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考察纪行
2007年11月28日至12月16日,我随陕西省水资源优化配置培训团赴西欧,考察了西欧的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管理工作,同时目睹和体验了异国的民情风俗,印象难忘。
从北京到柏林
(11月28日)
早晨7时,我们培训考察团一行21人,经过10多个小时的火车颠簸到达北京西站。虽不是很疲劳,但大家已有几分倦意。7时30分,在北京西站简单用了早餐,前往首都机场。手机信息显示:北京最低气温2℃,最高8℃。不过风有些大,使人略感寒意。机场室内气温很高,大家不约而同地将外套脱下,搭在胳臂上。怕热的,干脆脱掉毛衣,仅着衬衣在机场里来回穿梭地办理着各项出境手续。
飞往德国慕尼黑的飞机原定北京时间13时30分起飞,我们11时就办完所有出境手续,进入登机区等待。13时30分,仍不见登机通知,大家有些躁动,这时广播通知:“去德国慕尼黑的旅客,我们抱歉地通知,您乘坐的CA961次国际航班,因航班安排延时起飞,请你们耐心等待。”既然是航班安排,就别安排旅客在13时30分等候起飞,没有任何解释,只需大家耐心等待,大家愤愤不平地不同意这种说法,有人干脆说是无理自言。原定到慕尼黑后又要立即转机去柏林,明日还有安排得紧紧的考察日程,这一延时起飞,安排的日程将被打乱。问谁都不清楚,这就是我国的国际航空,这是我第二次遭此待遇。2003年去日本,也是这家公司,同样在北京延时两个多小时。无奈,我们只好自掏腰包,在候机厅旁的咖啡厅边品咖啡边打牌,来消磨时间。
16时,终于等来了登机通知,这时北京的天已经擦黑了。飞机起飞到达预定高度后,机上播音员才告诉旅客,由于飞机晚到,延迟起飞,请大家谅解。前后两种说法,不能自圆其说。经常乘飞机的大多知道:民航飞机一般在7000米—1.1万米高度飞行。飞得太低了费油,太高对飞机性能要求也高。大飞机、性能好的飞机才能飞得高。8400米以下高度实行300米垂直间隙,8400米至1.25万米,飞得高的大飞机一般不存在空中拥堵间隙。什么原因,看来只有航空公司明白。
飞机爬到万米高空,就看不到北京地面的阴灰天空了,阳光从机窗中射进舱内,机内一片明媚。飞行1个小时后,机上服务人员告诉我们,现在已飞到蒙古高原上空,坐在机窗旁的我把目光投到窗外,茫茫戈壁、漫漫沙丘,在飞机上看却平平展展,一望无垠。有些地方,不规则的坑凹就像嫦娥一号飞船从月球上发回的照片,偶尔有一块块蓝格盈盈的如镜水面,像一只硕大的眼睛,注视着苍穹。水面呈不规则的圆形,水面的外侧,有一圈白色的边,那是水面结冰后在水浅处呈现的色泽。白色的雪覆盖了蒙古高原,山峰沟壑披上了银白色的纱帐,从高空中鸟瞰,冬日阳光照耀下的雪峰,白色中泛着一层金黄,像一幅以白为主色调的木版画,山脊、山梁像树叶的叶脉,清清楚楚地映入眼帘。在陆地上人们讨厌的荒山,在白雪的包装下变得煞是可爱。这时,我突然想起了伟人毛泽东的词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在这个高度上,我真正理解了伟人的博大胸襟和那些词句的磅礴意境。
飞机追着太阳,还是追不上太阳西斜的速度,天渐渐地暗了下来,白色的天际灰蒙蒙的。天际线处,一道泛着白边的金黄色宽带,将陆地和天空分辨得清清楚楚。慢慢地,金色的带消失了,夜幕降临了。北京时间29日14时30分(当地时间28日下午7时30分),飞机行程8200公里后,到达德国慕尼黑机场。颇费周折的2小时转机手续办理完毕后,我们又登上了去柏林的飞机,这时已是当地时间28日晚上9时30分(北京时间29日16时30分)。北京到慕尼黑的飞机,虽说是国际航班,乘坐的应大多是中国人,但从慕尼黑到柏林的飞机上,除了我们21人是德国人眼中的老外——华人外,全是德国人,机上播音员也只讲德语、英语,我身旁坐的一位女孩手拿封面为蒙娜丽莎像的书籍认真地阅读着,语言不通,相互一笑,算是打了招呼。到达柏林机场,已是当地时间晚上11时多了(北京时间18时)。5位同志的行李未同机到达,与机场交涉了半个小时,答应明日查询后如到达即送到酒店。机场发了简单的洗漱用具一条毛巾、一支牙刷,我们离开柏林机场,入住赛纳通宾馆,一看表,差4分钟就是当地时间凌晨1点,在北京,这个时间正好是早晨人们上班的时间。
屈指一算,从北京到柏林,我们整整用了13个半小时。万里之遥,用这点时间,突然手机嘀嘀作响,一看是一条“国际短信”:
陈仓日已高,柏林夜未晓;
父亲去考察,万里异域遥。
女儿发的,我不禁一笑。亲人的问候也随我们从地球的东面到了西面,真是世界很大,地球很小啊。
国家垄断供水企业
(11月29日)
今天的日程是考察柏林的健康环境保护部,这个部是水资源的管理部门。
穿市而过的施布雷河是易北河的支流,水量充沛,河水清澈舒缓,水鸭轻轻游弋,成群水鸟绕岸飞翔。铁路、高楼、教堂、街道依河而建。这个部就坐落在施布雷河右岸,办公大楼距河堤不到20米,对面就是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中国国旗在大使馆院内的旗杆上迎风飘扬。柏林健康环保部一个略显肥胖的中年女士达尔科,给我们介绍了柏林的水资源管理情况。
德国是联邦制国家,是欧盟成员国之一, 35万平方公里的国土,8500万人口,全国分为联邦、州、地区三级,现有16个州,14808个地区。德国地处欧洲中部,有欧洲大陆“十字路口”之称,德国地势南高北低,广袤无垠的平原,连绵起伏的山峦,星罗棋布的湖泊,众多的河流,风光旖旎。德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执行欧盟水法。联邦颁布法律法规,并不处理具体事务,州政府制定州里的水法规制度并实施。在德国,水的利用是国家行为,没有私人企业。大的河流产权是联邦所有,涉及水质、环境由州来管理。私人森林中的湖泊,归森林所有者,但开发利用要由州来批准。地下水不属于任何人,对地下水的利用也要州政府来批准。一些公司的花园、草地等要抽地下水自用,需州政府来审批,只有在不影响公共用水的情况下,才允许抽取,并要负责水环境的治理、河岸塌陷、水间浮物清理、环境保护等。
在水资源所有权国家所有,水企业国家垄断的前提下,欧盟水法要求,要努力使水质恢复到工业化前的状况,即便不能完全达到,也要尽可能区域性地达到。欧盟有一个专门委员会负责监督治理工作,欧盟各国状况不同,特别是经济状况存在差异,贯彻力度有所不同,但大家都在朝一个目标前进,即在2015年以前,使水质达到历史最好状况。
150多年前,德国开始搞工业化,一时间水的质量很差。现在水的质量很高,自然河流基本恢复了原生态状况,自来水可直接饮用。柏林水厂就是一个范例水厂。柏林水厂1886年建成,现在的厂房还是原来的建筑物,典型的欧式风格,红墙尖顶。工厂的经理给我们介绍了这个厂是如何达到水的直接饮用的。
在德国,地表水是不能作为饮用水源的,饮用水源必须是地下水。柏林水厂年供水2.09亿立方米,有9个分厂,70个泵站。水厂水的来源60%是河水下渗,32%是湖泊下渗,8%是地表水回灌。在水厂附近,水源50%靠水岸渗水,雨水下渗40%,其他8%。下渗的水经过100多米石层过滤,水过无氧层后,细菌无法存活。水厂有一套过滤装备,但从未用过,因为渗水过程中已经解决了过滤问题,这就使得水厂并无沉淀池这类设施。有一段时间,森林里的水抽多了,地下水位下降,政府就采取措施,把“方湖”等大湖里的水补给森林地区,保证这里的水位不下降。在德国,经过处理的水才能排放到河流中,然后渗入地下,作为饮用水源。柏林水厂供水能力4亿立方米,由于有些企业倒闭,加之采取了节水等措施,近年来用水量减少,1989年后3.5亿立方米,现在为2.1亿立方米。供水企业1999年以前全部是国有产权。现在实行股份制改造,51.6%股权归国有,48.4%是私有,私有部分只拿利息收入,不实行股份分红。这是政府垄断水市场,又让私人资本参与的实践。柏林水价由政府定价,饮用水每立方米达2.4欧元(合26.4元人民币),排污水价2.5欧元(合27.5元人民币),有专门的污水计量装置计量污水排量。
车行在柏林城中,徜徉在街头,你可以真正领略这座城在林中、水在城中的城市风貌,公路旁成片的森林绵延不断,高大的松柏、挺拔的杨树桦树一片翠绿,一片金黄。初冬,厚厚的落叶铺满林间,踏上去软绵绵的。一个个清澈的湖泊掩映在万树之中,红墙、别墅、小屋布满山坡林间。导游告诉我们,这是城中富人的别墅,是夏天放假休息的地方。高福利型的社会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使资本主义在“垂死和腐朽”中仍然显得生机勃勃,像水这样的基本公共生活品,资本主义国家也把这类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牢牢地掌控在政府手中。
走进波茨坦
(11月30日)
今天日程安排是去波兰登堡州首府——波茨坦,考察城市供水、雨水利用和防洪。
波茨坦距柏林30公里,人口约20万,易北河、哈韦尔河流经波市,形成了许多湖泊,使1000平方公里的城市成了一个岛屿。10%的水域,60%的森林和草地,生态环境非常优良。
出柏林城,车程约半个小时,一条宽大的河流横亘在眼前。河水很大,但水流平缓,成群的水鸟时而在水面上自由地游动着,时而纵身一跃,在河上空飞翔,打着旋儿又落在水中觅食,河右岸高大的树木与成片的森林相连,右岸缓坡地上,绿茵茵的草泛着生机。一座灰色油漆涂过的桥,长不足百米,横亘在河上。桥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雕塑,昂首站立。德国未统一前,这里是东德与西德的边境桥,就是在这座桥上,苏美两国的间谍在此交换情报。1962年美国U-2侦察机被击落,被俘飞行员与苏军一间谍的交换就在桥上进行。两德统一后,这里的边界拆除了,只剩下这座桥还记录着曾经在此发生过的一切。
