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国大学说不》(连载一)
2009年9月17日凌晨2时,32岁的浙江大学海归博士涂序新从浙大综合楼顶楼坠落自杀,这距他到浙大工作不到3个月。
涂序新坠楼前留下一封6页遗书,遗书上有这样一段话:“在此时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感谢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
在美国西北大学土木工程系拿到博士学位并进行博士后研究的涂序新,在2009年6月,作为浙江大学“1311工程”引进的1000名学术骨干之一(所谓“1311计划”是指100位大师、300位核心人才、100个创新团队、1000个学术骨干),为什么只工作了短短3个月就以跳楼自杀的方式绝然而去?他为什么如此绝望?如此快地崩溃?
谁也不清楚涂序新在毅然决然从11层楼跳下前经历了怎样的痛苦挣扎。他选择以这种方式了结自己的生命,固然有心理脆弱的因素,但他在遗书中所称的“国内学术圈现实:残酷、无信、无情”,似乎已说明他最后的学术信仰的垮塌,或许,这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涂序新的死以及他留下的遗书,让人们又一次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的大学,那个被称之为“象牙塔”的地方。
“象牙塔”晶莹剔透,神圣而高贵。那原本是一片纯净的地方。然而近年来,发生在“象牙塔”里的一桩桩丑闻正在让它失去神圣的光环,并成为滋生学术腐败的土壤:
2009年5月21日,一位自称小萧的网友在“天涯社区”论坛的“天涯杂谈”版发表了一篇题为《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直接用替换键搞定,我无语了》的帖子:
昨晚在期刊网上查资料的时候,无意中下载了这两篇硕士论文,看着题目就觉得有点诡异,打开来细看,我Kao,原来真是抄袭的啊,而且抄得还特别夸张,直接用替换键搞定。学术造假的新闻、论文抄袭的故事咱也听多了看多了,但看到这样抄袭的还是第一次,这可是硕士论文啊……”
小萧所说的“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指的是东北财经大学袁某2007年的硕士学位论文《山东省FEEEP协调度研究》。而被抄袭的是南京财经大学曾某2006年的硕士学位论文《江苏省FEEEP协调度研究》。
小萧将两篇论文进行比对后说:“这两篇论文整体框架完全一样,除了把‘江苏’两字替换成‘山东’,把江苏的统计数据换成山东的统计数据,以及一些统计指标的对比排序结果稍微改变之外,从摘要到目录到文献综述到正文分析再到后面的对策几乎完全一样,就连参考文献的排列顺序也一模一样。”
小萧一共列出了5处内容,分别摘自论文的中文摘要、第一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从贴出的内容看,两篇论文的内容几乎完全一样。
小萧说,他是在中国知网搜索“人口与经济”这一主题的相关论文时发现的,这两篇论文都被作为“引证文献”,被显示在一篇题为《区域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研究》的论文的下载界面上。该页面还显示,这两篇硕士学位论文都被收录在“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
小萧在下载完相关论文后,很快就注意到上述两篇学位论文题目相似。他先看了山东那篇的摘要,再打开看江苏那篇的,发现摘要很相似,于是开始对两篇论文的内容进行认真对比。小萧发现,尽管两篇论文的数据和一些分析指标排列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是论文的结论和其他部分完全一样。他感到十分震惊。并把发现抄袭论文的事告诉了自己的导师。导师告诉他可以去举报。小萧不知道去哪里举报,于是就在天涯社区的“天涯杂谈”、经济论坛和凯迪社区的“猫眼看人”板块上发了这个帖子。
