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崇贤,我永远的家乡

崇贤,我永远的家乡

时间:2023-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上网时收到家乡朋友发来的电子邮件,有关征文比赛。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是崇贤的水土赐予我旺盛的精力。我很幸运,我的身旁总是有一些朋友,从家乡政府领导到昆明本地的政府官员,再到商会中的同乡。随着新昆明建设启动,我的市场也得到极大发展。通过商会组织,我们这些游子体味到了浓浓的乡情,感受到了“家”的力量。最开心的时刻,是家乡领导来昆明探望我们,是逢年过节回家时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

崇贤,我永远的家乡

张再兴

昆明。

深秋月夜,天气微凉。妻子种的睡莲开花了,我在阵阵的花香里,听到外面孩子的嬉戏打闹声。

今天上网时收到家乡朋友发来的电子邮件,有关征文比赛。家乡是什么?很感慨,却无从说起。我寻找了二十年,也没有找到最贴切的语句。是受伤时停留的港湾,是裱在梦里的那幅画,是过节时千里之外传来的乡音,或政府领导的嘘寒问暖、百般关怀,还是如今夜这月光,叫人一不小心就陷落的记忆?

我仿佛又看到了崇贤河水在屋后静静流淌,柔柔的月洒了一河的银光,浅浅的河滩此刻变得银白,上面还留着一串串孩童的脚印,它是否记下了二三十年前我们的脚印?

1981年,我还在读高中。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是崇贤的水土赐予我旺盛的精力。年少的我不知愁滋味。7月里精赤上身,古铜的皮肤上溅着河水,我们在岸边吆喝着号子,冲锋、奔跑。我是村里的孩子王,伙伴们都跟着我。打水漂、砸石子、打水仗……总有无穷的精力折腾,安静下来,就在河边烤家里摘来的豌豆。

我最喜欢念庄子那篇《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我仿佛看见一只巨翅大鸟,顶风翱翔。我常常一边在麦子地里帮父母做农活,一边在想,何时能展翅如鹏,飞高飞远。

十八岁高中毕业,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我决定参加工作,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

我进了纺织厂。工作第一件事是去河南平顶山收一笔烂账。对方拿走了我们的机器,却迟迟未付款。我独自一人,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找陌生人要钱,一点把握也没有。果然,他们总称厂长不在,采购部的负责人也避而不见。在那里消磨了几天,口袋里的钱也花得差不多了,我把心一横,直闯厂长办公室。经过长时间的坚持,最后他们答应以生产的布匹作为抵押。

后来,我接手了纺织机的业务,在整个浙江省内游转。我信奉的准则是:做业务,从做朋友开始。就这样,我结识了大江南北各地的朋友,随着眼界的开阔,我逐渐定下了自己的目标。

二十五岁的那个中秋,我一个人在绍兴度过。和两个老乡喝了两瓶烧酒后,我独自来到鉴湖河畔,或许是夜晚太过静谧了,在寂静中我忆起了儿时的玩伴和家乡的父母兄弟,思绪奔腾。

我对自己说:“五年前的今天,你在蹒跚学步;五年后的今日,你牛刀小试;再五年后,你一定会巨鹏展翅!”

我很幸运,我的身旁总是有一些朋友,从家乡政府领导到昆明本地的政府官员,再到商会中的同乡。他们一直在给我鼓励,帮助我解决实际问题,为我的奋斗事业添砖加瓦。

我是第三批进入昆明的崇贤人。这里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充足的日照,导致这个有几百万人口的城市需要大量窗帘。我的同乡早已发现了这个巨大商机,我来时,这里的窗帘市场已粗具规模。但我认为,现代都市消费者,对窗帘的需求不再单纯是遮光挡风,更需要一种品位和时尚度的提升。于是我和妻儿,在做好零售、拓展业务的同时,设立了自己的加工厂,创办公司。

2003年,我看准“昆明大商汇”这个巨大商机,租地三十亩,在对面建起“天鹏”市场。2006年市场竣工,吸引许多商户入驻。随着新昆明建设启动,我的市场也得到极大发展。现已入驻品牌五百余个,包括来自法国、美国、土耳其等地的国际品牌。

为谋求共同发展,在余杭、昆明两地工商联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们这些在昆明创业的余杭人成立了昆明余杭商会。我们经常开展商会活动和同乡聚会,交流信息,探讨商情。通过商会组织,我们这些游子体味到了浓浓的乡情,感受到了“家”的力量。

家乡,正因为远离,才感觉弥足珍贵。最开心的时刻,是家乡领导来昆明探望我们,是逢年过节回家时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

我的户口一直在崇贤。我在昆明打拼,孩子也在昆明长大,可是我从未想过要落户昆明。不是昆明不好,只是再好也不如故土,那里承载了太多的回忆。我想,最终,我肯定是要叶落归根的。

崇贤,我永远的家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