考察完水厂、雨水利用工程、污水处理厂后,我们匆匆浏览了广场、莫愁宫、新王宫、教堂等名胜古迹。急切切踏上去采齐琳霍夫室(也叫波茨坦宫)的路,看看曾经改变了世界格局的波茨坦会议旧址。波茨坦宫位于一片森林别墅群中,一个大湖就在宫的旁边,波宫被掩映在一片绿树之中。冬季,大多数树木叶子已凋落,但高大的松柏依然郁郁葱葱,挺拔苍劲地屹立着。波茨坦宫是座米黄色的两层楼房,陡坡尖顶,门墩是圆柱形尖顶,像我国农村的土圆仓。以门墩为轴线,两侧延伸各50米左右的是两层建筑物,从门洞而进,是个方方正正的院子,一个三门庭走道,通向建筑物的中心,宫门前是一个很大的广场,广场的周围被高大的树木包围着,这个看似普通的建筑物建于1917年,以德国末代皇太子夫人的名字命名。二战后期,柏林比较混乱,斯大林看准了这里的安静和良好的环境,提议于1947年7月17日至8月2日在这里举行了苏、美、英等国首脑会议,从此这里名扬世界。宫内大厅中央一个大圆桌上,插着苏、美、英三国国旗。围绕桌子放着3把大扶手椅,靠窗的一把为斯大林座位,其余两把为杜鲁门和丘吉尔座位。每把扶手椅之间放有4把靠背椅。这是与会三国高级官员坐的。三大巨头会议期间的工作室按原样陈列着,一切好像是刚刚发生过的。会议中正值英国大选,丘吉尔匆忙回国参加竞选,竞选失败后新任首相艾德礼及新外长贝文于7月18日参加了最后几天会议。这次会议,主要研究了德国问题、波兰问题和奥地利问题,缔结和接纳联合国会员等。从历史角度看,这次会议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也开始了苏美两国瓜分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的争斗。会议通过的《波茨坦公告》,苏、美、英、中四国首脑签字,促令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日本霸占的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对中国人民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会议,事实上宣判了日本侵略者的失败,为中国主权及领土完整提供了法律依据。
站在波茨坦会议遗址,我们有一种胜利者扬眉吐气的英雄气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正义战胜邪恶,法西斯得到了惩罚。张狂一时的德、日、意法西斯,在人民的胜利面前,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虽然,今天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主流,但世界的苦难史不能忘记,就是当今的世界,各个角落大大小小的战事,仍连绵不断。人类远离战争,永久和平的目标远没有完成。
没有灌溉系统的农田
(12月1日)
昨夜下起了雨。
早晨起床,推开窗户,满眼是水漉漉的街道和马路。
德国室内温度很高,热得让人透不过气来,甚至有些窒息。昨天行程较多,多数人还未起床,离吃饭还有近一个小时,我独自出宾馆大门,一阵冷风裹挟着雨点,劈头盖脸地袭来。面颊顿时流起水来,眼镜片也被雨水淋得一片模糊。大街上除了雨声、风声和汽车偶尔驶过的沙沙声外,一片寂静。我将头缩进了风衣领内,尽量躲着风雨的抽打。德国雨很多,但每场雨下得时间不很长,几乎看不见降雨产生的径流,因为虽然雨多但并不狂暴,只是雨过地皮湿。当8时20分乘车出发时,雨已小多了,到9点半,雨完全停了。
出柏林城,上高速公路,路两旁除了森林还是森林,公路就像夹在森林之间的一个飘带,在两岸绿色中不见头地延伸着。一会儿森林就在路边,一会儿森林又远离公路数百米;一会儿森林在平坦的平地上,一会儿又在微微隆起的丘地上。出城区约30公里后,森林距高速路渐渐地远了,现出一片平缓的地带,草有黄枯的,也有翠绿的。羊、牛在悠闲地吃着草,草地旁还种有小麦等农作物。农田、草地上,几乎看不到机井、渠道等,更没有我们的山区层层梯田绕山转的景观。微坡农田的交会处,有一片片洼水,坡地上不见雨水冲刷过的沟壑,连小小的沟壑也难寻觅得到。低洼处的水缓缓流进农田旁的小溪,呈现出森林环绕着农田,农田中小溪水长流的田园风光。
担任我们学习考察的导游是位德国籍的中国福建人,名字很好听,叫唐若谷。唐导有1.7米,讲一口流利的德语和英语。他是上世纪80年代留德的中国学生,学成之后就留在德国,做了自由职业者,主要是搞导游和法律方面的工作。他的太太、孩子也都成了德国人。唐导告诉我们,这里属海洋性气候,降水不像咱们中国集中在夏秋两季,雨多,但比较均衡。农田里有一些排水渠道,一般没有灌溉设施。老天对这里的农民如此厚爱,宠爱得让人嫉妒。难怪到德国三天来,每天都下雨,真有些我国古诗上所描写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雅意。优越的自然条件,使这里几乎不需要平整土地,对农灌也不迫切。同行的省水利厅负责农田基建的周亚岐副处长诙谐地讲:我这个农建办主任如果在德国是要失业的。这里的农田、农业,是真正的雨养农业,这种没有农灌系统,不需搞土地平整的农业,是原生态农业。
圣诞前夕的不来梅
(12月1日)
从柏林到汉堡,在汉堡短暂停留后,下午到达不来梅。刚刚进入12月,离圣诞节还有24天,但这里的节日气氛已经很浓很浓,浓得让人似乎听到圣诞老人匆匆来临的脚步声。
不来梅位于德国北部威悉河入海口,是德国最小的联邦州,人口68.4万,面积404平方公里,不抵我国一个中等县的规模。就是这个不大的州,却有1200多年的历史,现在是德国的尖端科技、科研及航天城。
威悉河,从这座城市流过,成为这座城市的心脏河,成为这座城市的魂。威悉河里有各式各样的船,有的在航行,有的抛锚停泊,河中白色点点那是河鸭在自由游弋,还有那复制的14世纪的水上交通工具,供游客们旅游观光乘坐。码头上,大型船舶繁忙地出出进进,一派现代海运风景。威悉河在城区,分成许多河汊,河汊不宽,但流量充沛。河两岸高楼林立,教堂、市政厅等欧式风格的建筑物,把这里装扮得像童话世界般美丽。河两岸的建筑物,一层大多是商场,行人走在一层的长廊下,风刮不着,雨淋不着,很有人性化的味道。圣诞节前,围绕市政厅和罗兰骑士雕像,广场上,步行街上,甚至在宽敞一点的桥梁上,到处是搭成景点式的售货亭。这些售货亭风格各异,有彩色的小木屋,有纯玻璃钢的售货房,还有圆形的边制作奶制品边销售的操作间式的。在威悉河的一座桥的人行道上,白色的帐篷搭成的售货亭一字儿摆开,与周边环境十分协调。起初我们以为这是桥上固有的建筑物,走近一看,原来是圣诞节前的临时摊点。导游讲,不来梅的圣诞市场是德国最漂亮的圣诞市场,几百个装饰得有圣诞情调的售货亭在圣诞节前把整个城市装扮得非常美丽。圣诞礼品是生活日用品、工艺品等,很具欧洲特色。圣诞节前的消费约是德国一年消费总量的40%左右。不论是富豪还是穷人,节得过,钱得花,只是花钱的多少不同,过节的奢侈程度不同而已。圣诞节的礼品,出自中国制造的不少,难怪外国人讲,没有中国制造的礼品,不知圣诞节怎么过。
不来梅是一座古城。建于公元1043年的哥特式圣•皮特利大教堂,尖尖的教堂顶端耸立云间,教堂内外墙壁上的各类雕刻尽显昔日的富丽堂皇。文艺复兴时期的市政厅前,蓝底白色12角星,星中央是古城堡,钥匙形状的市徽镶嵌在市政厅的入口,两尊威严的卧狮石雕静静地守卫着市政厅。市政厅广场前人山人海,那是逛街和购物的人流。一辆绿色的有轨电车,挤满了乘客,从人群中钻了出来。车速不快,车旁还有一个摇着铃铛的管理者,示意着逛街的人躲避。在这里,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地面是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现代物流和现代商品,头顶是古老而又典雅的城雕与建筑。在一个售货亭里,两名中年妇女,身着桃红、咖啡色的防寒服,慢慢地品着咖啡,吃着巧克力。两个年轻的少女,全身泛着青春的活力,在圣诞市场上照相留影。购物者提着大包小包的物品,喜气洋洋地穿梭于各个商场间。河汊的交汇处,建筑物的拐角处,有不少老人,用扬琴演奏着悠扬的乐曲,那是艺人们的一种生存方式。还有一堆年轻人,围成一大堆,奏着乐,起着哄。
在不来梅,传颂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头驴为主人辛苦了一辈子,但它老了,不中用了,于是主人想杀掉它,吃它的肉,剥它的皮。驴听见了,很伤心,它选择了逃跑。在逃跑的路上,它碰见了一头与它遭遇相同的狗,它俩结伴而行,继续亡命天涯。后来它俩在路上又遇到了同样命运的一只老猫和鸡。4个同伴互诉衷肠,4只动物也各展其能,它们发出的4种吼叫声,居然把一个木屋的强盗给吓跑了,据说它们从此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好日子。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既使你老了,别人抛弃你,你们仍然是有用的,对自己,对别人都有用。也告诉人们,别的地方不容纳你,不来梅接受你。在不来梅的商业街上,当夜幕降临,霓虹灯初上,一组组驴、狗、猫、鸡4个动物依次相叠的图案就闪烁在大街小巷,穿过市政厅后的大街上,一尊4个动物的雕塑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人们纷纷在此照相,并要双手握住最下面动物——驴的前双腿照相,据说那样可以赐福给你。
2007年12月的第一天,我们亲历了不来梅圣诞市场的热闹之夜。
低洼之国的拦海大坝
(12月2日)
今日行程安排是去荷兰的首都阿姆斯特丹。荷兰是欧盟27个成员国之一,欧盟是由欧共体发展而来的,从1993年11月1日《欧盟条约》生效后,27个成员国实行内部边界空间开放,统一使用货币——欧元,共同实施外交和安全防护等。在欧盟成员国之间旅行,边界上是无军人把守的,边界上看不到铁丝网等设施,只是在公路上或交通要道上,竖上一面整体蓝色中间12个黄色五角星的欧盟盟旗和两个邻国各自的国旗,示意你进入欧盟另外一个国家。在欧盟成员国间旅行,就犹如在我国省份间旅行,从地域风情上,寻找不出异国之感。
昨天,从柏林到汉堡用了3个半小时,又从汉堡到不来梅,晚上住不来梅。早晨出发上路时,天下着小雨。不知是下雨的原因还是其他因素所致,公路两旁的农田、草地上有不少渍水。导游告诉我们,荷兰全国60%的地区海拔不到1米,约四分之一的国土低于海平面,最低的在海平面6米以下。如果没有一系列复杂的水利设施阻挡,荷兰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每天至少被潮汐淹没两次。荷兰是世界有名的“低洼之国”。
雨停了,天上的云很低,低得似乎可以触手可摸。云飞快地在天空中翻卷着,由黑色变成铅灰色。一阵风吹来,密实的云层被撕开了几个口子。天,露出了本色,一束束阳光,破云而出,大地顿时有了生机。天空像一幅中国的重彩水墨画,草地上不时有马、牛、羊群在觅食吃草,黑色的野天鹅不时出现,使满车的游人兴奋不已,都伸长了脖子向外张望。还有母鹿们带来小鹿,一簇簇,一堆堆地在草地上戏耍,草地上风车旋转,牛羊觅草,一派和谐的田园风光。
