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

时间:2023-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每个民族包括广西各民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和周围的一切总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这种矛盾的普遍性必然会反映到广西民间文学作品中。矛盾终于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广西民间文学作品之所以展示这些矛盾,其目的是褒劳动,贬懒惰;褒正直,贬奸诈;

矛盾的普遍性

每个民族包括广西各民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和周围的一切总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这种矛盾的普遍性必然会反映到广西民间文学作品中。

首先是人和自然的矛盾。人类一旦诞生,便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生存,于是人和自然就有矛盾发生,其中恶劣的自然环境与人类如何生存就存在不少矛盾问题。如《侯野射太阳》就反映了这种矛盾。它说从前天地离得很近,地上的人舂米时碓头就撞到天。天被撞得摇摇晃晃,住在天上的雷公便要对人报复,它要太阳烧得火旺,把地上的人晒得又烫又辣。把一个舂米妇女背着的娃仔都晒死了,妇女气得大骂老天,她的丈夫拿了根竹篙去戳天上的太阳。太阳只好往高处退去,天也随着退高退远。这样太阳便变得暖和和的,不再烫人了。但是旧矛盾解决了,新矛盾又产生。人们生活好转了,又懒下来,连屙屎也不扫,这样屎越来越多,臭气熏天。雷公一天到晚闻着臭气,十分恼火,便造了十一个太阳,加原来的一个,共是十二个太阳,把地上的水都晒干了,树木、作物都晒死了,白天人们只好躲到岩洞里,等晚上太阳下山了,才出来找东西吃。后来逐渐找不到吃的东西了,生活苦到了极点。这个新矛盾怎么解决呢?后来是出了个侯野,射下十一个太阳,留下一个太阳照大地,人们才恢复原来的生活,矛盾才得以解决。

其次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人在社会交往中不能不产生矛盾,特别在阶级社会中,大量的不平会带来大量的矛盾,其中最明显的是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矛盾。如毛南族的《毛人传奇》说的就是这个矛盾。一次,财主的儿子和几个富家的孩子抢了穷孩子的金鲤鱼,还追打穷孩子,毛人见义勇为,击退了富家子弟,要回了金鲤鱼,并征得穷孩子同意,把金鲤鱼放回河里。这一下惹怒了财主,他派家丁去抓毛人。家丁见毛人力气大,吓得回头就跑。财主不死心,一个阴谋又一个阴谋加害于毛人。当然,人与人矛盾中还有包括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仅本书上文所举过的事例,就有平民与土司之间、群众与官府之间、百姓与皇帝之间的矛盾,都各有民间文学作品予以介绍。

然而,一旦大敌当前,国家和民族遇到危难之时,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其他各种各样的矛盾便会让位于国家民族的矛盾,即侵略者与反侵略者的矛盾就会上升为主要矛盾。京族的《悬崖飞兵》便反映了这个矛盾。它叙述了杜光辉率领由京、汉人民组成的义军坚决打击法国侵略者。开始,我义军也是被动的,被法国侵略军逼得退到石山顶上,而且只剩下几把糯米。我义军将糯米煮成饭,粘在鼓皮上,便趁黑夜摸下悬崖,突出重围。第二天一早,法国兵只听得山上鼓响,闹不清中国人在干什么,其实是乌鸦在叮吃鼓上的糯米饭。到傍晚,糯米饭快叮吃完,鼓声零星几下便没了。敌人笑中国人饿软了,连打鼓的力都没了。可就在这时,突出重围的义军,从敌人的后路包抄过来,打他个措手不及,法国侵略军终于败退了。这故事在反映敌我矛盾过程中,表现了我义军为驱敌保国的机智勇敢精神,令人敬佩。

毋须讳言,在整个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中,更多的是表现为内部矛盾,特别一些日常生活上的纠葛。这样的情况,少不了也为民间文学所反映。毛南族的故事《多嘴公》就写了一个爱管事的老头,只因为他平常多嘴,儿子、媳妇都讨厌他。但他还是照样多嘴,譬方经常关照媳妇要关好鸡鸭,防止野兽叼走等。一个晚上,狐狸真的来偷了鸡了。媳妇怪他听到鸡被咬得叽咯叫还不喊一声。他却说,你们不是嫌我多嘴么?这里,把家庭内部矛盾写得活灵活现。

