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笑话与寓言
民间笑话是劳动人民创作的一种以愉悦情节构成的、富有启示或讥笑意义的短小故事;民间寓言则是人民群众借假托的故事或自然之物,以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达到教训目的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劝谕性质。
广西民间笑话的内容很多,其中讽刺统治者的作品占有突出的位置。在这些故事里,统治者的威严是荒唐可笑的。如壮族的《串蛋》,是说有个财主佬从圩上买了一篮鸭蛋,提得很吃力,又舍不得花钱请脚夫,于是求老登想个既省钱省力又能把蛋带回家的办法。老登让他用绳子把鸭蛋串起来挑着走,财主照办了。财主越挑越轻,挑到村口,只剩两串蛋壳。便大骂老登,老登说:“是你叫我想个不花钱又省力的办法,并没说还要吃蛋呀!”弄得财主哭笑不得。
在汉族的笑话《大丈夫》里,描写一个怕老婆的县官被老婆追打,躲到床底下。当老婆敲着床沿吼着要他快出来时,他说:“男子汉大丈夫,说不出来就不出来!”县官的行为本来就很可笑,而他却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是“男子汉大丈夫”,这就更加可笑了。
笑话故事是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它是经过无数人不断加工、提炼、流传的结果。因而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多少世纪以来,长期被统治阶级剥削的劳苦大众,正是要在喜剧的艺术中,发泄他们对压迫者、剥削者的仇恨,嘲笑他们的无耻,宣布他们的罪状。
广西民间寓言有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反映劳动人民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总结生产经验。如彝族的《智慧果》叙述了开辟天地的英雄吱呷洛给穷人和富人各一颗荞子和燕麦,说这是智慧的种子,种在地里,到第二年秋天就可以结出智慧果来。富人把吱呷洛给他的两颗种子一起交给穷人种,说次年只要几颗来吃就行。穷人开始不知道怎么种,便请乡亲们一齐来想办法,边种边学,制成最早的一把犁,学会了犁地、播种、除草、施肥,秋天收获了智慧的果实。而那个富人虽然从穷人身上得到几颗智慧果,可他什么智慧也没有得到。
揭露和讽刺统治阶级的贪婪与伪善,教育人们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如瑶族的《蚂彫告状》是这样的:
从前,人们常常捉蚂彫炒来吃,蚂彫十分恼恨,便告到皇帝那里。
皇帝虽吃尽山珍海味,但当他第一次听说蚂彫可以当菜吃,而且味道相当香美时,口水禁不住流了出来。
蚂彫莫名其妙,眼鼓鼓地望着皇帝,问道:“皇上,你为什么流口水呀?”
皇帝笑着说:“这么香的蚂彫肉,一定很好吃的,我也想弄一点来尝尝呢!”
蚂彫听到皇帝也想要吃它,吓得魂飞魄散,掉头就跑。可是门掩着,只有一条门缝,蚂彫顾不得这些,拼命地从门缝里钻出来。
蚂彫的头本来是圆的,很漂亮。这一回,却被门缝给挤扁了。一直到现在,蚂彫的头也还是扁的。
瑶族人民利用蚂彫头扁、肉美的特性,加以人格化、社会化,编成这样富于情趣的寓言故事,把统治者的伪善面目,揭露得入木三分。
讽喻某些不良行为和思想,劝告人们注意道德修养。壮族寓言《蜗牛和它的硬壳屋》是这样记叙的:有一天,下着大雨,蝴蝶、蜜蜂等都被雨打湿了,有的甚至被打伤跌入水中又被冲走。蜗牛自己有一座硬壳屋,把头一缩,躲在屋里睡大觉,蜻蜓、蚂蚁、蚊蝇、毛虫先后来求蜗牛借屋避雨,都被蜗牛骂走了。天晴后,蜗牛出来找东西吃,但怕别人乘机把它的房子占去,就把房子背在身上,时间一长,房子和身上的肉粘在一起,只好一辈子都背着硬壳屋。因为这个自私自利的“包袱”太重,压得蜗牛气喘吁吁,半天走不出一寸路,多可怜哪!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内容的作品。总之,民间寓言不仅有健康、充实的内容,同时还有民间讽刺文学明快、犀利、高度简洁的特点。它不仅启迪人们的智慧,增长人们的知识,也使人们从中吸取生活的教训,还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释】
[1]高尔基《谈故事》(《民间文学》1956年5月号)。
[2]参见《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广西卷》(打印稿)。
[3]参见《红军传说故事》,198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文学研究会编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