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荷兰上世纪的伟大工程——围海造陆地的须德海大坝。须德海属深入内陆的内海,面积有3500平方公里,一条宽阔的长堤,横亘在北海与须德海之间,把海分成两半,使两海的海平面出现高差,连接深海的海平面高于伸向海岸的海平面。荷兰人把低于海平面的海水抽入高于海平面的海中,硬是造出16万公顷的陆地。须德海变成一个内陆湖——艾瑟尔湖,在湖区设5个垦区,已开垦4个,完全开垦后可使须德海60%变成陆地,我们粗略地计算了一下,修建90米宽,高10多米,长32公里的海堤,需要20多亿立方米的石料,这对一个只有3.4万平方公里,人口1000万,并无丰富石材石料的国家,真是难以想象。荷兰人民从13世纪开始,筑堤排水,垦田造地。16世纪以风力排干湖水,造就耕地,19世纪以后,随着动力革命的出现,电动水泵及其他技术的应用,加快了围海造陆速度和效率。700多年来,先后筑堤2400多公里,围海造出7100多平方公里的良田,造田面积占到了国土面积的21%,这不能不堪称奇迹,这奇迹显示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意志。据说,月球上的宇航员,在回望地球时,能看到地球上的人工建筑物只有两个,一个是中国的万里长城,另一个就是荷兰围海造田的堤坝和圩田。
站在拦海大坝上,远眺看不到尽头的海堤大坝和一望无际的大海,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荷兰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就像海堤大坝上弯腰抱石筑堤的男子铜像雕塑一样,永远屹立在海天之间,成为人类征服海洋的典范。
风雨风车村
(12月2日)
一踏进荷兰的国土,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广阔的地平线上飘荡着云朵的迷人风景,云朵下广袤的原野静静地竖立着白色的高大的风车。风车先是一个,在村旁悠闲地转动着;接着是一行,3—5个;再接着是一大片,有40—50个;甚至更多。现在的风车,大多是传统风车的现代化变形,是发电用的风车,多数是乳白色的,三大叶片高达100米。风车叶片标上了红色的空中预警标志,那是告诉你:风车高度超过100米。风车把风力变为电力,供应着村庄农舍,供应着千家万户。
荷兰一年四季吹西风,同时又濒临大西洋,海陆风常年不息,这给风车的诞生提供了先天条件。荷兰最早的风车来源,一说是1229年荷兰人自己发明的,一说是从德国引进的。荷兰风车最初是用来抽水的。荷兰是个低洼之国,早期人们用堤防隔绝外海而形成沼泽地或内湖,风车动力将湖中的水抽干,使沼泽变为陆地。16—17世纪,随着荷兰在世界商业中作用增大,各种原料,从各水路运抵,风车加工大麻子、亚麻子、香料、木材等,以风车为动力建立了许多磨坊、锯木厂、造纸厂。18世纪,荷兰风车达1.8万架,每架约6000马力,风车不停歇地抽吸着内湖水,保障了三分之二国土免受洼水之害,又造出了近20%的陆地。人们用“上帝创造了人,荷兰风车创造了陆地”来比喻风车的功绩。的确,风车对荷兰来讲,功不可没。随着工业革命中,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的出现,风车的作用受到限制,现在荷兰全国有风车2000架,但荷兰人民并没有忘记风车。全国几百处风车博物馆、风车村,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全国“风车日”。风车,已成为荷兰的“国家商标”。
12月2日上午11时,坐在奔驰大客车上,车外滂沱大雨,一个个、一排排、一组组发电风车仍在雨中不停歇地转动着。距阿姆斯特丹20公里时,车驶出高速公路,驶进了桑达姆风车民俗村。雨很大,风更大,雨落伞上叭叭叭像是下冰雹。风吹雨伞有将人提起来的感觉,风无情地把伞吹成碗状。这风,使我们真正理解了这里为什么能产生风车。风车村,真正是一个风车的世界。村内水网密布,大河、小溪上木质的桥涵,尽显中世纪时期古老的欧式房屋。各个时期的风车,在河边,在村头,在地埂边,在村民庭院里……发出嗡嗡的转动声,如美丽的童话世界。任凭雨淋湿了衣服,雨水从脸颊流进脖颈,任凭冷冷的风吹打着瑟瑟发抖的我们,执著地在雨中游览风车村,在心里留下这里的美丽。
风车民俗村的商店里,各个历史时期的风车造型应有尽有,摆满了货架,供人们选购。当地艺人现场制作木鞋、奶酪等,把传统的技艺表演给游人,供人们欣赏。纯粹的木质鞋,各型大小齐备,装饰得五颜六色,十分好看。虽然当地人早不大穿这种鞋了,但游人总要买几双作为收藏或馈赠的礼品。
离开风车民俗村,雨还在下,风依然在吹,风车悠悠地转着。导游告诉我们:风车上挂上国旗,那就意味着一个小生命诞生了,或是有人举行婚礼;风车叶板呈正十字,那是贵宾将至,表示欢迎;风车挂上花环彩旗,是重要的节庆日;风车叶板后倾,表示不幸的事发生了。风车已是荷兰民族的魂,成为民族的骄傲,已融入这个民族,融入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
走进北方威尼斯——阿姆斯特丹
(12月2日)
下午2时,我们到了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这个城市有“水都”之称,也被称为北方威尼斯。“丹”在荷语中是水坝的意思,100年前开始,荷兰人筑坝抽水,使一个小渔村成为今天的大都市。阿姆斯特丹是首都,但只是王宫所在地,人口73.5万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浮在水上的城市。市区没有一块大片陆地,所有商店、酒楼、教堂、机关都与一个个小岛一起“浮”在水面上。王宫的地基用了13659根木桩。好在这里河水与海水相融,木桩被浸泡在盐水中,时间长了,木头钙化,成为不朽的桩,才保证了王宫的稳固。从17世纪起,开凿辛格、绅士、国土、王子4条运河。165条河道,1292座桥梁将一个个小岛连接起来。城中桥梁交错,河道纵横。从高处鸟瞰,波光如缎,状似蛛网。形成了一个环绕中央车站的半圆形城区,真正是一个人居水上,水入城中,人水相依,景自天成的美丽城市。
雨还在下,我们乘船开始游览这座北方威尼斯。导游人员用汉语介绍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和景观。河中水鸟在自由地游动,似乎没有看见船的到来和岸上川流的人、车。有人认出来,水鸟是鸳鸯。运河里的水不是很蓝,但比较清澈,河道两侧,顺着堤岸停放着许多小的木船、机动船。导游告诉我们,阿姆斯特丹人多地少,许多人在陆地上没有住处,就做水上人家。全市有2万多只船停泊在水面上,船是这些人的家。河上桥梁很多,大多是过去的古桥,也有新建的钢筋混凝土桥。古桥大多是三孔,中间桥孔最大,左边次之。桥宽20多米,桥墩水浸泡部分,大多是石块垒砌而成,水面以上是红砖砌成,桥两侧迎水面和背水面上都有精美的石雕,大多是希腊神话故事,一律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桥前,有打着浸泡过柏油沥青的木桩,还有长方形石条,以防行船撞坏桥梁。河的两侧是可以通车的街道,使得这个城市交通非常畅通。桥与路大多是平交,在比较宽敞处,是下穿式立交路从桥下穿过。河道两侧林立着荷兰独特的17世纪建筑物。房屋不高,三四层,被蓝、绿、红等色彩精心装饰,显得古朴、庄重、文雅。房子的门很小,只能容一个人进去。据说古时有条法律,门越大收税越多,无奈人们把门做小,以免多交赋税。但房子的窗户却不小,家具等什物可以从窗而入。在建筑物的顶部,都有钩子,以固定吊运需要进入房间的东西。河两岸历史名人的居所、教堂、现代的金融机构密布。密密匝匝的河道,将街巷分割成一块块,古老的、现代的建筑物建在其上,游船在河道上游荡,海鸥在河面、楼宇间飞舞,人流、车流在街区中川流不息,这就是北方威尼斯——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这里是世界三大性都之一。这个城市以开放的性态度和性文化而著称于世。大街上,包括所有水上桥梁上,所有能竖起来的建筑物都是以男性生殖器为外形设计,就连街道上穿铁链的隔离桩都是竖着的阳具。城区的广告上,三点式的内衣比比皆是,性用品商店布满大街小巷。艳舞、脱衣舞买票即可观看。红灯区橱窗内,身姿妖娆的女郎,隔窗卖弄风骚地招揽着生意,据说这是经过政府发证许可的。你入住酒店,不晓实情,不小心按了酒店里的电视遥控器的红色按键,色情电视就会开播,当你离开酒店时,吧台会毫不客气地另收你10~12欧元收视费。当你在桥梁上或其他景点拍照后,你就会发现,总有阳具造型的物件摄入照片之中。所以有人说这个城市是“水都”、“性都”,阴气太重了些。
徜徉布鲁塞尔
(12月3日)
昨天早8时30分离开驻地哈利姆,这是一个距阿姆斯特丹市中心区33公里的海边小镇,我们就下榻在离海边不足百米的宾馆(hd Hotel)。住进时已天黑,今天早晨起来散步时才发现,大海就在眼前。气温还不算低,只是强劲的海风使人站立不稳,海风像一把把利刀,在人的面颊上划着,大家只好匆匆在海边留几张影,又落荒而逃似地钻进车里,隔着车窗远眺大西洋的波涛。12时,到达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布鲁塞尔位于塞纳河支流的斯海子河支流上,它不仅是比利时首都,也被称为欧洲首都。人口不足100万,欧盟总部,大西洋组织总部,200多家国际行政中心,1000多家官方集团的办事机构都没有在这里,有世界城市的美誉。
比利时与荷兰一样,都被称为“低洼之地”。在布鲁塞尔,当你在原子球景点、广场、滑铁卢游览时,你会看到12月初树木的叶子落光了,但草坪依然青青如许,很少见到枯黄的草地。如果你不慎误入草坪,渍水马上会浸湿你的皮鞋,就如同走进了我国北方冬灌的麦田,在中午阳光下解冻了表层那样,两脚带泥,慌不择路,急忙跳出。难怪,人们把比利时称为“多沼泽的林地”。布鲁塞尔市的城市雕塑比较多,有古典的人物,如音乐家、政治家、骑士等,雕塑大多是青铜和汉白玉材质的。既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又有国外的艺术品,在比利时剧院旁,一尊汉白玉雕塑,是一对东方男女裸体掩纱,作睡眠状,体态线条十分优美,将东方人的曲线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位中年男士看见我们来观赏,伸出拇指喊道:Chinese,Chinese,我们听懂了,你们是中国人,这雕塑是中国人。看来,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也是没有障碍的。
