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1954”抗洪纪念碑碑文
渭河,亦称禹河,黄河右岸之最大支流也。据《尚书•禹贡》载,公元前 21世纪,大禹开凿鸟鼠山导渭。《水经注》载,鸟鼠同穴山,渭水出焉。今人踏勘,河源有三,均出甘肃渭源县,中为五竹山清源河,南为锹峪峡锹峪河,北为鸟鼠山禹河,三水合注于城东,称之渭河。渭源之水,衔山过涧,越甘宁陕三省13地市 86县区,涵流域面积 13.5万平方公里,集 267条河川径流近百亿立方米。渭水浩荡,自西向东奔涌而来,南依秦岭,北靠六盘,流程 818公里,陕境502公里,于潼关港口镇汇入黄河。渭河宝鸡段206公里,位居渭水之央。西从凤阁岭镇建和村入宝,东于绛帐镇南仵村出境,流经陈仓、金台、渭滨、岐山、扶风、眉县6县区,流域涵11县区 1.3万平方公里。
渭水之益,益莫大焉。追忆逝川,蓝田猿人、大地湾遗存、北首领遗址、半坡遗址、仓颉造字、伏羲八卦,发轫中华文明,书写悠久历史。炎黄荫德,周秦风韵,汉唐雄风,13朝建都于渭河平原,历时 1160年,辉煌鼎盛,无与比肩。上善若水,秦开郑国渠,关中始为天府;汉凿成国渠,始为渭河最早灌区;三国引千水接成国渠,创调水剂补之先;1933年凿渭惠渠,肇宝鸡现代水利之端;新中国崛起,大兴水利,建冯家山、石头河、宝鸡峡等水库百余座,总库容 8亿立方米,奠宝鸡经济振兴之基。
渭水有患,患亦频也。载覆时变,祸福相依。公元 601—2010年间,渭水为患 250余次,均 6年一灾。公元 1954年,宝鸡渭河堤防年久失修,抗御洪水能力薄弱。是年夏末秋初,全流域突遭4次洪水肆虐,入黄洪峰流量高达 7660立方米 /秒,史称“54型”洪水。8月 17日申时,林家村洪峰流量 5030立方米 /秒,戌时,魏家堡5780立方米 /秒,绛帐常兴段两岸几成泽国,数万亩农田被淹。宝鸡市区福临堡段决口,经二路等 7条街道一片汪洋,水深处达4米余。6840间房屋被毁,溺亡 22人。面对洪灾,宝鸡数万军民奋力抗争,紧急撤离,抢险救灾,安置灾民,发放食物衣被,谱写了壮烈凄美的抗洪战歌。 60年代后,政府斥资数亿治渭三次,筑堤束水,疏川导滞。此后虽数遇汛险,但终无大患。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54型”洪水已成遥远记忆。观今日之渭河,河床淤积,断流频现,每年汛期,险象环生。维护渭河健康生命,实现人水和谐相依,是渭河儿女之夙愿。辛卯之春,省府发令:全线启动,为民治河,根治水患。此次盛举,史无前例。洪畅、堤固、水清、岸绿的渭河美景,正彩带般徐徐展现,水之利兴,民之福祉。正斯时也,于洪水决口处立碑,撰文记事,旨在敬畏渭水,勿忘洪灾。科学治水,河定民安,千载无患,安澜渭河,福泽众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