声混为一起,来来去去。因为这时候,正是牡丹花盛开的季节,人们相随而行,去观赏或购买自己喜爱的牡丹花。这时候的牡丹花没有固定的价钱,贵贱要看花的枝数和品种的稀贵程度。新鲜明艳的红牡丹成百成批,微小的五枝花捆为一束就要值五匹白绢的价钱。卖花的人上面搭建篷帐,为牡丹遮阴,旁边有编织的篱笆墙保护起来。不时地为牡丹洒水和封复泥土,虽然从田里移来,仍然保持原来的鲜艳。家家户户在这时候都来赏花、买花,已成为风俗,人人对牡丹花的喜爱,已到执迷不悟的地步。有一位乡村里的老农民,偶尔来卖花处看看。他便低头独自长叹,这位老农民为什么长叹,无人理解其缘故。一丛深颜色的牡丹花买价,等于十户中等人家的赋税。这位老农民之所以长叹,是因为花农难以承受的赋税。
乐游园
乐游园,在曲江池北。由于地势较高,亦称“乐游原”。乐游原,原是秦代宜春苑旧址。汉宣帝时,改名“乐游苑”。苑内修有庙和亭。据《关中记》记载:“宣帝少依许氏,长于杜县,乐之,后葬于南原,立庙于曲江之北,亭日乐游原。”《名胜志》和《西京新记》中也有“乐游原在灞南五里,本杜县之东南”和“汉宣帝乐游庙,一名乐游苑,亦名乐游原。基地最高,四望宽敞”的记载。从这些记载里证明早在秦汉时期,乐游原已是一处游乐的名胜之地。
到了唐朝,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欲霸乐游苑为私产,在这里添造了亭台楼阁,韩愈的“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岸台押城闉”写的就是这件事。唐开元天宝年间,乐游园已成为曲江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喜欢在上已、重阳节令和农历的每月月底来这里登高眺望,看长安城了如指掌,是观赏长安风光的理想地方。当年唐明皇曾在乐游园大宴群臣,对这里的风光极度为赞赏。他在《同二相已下群臣乐游园宴》中写道:“……地入南山近,城分北斗余,池塘垂柳密,原隰野花疏,帘幕看逾暗,歌钟听自虚。”
唐时长安城人有一种习惯,就是在游览曲江池后,总要游乐游园登高览景。特别在秋高气爽的重九节,游人最多。唐代诗人曾对“乐游园”作过不少描写,有纵观周围景物的“城隅有乐游,表里见皇州”;有描写秋天景色的“爽气朝来万里清,凭高一望九秋轻”;有形容雪景的“乐游春苑望鹅毛,宫殿如星树似毫”;有观看黄昏日落景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在这些描写中,诗人白居易《登乐游园望》,就是一首很好的乐游园风景诗:
独上乐游园,四望天日曛。
东北何霭霭,宫阙入烟云。
爱此高处立,忽如遗垢氛。
耳目暂清旷,怀抱郁不伸。
下视十二街,绿树间红尘。
车马徒满眼,不见心所亲。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独自登上乐游园,举目四望,太阳快落山了,已是夕阳西照的晚霞。乐游园的东北的方向云雾集绕,皇帝居住的宫殿门阙已人烟云之中。我真爱到这里来,站在长安城最高的地方,在这里,会使人忽然感觉空气特别新鲜,没有尘埃垢污的雾气。耳朵暂时得到清静,眼睛视野空旷,怀抱满腹文采不能在这里施展,心里郁郁不平。从这里远视下看,长安城的十二条大街,人行道绿树成行,其间是热闹繁华街市。车水马龙,满眼都是徒步行走的人,这么多的人,却看不见我心里所想念的亲人。
青龙寺
青龙寺,在曲江池北,位于唐长安城的新昌坊,今西安市南郊铁炉庙村北高地上。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建。原名“灵感寺”,唐睿宗李旦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改名“青龙寺”。
青龙寺是唐代著名的佛寺之一,在中日佛教关系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受到唐王朝历代皇帝的重视。唐王朝为了加强皇宫与青龙寺的联系,便利两者之间的来往,在唐宣宗李忱时,从夹城道开便门至青龙寺。后来,在夹城道最南端到芙蓉苑的地方开了个城门叫新开门(至今当地还有一个村子叫新开门村的村庄),可直通青龙寺。这时的日本国平安朝(公元九世纪初至中叶)也极为重视中日关系,派遣大批的“学问僧”、“请益僧”入唐求法。最著名的八人,称为“入唐八家”,其中六家即空海、园行、园仁、惠运、园珍、宗睿等,曾在青龙寺受法。空海在青龙寺拜惠果法师为师,学习真言密教。惠果还专门请人为空海缮写新译佛经,摹绘密宗历代教祖的佛像,铸造密宗法器。据说,这些珍贵的文物至今还珍藏在日本的寺院里。空海和尚在青龙寺学习了两年,很受惠果法师的赏识。他学识渊博、造诣很深,在佛经、诗词、梵文、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公元806年回归日本国后,在高野山建造金刚峰寺,创立了日本真言宗,对日本宗教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丰富的业绩,日本人尊称空海为弘法大师。而作为日本佛教密宗的祖庭(发源地)——青龙寺,成为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象征,被载入史册。
唐朝时,青龙寺地处高岗的乐游原,环境幽雅,风景宜人。朱庆余在《题青龙寺》中写道:
寺好因岗势,登临值夕阳。
青山当佛阁,红叶满僧廓。
竹色连平地,虫声在上方。
最怜东面静,为近楚城墙。
唐末时,青龙寺因战火被毁。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很重视这一历史古迹遗址,在1973年10月至12月发掘了青龙寺的塔基及殿堂址两处,发掘面积15161平方米。为了发展中日友好关系,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纪念和发扬中日友好的先驱者空海和尚的精神,已在青龙寺遗址上,建立了一座“空海纪念碑”和一些仿唐古建筑。现已建成青龙寺遗址公园,向人们开放。每年“九九”重阳节,游人来这里登高览胜,乃是一件舒心的快事。
秦二世墓
秦二世墓,地处曲江池南,它是一座不太显眼的墓堆。墓碑上写“秦二世皇帝陵”六个大字。为什么一个皇帝陵这样平庸、寒酸?这就不能不使人们联想到两千多年前的历史往事了。
秦二世叫胡亥,是秦始皇第十八子,始皇末次出游与胡亥同往。到平津时,始皇病重,因未立太子就命长子扶苏,与会咸阳而葬,把身后事托给扶苏,当时,扶苏在长城边防监军。命令还没发出,始皇就死了。胡亥便和岳父赵高、丞相李斯一起密谋,篡改始皇遗诏为:“李斯受始皇遗诏立胡亥为太子而赐扶苏死”。胡亥就这样篡位当上了二世皇帝。他上台,大杀兄弟姐妹和朝臣二十余人,还把扶植他上台的丞相李斯杀了,让赵高当了丞相,独揽朝廷大权。赵高当权,助纣为虐,胡亥自己也可悲地成了“傀儡”,演出了“指鹿为马”的千古丑剧。最后,在秦末农民起义的喊杀声中,胡亥被赵高逼迫自杀,“以黔首(百姓)葬二世杜南宜春苑中”。意思是,秦二世胡亥只能按一般百姓的葬礼,埋在宜春苑中。这就是历史上倒行逆施,昏庸无能的亡国之君的可悲下场。
寒窑
在大雁塔东南有一条“鸿沟”,传说戏剧《五典坡》中的王宝钏的“寒窑”就在这里。这个历史上所谓丞相之女,由于反抗封建,追求婚姻自由,忠于爱情一十八载,受尽人间磨难的可爱形象,一直受到人们的同情和赞扬。因而,后人在这里修了庙,塑了像,以供游人游览、瞻仰。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1953年游览寒窑时,特别提到寒窑门前的两棵白杨树,又高又挺拔,气概非凡,回到原上看,那两棵白杨的上截高过原面一丈多,甚为壮观。如今,这里已成为旅游景点。青年男女来这里瞻仰王宝钏塑像,表述追求自己婚姻、忠于爱情的心情,老年人来到这里旅游,从王宝钏身上看人世间的磨难不平,祝愿“好人一生平安”。人们在这里品尝一下这里特有的野菜饺子,还有一番“忆苦思甜”的趣味。
