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读书不恐慌
画坛泰斗刘海粟,一生以勤奋著称,第一次赴欧三年,他所作油画近300幅。即便回国后,他也是如此。“文革”时亦一样,早上被批斗,下午作画;下午挨批斗,晚上作画;晚上遭批斗,夜间作画,一天也不停。看来,天才是由勤奋而来。
作画须勤奋,读书亦一样。勤奋读书者,天天读书者,渐渐的,必将读有所获,读有所成。毛泽东说:“今日记一事,明日悟一理,积久而成学。”他的读书联是:“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有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其实,许多前人是这样做的。史书载,宋太宗日阅《太平御览》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补之。他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他读得很认真,坚持“每日读史十页”。曾国藩对其弟说:“每日总宜看二十页。”他本人“无日不看书,虽万事匆忙,亦不废正业”,“看书少须二十页,多则不论”。他多次说:“虽极忙,亦须了本日功课。”“余近来事极繁,然无日不看书。”难怪池田大作说:“人们可以坚持每天抽出半小时或一小时来读书。”“每天读二十分钟的书,坚持一年,就能成为相当不错的学者,成为有教养的人。”
天天读书,天天读好书,总能让人获至阵阵美餐之后的回味。尤其是作家的心路历程,在精神上给人的影响往往超越了一切教科书式的伦理和道德的说教,是一种灵魂的洗礼,人们很难用语言来表达这种感动。只是天天读书,其收益远非止此,该是多侧面的。
天天读书,是因为它让人不断垫高心志。心志要高远,读书该是捷径之一。春秋战国时的苏秦,其父兄或经商或务农,生活很是“小康”。然而,苏秦唯读书,他知道除经商务农外还有一个新的更大的天地。可第一次游说各国君主却铩羽而归,弄得“妻不为炊,嫂不为饪”,父兄讥讽。然而,苏秦“发悬梁,锥刺股”发愤苦读,两次出山游说,佩六国金印,衣锦还乡,妻嫂跪接,父兄们喏喏连声,为何前后态度有天壤之别?是因为读书垫高了苏秦心志,垫高了苏秦的地位。虽说为官并非垫高心志的惟一标志,但读书确乎是垫高人的心志的必不可少的途径。
天天读书,是因为它让人时时获取灵感。“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天天读书者,其情感之井不枯不竭,其智慧之涧“长流水,不断线”。在情感的簇拥下,在智慧的趸拥下,读书人自是灵感汩汩。画坛大师程十发对连环画、插图等艺术品类,有独到的见解,他说:“这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一样。画这些,逼得你天天读名著,逼得你思考、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他画《红楼梦》插图时,天天逐字逐句读,还写了一厚本读书笔记。为何天天认真读名著?还不就是为了找“源头活水”吗?还不就是为了捕捉灵感吗?其实,一个人只要多读书、多比较、多思索,就能有灵感,就能有属于自己的见解。
天天读书,是因为它让人努力赢得尊严。读书是获取一种权利,一些没有知识的人,常常会遭受别人的歧视和愚弄。只有掌握了知识,才能保护尊严,才能确立人生基本的价值,才可以在精神上自立自足。著名学者钱钟书是个一天都离不开书的人,有人曾这样描述他:“会场上最出风头的是钱钟书……他在会上提到一位美国诗人,他就用优美的英语背诵他的一篇作品;再提及一位美洲诗人,他也能用拉丁文来背诵一段……钱钟书能出口成章,流利无滞地背出,真是把在场的美国人吓坏了。”所谓“吓坏了”,其实还不就是钱钟书赢得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尊严?
是啊,一个天天读书的人,一个心志渐高、灵感泉涌、尊严凛然的人,其工作其生活怎会有无根浮萍的恐慌呢?
在知识经济社会,读书无疑是创造力和活力的起点,是文化底蕴的基石。一个国家是否有广泛的大众阅读,是否有乐于读书的社会风尚,决定了人们能否主动吸收各种文化的营养,在潜移默化的滋养中提升国民素质,营造文明氛围,发展先进文化。面对我国有读书习惯的人只有5%,阅读率持续下降的现状,我们需要重新唤起读书激情,亲近图书,全民阅读,天天阅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