这个被冠以“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的帖子很快在互联网上流传开来。有的人对抄袭现象表示了惊讶和愤怒,也有的人不以为然,认为目前论文拼凑和抄袭的现象很常见,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让小萧气愤和悲哀的是,竟有人认为他将此事“曝光”的做法“损人不利己”,还可能“别有用心”。
小萧说:“没想到有那么多人骂我,土壤如此丰厚,也难怪学术如此腐败,抄袭如此猖狂了。”
在“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曝光后,有人举报了一起更牛的论文抄袭——湖北工业大学教师胡某的硕士学位论文与被抄袭论文比较后,发现除“致谢辞”外,竟一字不差。胡某凭此论文通过答辩,从华中师范大学获得自考硕士学位。
这一事件被曝光后,华中师大文学院从中国期刊网数据库拷贝下两篇论文,逐字核实,并质询胡某本人。很快,胡某承认抄袭,并向媒体坦承“是一念之差”、“论文是网上下载的,但并非‘一字不差’,还是做了改动的”。调查核实后,华中师大在校园网首页公布“关于撤销胡某硕士学位的决定”,并通报给胡所在的湖北工业大学。时隔一天,湖北工大即通报了处理结果:一是“令其本人写出书面检查,对胡本人予以严肃批评教育”;二是“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史上最牛”纪录的不断刷新,说明了当下研究生论文抄袭现象的严重性。人们在谴责造假者学术不端行为的时候也不禁会问:他们的导师为什么不把关?负责硕士学位论文审核的专家学者为什么会让一篇冒牌的论文轻易过关?
2008年10月发生的一桩“论文造假事件”也许能给上面的问题一个答案。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2008年10月11日,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戴某接到International J Cardiology(《国际心脏病学杂志》,以下简称IJC)副主编函件,指戴某实验室投至该刊的一篇论文与另一本期刊上已发表的论文十分相似,要求解释。审阅后,戴某发现,先他一步发表的“孪生论文”第一作者贺某,是两年前从他的实验室毕业的博士。
两篇“孪生论文”,所用药物不同,动物病理模型一为心肌病,一为心肌梗死,却得出了完全一致的数据和图表,甚至有部分相关段落文字都相同。因为贺某在戴某实验室读博的三年期间,并未出现造假行为,戴某对两稿审阅格外细致,但最后仍确定:贺某剽窃实验室资料,拼凑伪造出了一篇造假论文,并已发表。
贺某2006年6月进入浙江某大学药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合作导师是某院士、学校聘任的药学院院长。2008年7月,即事发前三个月,贺某被这所大学聘为副教授。
2008年10月,戴某将IJC的函件与两篇论文的pdf格式全文,一并转发给贺某所在的学校,要求对方调查。学校调查组的调查结果显示:贺某共计发表8篇假论文,除一篇在2007年发表外,其余7篇均在2008年6月后刊出,即贺某受聘副教授前后。而所有造假论文的作者栏里,均列有某院士的姓名。
论文造假事件发生后,该校校长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的采访。据他介绍,该校收到反映贺某论文造假的邮件后,相继成立了院、校两级调查组,当天即着手调查此事。在整个“贺某论文事件”处理过程中,学校共核查了贺某及其所在研究室相关人员涉嫌学术道德问题的论文20篇,其中贺某涉及论文9篇。除作为合作者的1篇论文外,贺某作为第一作者的8篇论文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剽窃、抄袭原博士导师实验数据,以及一稿两投、部分图表数据张冠李戴、重复发表、擅署他人名字、擅自标注基金资助、捏造知名专家帮助修改英语等严重学术不端行为。鉴其问题确凿,本人供认不讳,学校做出了撤销贺某副教授职务和任职资格,解除聘用合同的决定。
该校校长坦承:这个实验室一共发表了20多篇文章,现在查出其中十几篇有程度不同的学风问题,学风和管理确实存在问题。