红鞋坟
在曲江池西,有座“红鞋坟”。据说,是明代刑部侍郎王学益的坟墓。传说,在明嘉靖三十二年春,兵部外郎杨维盛上殿奏本,历数作恶多端的严嵩父子“十大罪状”,要求惩办,并说“这些事两位皇子都知道”。结果,“不但没告倒严嵩父子,反被严嵩下锦入狱”,成为明代一大冤案。
当时,严嵩令刑部侍郎王学益判杨维盛“诈传亲王令旨罪,处死刑。”这时,郎中史朝宾当朝为杨辩奏说:“杨维盛疏中只说二王也知道严嵩的恶迹,并没有说什么亲王令旨。三尺王法,怎能诬陷好人。”结果,史朝宾为杨说了公道话,也被削官为民。
王学益回到家里,默默不乐,对审判这一案件感到左右为难。一则明知严嵩是当朝权臣,又是自己的岳父,不按其令判不行。另则也知杨维盛是个忠臣,按其判于心不忍。因而,迟疑不决,在廊下走来走去,一夜未停。结果,鞋把脚磨破了,血把鞋染红了。“红鞋”之说由此而起。其妻见他为难的样子就说:“凡事先利己而后益人”。王学益觉得此话有理,于是就把杨维盛判为“清真罪当,判处绞刑”,制造了明代杀谏官的冤案。杨维盛临刑赋诗:“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死后,葬于曲江池东坡,与王家墓相对。传说,是要破王家的“风水”,用意在“宁要杨家绝了后,不要王家出天宫”,这当然是迷信了。不过,在游览曲江风景时,观览一下这些坟墓的遗址,还会给人们历史的启发。
如今,以大雁塔为中心的园林风景游览区,已初步形成,塔北已建成西安最大的音乐喷泉广场,塔南以玄奘和尚高大的雕像为亮点把大雁塔衬托的更为雄伟。塔的东西有反映唐代民俗的雕塑、陈列等园林景观,使大雁塔处在风景优美的包围之中,连同附近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形成一组反映盛唐风貌的旅游区。随着曲江南湖和大唐芙蓉园的建成,曲江水域的恢复,已重现“曲江水满花千树”的唐代园林胜景。
雁塔晨钟
雁塔晨钟,是指西安城南荐福寺的小雁塔。原来,寺内有一口大铁钟,每天清晨按律敲击,钟声清脆而洪亮,远震古城内外,向人们“报晓”。清代朱集义在咏绘“雁塔晨钟”中写道:“噌吰初破晓来霜,落日迟迟满大荒。枕上一声残梦醒,千秋胜迹摁苍茫。”描述了古城拂晓,钟声悠扬,冲破黎明前的霜露,惊醒人们的残梦。这种令人振奋的“千秋胜迹”,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献福”造寺
荐福寺是唐高宗李治死后百日由宗室皇族为他“献福”而建造的。开始,位于唐代长安城朱雀门大街东侧的开化坊内,后因唐代末年兵火战乱,搬到对面的佛塔南院中,即现在的小雁塔所在地。它创建于唐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初名“大献福寺”,武后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名“大荐福寺”。
为什么要为死去的唐高宗造寺献福呢?这是因为当时佛教很为盛行。佛教提倡“大修功德,营寺塔”,所谓“造寺塔,就算是修功德,功德多,就报应多”,而且是“施教佛僧中塔寺一钱以上,皆二万四千倍报”。《中国通史》中记载佛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叫目连的人,他用‘无眼通’看到自己的亡母坐在饿鬼中,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送饭到口边,化成火炭,不得人口,目连大叫,悲号涕泣,请佛指教,佛说:你母亲罪根深结(据说,只是犯了不舍给游僧饭吃的罪),谁也无法救她,只有依靠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救济你母的方法,每年僧自恣日(七月十五日),人人都应尽力准备最好的饭和最好的果品盛盆器中,供养十方众僧,又施送香油锭烛床铺卧具。如是父母六亲眷属,立即解脱诸苦,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前七世的父母,都可以升天往生安乐处。目连照法施食,目连母即日得脱饿之苦。”
这完全是佛教的经术,以施舍之名,行教化人之实。大概,唐宗族皇室受佛教这个故事的影响,怕死去的高宗李治受“阴间”的“饿鬼之苦”(因为高宗在世时采取“扶道抑佛”,对佛不恭),而为高宗敬献冥福,也为宗族皇室修功德,求报应,得到后世往生。
这种为死人“造寺塔、修功德”的风气,在唐代很为盛行。在宗族皇室和贵族官僚中竟不惜巨财,大兴土木,建造寺塔,专求功德。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曾令天下诸州各置寺观一所,名曰“中兴寺”,后改“龙兴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又敕天下州郡各建一大寺,名曰“开元寺”。到唐肃宗和唐代宗时更甚,唐代宗为给其亡母章敬太后造冥福,在长安东门造“章敬寺”,寺内总有48院,4130余间,建筑宏伟,穷壮极丽,费钱亿万。当时,进士高郢上书规谏说;“古之明王积善以致善,不费财以求福,修德以消祸,不劳人以禳祸。今兴造急促,昼夜不息,力不逮者随以榜笞,愁痛之声盈于道路,以此望福,臣恐不然。”可见,当时因大造寺塔给人造成的痛苦是相当沉重的。唐代诗人杜牧在《杭州新造南亭子记》中揭露了当时佛教对人民的精神毒害。杜牧说:“有些穷人穷到幼子啼号,不能给一饼,偶有百钱,却必召一僧吃斋,希望得佛助,有一天获福。这样下去,全国到处是寺是僧,不足为怪了。造寺唯恐不大、不高、不多、不珍奇瑰丽,无有人力可及而不为者”。据说,当时“天下十分之财佛有七八,出财依势者尽度为沙门”,充分反映了当时佛教势力的强大。那时,地处全国佛教中心的长安城,到处是寺庙观庵,佛塔林立。据韦述《西京新记》截止唐玄宗开元年间不完全统计,长安城中有僧寺六十四处,尼寺二十七处,还有道士观十处,女观六处,波斯寺二处,胡天祠四处。宏伟的佛教寺院,精湛雕塑的佛像,琳琅满目的浮雕壁画,规模宏大的译经事业,吸引了全国佛教各宗派和大批外国僧人来这里学习佛经。其中,在荐福寺学习的日本学僧有惠运、园仁、园珍等人。从而,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这一点应算是佛教的历史“功绩”。
雁塔来历
唐景龙年间(公元707——709年),在荐福寺对面的安仁坊,修建了一座佛塔——荐福寺塔,即现在的小雁塔。小雁塔采取密檐式砖构建筑。原为十五级,高四十五米,因古代两次大地震,被震毁两级。先塔震裂缝,后裂缝合拢,现出了“神合”的奇迹。这是因为塔身结构坚固,塔基被夯筑成半球体,能使震动力均匀分散的缘故。在塔下南北入口处的形石门楣上,有精美的残刻蔓草花纹和天人供养像。整个建筑造型美观,结构合理,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高超技巧。唐代张乔以“高塔六街无不见,塔边名出祗吾听”形容小雁塔的塔高寺名。
小雁塔在唐、宋时期一直叫荐福寺塔。至于“小雁塔”一名何时得来,这和“大雁塔”名称有关。相传,塔是印度佛教的产物。当时印度佛教分大乘、小乘两大派。大乘教不吃肉,小乘教吃肉。一天小乘教佛寺中僧人买不到肉吃,恰巧,这时看见天上有一群大雁飞过,僧人仰面对群雁开玩笑地说:“今日僧房无肉吃,菩萨应该知道”。僧人话音未落,引头的雁便折断翅膀,坠落地下,全寺僧人大惊失色,互相传告:“此菩萨也!”他们立即在雁塔的地方修起了一座高塔,把雁埋在塔下,这座塔便被人们称为“雁塔”,寺内的小乘教僧人从此也不吃肉了。故说“雁塔”之名由此而来,这是一种传说。另有一种传说是:在佛教故事中,释迦牟尼身为鸽,鸽、雁同为鸟类,而唐代习尚以“雁”为鸟中之佳者,凡言鸟,多以雁代之,故以“雁”名。还有一种传说是,在西方达亲国的一座佛寺中,“穿山石作塔五层,最下一层作雁形”,谓之“雁塔”。这些说法,不管是哪一种正确我们都不必过分追究,但有一点它们都与佛的传说有关。