在布鲁塞尔,游人最多的地方当属“小尿童”。“小尿童”在一个不太宽敞的十字街的一个转角处,地方不大,用铁栅栏护卫着。尿童从“牛牛”中不断地喷着“尿水”。关于小尿童的来历,还有许多说法。8世纪时,布鲁塞尔领主膝下无子,央求阿拉土主教圣云狄仙协助得子。经这位主教祈求,领主果得一子。婴儿一出世立即撒尿,射得高达圣云狄仙的胡子,因而得名撒尿小童。另有一种说法是讲一位富翁遗失了他的独子,四处苦寻不着,最后竟在街角处发现正在撒尿,于是在原地照样做了个铜像以纪念。还有一种说法,市政厅有人放火,小童看见,对准刚燃起的火撒尿,尿灭了火,救了城市,市民感激便为他塑铜像。最初的小尿童是石雕,现在是布鲁塞尔冶金匠布列克按雕刻家杜奇士的石雕像铸成的。这个小尿童18世纪曾被英国军队偷走,后又被法国士兵“诱拐”,法国国王路易十五获悉后,下令交还,并赠一件镶金绣袍。据说,尿童现有的服装400多套,都是各国赠送的,放在广场帝王博物馆内。小尿童的服装有专人更换,铜像前铁栏处有广告预告换服装的日期。从1945年起,赠服装须由一个专门委员会审定,核准后获一份“纸样”去制作,第一套服装是荷兰国王赠送的,1987年我国赠送了一套杭州织锦的服装。不过我们到达小尿童景点时,小尿童并未穿服装,而是全祼着。
在布鲁塞尔街头,可以看到一种树,树干不高,3米左右,胸径不粗,30厘米左右,树冠却很特别,呈“丰”字状。树冠不是向上生长,而是平着生长,比园林工修剪过的还齐整,冬季里只剩下主干和平行主干两侧枝条,每个树干上平行的枝条最少3层,最多5层。在城市的广场、绿地上,在皇宫的院内,这样的树很多,而且连成一片,形成了一个像铁丝网一样的高空篱笆。我想,到春季,树叶长绿,花蕾怒放时,这绿色的篱笆呈现出绿、红、黄、紫等五彩网状,肯定好看极了。在古建旁,紧挨着墙,也有一棵或两三棵这样的“丰”字形树,这是比利时园林工人的创造。比利时王宫的围墙上就有高2米左右的“丰”字形树枝网,围墙加高了2米多。比利时王宫门前没有警卫哨,任凭游人出入,门前的红地毯上,游人可以自由照相留念,而且不收分文。王宫前的草坪、树林,你可以任意游览,王宫内还定期对外开放。
巴黎市区印象
(12月4日—5日)
12月4日,从布鲁塞尔到巴黎。进入巴黎市城郊结合部,给人的初步印象是巴黎有点乱,没有德国那么整洁。巴黎城区是网状的交通,放射形的道路。以凯旋门为原点,向四周辐射的道路有12条之多。这种交通格局,有时往往是车行几分钟就遇到红灯,车行如牛。巴黎的车多,摩托车也多,车手们似乎并不严格遵守交规,就显得有些乱。我们住的酒店在不很繁华的城郊区,到主城区要花1个多小时。傍晚时分,车行在城区道路上,同向而行的车尾灯一片红光,把整个街路变成了红色的河流。车,成了流淌着的一滴滴红色的水流。在另一半道路上相向而行的车,进入你视角的是车的前灯,白色略带黄色的灯光,组成了一个黄色的河流。整个城区道路,在夜间,就是两条相向而流的红河和黄河,不歇息地流淌着。这些车的河流与高大建筑物上霓虹灯闪烁的光芒,构成夜巴黎美丽迷人的景象。
巴黎街头的行人显然比德国多了些,各种肤色的人,操着不同口音。中国人在巴黎不是很少,中国人开的酒店,在很大的街区里十分普遍,这与在德国,在比利时,在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中文招牌的商店、酒店形成了很大的区别。我们中午、下午的饭,大多安排在中餐馆,能在异国他乡吃到可口地道的家乡饭菜,不能说不是一种幸福,不能不感谢侨居在这些国度的同胞们。巴黎的社会治安不够好,特别是对游客,导游一进入法国就反复提醒过,这种警告后来在我身上得到验证。5日晚,在一个中餐馆就餐后,刚出饭馆门,就被一个巴黎的年轻小伙子绊了一跤,差点将我摔倒在地。年轻人用左腿伸到我的腿前使个绊子,乘绊倒之机,欲抢我的包。好在我事前有所准备,没有带包,一件外衣搭在右臂上。小伙子将我绊了个趔趄,并未得到他要的包,只好与我同行50米,看到确实没有可抢的东西,才溜之大吉。
巴黎最初只是一个小岛而已,在2000年的历史中,巴黎不断向塞纳河两岸发展,所以人们称巴黎是“塞纳河的女儿”,塞纳河是巴黎的生命河。塞纳河在巴黎市区,堤防是直上直下的,用整条整条的石头砌成。河堤旁一侧堤顶向外是城市道路,路上是车水马龙的车流,道路外是城市建筑物。河堤内侧下,是一个宽2米多的河床内的道路,可行车,河水不大的时候是城市交通流量的补充。这条路以内,是与水接触的子堤。这就形成了河内行船,河边子堤上行车,大堤以上还是行车的立体交通网。塞纳河圣米歇尔林荫大道,有数公里的旧书市场,河堤上蓝色的铁皮箱是交流旧书刊的橱窗,每天有不少国内外学者、游客在此选购自己所需的旧书刊,而且大多能心满意足,这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巴黎古老文化街区。巴黎的桥很多,也很有名,全市大小桥梁35座,总共长5公里多。这些桥梁将塞纳河分为两片的市区紧密地连接了起来。晚上,不论你乘船在塞纳河上,还是徜徉在塞纳河岸边,岸上灯光闪烁,熠熠如画。河中风清水澄,优雅宁静,两岸名胜被灯光照射,罗浮宫、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总理府、国会大厦,奥塞博物院等被涂上了一片金黄,夜色中更加美丽迷人。
巴黎是一个艺术之都。在巴黎不能不去红磨房看看,世界顶级人体艺术和表演艺术完美结合的演出,使你魂牵梦绕,回味无穷。在巴黎街头,扑面而来的雕塑更让你沉浸在艺术的海洋中,这些雕塑,有文艺复兴时代的,也有巴黎推翻封建王朝时的。有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还有骑士,也有马、老虎、狮子等动物。进入巴黎你就走进了雕塑的海洋。在公园、广场、桥头、房屋、纪念设施上,到处都是雕塑。雕塑有石雕、铜雕,还有现代金属材料制成的雕塑,而以汉白玉等石雕为主,有些石雕被涂上金粉或金属色泽,使石雕更是光彩华丽。以人为主体的雕塑,大多是全祼或半祼,充分展示出人体之美。导游告诉我们说,你若全看完了法国巴黎的雕塑,你就读懂了法国大半部分历史。雕塑——成为浓缩巴黎历史的画卷。
法国是梧桐树的故乡。巴黎的行道树大多以梧桐为主,梧桐在它的故乡生长得自由自在。树很高,树冠也很大。塞纳河畔,香榭丽舍大街到处是梧桐树,松树等其他树成了点缀。园林工人把梧桐打扮得像个伟岸的丈夫,一身浩然正气,屹立在法国城市之中。在城市街道中间的宽大林荫带上,梧桐树下,有一排排简易的售货棚,那是城市居民调剂自己多余物品的市场,家中多余的东西,可以拿来交易,互补余缺,价格便宜,很适合收入不高的家庭。这种情况很像我们的旧货交易市场。
巴黎的冬季不很冷,大街上电子显示牌上的数字告诉我们:12月5日,气温0℃~12℃。巴黎的商场、饭店、宾馆供暖很好,服务人员都穿着短袖。而我们一身厚厚的冬装,好像是寒冷星球上的来客。巴黎人在户外大多都穿着长长的大衣,女士包括老年女士都穿裙装。严冬里着裙装,我们有些不解。导游告诉我们,巴黎女孩从小穿裙子,如果在幼儿园,女孩穿裤子,老师要给更正过来。过去,巴黎人把女士穿裤子当做异类,现在也认为是时髦。穿裙装的巴黎女士亭亭玉立,楚楚动人。
巴黎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都市,达1060万,不仅是法国首都,也是西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巴黎的商业很发达,大商场很多。在大商场的马路上,下午3点以后,会摆出许多地摊,销售小件商品。这些小摊点,也无人管理。在街头巷尾,你会发现一些很精致的桩子,上面有锁子和计量时间的表,一个自行车锁在上面,这样的桩子往往有一排或几排,这是巴黎租用自行车的地方。当你租用了自行车,打开锁子推出车子后,计时就开始了,你还回车子并锁在桩子上时,计量时间停止,你用表中计量的时间交租车费,很是科学合理。巴黎城市的管理就达到了这样精细的水平。
不朽的巴黎公社墙
(12月6日)
巴黎有很多名胜古迹,如埃菲尔铁塔、凡尔赛宫、卢浮宫、圣母院、凯旋门等,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马克思、恩格斯两位伟人的雕塑和巴黎公社墙。到巴黎,不去寻找一下巴黎公社的踪迹,实为遗憾。经过与导游和团里领导的多次交涉,他们终于同意我的请求,去巴黎公社墙凭吊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英烈们。
6日下午3时,整个巴黎城区笼罩在一片烟雨之中。天有些冷,雨也特别大,或许是巴黎公社先烈们的在天之灵似乎看到今天繁华的巴黎,并不是他们当时要建立的社会制度;或许老天知道一批来自东方中国的共产主义者要来凭吊被遗忘或冷漠了长久的巴黎公社社员,天雨当做倾盆泪,阴冷寒风唱大歌。我们一行怀着虔诚的心情,慢步走进拉雪兹神甫公墓。公墓原来是路易十四的忏悔师拉雪兹神甫的住处,改做公墓已有180多年。公墓占地44公顷,分为44个墓区,有许多法国及世界名人安葬在这里,墓地古木参天,肃穆庄重。进入公墓大门,几经打听,经公墓工作人员介绍方才知晓巴黎公社墙在墓区东北角处76区。墓地周围的树木很是高大,树木大都枝叶枯黄,只有不太粗的杨树,周身雪白雪白,像是人工涂抹了一层石灰。高大的法国梧桐树的叶子呈褐红色,落叶将墓区的小道铺得严严实实。在寒风凛冽之中,墓区草地上不知名的小花却灿烂地开放,那花小如拇指,像一枝浓缩了的向日葵花朵,又像一朵小小的菊花。花的外沿是白色的一圈花边,中间是黄色,圆芯处是浅浅的绿,小而厚的绿色叶片在寒风中抖擞着,显得倔强自信。还有那一簇簇的火棘,叶子绿油油的,果子红艳艳的,似乎向人们报告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进大门直行200米,右拐约半公里多就到巴黎公社墙。一段坡度不大的石头路,方方正正的石头整齐有序地铺在墓地的道路上,石头经过180多年的踩踏已经乌黑发亮。一阵阵冬雨袭来,石头泛着明亮的青光。拐向北墙根的小路约30多厘米宽,铺满路的树叶,被雨水打湿,行走其上多少有些泥泞。走完这段路,落叶中的尘埃和降雨的泥浆已将鞋和裤脚打得水淋淋、脏兮兮的。巴黎公社墙只剩下50多米长了,没有任何装饰,只有残存的弹洞。1871年5月27日,战斗在拉雪兹神甫公墓的公社战士与5000名凡尔赛匪徒血战,到28日147名公社战士英勇牺牲。整个巴黎起义7.29万公社战士在作战中牺牲,2.98万人被枪杀,6万人被投入监狱或流放。若不是墙壁上黑色大理石镶嵌在墙壁上,并镌刻上“献给1871年公社死难者(1871年5月21—28日)”的牌子,很难有人知道这段墙是巴黎公社墙。有谁能晓得,这是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举行起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政权的见证呢?
