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与幼儿教育的先驱者严修
近代女子教育在积淀着几千年男尊女卑封建糟粕的中国大地上破土而出,没有远见卓识的先驱人物的改革,是不可能实现的,天津严修,就是这样的人物。
严修重视女教,早在他1895年任贵州学政期间,就着手编撰《教女歌》六百言寄家以教其女。后经林墨青委付中华书局印行,并由直隶巡按使朱家宝通饬各属,以广流传。庚子后,严于1902年7月赴日本考察归来,即以自家为试点办起了严氏女塾。学生主要是自己和亲友家里的家属,年龄从10岁到20岁不等,设国文、算术、外文、手工及缝、洗、编、织等劳动课。使用他从日本带回来的教具和教科书,并从日本请来川本、山口、野崎几位女教师任教,具备了女子学校的雏形。
这在当时,是开风气之先的举措。因为直到次年即1903年,清廷才颁布《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这是中国由官方订颁的第一部学龄前教育和女子教育的法律,是根据被严修拳拳服膺为一代宗师的张之洞及张百熙等人的奏议而制定的。其内容如何呢?还是明文规定“女子只可于家庭教之。教以为女、为妇、为母之道”,就是说,女子不能进学校受教,而所谓教,也只是教会其如何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为封建纲常而服务。两相比较,严修比起他那些宗师来,不仅先走了一步,而且在办学内容上也有了更多、更大的突破。
1905年女塾改为严氏女学,分高等、初等两级,添设理化、史地、音乐等课,成为一所正规的女子小学。同年,又在其家中开办了一个相当于今日幼儿师范的保姆讲习所,这在全国是最早的。讲习所全面照搬日本经验,请来日本女教师大野铃子讲授保育法、音乐、钢琴、手工、体操、游戏等课程,先后入学学生有韩咏华(梅贻琦夫人)、张祝春(马千里夫人)、刘清扬等数十人。
严氏女学培养了第一批幼儿师资,与此同时,又开办了蒙养园(即幼儿园),由保姆讲习所学员实习教学。也打破了清政府关于蒙养教育与家庭合一或寓于寻常善举(如孤儿院)的规定,及同时期武昌、上海等地设立的蒙养院“重养不重教”的宗旨,成为具有正规意义的学龄前儿童教育之嚆矢。
资料来源:乔植璐《沽上艺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