以上是佛教的说法,从我们中国历史考究来看,雁塔一名的出现是在唐代中叶以后。当时,新考中的进士多在塔下题姓留名,由于这里名字“妙有行列,婉若雁阵”,因而,出现了“雁塔”一说。唐文宗时,许玫有诗名《题雁塔》,唐昭宗时,徐夤《塔院小屋皆是卿相题名因成四韵》中“雁塔搀空映九衢,每看华宇每踟蹰。题名尽是台衡迹,满壁堪为宰辅图……”这是最早出现“雁塔”一名的例证。
真正把“雁塔”分为大、小之说,并作为专有名词,是到明人以后的事了。明代科举考试及第的文、武举人,曾分别聚集在慈恩寺塔和荐福寺塔下,效法唐代及第进士在塔下题名留念,为了区分文、武举人题名地点的不同,便根据塔的大小,将慈恩寺塔和荐福寺塔分别称为大雁塔和小雁塔了。
佛寺园林
荐福寺是唐长安城内著名的佛寺之一。寺内有佛殿,佛塔,金像,壁画。因是皇家敕建,建筑装饰华丽、金碧辉煌。寺院中筑池置水,叠山理石,栽植青松翠柏,名花异卉,寺内肃静、幽雅。唐代李端在《宿荐福寺东池有怀故园》一诗中对这里的景物曾这样描写:
暮雨风吹尽,东池一夜凉。
伏流回弱荇,明月入垂杨。
石竹间开碧,蔷薇暗吐黄。
倚琴看鹤舞,摇扇引桐香。
旧笋方辞箨,新莲未满房。
林幽花晚发,地远草先长。
抚枕愁华鬓,凭栏想故乡。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借宿荐福寺的一天傍晚,风雨过后,一东池的气温一夜变得凉快起来了。水生中的荇菜(一种浮生植物)伏流在水面上,呈现出园园的紫叶,在回旋流动,月光下把池边的垂柳倒映水中。石头间丛生出碧绿的翠竹,蔷薇不显露地开出黄花。我靠在琴旁观赏池边的鹤轻快地跑动,像跳舞一样优美,我手里摇动蒲扇,扇动引来桐树阵阵的花香。旧竹笋刚刚脱落旧的笋壳,长出新的枝叶,池中的新莲还未叶茂花开。寺里茂密的树林间显得幽静阴暗,这里的花因采光不足,开花较晚,寺里偏僻的角落因少于经管,荒草反而先长起来。夜里我躺在床上,抚摸枕头,难以入眠,心愁使两鬓的头发变白,站在池边,凭栏远眺,思念故乡的亲人。
后来,寺院因兵火战乱被废弃,迁入到荐福寺南院。南院也称“塔院”,这里以荐福寺塔为主景,以花卉树木作点缀,形成天然佳趣。唐代徐夤《忆荐福寺南院》写道:
忆昔长安落第春,佛宫南院独游频。
灯前不动惟金像,壁上曾题尽古人。
声中双阙雨,牡丹花际六街尘。
啼猿溪上将归去,合问升平诣秉钧。
这首诗的意思是:回忆在长安科举考试落第的那年春天,我一个人多次去佛宫南院游赏。我站在大佛殿堂闪闪发光的佛灯前,肃然宁静、唯一不动的是金身佛像,粉壁墙上尽是古人过去题写的诗话。在杜鹃鸟鸣中雨下个不停,似乎这雨是从高大的双阙建筑上下来似的,每当牡丹花盛开的时候,长安六街的人争相来这里赏花。哭叫的啼猿从溪上要回归山林,在这里也可以比喻为落第的学生,伤心地将回归故里,可是,落第的学子们,思盼升平,何时通禀到执掌权力的钧座那里,这该问谁呀!
过去,长安城人有一种习惯,喜欢在天暖花开的时候,去佛寺赏花游玩,一些落第的文人也大多愿在佛寺借宿。这是因为帝王将相的私人苑圃宅园,只供他们自己独享其乐。一般的文人,平民只有到佛寺园林中去,既朝供进香,又游憩玩赏。当时的佛寺实际成为一般平民的一个游息场所。至今在关中地区流传的庙会形式,就是这种习惯的延续。从这一点讲,它和现代公园的功能很为相似。所以,我们把它称为“佛寺园林”。
晨钟报晓
雁塔晨钟是荐福寺最引人入胜的一景。据说,佛寺中设置大钟是佛教作法事的时候,击之召集僧众之用,即所谓“晨击则破长空,警睡眠;暮击,则觉昏冥昧”。人常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是指和尚击钟每日不断。击钟有一定规律。佛规中规定,每日早晚是丛林号令之始,每击三遍,紧缓各十八,总一百零八下,起止三下稍紧。按此击之,听起来悠扬入耳。
早在汉代,人们已把晨钟报时作为古城长安一景,如“汉苑钟声早,秦郊曙光分”,作诗歌颂。至于荐福寺内的晨钟,在唐代虽有“晚送门人出,钟声杳霭间”的记载。但真正“雁塔晨钟”闻名于世,是在清代康熙年间,当时,从武功发现金代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铸造的一口大钟,约重二万斤。传说,有一位妇女在武功河畔的石头上捣衣,忽然发出清脆的响声,人们闻声纷纷前来挖掘,发现在石头下面埋有一口巨钟,后移入小雁塔内。从此,这口大钟成为西安城内的报晨钟,像今天电信大楼顶上的大时钟一样,给西安居民很深的印象。如今,雁塔晨钟已失去报时的作用,但作为历史的珍贵文物,仍然受到人们的重视,每年除夕人们来这里击钟,辞旧迎新,另有一番情趣。
高僧义净
凡名胜之地,都与名人相关。“雁塔晨钟”之所以誉为“关中八景”之一,与唐代著名高僧义净曾在这里主持佛事,翻译经典,对中国佛教曾发生重大影响有关。
义净,是步玄奘之后于公元671年从海路亲至印度,在玄奘取经的那个“那烂陀”寺里,考究印度佛教当时所有部戒律等经典,24年后才返回祖国,在荐福寺内翻译从印度带回的佛经56部。特别是他著作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南海寄归内法传》《梵唐千字文》等,是佛教的重要经典。也是反映唐代与南亚各国文化交流的珍贵史料。
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里,列叙唐初往西域诸国求法僧徒五十六人的事迹。其中包括了自唐朝出发的火罗僧和新罗僧等人。他作《高僧传》的意图是“实可嘉其美诚,冀传芳于来叶”,这对当时中外僧人往来求法起了鼓舞作用,进一步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里,广译有部律十八部。对当时佛教中存在的残忍劣习,大胆地提出除弊的要求。他在《除其弊药条》中说:“自有方处,鄙俗久行,病发即服大便小便,疾起便用猪粪猫粪或缸盛瓮储,号曰汤。虽加美名,秽恶斯极。呜呼!不肯施佳药,逐省用龙汤,虽复小利在心,宁知大亏圣教!”这在当时中国佛教全盘天竺化,不敢改动佛经一个字的盛风中,确实是个勇敢的行动。
义净对外国语文的研究,也有很深的造诣。他撰写的《梵唐千字文》,梵汉对照,四字成句,每至第二十一句,必夹五言四句。这本书成为后来人学习天竺语文的读字书。
“雁塔晨钟”随着历史的推移,科学的发展,已失去它作为一景的实际意义。但是,古老的小雁塔,仍以它秀丽飒爽的风姿,与雄伟壮观的大雁塔遥相辉映,成为古城西安的象征,吸引着中外游人。如今,在古塔周围,布置了古典式的亭台楼阁,围绕着草坪花丛,衬托着苍劲的松柏和盘曲的唐槐,再加上许多稀有的古代碑石,构成了以文物为主体的风景胜地。
咸阳古渡
咸阳位于关中中部,据说,因为它地处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阳,咸者皆也,故名“咸阳”。这里以土地肥沃,地势平坦,交通方便,风光秀丽而驰名关中。它是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代的首都,至今遗留的文物古迹很多。
