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无痕”与“有痕”
“没有教育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这是对无痕教育而言的。何以这样说呢?在没有空洞说教的环境里,受教育者早已感受到教育的浓厚氛围,早已潜移默化、默默聆受。事实上,这样的教育,其效果远比喋喋不休的满堂灌、注入式教育要好。
最近读报,看到这样一个材料:1954年7月日内瓦会议期间,李慎之同志负责会议新闻。21日那天下午,因为事先知道要通过最后宣言,周总理嘱咐李慎之不要去会场了,而是拿着最后宣言的初稿在别墅里等会场的通知。每通过一段就交给电台向北京发一段,会议对初稿有什么修改就照改,等全文发完,就大功告成。事后,到了半夜12点左右,电话响了,才知北京来电,说发回去的最后宣言比别的通讯社所发的少了好几段。经仔细回忆,才想起大概是打在极薄的打字纸上的原稿,在被剪成一段一段的时候,有的竟被风吹走了,因为办公桌正好临窗。李慎之怀着极其惶恐的心情走进周总理卧室,看他似乎还余怒未平,就叫了一声“总理”,等着挨一顿严厉的批评。不料周总理说的竟是:“你来了,我气也生过了,火也发过了,不想再说什么了。你到机要室去看看我给中央的电报,然后赶快补救,北京还等着呢。”总理亲笔写的电报,一个字也没提到李慎之,只说他自己“应负失职之责,请中央给予处分”。回到北京后,李慎之料定这次玩忽职守罪是逃不了啦。自然,李慎之也绝无逃避的意思,准备被起诉,坐牢半年或者三个月。不料第二天,总理又叫他随同一起访问柏林,然后是华沙、莫斯科,最后回北京……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暂且不说周总理勇于揽过的品质,其让李慎之“到机要室去看看我给中央的电报”,这无声无痕的教育,何以不令李慎之在对周总理肃然起敬之时,顿生自我负疚感?而这种负疚感又何以不能驱使自我反省、自我检讨?又何以不能一生一世时时提醒自我、警示自我,以免重蹈覆辙?要说这种教育效应的形成,该是无声无痕教育之功。
无痕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艺术,固然是好,但因人因事,有痕教育亦断然不能少却。言传身教,便证明了有痕与无痕是教育之两轮、两翼。只是作为有痕教育,须讲真话,不讲假话;多点循循善诱,少些呆板灌输;多用事实说话,少摆噱头说教。诚如此,则有痕教育必能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
《文史春秋》载:1949年9月的一天,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由于住房十分紧张,他主动从装修豪华的北京饭店搬出来,把房子让给了傅作义将军,自己则住进了陈旧的小平房。同时,他还代表上海市,赠给傅作义两辆名牌小汽车。这件事在上海的部队中引起了很大反响,许多人心里不服,说什么“对这些大战犯,不杀就便宜他们了,凭什么还让房子、送汽车给他们?”陈毅听到后,便在一次会议上教育开导大家:“……你们知道不知道,傅先生到电台讲半小时话,长沙那边就会起义两个军,他为我军减少了多少伤亡?他的贡献恐怕不只几部小汽车喽!让傅先生住北京饭店,有了小汽车,他就会感受到我们党和政府的温暖,知道共产党是真心要交朋友的。”说到激动处,他用指节“咚咚咚”地敲着桌子:“我把北京饭店都让给你们也可以嘛,再送你们10部小汽车。但是,你们扪心自问,谁有本事起义两个军呢?”听罢,大家不但没有怨气,反而很服气,说:“陈老总讲得有理!”说明陈毅同志的有痕教育起到了真正的效用。
慢慢回味陈毅同志的有痕教育其招式其诀窍,便是注意摆事实讲道理,搞权衡作比较,这般由浅入深、至真至诚的教育,怎能不让部队同志从陈毅同志算大账、算政治账、算长远账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而有所醒悟、有所感动呢?这样的有痕教育,又岂无痕教育可比可及?
其实,无论无痕教育抑或有痕教育,都不能一概而论,其要义唯在于:因人而异,因事而变。切莫生吞活剥,生搬硬套。就如拳术,流派不一、套路不同,但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很难说孰优孰劣,我们绝不能以短而废长,更不能凭个人好恶而扬此弃彼。一个真正的拳师,自须敞开胸怀包容之,吸纳精华杂糅之。可以相信,一个掌握了百家拳术之要诀的拳手,必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亦必能在高手林立的擂台上,技高一筹,胜人一步,且无往而不胜。拳坛若此,教坛亦是一样的道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