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渔老大谢月华

渔老大谢月华

时间:2023-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谢月华,种过庄稼,做过鱼生意。第二年,养鱼获利的谢月华想谋求更大的发展。正说着,渔老大谢月华的手机响了。村里的领导告诉我们,养鱼是很辛苦的,谢月华父子俩,为了守住这儿的鱼儿,一年四季,365天,天天宿在这两座孤零零的渔哨里。当然,对渔老大谢月华来说,最美的人生享受,莫过于人们称赞一白潭的水色好、一白潭里的鱼好吃。

渔老大谢月华

2002年阳春三月,我们沿着乡间小路,踏着明媚的春光,慕名来到东新村。已知来意的谢月华,驾一艘机动船,把我们带到风光秀丽的一白潭——他的养鱼基地。

东塘有个著名的三白潭。一白潭,其实是三白潭的门户。当机动船进入三白潭的排涝水闸,一白潭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了。展眼望去,波光粼粼,划船只只,渔哨座座,渔帘条条,不是沙家浜,胜似沙家浜,好一派鱼米之乡的迷人景色。

谢月华,种过庄稼,做过鱼生意。1999年初,他得知权属塘栖养鱼场的一白潭300亩水面要出让,便用3.3万元的年租金,承包了一白潭的300亩水面,放养了鲢鱼、包头鱼、草鱼等常规鱼苗30多担。殊不料,由于放养过密,再加之“6·30”洪灾,父子俩辛辛苦苦、没日没夜守了1年的渔场,起水鲜鱼仅150担。一算账,不仅没有赚,还倒贴两万多元。

好在谢月华没有灰心丧气,他认真总结了头一年养鱼的得失,降低了养鱼密度,并针对一白潭里螺蛳多的特点,放养了250公斤青鱼苗,配养了鳊鱼、黑鱼苗。夏季,草鱼进入吃食高峰期,妻子、父亲齐上阵,帮助割草、捞萍,有时岳父大人也来助阵,全家人共同努力,终于有了丰厚的回报:年底起水的鲢鱼、草鱼每条大多在3斤以上,年净收入突破5万元。

第二年,养鱼获利的谢月华想谋求更大的发展。他在当地信用社的支持下,投资15万元,又在一白潭里搞起了网箱养鱼。这批鳊鱼,是前一年年底以每公斤7.2元的价格购进的,当时以每公斤6.5元的价格往外销售。他说,网箱养鱼,最大的好处就是能顺应市场需求,市场上鱼多价跌时,就可购进养在网箱里;市场上鱼少涨价时,就可拉网捕捞往外销售。正说着,渔老大谢月华的手机响了。他告诉我们,刚才这个电话,是杭州北大桥农贸市场打来的,要他在今天下午送25担草鱼去。

不一会儿,谢月华调来了一条装鱼的机动船,叫了几名帮手,开始捕捞饲养在网箱里的草鱼了。这批草鱼,上一年年底只能卖到每公斤4元钱,老谢舍不得销售,这一年出售时价格却是每公斤7.6元。

谢月华告诉我们,他拥有的30多只网箱里,还饲养着草鱼110担,鳊鱼70担,鳜鱼200多条,一白潭里饲养着130多担草鱼、鲢鱼、包头鱼和2000多条青鱼。村里的领导告诉我们,养鱼是很辛苦的,谢月华父子俩,为了守住这儿的鱼儿,一年四季,365天,天天宿在这两座孤零零的渔哨里。不过话又得说回来,夜深人静时,在景色迷人的一白潭,听听流水叮咚声,鱼儿戏水声,也是一种人生的享受。当然,对渔老大谢月华来说,最美的人生享受,莫过于人们称赞一白潭的水色好、一白潭里的鱼好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