咸阳古渡,是指流经这里的渭河。渭河是黄河最大支流,全长787公里。发源于甘肃渭源县西南的乌鼠山。渭河流贯关中平原至潼关附近注入黄河。渭河在流经咸阳时,水势较为舒缓,又在这里折向东北流向,正好构成关中东西大路的分界线。因而,自古以来,人们东去西往,往往从这里渡渭。由于渭河季节性水位落差较大,常常舟桥并用,冬春两季多从便桥通行;夏秋两季多靠船摆渡。从历史记载,咸阳古渡经历了从秦代的“横桥”到西汉的“渭桥”;从唐代的“便桥”到明、清时期的“古渡口”,已有两千多年的变迁。因而,自古就有“咸阳古渡几千年”之说,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咸阳古渡,自成一景,不单指古渡行人过往的景象,而是泛指咸阳周围的自然风光和古老的文物胜迹。其景重在一个“古”字。人们若站在古渡遗址上,会产生无穷的联想:追溯秦汉往事,群雄争霸,秦在这里完成全国统一,以后又是楚汉相争,秦失其鹿,汉武称雄。这些依稀往事,而今山水依旧,物是人非了,只有终南山最能知道根底而它一语不发,表现出“漠漠云常在,无语郁嵯峨”。然而,涛涛渭水,作声东流,好像也与己无关“悠悠事旋空,寒声昼夜流”。历代很多文人学士在途经古渡时,留下了很多引人发省的怀古诗篇。如唐代刘沧在《咸阳怀古》中描写了这里的自然风光和文物胜迹,他这样写道:
经过此地无穷事,一望凄然感废兴。
渭水故都秦二世,咸原秋草汉诸陵。
天空绝塞闻边雁,叶尽孤村见夜灯。
风景苍苍多少恨,寒山半出白云层。
这首诗的意思是:经过此地心中想起无尽的往事,一望这里千年遗迹,使人览古生情,凄凉伤感,引起对历史上的兴亡、盛衰的回忆。在渭水北岸咸阳建都的秦王朝,当年饼吞六国,统一天下,是何等的强盛,但只传位到秦二世,在位三年,就被赵高杀死,秦王朝灭亡,在长安城建都的西汉王朝,当年楚汉相争又是何等的威武,如今,西汉诸皇帝埋葬在咸阳北原上,只有枯荒的野草做伴。仰望天空,闻听孤雁鸣叫,那雁是从极远的边塞飞的,使人联想到当年远征边塞战死在疆场上的将士孤魂,树叶已经凋落,孤立的村庄在黑夜里发出点点灯光,显示情景凄凉,要知道这里曾是宫殿林立,金碧辉煌的地方呀!这些风光景色的苍苍样子,饱含着历史上多少怨恨呀!高峻的终南山上已被积雪覆盖,寒气袭人。像白云一样,这是大自然的造化。
咸阳古渡由于几千年来的物换星移,河床曾多次改道北移。因而,古渡的位置也就随之多次变迁,不只一处了。而今,唯明、清时代的古渡故址尚可寻找外,秦、汉、唐时期的古渡遗址已不复存在了,只能从有关史书的记载中和历代诗人的笔下,了解当年古渡的风貌。
跨渭作宫
了解古渡,就得从秦国说起,因为秦国的兴起,与渭河关系密切。
在春秋初期,秦国原是西戎的一个小国,在今甘肃天水一带。随着国力的发展,不断沿渭水而下,向东扩展。与此同时,也不断迁徙它的都城。据说,秦国迁都先后有十一次之多,以在雍(今陕西凤翔县南)居住的时间最长。秦穆公时,由于不断向外争夺地盘,建立了赫赫武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战国时期,秦国为了与“三晋”争霸,曾迁都栎阳(今阎良车站东南十公里处),在这里,秦孝公任用商鞅,励精图治,实行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振。随着秦国在军事上的节节胜利,在秦孝公十三年(公元前350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这是秦定都咸阳的开始(秦都咸阳在今咸阳市东二十华里的长陵车站至窑店镇一带)。这里地处泾渭二水汇流的三角地带,进可攻,退可守。渭河又是一条天然的运输线,打起仗来,利于用兵。因此,徙都咸阳是秦作好完成全国统一准备的一项战略措施。秦自徙都咸阳后,经过一百多年的准备,至秦始皇,仅以十年(公元前230——221年)的时间,消灭了当时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结束了战国几百年群雄割据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咸阳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秦都咸阳是当时我国最大的城市。它的发展由北向南,从咸阳的北阪到渭河南岸的兴乐、阿房宫的广阔地带。据《史记》所载:“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前220年“焉作信宫渭南……自权庙道通骊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前212年“乃营作朝宫(阿房宫)渭南上林苑中,为复道,自咸阳属之”。说明在渭河两岸修筑了大量宫殿。根据记载,当时有富丽堂皇的咸阳宫,各具特色的六国宫殿,风景幽雅的蓝池宫,仿效鲁、卫两国建筑优长的冀阙宫廷,有像天极度直通骊山的信宫,有举世闻名的阿房宫,有专供太子居住的华阳宫,有秦王囚禁其母的雍门宫(因其母淫通嫪毒,故闭之),有接见来使的章台宫,有专供皇帝游猎玩赏的上林苑。在咸阳近郊还有长安宫、藏阳宫、霸城宫、六英宫、宜春宫、兴乐宫等。这些宫殿,犹如满天繁星,点缀着亘空的银河两岸。又据《史记》所载:“北至九嵕甘泉,南至长杨五柞,东至黄河,西至汧渭之交,东西八百里,离宫别馆相望属之”,“自咸阳雍门起,沿渭河北岸往东,到泾渭之交,再加上泾河两岸,约有三百里内,筑有宫观二百七十座”。可想,当年渭水两岸八百里地带,到处宫殿林立,金属辉煌,高屋低宇,比比皆是,实为壮观。
横桥南渡
秦都咸阳的大量宫殿,筑在渭河两岸的广阔地带。为了便利南北宫殿之间的往来,适应国务活动的需要。因而,秦昭王时“欲通两宫之间,作渭桥”(在今咸阳窑店之南)。这座桥叫“横桥”,宽六丈,长三百八十步,有七百五十根桥柱,因桥头立有石柱,又叫“石柱桥”,这样,使渭水流贯,横桥飞架,秦都浑然一体。《三辅黄图》中对此桥有“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之赞。
由于横桥的架设,大大便利了南北宫殿间的来往。但也反映了秦王朝政治中心的南移。一些重要的国事活动开始在渭河南进行。秦昭王在横桥架设后,首先把接见朝使由咸阳宫移在渭河南岸的章台宫进行。历史上有名的“完璧归赵”的故事,就发生在章台宫。
当时,赵国赵惠文王得到了世上珍宝“和氏璧”,这是一块又大又美的宝石。这件事被秦昭王知道了,派人来说,愿意拿十五个城池换“和氏璧”。赵王心中反疑:想给吧,怕秦国不给城;不给吧,怕得罪了秦国,惹不起。于是派蔺相如带上“和氏璧”出使秦国。秦昭王坐在章台上接见了相如。秦王拿到很高兴,传给左右人看,却不提给城的事。相如见秦王不怀诚意,就上前假装说:玉上有一个斑点,让我指给您看,秦王不知是计,就把玉还给相如。相如拿回玉,站在柱子旁边,指着秦王说:“你只说玉好,却不提给城之事,你要抢玉,我就和玉一齐撞在柱子上。”秦王怕相如把玉撞碎了,假意答应给赵国十五座城,相如看出秦王骗玉不给城的企图,就说:“我来时,赵王吃了五天素,当大臣面把玉交给我,十分重视,你秦王想得到这块玉,也该吃五天素,用隆重的仪式,迎接这块玉。”秦王考虑抢是抢不来的,也就答应了。相如回到住处,连夜派跟随的人穿上便衣,带上“和氏璧”,从小路回赵国去了。等到第五天,秦王又坐在章台上,叫相如上前献玉。相如借此机会责备秦王说:“秦国从很早以前的穆公时候起,到现在二十多个国君,从来不讲信义,我怕受了你的骗,对不起赵王,所以派人把玉送回去了。”秦王听了很气愤,把相如推下去要杀,但又想,杀了相如还得不到“和氏璧”,反而破坏了秦赵的关系。于是,就把相如放回去了。蔺相如因“完璧归赵”有功,赵王拜他为上大夫,后来封为上卿。戏剧“将相和”就是续演了这段历史故事。
古渡变迁
咸阳的兴起,古渡的繁华,从秦孝公迁都咸阳到秦王朝覆灭,前后经历了一百四十四年的兴衰历程。在这里发生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如商鞅变法、荆轲刺秦,焚书坑儒,李斯腰斩,项羽焚宫等。也创造了历史上许多奇迹,如修筑万里长城、营建规模宏大的阿房宫等。据史书记载: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楼上可以坐万人,楼下可以插五丈高的旗杆。这样高大的宏伟建筑,在两千多年前可算世界上一大创举。据说,这只是全部工程的一部分,到秦始皇死,二世死也没有完工。所以“阿房”一名是当年的“暂名”,等到工程全部落成之后才“更择令名名之”。颜师古说:“以其去咸阳近,且号阿旁”,说明“阿房”一词为近旁之意,带有临时“暂名”性。这个“暂名”未得到“正名”,就被楚霸王项羽一把火烧掉了。若要保存下来,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了。
