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师生逃难纪实
河南大学于1939年6月因开封沦陷,迁入伏牛山深处的嵩县县城及嵩县潭头镇。
1944年5月,日军又陷洛阳。因校长王广庆思想麻痹,没有什么防范,又因国民党军队闻风溃逃得很快,当学校师生得到消息准备迁移时,日军已到嵩县,直逼潭头,什么都措手不及了。
我是5月12日晨和同学一起,背起行李卷仓皇出走的。除少数教授侥幸雇到毛驴驮东西外,没有什么交通工具。那天,潭头小镇,一片混乱,到处可以看到人们惊恐的神色,到处是无法带走丢弃的衣物、书籍。就这样,或扶老携幼,或三五一伙,有的惶然,有的悲戚,也有少数学生像远游者一样,似乎不知什么愁滋味,一支毫无组织的流亡大军出了南寨门。他们在伏牛山深处,经庙子、栾川,越摩天岭、过西坪镇,于6月初陆续集中在淅川荆紫关镇,停了下来。12日及13日出走的一些人,绝大部分是学生,年轻能跋涉,也容易忘掉忧愁,虽苦却不觉怎么苦。山区人民厚道,所到之处,都可得到他们的帮助,有些殷实大户,甚至以饭菜招待。在人群中,不时可以看到男同学肩挑背负与女同学同行,不用问,这是正在恋爱中的一对,我们戏称这些男同学为“驮子”。最惨的是晚走两天的学生和行动不易的教职员。15日,日军逼近潭头,大雨滂沱,山洪暴发,人们想走也走不了了。在急难择路的逃避中,有5人同日军遭遇,当场中弹身亡。女同学李先识、李先觉姐妹及先识之夫刘祖望,逃避不及,共投一井自尽。医学院院长张静吾两次被俘,其妻被害于杨坡岭,侄仲宏被刀刺入颈部,伤势严重。农学院院长王直青、教授段再丕等二十余师生一起陷入日军包围,被罚作苦工,稍有怠慢,便遭毒打。王院长不堪忍受,跳下山崖,身负重伤。《植物学大辞典》主编黄以仁老教授,逃出潭头到荆紫关后,一病不起,含悲而死。
一堂堂高等学府,遭此浩劫,实旷古少有!此日军之灾乎?人为之祸乎?王广庆因此被迫辞职,校长由张广舆(仲鲁)接替。
资料来源:刘家骥《中州钩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