有了矛盾,怎么处理?从广西民间文学作品的反映看,有对对立矛盾和对内部矛盾的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

对立矛盾处理方法多是斗争致胜法,或精神胜利法。

如对大自然带来的不可抗拒的苦难,人们往往首先运用自己的力量,不行就借助鬼神之类的超自然力量,也包括龙、雷、虎、凤以及其他某些已经神化了的动植物等。如在古时,天上、地上、地下三界争得不可开交时,壮族祖先布洛陀便叫人把天扯到33根南竹顶不到那么高,把地加到33座石山那么厚,从此三界的人讲话互相听不见,吵架的事也就不再发生。

对付对立矛盾中的统治者,甚至大至皇帝(主要指暴君、昏君之类),人们总是奋起抗争,敢斗致胜,或者虽不能全胜,也要弄得他没有好下场。如壮族的《渔夫和皇帝》,说的是有一个在洪水中救了一窝蚂蚁、一窝喜鹊、三只猴子和一个皇帝的渔夫,他不忍心让小生灵被水淹死,拒不执行皇帝要他把小动物赶走的命令。洪水退后,皇帝发现他的金印不见了,便贴出布告。渔夫照梦中所见赶到京城,找到金印献给皇帝。皇帝想起他曾经违抗自己的命令,便说金印是他偷的,把他关起来。喜鹊、蚂蚁和猴子天天送食物给渔夫吃。一个月后,皇帝听说渔夫还没有死,忙问原因。渔夫说是海龙王给他配有个“仙肚”。皇帝要渔夫带他去海龙王那里求取仙肚。结果皇帝被海水淹死了。

如果,人们面对的是比自己强大得多的统治者、压迫者,斗的结果虽然是失败了,而在民间文学作品中表现这种失败的斗争也没有给人悲哀的感觉,相反让人从中得到启迪和鼓励。在壮族神话《布伯与雷王》这一作品中,壮族的布伯与雷王进行斗争时,雷王因为权大势大号令大,对洪水有极大的控制权。有一次,他专门放洪水淹下界,布伯为了救百姓,用麦秆当船迎着雷王出击,雷王急忙收水,布伯没有防备他这一着,“麦秤船”撞到石头上,自己摔死了。布伯人死魂不死,他的心变成了启明星,永远照人间。这无疑是一种精神胜利法,使人们得到精神上慰藉。同样,像前面提到的《莫一大王》、《田头公》、《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也用雷同的手法:莫一大王和田头公死后化为异物报仇,梁祝化蝶双飞,都是精神胜利法的表现。

非对立矛盾的处理,一般寄托于公理判定或进行调解等。

且看壮族故事《分猫》,它叙述的是这样的一件罕见之事:一家四兄弟只有一只猫来分,他们将猫划分为四腿,一人一腿,接着轮流梔养。大哥养的时候,猫腿受了伤,但伤的腿是老四的,大哥连理都不理。后来在邻居的劝说下,叫来老四,才把那条腿包扎上药。谁知当天晚上,猫跳过火灶,包猫脚的纱纸被火烧着,结果把邻家的屋子也引起大火。在衙门里,大哥说这是老四负责的那条腿引起的火灾,不关他们三个哥哥的事,要老四负责赔偿。在一个小孩据理力争之下,后来,通过寨佬的说理说情,说清本来兄弟之间,讲团结友爱,讲互谅互帮是人间最起码的道德,不能什么事情都斤斤计较。最后,才由三个哥哥共同赔偿损失。矛盾终于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广西民间文学作品之所以展示这些矛盾,其目的是褒劳动,贬懒惰;褒正直,贬奸诈;褒善良,贬邪恶。因此,它广受各族群众的喜爱,也得到文学工作者的收集、整理、再创作,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提高。

【注释】

[1]见过大蛇屙屎:方言俗语,意为见过世面。

[2]停:此处属民间俗语,居住的意思。

[3]蚂彫(mā g u āi):青蛙的一种俗称,广西农村多有此称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