据《三辅旧事》所载:“其(阿房宫)外有城,名曰“阿城”,东西北三面有墙,南面无墙,唐代初期,李世民曾屯兵阿城”。这说明唐初时阿房外的城墙仍然存在。据考查,阿房宫遗址,在今西安市西郊赵家堡和大古村之间。至今这里还存有高二十米“秦始皇上天台”和占地二十六万平方米的“阿房宫前殿遗址夯土台”。人们站在阿房遗址上,想象阿房宫昔日之规模,一定会惊叹不已。
秦宫的如此豪华,也反映了秦皇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它以为把天下的兵器收缴了(据说把收缴的兵器集中在咸阳,用火熔化,铸成了十二个大铜人,每个重三十四万斤),人民就不敢起来反抗。其实,激烈的阶级矛盾,首先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刘邦、项羽又相继入关,秦王朝迅速覆灭。一代都城咸阳被项羽一把火毁于一旦。据《史记》所载:“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火三月不灭。”当时,火光冲天,浓烟蔽日,整个咸阳城处于火海之中。“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唐代诗人李商隐曾这样形容:
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
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
这首诗的意思是:秦国的宫殿门阙,像山势一样高峻,在咸阳北坡上仿造的六国宫殿楼台艳丽的如绫罗花缎。这样好的秦川大地,是天帝喝醉酒后,误把关中赐予秦国,才是秦国并吞六国统一天下的原因,这是天帝所助“是天助不关势为”,正如《史记》中所说:“非必险固便形势利也,盖若天所助焉”,指的就是这句诗的意思。
处在宫殿之间的横桥。据说,虽没有被毁,但已失去过去的繁华。西汉时,改横桥为“中渭桥”,此桥在东汉末年董卓入关时焚毁,后来,曹操加以修复,以后刘裕入关又毁,后魏时又重修。由于渭水不断北移,至今古渡桥迹早已湮没,成为田野。据考古推算:渭水每250年向北移动约一华里,估计两千二百多年前的横桥遗址.约在咸阳市窑店南八至十华里处,即西安市六村堡以北的地方。现在,从这里向北到渭河边上,仍能看到木船摆渡的景象。
西汉渭桥
西汉定都长安,与咸阳仅一水相隔。咸阳虽失去帝都之位,被改为“渭城”,但咸阳古渡仍为西汉西行的第一个重要渡口,受到相当重视。当时,渭河上架有三座直通长安的大桥,即:东渭桥,中渭桥,西渭桥,总称渭河三桥。
东渭桥,在高陵县耿镇渭河公路桥东南五华里之处,为汉景帝五年(公元前152年)所造,为长安通往栎阳而建。栎阳是汉王朝定都长安前临时暂居之地。
中渭桥,即秦代的“横桥”。当时,西出阳关,北上箫关,通陇通蜀,出使西域,必由这里渡渭。特别是由西汉开辟的“丝绸之路”,西方的商旅往来,也都从这里经过,到达长安。而且商贾云集的繁华市场也多集中在中渭桥附近,这不能不说与这里的交通有关。据《三辅黄图》记载:“在桥北有繁华的直市(因平准物价,故曰直市)和交门市。在桥东有交道亭市。”可见,当时古渡另有一番热闹景象。
西渭桥,在今咸阳市东南,为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所建。此桥与长安便门相对,也叫“便桥”或“便门桥”。又因其在咸阳境内,唐时名为“咸阳桥”。唐以后桥被水冲坏,过去,人们多指此桥为咸阳古渡之处。
汉武帝筑西渭桥,是专门为从长安通向茂陵而建造的。茂陵是汉武帝生前为他自己营建的陵墓之处,设置茂陵邑。汉时,茂陵是个有27万人口的繁华城市,是西汉五陵(高帝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中最豪华、最壮观的地方。当时,长安城内的达官贵族、富豪商贾,能以在茂陵居住为荣。因而,争先恐后地来茂陵修造别馆宅院。汉武帝修筑西渭桥,就是为长安城人去茂陵居住、往来,提供交通方便。当时,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就住在茂陵邑。西汉大文人司马相如晚年亦乔居茂陵,并在这里与他的妻子卓文君发生了一场“风波”。据说,当时司马相如在茂陵爱上了一个美女,准备聘之为妾。这事被人才并貌的卓文君知道了,竟惹得卓文君憔悴而病,作了一首著名的《白头吟》,以决绝: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蓰蓰。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对你的爱像高山上的雪那样洁白纯净,像天上月亮那样明亮皎洁。听说你有抛妻娶妾之意,我今天写这首诗并置酒与你最后聚会决绝。夫妻相爱要长久,不能是今天相爱酒欢宴,明日嫌弃抛丢沟水里。要知道,当你步行到皇城外御沟上,被你抛弃的夫妻要分离,像沟水一样流向东西。这是多么让人寒心又寒心的呀,早知道你是负心郎,我何必要在出嫁时放声哭泣。实指望我今生能得到你真心相爱,白头到老,相亲相爱,永不分离。竹竿何袅袅,那是因为它纤长柔美,根心相连呀。鱼尾何蓰蓰,那是因为它活泼可爱互相爱慕呀。你是重意气、重感情的人,为何被金钱美色所为,我真想不通。
司马相如看到妻子这首诗后,心感惭愧。从而,打消了娶妾的念头。
唐代“咸阳桥”
唐代是我国封建王朝的全盛朝代。唐长安城虽较汉城南移,离渭水较远。但西行和北上仍要从咸阳桥渡过渭河。唐代的“咸阳桥”,就是汉武帝建造的“西渭桥”,也叫“便桥”。杜甫《兵车行》中的“尘埃不见咸阳桥”即指此桥。安史之乱时,唐明皇偕同杨贵妃逃出长安,就是由此桥仓皇而过,行到马嵬驿,将士鼓噪不前,杀死奸相杨国忠,缢死杨贵妃。至今马嵬坡仍保存有杨贵妃墓,供人参观。
早在唐代初期,古渡渭桥曾作为唐长安城一条天然屏障,保卫着都城长安的安全。据史书记载:唐太宗李世民登基那年(公元626年),他八月初九即位,八月二十八日突厥颉利可汗率大批兵马,经高陵、泾阳长驱长安城,到了渭水便桥北,直接威胁长安城的安全。这时,李世民才即位19天,论兵力,唐朝不及突厥。但是李世民沉着地应付这一严重的局势,不像他父亲唐高祖在前几次遇到这种情况害怕得要弃城逃跑,迁都外地。他一面扣留进城窥探虚实的使臣,在渭水南岸紧急布置军马,准备迎敌。一面又亲率六骑,出玄武门直到便桥,隔河与颉利对话,责备颉利背弃盟约,数次入侵。颉利望见唐军刀枪耀眼,军容齐整,又见唐王李世民如此英武,早已怯阵三分,便要求讲和,接受议和条件。当时,李世民和颉利就在渭水桥上,用白马为牲,歃血立约,从而结束了这场兵临桥下之危,打通和恢复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
盛唐时期,咸阳桥更显一番“过人频繁,车马喧闹”的景象。当时,“丝绸”路上的使者——骆驼,来到咸阳桥就算到了“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走出咸阳桥,才算踏上去西域的征途。它们驼上东方的“丝绸”,西方的“珠宝”,使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得到广泛的交流。长安城成为当时最大的国际都市。那时,西域各国的商贾多集中在靠近咸阳桥的“西市”,这也是与咸阳桥交通方便有关。千百年来“丝绸之路”被东西方人民传为佳语,而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第一站“咸阳桥”更让人难忘它的历史贡献。