公社墙前,一棵胸径60—70厘米的大树,高约30多米。这棵参天大树在寒风中孤独挺立着,旁边有几盆黄色的、红色的菊花鲜嫩地开放着,那是凭吊者刚刚敬献的。导游告诉我们,前几次带客人来,看到镰刀斧头红旗,有列队,那是共产党国家的人来凭吊。我们行色匆忙,在附近也未找到花店,采上几枝松柏枝,做个花束,靠在墙旁,行注目礼后缓缓地离开。
离开巴黎公社墙,潇潇的雨越下越大,雨中徜徉在塞纳河畔,看着霓虹灯闪烁的巴黎不夜城,我的思绪却翻滚如云。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的那段话在耳边响起:“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先驱受到人们的敬仰,它的英烈们已永远铭记在工人阶级的伟大心坎上。”巴黎公社人们没有忘记,中国人没人忘记,共产主义发源地在欧洲,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建于巴黎。现在的国际共运,今天的社会主义道路,也像今日巴黎的天气一样,笼罩着一片阴云。巴黎公社失败后,苏联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建立,这是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上世纪90年代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国际共运走入谷底。各国共产党人痛定思痛,改革创新。社会主义不是停留在经典著作上,发展、改革才是真正出路。这时,我的耳边响起了中国改革开放设计师邓小平的话: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迷信盛行,一切从本本出发,那这个国家的生命就停止了。国际共运,社会主义,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中国改革开放已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大树常青无限。安息吧!巴黎公社的先驱们。你们所为之奋斗的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一定能够在全人类实现。
悬崖上的王国——卢森堡
(12月7日)
巴黎到卢森堡约有300多公里的车程。早8时30分出发,下午1时到达。
欧盟国家的国界是没有兵把守的,在国界线上,只有欧盟旗和该国国旗作为不同的国家的识别标志,高速收费站也是无人看守的自动化装置,刷过卡就可通行。公路两旁的农田除了小麦等农作物外,大多是葡萄园,这些葡萄,成就了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国。在法国、德国和比利时三国交界的丘陵中,有一个小小的国家——卢森堡王国。全国面积不到2600平方公里,人口44万。就是这个小国,人均国民收入居世界第二,人均钢产量居世界首位,人均银行数量居世界首位。首都卢森堡人口只有8.18万人。
到卢森堡,人们都会看看“宪法广场”。广场建在一块不很大的平坦开阔地上,中间是一座英雄纪念碑,碑高12米,是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建的,碑身为四棱锥形,顶部是象征自由和抗争的镀金少女像,碑下雕塑一女士横卧在平台上,血迹斑斑,男士立在身边,在愤怒中无言,这些雕塑反映人民与敌人战斗的场面。纪念碑1940年被纳粹推倒,1984年重建。广场一侧是街道,一些高大的银行大楼和商厦耸立着。广场南侧是断崖峭壁。站在广场边上用石材做成的护栏旁眺望,几乎是垂直的百米深谷,这就是宽100米,深约60米的佩特罗斯大峡谷,峡谷两边的悬崖峭壁遥遥相望,如铁壁铜墙。大峡谷中树木林立。峡谷右方是阿道夫大桥,大桥在夕阳的照耀下,十分壮观美丽。峡谷对面,城堡式的圆形钟楼散发着幽静神秘的气息。古老的城堡,远远可以看到其身姿和高耸入云的尖尖塔顶,使人好像沉浸在一片童话世界的意境之中。大峡谷上100多座桥梁将城市紧密地连接了起来。单孔无柱大桥,像彩虹飞架峡谷两岸,单孔两侧各4个长窗形的耳朵孔洞,将大桥装扮得十分秀美。1930年建造的阿道夫大桥,高46米,长84米,石头砌成的高架桥,连接新旧两个市区,雄伟壮观。
离开宪法广场,绕过圣母教堂,就到了卢森堡会议厅所在地。这里是典型的西班牙王宫风格。一位男军人,身着军装,脚蹬短靴,头戴无檐帽,胸前持着步枪,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任游人照相。一位女军人,则扛着枪,穿着军礼服,头戴贝雷帽,脚蹬短靴,踢着正步,在不到50米的楼前一段水泥地上踱来踱去,地上留下一溜儿脚踩过的痕迹。走过会议大厅,到市政厅,那是卢森堡行政机关办公的地方,白墙、红顶,二层楼20多间办公室,简洁朴素,就像我国一个不很大的乡镇政府的办公楼。
卢森堡,这个建立在悬崖上的国度,处处绿树成荫,被人们称为“自然公园”,真正是“城在林中”。它曾是西欧的重要军事要地,曾筑有3道护城河,数10座坚固城堡,地道、暗堡长达23公里。几个世纪以来,曾是西班牙、法国、奥地利和德国的争夺地。卢森堡的老城,坐落在一个长长的河谷中间,阿尔泽河和佩特罗斯河将其分为两部分。一条河从河谷中缓缓流过,河两边是白色墙体,瓦灰色的屋顶,从10世纪开始建设,建成后在毁坏、加固中循环。城堡,在蓝天白云下分外妖娆,它是卢森堡的标志,也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站在上面往下看,峡谷幽深,道路曲曲折折,谷底是哥特式建筑,尖顶,石砌的小楼,清清的河水在一片古香古色的幽静中流淌,人们在中世纪古城的情调中陶醉。
瞻仰马克思故居
(12月7日)
从卢森堡向东行大约2小时,到达隐于山中的小城——特里尔市。摩泽尔河——德国的母亲河从城西缓缓流过。没有大城市的人声鼎沸,没有急促的车水马龙,一切是那么和谐、宁静和典雅。就是这座小城,曾是西罗马帝国的首都,也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它比罗马城还早1300多年。那时这个城市规模比现在大得多。现在是小了很多,但还有10万人。这座城市的有名,不仅仅是因为远久的历史,满城的古代、中世纪文明及古城堡、斗兽场、温泉废墟等文物古迹。更为值得骄傲的是,19世纪,这里出了一名伟大的思想家、共产主义奠基人——卡尔•马克思。
我们到达特里尔市时已是下午4时30分。冬日的阳光已经给城市抹上了一层金黄色彩,它告诉人们,夜幕快要降临了。马克思故居位于市区布吕肯特街10号。一栋灰白色的三层楼房,楼房不大,面阔5间,一楼中间是门厅,4个窗户,门厅两侧两间房子。白色的墙,棕色门楣和窗沿,乳白色窗扉,一楼的窗子上,各有5根钢筋防护着。这栋房子是当时德国莱茵河地区典型的巴洛兵式建筑,建于1727年,1818年马克思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律师租用此房。二楼是马克思一家的起居室,5月5日马克思在此栋房里出生。一楼是马克思父亲开的律师事务所,马克思在这里度过了童年,直到1836年高中毕业。马克思与少年燕妮在此留下青梅竹马的佳话,后来两人成为相濡以沫的终身伴侣。马克思17岁离开此屋后再也没有回来过。
1928年,德国社会民主党以近10万帝国马克从已成他人财产的私人手中买下了当时已改为铁匠店的房子,将其改为马克思纪念馆。1933年纳粹上台后被没收,1947年5月5日,马克思故居又被辟为纪念馆。故居的正面外墙上,镶嵌着马克思的头像,下面镌刻着“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诞生于此”。门前的小木牌上,用中英文写着纪念馆的开放时间,3欧元购一张门票就可入内,这种标价,在现在德国纪念馆类是比较低的。来此之人,大多数是信仰共产主义的,或者是社会主义者,尤以中国人最多,每年有10多万人,在中国旅游人中,有“不去特里尔,不算去德国”之说。
马克思故居,一楼到三楼,是马克思的生平、手稿、著作、共运史等,系统地展示了马克思一生的主要活动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业绩。瞻仰完马克思故居,我最后一个走出故居大门,最后一个上了车。车开动了,我的思绪也重新启动了。马克思为共产主义奋斗了一生,他为之奋斗的事业,在全世界现在处在低潮。1989年苏联解体后,国际共运遭受大的挫折,许多共产主义政党也不信仰马克思主义了,认为“马克思主义已死亡”,就在这时,法国著名思想家德里达在《马克思幽灵》中指出,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遗产,也就没有将来。1998年5月,《共产党宣言》出版100周年,在德国举行的一个纪念会上,专家学者们感言,目前的世界经济一体化正是《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许多德国学者认为马克思的论述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性。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通过互联网在“悠悠千年,代代英豪”节目中公开投票评选上个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名列榜首。世界没有忘记这位伟人——马克思。
马克思所开创的伟大事业,也在痛定思痛中发展,改革开放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把马克思创立的学说发展着、创新着。还有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也在革新中前进,马克思主义没有死亡,正在焕发着新的生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用中国的一句古话叫“路漫漫其修远兮”,共产党人,努力奋斗吧!