处在这起造假事件风口浪尖上的某院士,于2008年12月26日给学校发函说明:他(贺某)私下剽窃原博士导师的研究资料造假论文,除1篇外,均在2008年6月以后才陆续刊出,这些文章不是我的课题,也不是我指定他做的课题,更不是国家973课题。他如何剽窃、造假、投稿及两次发表论文等,事先我一无所知,直至最近被揭发后我才知道。
该院士在接受《钱江晚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
“去年10月,我去美国参加会议,其间国内有人打电话给我,说网上流传贺某出事了。这是我第一次知道有关贺某论文造假的事。”
“我在该校兼职做药学院院长,因为北京的工作很忙,去学院的时间不多,一年去5至6次,每次在杭州呆3至5天。这点时间大部分用于处理药学院的重大事务,留出一天,把博士研究生召集起来,讨论选题、研究方向等等。”
“按规定,两年后博士后要出站,他(贺某)很想留药学院。但想要进高校,尤其是名牌高校,对学术水平要求很高,竞争很激烈,他想多发几篇文章,却又写不出那么多,于是就把以前记录下来的导师戴某的研究资料整理出来,写成论文发表。并在论文后署上我的名字以及是某某基金支持的研究课题等,其实我完全不知情,因为这些研究项目都不是我的课题。”
同时他也表示:“作为药学院的院长、博士后流动站的负责人、贺某的合作者及指导人,我负有疏于管理的责任。”
学生论文造假已不是个别现象。一位刚刚毕业的博士研究生说,他所在的学校规定,就读期间必须有3篇论文在有刊号的正式期刊上发表。他读博期间,共发表论文5篇,其中有4篇是从网上下载别人的论文拼接而成的,发表的都是小刊物。他说:“知道这些论文都是凑数的,所以也不想下工夫去写,学校只看数量不看质量。”他说经常有“中介”到校园来介绍能发论文的刊物,没知名度的刊物一个版面一般收500元版面费,有点知名度的一个版面要1000元左右,核心期刊就更贵了。他的博士论文是自己写的,但是花了1500元请人修改。学校规定:毕业论文必须在核心期刊发表。为了使论文能在毕业前发表,他不但给一家核心期刊交了3000元版面费,还给了中介500元的“疏通费”。他说如果不“疏通”就很难保证论文能如期发表,因为有很多论文在排队。
这位博士的自述其实已经道出了论文造假背后的深层原因,除了学术道德的缺失,许多高校规定研究生获得学位的条件之一是必须在核心期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无形中成了造假现象的幕后推手。
这个现象还造就了畸形的“论文枪手产业”。某市有一家代写代发论文的“枪手”公司,该公司不但明码标价,居然还设有枪手业绩排行榜,价格昂贵,生意却异常火爆。那些想不劳而获的人,想沽名钓誉的人趋之若鹜。
在学位论文造假事件层出不穷时,也有人指出,此现象的出现板子不能仅仅打在学生身上,“教不严,师之惰”。“史上最牛硕士抄袭论文”之所以能通过上述重重关卡屡屡出现,除了抄袭者缺乏基本的学术操守和学校管理存在疏失外,其指导老师负有重要责任。当前,很多导师自顾不暇:一些导师热心于四处讲学扩大影响力,收取可观的讲课费;一些导师专注于行政职务谋划自己的前程;一些导师为考核指标所累,自己埋头写书、写论文;还有一些导师醉心于办辅导班赚取经济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一个学期也难得跟导师见上几次面,导师们又怎么可能有精力去指导和修改学生的论文呢?
另外,连年的扩招,使有的学校一个导师带几十名甚至上百名研究生,导师对自己的学生有些连名字都叫不上,如何“具体指导”!
一位研究生告诉笔者,她上研究生3年期间,只见过5次她的导师,平均一个学期见面机会不到一次,而面对面的谈话仅有一次(不超过半小时),那是她的论文开题,她送开题报告的时候。
一位毕业多年的研究生回忆说:“当年我们写研究生论文,首先要做开题报告,然后是预答辩,最后是答辩,在论文撰写期间,导师还会进行具体指导并对论文进行修改。答辩完后,有的还需根据答辩组老师的意见进行相应修订。可以说,只要中间任何一个环节稍微认真一点,类似‘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事件就根本没有机会出现。”
资料来源:吴苾雯《向中国大学说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