在唐时,长安城东的灞桥和城西的咸阳桥,同为都城东西的两个桥头堡。当时,东送行人,多在灞桥折柳赠别,而西送行人,则多在咸阳桥洒泪分别。唐时,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西域,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那一带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又大不相同。因而,凡有亲朋出使西域,送行至此,多感悲伤。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就是一首送客饯行的名诗: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由于这首诗写得好,当时就为长安城内的乐工伶人配乐入曲为《渭曲》(又叫《阳关三叠》),广为传唱,家喻户晓,流传久远。直到百年后,依然是社会上最流行的歌曲之一,而且成了当时人们的“送别曲”和“友谊曲”。唐代诗人刘禹锡《与歌者何戡》中说:“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白居易《对酒》诗也说:“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因第四声“西出阳关无故人”连唱三遍,特别感人),可见,这首诗在近一个世纪后,仍具有多么大的艺术生命力。直到今天,这首诗仍不失它的艺术魅力,为人们所吟咏、传诵。笔者曾在1985年来到阳关故地,仍然可以看到阳关的遗迹。站在遗迹上远看,是一眼望不透的沙漠海洋,真正体会到“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深切感受。明、清时的渡口咸阳在明代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由咸阳城址(即秦咸阳城)迁至渭水驿,即现在咸阳市的所在地。明、清时的渡口设在咸阳城东南(即现在渭滨公园一带),这里原为汉代西渭桥故址,由于渭水游荡,桥已早废。明嘉靖时,在这里砌石护堤,构筑码头,用舟作浮桥,冬春有桥,夏秋行舟,正是“临流大见褰裳客,冬自桥梁夏自舟”。当时,通陇通蜀,由此渡渭,渡口上行人车马,川流不断,矣乃之声,彻夜不息,为秦中第一大渡。
渡口周围风景优美,附近有咸阳城楼,楼高而玲珑,沿岸有古柳衰杨,若遇晴日,城楼影映水面,衰杨绿荫成行,天空长雁飞鸣,水上白鹭出没。望南山,“野色苍茫接渭川”,望北原,“此地丘陵汉室多”,此情此景,曾引起明清以来不少文人的诗兴,留下不少描写古渡风光的诗篇,有赞曰:“往来名利之客,络绎不绝,沽舟泛泛,渔艇悠悠,黑鳗赤鲤,浮沉于绿水之中,白鹭青鸟,出没于碧波之上。樵士羊肠而往,牧童牛背而归,歌萱斗草,曲唱采莲,助诗家无限精神,是为一景。”清代文人朱集义在咏绘《关中八景》中对咸阳古渡作了这样描写:
长天一色渡中流,如雪芦花载满舟。
江上丈人何处去,烟波依旧汉时秋。
这首诗的意思是:辽阔的天空,蓝蓝的天,一只小船摆渡在水流之中,船上载满如雪的芦花。船上的老船夫要到什么地方去,不知道,但这烟雾水波依然犹如汉时秋天的景色。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怀故之情油然而生。
咸阳古渡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如今已成为历史的胜迹。今日代替它的已是更宽畅、坚固、美观的公路大桥和横跨渭河的铁路大桥,为陇海、咸铜铁路的会交点,西兰公路的通道,是关中重要交通枢纽。在明、清时期的古渡附近,建立的渭滨公园亭阁相映,绿树苍翠。今天,人们在浏览古渡遗址时,站在“渭水黄花古渡上”,以景生情,联想到“当年宫殿阿房盛,此地丘陵汉室多”的千秋往事,一定会引起心中无限的憧憬和感慨,受到历史的教育。
草堂烟雾
草堂寺,地处西安西南郊约35里的终南山圭峰下(今陕西户县草堂村),它是我国佛教“八大宗”(即三论宗、戒律宗、三台宗、法相宗、华严宗、净土宗、真言宗、禅宗)之一的“三论宗”的祖庭即起源地),是一座中外闻名的千年古刹。据说,当时因译经场地,茅茨筑屋,草苫盖顶,山为宅兮草为堂,故曰“草堂”。这里,自然风景秀丽,环境幽雅清新。清代朱集义在《关中八景》中对草堂寺这样描述:
烟雾空濛叠嶂生,草堂龙象未分明。
钟声缥缈云端出,跨鹤人来玉女迎。
这首诗的意思是:像烟一样弥漫山中的雾气,使山色迷茫出现“层峦叠嶂”的景色,草堂处在龙脉的山势上,为大僧人居住修行的好地方。因烟雾笼罩,还没有看清它的“龙象”,只听到寺内的钟声隐隐约约从云端传出,今天骑仙鹤的圣人要来,太华神女亲自出来迎接。正因为这里风景如画,所以,为历代名人高僧常游长居之地,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千年古刹
草堂寺历史悠久。据《通志》载:(草堂寺)即“姚秦逍遥园遗址”。据此推算,至少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草堂寺具体建于何年,已无史可查,只知后秦姚兴建逍遥园时就有这座寺院。《晋书》记载:“姚兴在逍遥园引诸沙门于澄元堂,听鸠摩罗什讲解佛经”。唐代时,有定慧禅师宗密曾对寺院修复过一次,改名“栖禅寺”。北宋末年,这里仍有逍遥园、草堂寺之称。明代王九思《游终南山记》里言明这里“前殿画壁甚古,西南为鸠摩罗什葬塔,有亭覆焉。”清代朱集义在《关中八景》中作“草堂烟雾”序:“西安城西南有圭峰下为逍遥园故址,昔鸠摩罗什译经于此,今谓之草堂寺。”又有史说:“鸠摩罗什不是住在这里,而是住在位于汉长安城东的逍遥园中。这里原为唐兴福寺别院的遗址。寺院内的舍利塔也可能是唐定慧禅师宗密的舍利塔。”这些不同的说法,有待今后进一步考证。不过,鸠摩罗什生前在这里译经讲佛,死后葬于此地,确为史实。正因为这一点,草堂寺才被佛门师徒相传,历久不绝,成为著名的千年古刹。
八宝玉石塔
草堂寺规模不大,在四合头式的寺院里,有佛殿、厢房、走廊、碑石、碑亭和舍利塔。特别是这座舍利塔,塔形珑巧,精妙绝伦,古色灿烂,玉润夺目,为寺内主要景物之一。
为什么叫舍利塔?在佛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释迦牟尼涅槃后,弟子阿难等人将他的遗骸火化,烧出了色泽晶莹、击之不碎的珠子——舍利。众弟子在各地修建坟冢,将舍利分葬,每年都修一个台子,台子建一个覆钵形的坟,坟顶立一根尖刹,这种建筑汉译为堵坡、浮屠、浮图等,这是“舍利”的由来。直到晋代时期的译经人造了一个“塔”字(更早的文献中没有“塔”这个字),才出现“舍利塔”一名。据《如意宝珠金轮咒王经》所说,塔的用途是埋藏舍利,以及佛经、佛像等宗教神圣的物品。若无舍利,以金银、琉璃、水晶、玛瑙等众宝作舍利,行者无力者,则也可到大海边拾清净砂石即作舍利,也可以用药草、竹木根节为舍利。后来,一些高僧死建塔埋骨,草堂寺内的舍利塔,就是为高僧鸠摩罗什修建的。
据志书记载:当时建造这座舍利塔的塔石为西域所贡。该塔高七尺八寸,八面十二层,全部用玉石雕刻镶并而成。石的颜色由玉白、砖青、墨黑、淡红、浅蓝、乳黄、赭紫、灰色等八种彩石组成,故称为“八宝玉石塔”。塔下层有浮雕的须弥山座,三层六台,蔓草花纹。中间八角形龛上的屋脊形盖上,有浮雕圆珠顶,盖下有阴刻佛像图。此塔从建筑风格,雕刻纹饰的手法来看,属于唐代中期的艺术佳作。这里还嵌存有唐大中九年立的唐定慧禅师法碑,碑石由唐代书法家裴休撰文并书字,并由柳公权手书额。这是寺内现存的二十多块碑石中最有名的一块唐代名碑。佛塔与碑石,堪称唐代艺术之珍。如今人们看到这稀世之物,对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会感到无比的自豪!