永远的莱茵河
(12月9日)
莱茵河,从小学地理课上听老师讲,到读马克思著作中对此河的描述,莱茵河在心中早成了一种向往。这次西欧之行,莱茵河6国我们去了4个,大多数时间在莱茵河流域行进,多次穿越莱茵河,感悟莱茵河。
莱茵河是欧洲的第三大河,仅次于伏尔加河和多瑙河,全长1320公里,发源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经瑞士、列支敦士登、德国、法国、奥地利,在荷兰鹿特丹入北海,流域面积22.4万平方公里。莱茵河最美的一段是美因茨, 12月8日我们从特里尔市到科布伦茨,再到美因茨,再到慕尼黑。这一段莱茵河在山区蜿蜒行进,山坡上,山间平地上,到处都是葡萄园。山坡上的葡萄园,不像我国那样沿等高线开挖反坡梯田绕山种植葡萄,而是顺着山坡一行行种植。我们不解其中奥妙,几经分析,加上导游指点,终于弄清了缘由。这一带降水充沛,且分布均匀,不存在我国种植需要大量灌水的问题。另外,顺山坡栽植最大的好处,可以充分利用光合作用,使葡萄增产。难怪满山遍野的葡萄园,顺看成行,纵不成行。行进在莱茵河畔,山坡上,高地上,一座座古城堡错落有致,傲然屹立。这些古城堡,有些修葺一新供人们游览,有些斑斑驳驳,残破不堪,在风雨中呻吟。围绕着这些城堡,曾经发生过无数血与火的交锋和厮杀。过去贵族、教会主教群雄割据,为抢地盘,向过往莱茵河的船只征收税费,为保卫自身利益而修建的这些城堡,驻扎着军队和贵族。城堡就成了贵族教会的乐园和天堂,也成了莱茵河船工们的地狱。在莱茵河上,不时可以看见河中间建的白墙黑色屋顶的建筑物,孤零零地立在河中间,那是过去为过往船员收税费而设的关卡。
莱茵河的水很大,整个河床都漫了水。可能是这几天降雨和今天天气阴沉的原因,河水看上去并不清亮。河堤边一排排高大的杨柳树,也被水淹了少半截,河上的船只来往很多,有游船,有运货物的船,整个河道显得很繁忙。莱茵河上传说很多,最有名的是罗雷莱巨山石上,一个美丽的女妖,坐在岩石上,梳理着金发,用歌声迷惑住了过往的船夫,船夫们在美色与歌声的诱惑下,心猿意马,触礁身亡。顺着导游指的方向,我们看到,在河床的长条形夹心滩岛上,现代人雕塑了一个漂亮的美女,美女向来往的船只和行人诉说着莱茵河的昨天和她自己的故事。莱茵河两岸不时有村庄、城镇进入我们的视野,每个村庄都守着一片葡萄园,欧式建筑的房子,白墙灰顶,或红墙灰顶,整齐洁净,每个村庄的周围,都有草坪、鲜花,哪怕是山间小村,也不例外。教堂、咖啡店、商场是这些城镇不变的旋律。大的城镇,除了风格独特的房屋,还有教堂,教堂的尖顶由粗到细,细得老远看起来像一根针,高耸入云地刺破青天。
莱茵河与摩泽尔河在2000多年前的古城科布伦茨旁相汇。德国人把莱茵河称作父亲河,把摩泽尔河称为母亲河,这样的称谓让人有些费解。我们把黄河、长江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因为这两条江河在全国属最大的两条,孕育了中华文明。德国人由于有强烈的大男子主义的历史原因,把大的河称具有为男子阳刚气质的父亲河,而小于最大河流的称为母亲河,摩泽尔河是莱茵河的支流,流量小于莱茵河,所以被称作母亲河。在德国人的眼里,两河交汇的科布伦茨是德国统一的象征,两河交汇处,形成了一个几乎两边相等的等腰三角洲。交汇处相连的两岸是整齐的旗阵,德国16个州的州旗分列两侧,国旗位于三角洲的顶点上,鲜艳的各色旗帜,在风中飘扬。距三角洲顶50多米处,人们兴修了一座高大雄伟的威廉一世的铜雕塑像,威廉一世手持兵器,身着戎装昂首挺胸在坐骑上傲视前方。雕塑的底部是半圆形,雕塑下是方形空心建筑,四周是长条形窗户,没有窗棂,人们可从前后左右观看壮美的两河交汇和美丽的科布伦茨市区。两河交汇的三角地区,河堤是用石条砌成的,河堤直上直下,没有我国堤防上的1∶2的坡度。与垂直河堤相连的用于挑水的丁坝,也不像我们那样,搞成条块石头,与河堤垂直或成一角度,而是做成一个直径7—8米的全部用石块精细制作的圆柱仓形,既有丁坝作用,又很美观,实为水工建筑物中的上乘佳作。河堤下有亲水平台,1.5米多宽,也是石条铺成,水不大时人们可在上面行走,与水亲密接触。摩泽尔河的右岸和莱茵河的右岸,没有高大的硬河堤,河水于堤滩上漫布,在距河堤50米以外的地方是高楼、大厦,是城市街道。
莱茵河水波光粼粼,但30多年前却不是这样。导游告诉我们,那时人们把莱茵河称作“敞开的下水道”、“浪漫的臭水沟”,有人甚至叫欧洲公共厕所。之所以现在这么清澈,主要是沿河各国协作治污。二战结束后,西欧许多国家面临重建任务,那时不大重视环境保护,工业污染严重,导致莱茵河出现严重的污染问题。现在,莱茵河旁有一条高速快线铁路,两条高速公路,一条水道,不大的莱茵河谷,4条交通要道使其成为最繁忙的经济大通道。在莱茵河上,你很少见到跨河大桥,不是不想建,而是不让建,怕影响水势,怕影响航运,这与我国见河就有桥,桥梁密度大得惊人形成鲜明对比。莱茵河两岸的生态保护严格而认真,这些仅是由一个12人组成的管理机构来完成,该机构由下游的荷兰人永久性做主席,一个精干的机构负责河流的健康与安全。
徜徉在莱茵河畔,我们脑海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思考。莱茵河在长度上是欧洲第三,但它的影响远远超出它的位次。莱茵河不是一条汹涌澎湃的河,它没有黄河壶口瀑布和长江虎跳峡那样的咆哮,它是一条文文雅雅的河,在它的周围,产生了世界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它的流域成了欧洲经济的“引擎”。莱茵河流淌在人文繁盛、历史悠远的长河中,它从战争的血与火及和平美景交织中走来,是一条流淌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河。法国大文豪雨果说过:“我最爱的河是莱茵河,这条河照耀着整个欧洲历史。”莱茵河塑造了两个伟大民族:德意志和法兰西。
我在默默地祝福,莱茵河——永远的莱茵河。
美丽的小城——罗滕堡
(12月9日)
早上从法兰克福出发,我们在蒙蒙细雨中走进罗滕堡古城。
位于台伯河畔的罗滕堡,是德国所有城市中保存中世纪风貌最完整的地区。城堡建于公元1142年,鼎盛于公元1400年左右,是当时罗马帝国中德意志民族最强大的城市之一。1618—1648年,30年的战争,使罗滕堡沦为一个小城。在其他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它却原样保留了那个时期的风采,成为今天人们休闲、游乐的一个好去处。现在的罗滕堡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一个市,42平方公里的城区,1万多居民中有8000人住在古城堡中。
罗滕堡古老的城墙,城墙上狭窄的通道,碎方石块铺成的街道,街道上缓缓走来的马车,街道两侧的教堂、钟塔、民宅、商店,这一切使你走进历史的长河。沿东城门进城,向北在雨水淋湿的鹅卵石街道向前行进,街道两侧,欧式建筑物里是商店,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你目不暇接。过一个不高的门洞,门洞上是高高的钟塔,沿缓坡而上就到达集市广场的市议会和议员饮酒厅,进入你眼帘的首先是高大的塔楼。塔楼建于1250—1400年,塔楼的独特之处是没有墙基,而是坐落在山墙上,在建筑物的正面是市徽标。议员饮酒厅是当时议员们才可进出的地方。现在每天11时—15时,20时—22时,每隔1小时,都会上演“海量酒”的故事。1631年罗滕堡市长一口气喝完3升多啤酒,使城市免受毁灭。今天,人们为纪念老市长努甚豪饮退敌救城市的壮举,每天在议员饮酒厅重复着这一历史事件。11时的钟声刚刚响起,酒厅的两个窗户打开,人影闪动,扮作手持利剑的军人和老市长出场了,老市长举起大酒杯,豪饮啤酒。豪饮过后,广场上的10人乐队,演奏起了乐曲。罗滕堡人用现代手段,歌颂着挽救这座城市免于战火毁灭的市长,也为日益发达兴旺的古堡旅游业助兴。
一辆马车,两匹膘肥体壮的棕红色的马,胶轮、木箱,绿车顶,车上乘坐着5名乘客,一位身着中世纪德国人服饰的男子,在车辕头赶着马车,沿小石子铺成的小街巷中行走,马蹄声叩响着被时光岁月打磨得乌黑发亮的石头路。这行头,这马车引来无数游客驻足观看。这是罗滕堡古城一个旅游项目,你可以乘马车游荡在城堡的大街小巷,一睹哥特式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你可以在曲曲弯弯的长廊中站在一个钟楼,一个巷口,一个拱门前慢慢地观赏,倾听那古老而美丽的传说。导游告诉我们,如果你住进古城堡,夜里11时出来逛街,你会看到装扮成中世纪的巡夜人,手持猎枪在巡逻。
在雨中,我爬上了古城墙。城墙不宽,顶部不足2米,两人行走都要侧身而过。长廊上有屋顶,下雨时,长廊中的守护者并不淋雨。城墙上每隔2—3米有一个对外瞭望的长方形窗口,站在城墙,古城堡内一览无余,白墙红顶的古建筑,在蓝天、绿树的衬托下十分壮观。整个古城堡,没有一座现代建筑物,真是让人难以置信。古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城区,街巷纵横交错,如蛛网绞连。街道的一边,停放着一排汽车,那是设置的临时停车场。高高的教堂,有尖顶直刺苍穹,有像圆圆的洋葱,尖顶短而粗。站在窗口远眺,台伯河从古城堡旁缓缓流过,远处的山丘,近处草地上落了叶的高大树木,呈黛色分布在河谷两岸。出古城西门,一片平地,芳草萋萋,是个小小的公园。暖暖的阳光照在草地上,眯着眼坐在长椅上稍作休息,听着公园里放出的轻音乐,让人留恋,久久不愿离开。
不需要处理的水厂
(12月10日)
9日下午到达慕尼黑。这是我们本次考察第二次进入慕尼黑,28日晚到达这个城市是夜间转机,除了从飞机上看见灯火点点的城市外,其他一切都笼罩在夜幕中。今天才真正看清了慕尼黑城市的风采。10日考察慕尼黑水厂。
从上中学时就知道德国有个慕尼黑,而且知道了有一个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和“东方慕尼黑阴谋”。慕尼黑协定是英法为避免战争,1928年9月29日,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与达拉第一起,召开德意英法首脑会议,德国并吞捷克的苏台德地区。这是没有捷克参加的瓜分捷克领土的会议,是英法的绥靖政策。抗战期间,英美有一个出卖中国而保全他们利益的阴谋计划,称作“东方慕尼黑”,虽然这个计划在各方面反对下未能实现,但史称“东方慕尼黑阴谋”。
慕尼黑位于阿尔卑斯山北麓,原来是一个独立国家,1918年被德国并吞,现在是德国马伐利亚州的首府,德国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130万,是德国第三大城市。世界有名的宝马、西门子公司的总部设在这里,这里也是德国宇航、飞机、微电子工业的中心。慕尼黑是世界啤酒之都,饮用量世界第一,每年九十月的啤酒节盛况空前。
慕尼黑博物馆多,公园喷泉多,城市雕塑多,啤酒多。12月10日早,我们到达后来不及欣赏这些,就急匆匆地踏上考察水厂的路程。又是下雨,到欧洲几乎没有一天不下雨,每场雨下得时间不很长,但有云就下雨,城市的街道上,总是湿漉漉的,这就省了洒水车,难怪在城市中始终没见一台洒水车上街洒水。早晨一阵雨后,农田、草地、树木像被水洗过一样,高速路像两条灰白色的长龙,在草地、农田、森林间向远方延伸,直至远处的阿尔卑斯山白雪皑皑处。农舍在小山丘上,一派欧式风格。村头高高的木杆上,分层有卡通人物造型,有铁匠、猎人、食品加工人、屠夫等,那是村里从事职业的昭示牌,相当于我国的宣传广告。高速路正在扩建,一排树木被砍倒,路基正在修。导游告诉我们,德国实行严格的林业法规,伐树必须伐一栽一,这些伐倒的林子,在其他地方必须栽植,这一政策已实行了几十年了,所以我们看到的德国到处是翠绿的森林。
水厂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的山地上。这里温度比外面低得多,前几天下的雪还成片成片地残留在山间阴坡处。水厂工作人员温海曼先生是位中年男子,大冷天只穿一件红色夹克上衣,他告诉我们,这个水厂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无动力,没有耗用一度电能,一个是水没有经过人工处理,完全是自然生态下的水,这在德国,甚至在全世界都是不多见的。
150多年前的慕尼黑,城市人自己掘井吃水,或者饮用地表河水、泉水,没有统一的自来水供应。当时工业化正在欧洲大地风起云涌,工业排出的水也没有处理,而且乱排放,造成水污染,当时许多人得了病,还不知道原因。一个卫生方面的教授对这些得病者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结论,病人都是饮用不洁净水造成的。教授极力向当局呼吁,要求改变这种饮水状况,寻找安全水源,解决这个问题。经过不懈努力,1887年,新的水源工程开工建设。3个水源地位于海拔540—600米,植被良好的阿尔卑斯山山麓的台地上。这里离城较远,没有污染,地下水源丰富。
工程采取打地下积水廊道,廊道两侧打出水网孔的办法,把深埋在地下30—40米的水集中起来,引出水面,供人们使用。经过多次改造,出水廊道由最初水泥衬砌,变为内置铸铁管道,到现在不锈钢水管等。由于水源地集水池高度相当于马利亚教堂的顶点,市电视塔的一半高,水在高压下流入市区,有些地方还要采取减压办法以满足需要。在集水竖井中建立斜坡释放水氮元素,减少水压。水源区的生态化使这里的水不经任何工业化措施处理就可直接饮用。水厂严密检测水质,每年仅化验水库的样本就达14万个。温海曼告诉我们,曾有一段时间,他们发现水厂中氮的含量有增加的趋势,虽然每升15毫克,低于50毫克的标准,但他们仍然认为这是个不好的苗头。于是穷追不舍查找,终于找到了是过量使用化肥导致的。他们对水源地除了执行欧盟保护法规外,还规定所有水必须经过处理才能排入河中。水厂附近高速公路上3米多高的混凝土挡墙,是防止公路上污染水等注入河流的设施。水源地6000公顷核心区采取了生态耕作,不用化肥,经过几年控制,氮的含量每升只有7毫克。如遇廊道管道检修,人工进入供水设施等,他们便将水直接排到河道,保证饮用水的安全。
慕尼黑150多年前搞的饮水工程所达到的水平,我们现在还是达不到的,不用动力,不需人工处理的饮用水,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多少努力!我们现在地下水超采,饮用水都是地表水,我们什么时间能达到自来水直接饮用呢?我们的差距不小呀!
荡舟威尼斯
(12月11日—12日)
11日离开慕尼黑,翻越阿尔卑斯山到达意大利的维罗纳市,途经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吃中午饭并做短暂停留后,参观滑雪比赛场、黄金屋后前往意大利,夜宿维罗纳市的假日酒店。12日前往水城威尼斯。
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的城市,人口34.3万。城市建于离岸4公里的海边浅滩上,平均水深1.5米,城区由118个小岛组成,并以180条水道378座桥梁相连,全市面积8平方公里。意大利的陆地与威尼斯水城靠一条跨海海堤相连,整个城市没有一辆公共汽车,城市交通就是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之称。威尼斯城建于公元452年,8世纪到中世纪为亚得利来贸易中心,10世纪曾建独立的共和国。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后,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威尼斯贸易中心地位衰落,公元1866年威尼斯并入意大利。
12日,天气不是太好,雾很大。公路两侧停满了汽车,只有中间的行车道是通的,我们的车可勉强通行。昨天晚上到维罗纳时,各个加油站排起长队,因要罢工,司机们抢先加油,罢工的目的有一个,就是抗议政府提高油价。意大利罢工的事经常发生,但一般秩序都比较好,不会影响其他人出行。在公路上,一辆车被烧毁,冒着刺鼻的黑烟,这是抗议者所为。威尼斯水城与陆地是隔开的,一条长4公里的海上大堤伸向亚得里亚海,将陆地、水城连接了起来,越过大堤就到了威尼斯城了。我们上午11时30分到达威尼斯码头。旅游淡季,游人不是很多,我们是进码头的第一批客人。码头上不是很冷,但风很大,码头广场上两排简易的售货房显得冷清。“同志,过来看看。”一句汉语,顿时让人在寒风中感到几丝温暖,抬头一看,售货房上插着的五星红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旁边的广告牌用汉字写着“可使用人民币、可刷卡,欢迎光临”的字样。在异国他乡,听到乡音,看到汉字,大家都有些兴奋和激动。马上围了上去,与售货员用汉语攀谈了起来。两排售货房,一边是当地人,一边是华人,华人多是浙江人,在这里已有十多年了,他们高兴地说,现在祖国强大了,来欧洲的人多了,来威尼斯的人不少,生意也不错。距开船进市还有两个半小时,大家在广场上溜达,看蓝蓝的亚得里亚海,任凭海风吹打。码头的候船厅不很大,里面挂了一排插卡电话,有人用环球漫游电话卡,不知何故,就是打不通。候船厅很简易,墙皮斑斑驳驳,天花板几块都掉了,没有供游客休息的凳子。大家只好站着等候,一张桌子前,一个当地工作人员,拿着对讲机,不时地闲着。另一个桌子上,4个高大的当地人,站着玩我们看不懂的扑克游戏,1时刚过,雾小了,太阳光从雾缝中钻了出来,广场、候船厅暖和起来了。又来了不少人,大多是中国人,还有些日本人和韩国人,1时30分,我们与这些人一起,60人乘一船,开向威尼斯城。
威尼斯是建在水上的城市,建筑物都是建在事先打好的木桩上,木桩很稠密,这木桩就是房屋的地基,在木桩上铺上板,房子盖在上边,有人很形象地说,威尼斯的房子,上面是石头,下面是森林。这样的房子,不担心房子塌陷,也不能说这不是奇迹。据说,这里的最早先民是为躲避他人的侵扰,从大陆迁徙到这些小岛上的,为了生存,他们疏通河道,将挖出的泥土垫高地基,慢慢地形成了河网,形成了城市。船在亚得里亚海上飞驰,天空瓦蓝瓦蓝,空气甜甜的,是那么清新。船的两侧是欧式的教堂、博物馆、宫殿和民宅。站在高处鸟瞰,整个城区呈琵琶状,长3.8公里的倒“S”形的大运河,将城区分为两大部分。徜徉在威尼斯街头,毁于火中又重生的凤凰剧院,徐志摩笔下忧伤的太息桥,世界最美的广场——对马河广场,政务官旧公署,拿破仑新翼等与你同语,你可以触摸历史,感受欧洲文明。这些美景,如在童话世界里,如在幻觉中,让你流连忘返……太息桥旁,让你回味人生,自觉做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事,别让“叹息”两字在你身上浮现。在圣马可广场,当万只鸽子云集广场,几只鸽子落在你的头上、手臂上,你会顿感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谐,人类应当成为大自然的保护神,而不是大自然的毁坏者。
在威尼斯,最惬意的莫过于乘一叶小舟在水城中漂游。冈多拉——威尼斯独特的小船,黑色的船身,又细又长,两头尖尖,船头船尾高高翘起,可乘4—6人。冈多拉,它的出身不好,最初它是专门为设在水城的妓院接客的,又轻又快又方便,现在旅游业发达了,它也“从良”了,拉起旅游者了。冈多拉的船工很是特别,男士一律黑衣黑裤黑帽,身材高挑,紧身打扮,自在地撑起船,个个像佐罗,荡漾在水城的大街小巷中。买一张船票30欧元(合人民币330多元),6个人一船,就开始梦幻般的水上之旅。
桨在水中轻轻一推,小船就出发了,河水清清的,缓缓地流淌在河床里,河床两边是一排排的住宅或者是高大的教堂、宫殿。每房必临河,必有可出行的码头。一般人家临河有个门洞,人可出进。山墙边几根木桩深深扎在河边,那是停泊系船的,也是防船撞墙的。一条小船停在那里,等待主人使用。富豪人家、大的单位则在一楼有自己的专门小码头,停泊船只。小船沿蛛网般的小河行进,两侧高大的房屋墙壁就是河堤,这可能是河流上最高的堤岸,堤岸足足高出河面三四层楼。房屋的一楼一般是不住人的,用来存放东西,当潮汐来临时,它可以容纳潮水,二楼以上才住人或作为商店等。河宽4—5米,有些地方很窄,好像两个房屋之间,可以握手谈话。河较宽一点的地方,在河岸的一边,人们修建有不宽的人行道,最多2米左右,这些人行道很不规整,时通时不通,也有河两边都有不宽的人行道,那是这寸土寸金地方最奢华的公共物品。每条小河必有桥,而且不止一处,桥像一弯彩虹,把两岸的屋宇联系了起来。民宅一般三层,最多四层,如果一户人家在小河的两边(岸)都有房子,那桥就修建在二楼,这样就成了私家桥。桥有豪华的大理石的,也在简单的钢架铺上木板和扶手的,不论何种桥,桥上摆满了盆栽的花卉将其装扮成一座座彩桥。小巷曲折,小河蜿蜒,清波流动,倒影如幻,每一条河岸,每个转弯处,都是一个时代的建筑,是凝固那段历史的乐章。小河的深处,远远地可见高高的教堂尖顶或泛着墨绿色的圆形教堂屋顶。游船从太息桥下通过,从乾草桥下通过,从水上观看圣马可大教堂,圣巴尔纳巴教堂,圣巴尔谷小广场,艺术学院大桥,亲身感悟景在水上,人在景中,人景合一的壮美。
船行在大运河上,这条全长3.8公里,宽30—70米,深5—5.5米的河是威尼斯最宽的河,也是最美丽的河。船行河中,两岸美景尽收眼中,里亚托桥是3座跨越大运河最古老的桥,最初是木桥,1444年重建还是木桥,桥上加了商店和一个活动装置,使较高的船只能够通行。16世纪重修此桥于1592年完工,桥长28米,桥中间最高7.5米,桥的两头由12根插入水底的木桩支撑着,桥上现在还有24家商店,此桥成了威尼斯的一个主要景点。
船又行入小城水巷之中,一曲悠扬的手风琴声由远及近传入耳中。细瞧,同条小河的前方,相向一艘小船,清一色的非亚洲籍人,5个人,两台手风琴,边拉边歌,两船相遇相互振臂一呼,虽然语言不通,肤色不同,民族各异,但这时大家的心灵是相通的,大家用“OK”、“哈啰”相互致意。从游船下来上岸,一位新西兰籍的华人年轻妇女,给十二三岁的女儿买了一个头顶花翎,只露两眼的面具,女孩在现场即兴表演起了舞蹈,看着女孩优美的动作,娴熟的表演,看着周边几乎都是黑头发、黄皮肤的华人,我的心情顿时激动起来。有人说,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华人,凡是旅游点,就有中国人,此话一点不假。导游,一个在意大利已10多年的浙江人,她讲了一句话,中国强大了,谁也不能欺侮中国人了,旅游点上少了中国人,这些国家的经济就下滑。这话不完全对,但也说明一个道理,世界上谁也不能小瞧中国,没有中国人参与的活动,将是苍白无力的。中国的强大,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而且越来越浓。
下午5时,威尼斯的晚霞已悄悄爬上了天际,太阳的余晖把亚得里亚海映照得通红通红,威尼斯的屋宇、水面都披上了绛红色的纱帐,晚霞中的威尼斯像一个美丽的少女,更加妩媚。在如画的晚霞中,我们走进了餐厅。刚刚落座,手机短信响了起来。信息是女儿发来的:
“爸爸,今天是您的生日,您忘了吗?我知道您有忘记的习惯。我在家中遥祝您生日快乐!”
刚刚看完,又来一条:
“老公,今天是你的生日,远在异国他乡,为妻向你祝福,祝生日快乐!”