古树“霄汉”古井“烟雾”
草堂寺内流传着一句“二柏(百)一眼井,爬柏(八百)龙雀树”的话。这是以文字谐音来渲染这里的古树古井的奇异。“二柏”、“爬柏”是指这里的古树已有二百、八百年的历史了。这虽然是一种谐音的渲染,但是这里也以植物茂密,古树霄汉,竹静松幽,林壑优美而闻名于世。据《通志》记载:“(草堂)寺在竹林之心,其竹盖将十顷,乃今根株尽矣。独寺古银杏树四株,上薄霄汉,亦百年外物也。”当年寺院处在千亩竹林之中,其环境之清静幽雅,可为“仙境”。现今,寺门前的古银杏和寺院内的古柏,均已百年古物,枝叶交柯,长势霄汉,历来为草堂一景。
最引人入胜的是寺内的一口古井。它在修竹掩映的寺院北边,井内经常出现烟雾缭绕的奇异景象。据《户县志》记载:“井中腰有石一块,相传,昔时每见一蛇卧石上,辄有白气一股由井上腾,缭绕于省城西南,所谓草堂烟雾者此也。”从这段记载里,反映了古代人们把烟雾的形成,看成是井内的蛇在成龙作怪,喷出白气的缘故,这是不认识自然的一种神话传说。其实,这股缭绕帝都长安西南的“烟雾”,是由于井内地热引起的自然现象。这股升腾上来的热气与周围的山岚水气以及草堂寺上空缭绕的佛炉香烟混为一体,成为稀世罕见的“烟雾”奇景。“草堂烟雾”由此得名。这一奇景,在每年秋冬的早晨,较为多见。由于“关中自古西风雨”,这股上升的“烟雾”,便借助于西风的力量,向东朝长安城飘去,并与其相连接,形成“草堂烟雾紧相连”的胜景。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为了保护这一名胜古迹,于1978年在古井上修建了一座古朴典雅的敞亭,并由当代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烟雾井”三字,使古井风貌,更为增辉。如今,游人可以坐在亭下观赏这一奇特的古井。
圭峰似玉 诸峰如画
草堂寺,地处决胜,独有天然佳趣。《通志》中说:“(草堂寺)门外诸峰苍翠如画”,寺南有著名的圭峰,形似古代的玉圭(古代一种很贵重的玉制礼器)。每逢夕阳西下,轻烟淡雾迷漫山巅,人们把“烟雾空漾叠嶂生”的景象,称为另一种的“草堂烟雾”。寺东有紫阁、凌云、罗汉、大顶等山峰。诸峰突兀峻拔,奇峰野趣。唐代邵蔼曾对这里的绮丽风光这样描述:
壮国山河倚空碧,迥拔烟霞侵太白。绿崖下视千万寻,青天只距百余尺。
这首诗的意思是:这里的山壮美、形胜、高峻、突兀的山峰,倚天而上,屹立在晴朗的天空,在山上回旋迅速的山云变幻奇异,这山云烟雾接近西临的太白山上。从山崖向下看,这里的山崖太高了,就有千万寻(古时尺度八尺为一寻),站在山崖向上看,离天太近了,只有百余尺。
在寺的东边,还有著名的高冠瀑布。瀑急潭秀,气势汹涌,从崖上急泻直下,犹如万马奔腾。正如古人形容的“瀑水激石,吼似惊雷”。在这里,兽不敢惊动,鸟不敢飞鸣,人面相对,不相语声。瀑水人潭后,却一反急态,显得特别的宁静。潭旁绿树环绕、垂柳拂面,山花夹道。这瀑急潭静的瀑潭景色,给人以大自然的美感。
草堂寺,就是处在诸峰如画,瀑急潭秀,茂林修竹的环境中,周围景物莫不为其所借,使天然的风景与人工缔构的寺院融为一体,构成一副苍翠如画的草堂风景图。
三论宗与鸠摩罗什
草堂寺之所以闻名之世,除了它地处优越的自然风景条件外,还因为它是中国佛教三论宗的起源地,历来为佛门名僧高徒朝佛传经之地。
三论宗的创立,是由于佛教中谈空太过造成危机后,出现的一个佛教宗派。最初是天竺人龙树著《中论》和《二门化》,龙树的弟子提婆著《百论》,依据这“三论”讲说的佛教宗派,称为“三论宗”。三论宗是以“二谛”、“八不中道”为教门。所谓二谛,一是俗谛,二是真谛。俗谛认为有因果君臣父子忠义之道。真谛认为一切法毕竟空寂。这就是所谓的俗“有”真“空”。三论宗认为这“有”是假有,非实有,“空”是假空,非实空,远离“有”、“空”,折中二道,称为中道,即三论宗信奉的《中论》之道。三论宗教诲众徒要“言以不佳为端,心以无得为主。无得即无所得,无所得即中道,破一切有所得见,以无所得为本宗宗旨”。《中论》又以“八不”来显中道。即所谓“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中国佛教三论宗开始于鸠摩罗什。罗什以后,师徒相传,历久不绝。鸠摩罗什祖籍印度,出生于中国龟兹(今新疆库车)。小时聪明过人,被称为“圣童”。七岁随母出家,博通经典,精通经藏、律藏、论藏,人们尊为“三藏法师”。
后秦姚兴弘治三年(公元401年),鸠摩罗什几经周折,被后秦皇帝姚兴派人迎至长安,姚兴待以“国师”之礼。当时,鸠摩罗什居住在皇帝御苑——逍遥园内,和弟子僧肇等三千余人,译出《大品般若》《小品般若》《法华》《维摩》《阿弥陀》《金刚》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论,共97部,427卷。这是我国第一次用中国文字大量翻译外国经书。后来,鸠摩罗什在草堂寺内讲解译出的三论经典。据说,当时远道而来听讲的沙门约有五千多人。可见当时罗什门下徒从之多。鸠摩罗什还译有小乘教的《俱舍论》和《成实论》。这两论经罗什传授,在南朝时期一度颇为发达,各成为一个宗派。由于鸠摩罗什精通梵语,又娴熟汉文,所译之经八方称赞。因而,被称为中国佛教四大翻译家之一。鸠摩罗什于后秦弘治十一年圆寂后,葬于草堂寺。传说,罗什死后,焚之其舌不坏,埋在塔下,即现在的“八宝玉石塔”。罗什创立的中国佛教三论宗,后来流传到日本。因而,他在日本佛教界也享有盛名。
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草堂寺已开辟为中外游人游览之地。近几年,为了恢复《关中八景》之一的“草堂风光”,曾先后对寺内的八宝玉石塔、碑亭、烟雾井、大殿、厢房、山门等进行了全面的修葺,对古树名木妥善保护。如今,寺内朱梁画栋,雕门刻窗,柏竹交翠,名花异卉,曲径通幽,清雅别胜,实为人们浏览之胜地。
太白积雪
太白山,又称太乙山,位于陕西眉县南15公里处。海拔3767米,为秦岭主峰。自古以来,太白山以它的高峻雄伟,奇异皓然而闻名于世,是历代人们游览的名山胜地。
高峻雄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断峨眉巅”,这是唐代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形容太白山高峻的两句话。太白山是秦岭山脉在关中的最高山峰,也是我国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一高峰,它如同“鹤立鸡群”,冠列群峰之首,即高峻又秀杰。它的最高处叫拔仙台,也叫八仙台太白洞,这里碎石堆积,色如白雪,是个“琼瑶世界”。石缝中的奇花异草,傲寒吐放,成为太白山负有盛名的奇观。传说,在唐贞元年间,有一壮士叫韦自东,以壮勇闻名。当时有一道士炼丹于太白洞中,有数妖魔入洞,击散药炉。道士便邀请韦自东上山,仗剑相护。这时,有妖魔化作美女而来,与韦自东纠缠。韦自东识破妖魔的伎俩,以剑击退,除尽太白洞中的妖魔。后来,道士驾鹤而来,慰劳韦自东曰:“妖魔已尽,吾弟子丹将成矣。”韦自东释剑礼之,俄然突入山洞,药炉暴烈无遗。从此,这里留下碎石堆积的痕迹,“拔仙台”大概出自这个传说而得名。从拔仙台往下看,群峰罗列,山势峻伟,云海茫茫,如置身于虚空之上。向上看,举手近日,星辰森列,似乎身跃太空。极目远眺,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若在黄昏,太白山上观余日,也是难得的奇景。伟大诗人李白,曾以浪漫主义的想象,描写了太白山的奇异风光。他在《登太白峰》中写道: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攀登。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从长安城西去,要攀登太白山峰,因山高路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还拼命地向上攀登。我在太白山上,太白金星仙人与我谈话唠家常,还为我打开成仙的天门关。我多么愿意乘上这微风,像仙人一样,驾上浮云,直出云间。站在高高的太白山峰上,几乎举手可以摸到月亮,向前看,以览众山小,好像无山,我恋恋不舍离别这里的武功山,这一别何时还能再回来登上太白峰呀!