几分钟,十几条短信纷至沓来,有侄女侄儿的,有同事朋友的。众多的祝福短信使我有些纳闷。我的生日是农历十一月初四,今天是阳历12月13日。坐在我旁边的张院长看出了我的疑虑,扳起手指头认真算了起来:“现在是当地时间18时,北京时间是13日凌晨1时,他们发短信祝福生日正是时候,常局今天生日,同志们为他祝福。”话音刚落,酒杯就伸到眼前,从国内带来的两瓶15年西凤酒不一会儿就底朝天了。“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在餐厅里响了起来,这歌声冲出餐厅,在广阔的夜空中荡漾。在异国他乡,在意大利威尼斯水城过生日,是今生第一次,以后也难碰到,怎能让人不激动,不狂欢呢?21名考察团成员在分享着快乐,唱着、跳着,把一个简单晚餐变成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日盛会。我感到幸福,感到荣光。
徜徉佛罗伦萨
(12月13日)
佛罗伦萨位于亚平宁山脉中段西麓的平地中,是欧洲各国从陆路到罗马的必经之地,是意大利南北交通要道。佛罗伦萨是托斯卡纳大区的首府,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佛罗伦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欧洲中世纪贸易中心,13世纪后的300年,是整个欧洲的金融中心,15—16世纪是欧洲著名的艺术中心。
早晨8时30分,我们从威尼斯出发。出发时虽然还有几块云彩挂在天边,冷飕飕的风也不算小,但9点半以后,云彩不知溜到哪里去了,天空一片湛蓝。冬日的阳光暖洋洋地照在大地上,远处的山峦,近处的农田,沐浴在一片灿烂阳光中,这是我们进入欧洲后第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从威尼斯到佛罗伦萨市,约240公里的车程,要翻越亚平宁山脉。翻过不很高的山,进入亚平宁山脉的盆地后,植物分布有了明显的变化,橄榄树布满了山地的坡坡岭岭,它是做橄榄油的原料。教堂的顶,也由高高的尖顶变成了洋葱状。
走进佛罗伦萨市,犹如走进一座艺术的殿堂,40多个博物馆和60多座内部装饰华丽的宫殿,各种风格的建筑,让人目不暇接。圣•玛利亚教堂气势恢弘,人物雕像栩栩如生。米开朗琪罗广场雕塑,尽显西方人体的美轮美奂。市民之子——全身裸露,四肢健美,一头鬈发,侧脸远望的大卫雕像让人们真正体验到美的享受。
站在高山上看市区,阿尔诺河将市区分为两块,3—4层是中世纪留存下来的欧式古建筑,那些全部用石块砌成的精美建筑,成为凝固的历史,成为不朽。圆顶的教堂,星星点点散布在市区各处,悠扬的钟声,从教堂里传出,给这座城市笼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走进市内,你除了在历史的长河中徜徉,还会有新的感悟。
在米开朗琪罗广场,当你看完美不胜收的人体雕塑,与这些古董照相留影,“古董”突然动了起来,还讲起了话,这着实让人惊魂丢魄。原来那是乞讨者着上与雕塑一样的装饰,面部涂成与雕塑一样的色泽,你照完相后,付钱!1—5欧元,那是没有商量余地的。细看你会发现,这些假雕塑前,大多放一个小盒子,那是收钱用的,你自觉把钱扔进去,算事,否则,你是很难走掉的。
在圣•玛利亚教堂一侧,有不少作画的艺术家,一边在出售自己的作品,一边挥笔作画。这些画大多是临摹的名画,也有自己创作的画,你掏上10欧元左右的钱就可买到一幅画。这些人也给游客作画,如果你愿意,你的肖像画就在他们笔下速成,你可以满意地得到画家的作品。
在“洗礼堂”旁,一群中年妇女,见到游客就伸手要钱,特别见到黄皮肤的亚洲游客,更是穷追不舍,大有不给钱不放人的态势。导游告诫我们,在这里你是不能学雷锋,助人为乐的,如果你给了一个人钱,在场乞讨者会蜂拥而至,把你身上的钱全部掏去也不一定能让他们罢休。
在洗礼堂广场前,10人左右穿着整齐,很有绅士风度地手拉风琴,演奏着歌曲,演奏队伍前放一盒子,观者、听者随意向盒子放钱和硬币,你不投钱,听听而走,人家也不追究,投了钱,人家也不感激,继续演奏。还有一些老者,身着红色的鲜艳服饰,或一身古装,一架扬琴,一把椅子,在街头演奏。看完景点,几乎所有游人,都要驻足留步观看一会儿。投钱多少,由你自己决定。
佛罗伦萨商贸很发达,大商场不少,更有特色的是那些古老建筑里,门很小,店铺不大的店,一律是具有当地特色的小商品,旅游纪念品,任凭你选择。当看见中国游客时,他们总会面带微笑,讲几句汉语,挂在口边的是Chinese,马马虎虎。这里商品价格贵些,用欧元标的价,我们总以为是人民币,还感觉差不多,当用11.4元人民币兑换1欧元的比价一算,总感到太贵,不划算。
下午4时,忙碌了一天的游客困了,从早到晚发了一天光的太阳也累了,光线由灿烂变成金辉,照在这个城市的角角落落,照在每个教堂的尖顶上。我们坐在阿诺尔河的堤岸上,看着河水渐渐地变成金色,再变成血红,太阳的余晖将古堡、教堂、烽火台,还有熙熙攘攘的游人染成红色,晚霞中的佛罗伦萨更加美丽。
斗兽场前的深思
(12月14日)
14日从佛罗伦萨到罗马,住罗马市郊的艾碧斯宾馆。
从佛罗伦萨出发,基本上还是在亚平宁山区丘陵地带行走。这里温度高于经过的其他城市,但风还是比较大,海洋气候带生长的椰子树已是到处可见。在罗马可以看到一种松树,主干三四米后分三四跟大枝杈,树冠呈伞状,当地人称它为“伞松”,伞松遍布在公路两旁、山崖上、地埂上,像无数把撑开的绿伞,很有特色。这种“伞松”还作为罗马城市的一种行道树,在市郊通向市中心的大道两旁或绿化林带上亭亭玉立,成为一景。在通往市中心的一段街道上,行道树都是橘子树,绿色的树冠中,一颗颗红色的橘子,在初冬的阳光下泛着光亮,像一盏盏小红灯笼,燃亮在绿色之中绵延十几公里,不断的橘子行道树成了罗马街头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些成熟的橘子,行人顺手可得,居然无人采摘,我们不能不佩服罗马市民的素养。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14日下午1时,我们在郊外的中餐馆就餐,餐馆旁的过街天桥、街心公园,那脏乱程度,让人对这个城市的管理水平产生了怀疑。纸屑、报纸扔满了草坪和坪台,小广场的地面上,写满了字,画满了看不清的画,啤酒瓶被摔碎,玻璃片到处都是,看来,郊区与市区接合部的管理,是个世界性城管难题。
罗马是古罗马帝国的发祥地,是文艺复兴的艺术宝库之一。城市建在台伯河下游丘陵地带,城区面积1290平方公里,人口283万。现在的罗马,是意大利的首都。罗马以古城闻名于世,漫步在罗马街头,帝国大道两侧的寺院、神殿、贞女祠、斗兽场、卡拉卡大浴场,千姿百态的残垣断壁,深厚庄重的圆顶教堂,巧夺天工的雕塑,形态各异的130多处喷泉,在现在市政府所在地坡,一系列的博物馆,最大的公园——悖尔盖塞公园,最大的广场——威尼斯广场等,历历在目,使你沉浸在欧洲历史文明和现代文明的海洋之中。
在罗马,让我感触最大的是被罗马人称之为科洛塞奥剧场,中国人称之为斗兽场的历史遗迹。德国不少城市有古斗兽场,但只有罗马的规模最大,历史悠久。罗马斗兽场建于公元72年,公元80年完工,斗兽场由两个半圆形组成,四层建筑,场内有多个阶梯式看台。场中央有一个祭台和乐队区,虽然经过历史的风风雨雨,斗兽场已有部分坍塌了,但仍然可以展示古罗马人惊人的创造力和建筑才能。观众从斗兽场底层的拱门入场,皇帝、大臣和宫女们,享用的是头等看台,市民老百姓们是最次等的看台。在斗兽场进行竞技表演的,有角斗士和角斗士之间的格斗,他们大多是经过训练的奴隶;有角斗士与猛兽之间的搏斗,有猛兽与猛兽之间的角斗,这些野兽大多是从其出生的丛林地带捕捉到的,野性十足。竞技和斗兽是惨烈的,不忍睹的,角斗士轻者肢体残缺成为废人,重者当场死亡。在斗兽场不远处还有一座坦丁建筑门,建于公元312年,这是为庆祝坦丁大帝在米尔维奥大桥之战中战胜马森齐奥而建造的,凯旋门原有锥形喷泉,是胜利的角斗士解渴冲澡用的。对角斗士来说,罗马皇帝并没有把他们当人看,只当做和动物一样的取乐工具,麻木不仁的市民百姓也当其为娱乐者。站在看着已经残破的斗兽场,我的心情没有因游趣而兴奋起来,耳边仿佛回荡起斗兽士们发出的惨叫声,猛兽们发出的狂吼声,皇帝、市民等观看发出的助威声和口哨声、尖叫声。
斗兽场这是一座伟大的建筑杰作,留给人们的不是快乐,而是痛苦和争斗。据说,仅开幕式就总共惨死了5000头野兽,这些野兽从捕捉到运送,不知要耗费多少人力和财力,在运送途中也不知死伤了多少运送者。斗兽场从建成到523年,近500年间,斗兽竞技表演一直未停,其间表演了多少场,死伤多少人,难以说清。可以说清的是,无缘无故、无仇无恨,甚至根本未能谋面的两个陌生人,走进场地,不由分说开始打斗,目标是将对方致死,取得观者的喝彩。这种角斗倡导了社会的仇杀。人与兽、兽与兽之间的竞技,生灵涂炭。据说,斗兽场后来成了迫害早期基督教徒的刑场。斗兽活动遭到人们的反对,后来的执政者将其石头拆走用于修建教堂,还有些人将其拆走用于建筑私宅,这也是现在斗兽场残破的原因之一。
站在斗兽场的二层上,手扶石质的围墙,看着皇帝宫女们的头等看台,豪华早已失去,只留下空旷的位置。皇帝和皇宫贵族们能和老百姓同台看竞技表演,不能不说这在当时是一个进步。在东方的中国,皇上和百姓绝对是不可以这样坐在一个剧场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西方的民主、平等早于东方,这种从那时就孕育的相对的平等,在以后漫长岁月里得到升华,这为资本主义的民主平等在西方比较早地出现也可以说奠定了一个基础。
站在斗兽场,游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这斗兽场,与现代的体育场是何等的相似,高高的看台,圆形的表演场,现在世界各国的体育场,中间是带400米跑道的足球场,两侧层层递上的看台,不就是斗兽场的翻版吗?不过,现在的体育场是人类体育竞技的表演场,是人类文明的展示,没有了厮杀,没有了死亡,有的是健康的竞技,有的是友谊、和平、和谐。
站在斗兽场,不能不为古罗马人高超的建筑艺术而折服。四层结构全部石材,底三层的拱形门,各式半圆柱子,最顶层科林斯风格的壁柱装饰和方窗,无一不闪耀着古罗马人的聪明和智慧,对现代建筑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12月15日,回国航班的时间是17时10分,地点从罗马到北京。13时30分,我们到达罗马机场,办完海关等手续是15时30分。今天,又是乘坐来欧洲的那家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班机,我们从心底里祈祷感念,今天,不要再像来时那样,晚飞2小时。这种担心,很快被无情的事实给击碎了。今天又晚点3小时,没讲什么原因,我们从下午一片阳光等候到机场外漆黑一片,真正起飞已是20时24分了,比原公布时间晚了3小时24分。飞机飞行9个小时到达北京时已是北京时间中午12时了。行李包箱被搬运得面目全非,被磨破一个大洞,我从罗马买的书籍破损得不能看。与国际航空机场行包处交涉,态度坏透了,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一个400多元的箱子,只赔50元。几经交涉要我买箱来京报销,这不就等于说不给赔付吗?下午5时多,从北京到西安,箱子又被国内一家公司摔坏了一次,破损比原来又大了一倍。我懒得与西安机场交涉了,自认倒霉吧!这就是中国的航空效率和水平。
到西安咸阳机场又等了1个多小时的车,回到宝鸡已是晚11时了。我们终于回到家了。20天的欧洲之行也算结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