在交游之风盛行的唐代,太白山曾是文人、名僧常游之地,他们游踪所至,美景在目,心有感触,便形诸笔墨。故在唐诗中留下不少描写太白风光的诗篇。唐代诗人林宽《送僧游太白峰》一诗,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首。他这样写道:
云深游太白,莫惜遍探奇。
项上多灵迹,尘中少客知。
悬崖倚冻瀑,飞狖过孤枝。
出定更何事,相逢必有诗。
这首诗的意思是:高耸入云的太白山峰,密林漫布,云层缭绕,使游人感觉在云雾之中,在山上到处是奇异的山峰、花木,使人目不暇接,看都看不完。登上太白山顶,那奇异的灵山怪石,古迹遗址,多不胜收,只有登上太白山顶的人,才能看到这些奇迹,没有上山的在平地住的人是很少知道山上的奥妙奇异。在太白山上你可以看到倚挂在悬崖上的瀑布冻结成冰柱林景象,你还可以看到长尾猿飞快地在山涧之间的孤枝上攀沿的险景。下山后,还有何事能比得上在太白山上看到的那么多的奇景使你感觉深刻?在和朋友相逢时.必然要以诗抒发这心中的感受。
太白山不但是诗人名僧经常交游的胜地,在汉唐之际,太白山曾作为都城长安去西的一个军事要塞。古时,西域多事,西方有重要军事动态,就在太白峰顶上点燃烽火,向长安报递消息。唐时有一句“西方太白高,壮士羞病死”,以太白之高,激励青年投军边疆。
太白积雪
“太白积雪”一景,早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里采录的古老传说中记载:“太白山南连武功山,于诸山最为秀杰,冬夏积雪,望之皓然。”这是“太自积雪”最早的出处。在《录异记》中,也有一段奇异的传说:“金星之精,坠于终南圭峰之西,因号为太白山,其精化为白石如美玉,时有紫气复之。”这两种古老的传说,后来,形成对“太白积雪”一景的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太白山,由于山高云淡,空气稀薄,气候寒冷,终年积雪不化,即是三伏盛夏,皑皑白雪,仍然莽莽天际,人们远在百里以外的五陵道上,引镇原上,遥望太白,有玉龙横卧天门之象。另一种说法是,太白积雪并非真雪。因为太白山顶多是由淡色的片麻岩组成,由于气候高寒,风吹雨淋,霜冻强烈,使整块岩石不断风化破碎,不停地沿着山坡滑落。因而,在海拔三千三百米以上,就形成了一片白色的海洋。这样,青绿色的山腰与白色的山顶相辉映,给人以“白雪皑皑,六月积雪”的奇异景象。这两种说法虽完全不同,但“太白积雪”一景,则完全一样。
观赏“太白积雪”一景,古人有很多讲究。要取得“积雪”一景的最佳效果,最好的时辰应选在晴日从远处遥望,特别在早春或晚秋季节,太白雪峰出于苍山岚影之上,衬着朝霞或夕照,其景致格外壮观美丽,令人心旷神怡。清代朱集义在关中八景中对“太白积雪”,曾这样描述:
白玉山头玉屑寒,松风飘拂上琅云。
云深何处高僧卧,五月披裘此地寒。
这首诗的意思是:太白山的积雪像洁白的玉屑一样覆盖整个山头,使人产生出寒冷之意,山上的松树被风吹动,产生的松风,轻轻地吹到山上像珍珠样的、洁白如玉的山石上。太白山,山高云深林密,看不见山中的寺庙,要寻访这里的高僧和尚,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你如果要看太白山的风景,在农历的五月天到这里来,是最佳的时节,但是别忘了带上裘皮棉衣。
湖泊与“神鸟”
在太白山峰间,有三个圆形的“冰川湖”,分别叫:大太白湖、二太白湖、三太白湖。民间也叫大爷海、二爷海和三爷海。大太白湖面积约有三十多亩,是我国内地海拔最高的高山湖泊。这些湖泊非常奇异,湖水常年保持清澈碧蓝,一尘一染,可鉴毫发。若遇天气晴朗,阳光折射,湖面常放射出五色霞光,景色十分迷人。古代时,关中遇有久旱不雨,人们就由远门口入山,来到“太白湫泉”祈雨。“太白湫泉”即大太白湖。传说,这里气候特别奇异,只要在湖边敲锣击鼓,放炮鸣号,狂风暴雨顷刻就会发作。《水经注》里就有这样的记载:“山下军行,不得鼓角,鼓角则疾风雨至。”宋代苏东坡曾对这奇异的传说感到惊奇,他说:“生平闻太白,一见驻行驺。鼓角谁能试,风雪果致否?”这些古老的传说,增添了人们对太白山的奇异之感。
更令人罕见的是,这里有一种鸟,人们称为“神鸟”。它专门守护在湖边,遇到明净的湖面上有污物时,便会飞来把污物衔走,一个鸟叼不动就有另一个鸟飞来,两个鸟一起抬走。这种罕见的景象,说起来难以让人相信。其实,这是千真万确的,不然,湖面何为“一尘不染”。对此,唐代文学家韩愈有诗描写过这种景象:“鱼虾可俯掇,神物安敢寇。林何有脱叶,欲坠鸟惊救……”“欲坠鸟惊救”就是写的这种“神鸟”惊救欲坠脱叶的情景。据说,这种鸟比燕子大,头上长着一撮白色的羽毛,黑背胸红尾巴,周身羽毛华丽,体态非常可爱。有不少游人来到这里,都想看一看“神鸟”的本领。
素有“中国动植物园”之称
太白山地处我国南北地理界线,南坡温暖多雨,北坡寒冷少雨。而且,随着高度的变化,气候、土壤、动植物等,都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形成了从暖温带到寒带完整的生态系统。因而,在这里动植物种类极为繁多。据统计,秦岭上生长着我国从南方到北方的各种植物大约两千多种。稀有的植物如太白花,太白米,太白茶,枇杷玉,雪山一枝花,独叶草,天麻等,都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在太白山原始森林里,还有大量的珍禽异兽和罕见的昆虫等。最珍贵的动物有熊猫、金丝猴、羚牛、羚羊等,鸟类动物更是栖居繁异。据统计,太白山有各种鸟330多种,占全国鸟类动物的四分之一,我国独有的锦鸡就生长在这里。人们在这千姿百态的鸟类世界里,聆听百鸟啼鸣,该是多大的享受!
由于动植物资源丰富,被国家划为四十五个自然保护区中的三个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誉有“中国动植物园”之称。因而,每年有不少人慕名登临太白山,进行有趣的地理、地质、生物等方面的科学考察。
手掌参与孙思邈
在太白山海拔三千米左右的林地上,有一种像刚出土的玉米苗一样的植物,挖出它的根部像一双小手似的茎块,这就是太白“手掌参”。相传,原来太白山上生长着人参。药王孙思邈为给穷人治病,来到太白山上寻找人参。人参是个富贵精,专门走有钱人的门槛,从不救穷人的命。它得知药王要寻找它为穷人治病,便连夜逃遁。药王孙思邈穷追不舍,一直追到东北的长白山上,才追上了人参。于是,药王用绳索将人参的双手反绑起来,带回太白山。可是当他回来一看,只见剩下人参两只断手,不见人参了。从此,人参就生长在长白山,手掌参就生长在太白山。这个神话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民对药王孙思邈的赞扬。
孙思邈是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孙家原)人,活了102岁(公元581——682年)。他医术高明,是隋唐时期最杰出的医学家。曾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这两本书记载了古代到隋代800多种药物和5300多个药方。为我国医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医德极为高尚,为人治病绝不贪财,对贫富贵贱的病人一律看待。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山区,一面采药,一面为穷人治病。当时,隋文帝请他做国子博士,他托病拒绝了。到唐太宗时让他做谏议大夫,他也拒绝了。唐高宗曾召他进京,也被拒绝了。但是,他从来没有拒绝过穷人的要求。那时,山区人民患大脖子病,他用海带、海藻等药物来治病。患脚气病,他用谷皮煮汤合在粥内来预防。这些治疗的方法和近代科学发现完全符合。他很重视卫生,经常劝人们不要随地吐痰,注意饮食,避免过度疲劳等。《史书》上记载这样一个故事:初唐文学四杰之一的卢照邻,曾以老师之礼来对待孙思邈。一次,卢照邻问他做一个好医生的道理。他说,天有四时五行,下雨刮风是天时变化的“常数”。人有四肢五脏,工作休息,新陈代谢,也有一定规律,生理失调才会发生疾病。一个好医生,就要懂得这个道理。高明的医生为人治病,就要对症下药,把病治好。他还说,有的人只读了三年书,就骄傲地说天下没有他治不了的病。等治了三年病后,才知道自己懂得实在太少了。他又说,有人偶然治好一病,就以为自己天下无双,这是很要不得的。孙思邈的这些主张,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历史就是这样,谁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就尊敬他,纪念他。孙思邈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称他为“药王”,把他的故乡北五台山改为“药王山”,给他修庙立碑,追念他的贡献,还为他编了很多神话故事。“手掌参”故事就是其中一个。
有关太白山的史话、传说还很多。若要真正了解太白风光,饱览太白山色,最好还是登山一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