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泰顺廊桥‘走进’哈佛”的启示

“泰顺廊桥‘走进’哈佛”的启示

时间:2023-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精美的泰顺廊桥漂洋过海“走进”了美国哈佛大学的课堂。精美的泰顺廊桥就成了哈佛学生心目中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风景,并且作为中国传统地域文化的代表,成为哈佛学生研究中国的一个“窗口”。泰顺廊桥“走进”哈佛,至少给我们三方面的启示:一是传统文化正在消失,保护抢救是我们的一项使命;二是传统文化是基因库,传承、提升是我们的一种责任;三是传统文化是外国认识中国的一个“窗口”,开放、交流是我们的一大任务。

“泰顺廊桥‘走进’哈佛”的启示

精美的泰顺廊桥漂洋过海“走进”了美国哈佛大学的课堂。2006年夏天,由世界知名汉学家、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包弼德教授带队对泰顺的廊桥和民居进行了为期30天的考察。地处浙南山区的泰顺至今仍保存着传统的桥梁、官道、民居、寺庙,以及宗祠、家谱等。其中30余座廊桥至今仍在使用。历史是哈佛大学本科生的必修课。包弼德教授回美国后,在开设的课中,开始以泰顺为例进行分析。精美的泰顺廊桥就成了哈佛学生心目中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风景,并且作为中国传统地域文化的代表,成为哈佛学生研究中国的一个“窗口”。

泰顺廊桥“走进”哈佛,至少给我们三方面的启示:一是传统文化正在消失,保护抢救是我们的一项使命;二是传统文化是基因库,传承、提升是我们的一种责任;三是传统文化是外国认识中国的一个“窗口”,开放、交流是我们的一大任务。

从鸦片战争以来,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我国文物流失逾1000万件,其涵盖了书法、绘画、青铜器、陶瓷、甲骨、典籍等所有种类。不仅如此,国内新的流失、消亡也没有绝迹。一些城市在所谓的“旧城改造”、“危旧房改造”中,采取大拆大建的开发方式,致使一片片积淀丰富人文信息的历史街区被夷为平地;一座座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被无情摧毁;一处处文物保护单位被拆除和破坏的事件也屡见不鲜。另据冯骥才先生披露:前两年,天津的一条历时七百年的老街——宫前大街实行彻底改造,落地重建,原住居民大举搬迁,当地的民俗博物馆打算抓住时机,收集一批民间文物,但居民翻箱倒柜时,竟没有发现一件有价值的历史证物或文化遗存。保护、抢救传统文化,其意义不言而喻,但关键在于强化意识,付诸行动。要像泰顺那样,切实做好保护、抢救工作。没有保护,就不可能有今天泰顺的传统文化;没有保护,泰顺的“廊桥”也无法“走进”哈佛。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只是陈列在历史遗址中以供旅游,更不能淹没于故纸堆中,尘封于学者教授的案头前,它的价值在于传承与弘扬,在于进行文化创新、艺术创新,从而使我们的新文化成果更具中国特色,更彰显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一方面,我们要把传统文化作为我们今天在创造生活、建设新文化时提取基因、提取元素的仓库。另一方面更要让它成为源远流长、应时而动的“活水”。亦即要让青少年参与其中,以避免断层,焕发活力。是啊,从青少年做起,普及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特别是倡导青少年用心学习和体会历经岁月淘洗、成为千古绝唱的古典诗文和传统艺术,还有那些“润物细无声”的节庆和民俗,更是我们传承、提升传统文化的最有效之举,也是泰顺廊桥“走进”哈佛,令外国学生有所研究、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提升而给我们的深深启示。

我曾接待过几位外国自由撰稿人,他们告诉我:对中国了解得甚少,跟自己在国外听到的、侧面了解的,大相径庭。这无疑令我们反思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方式与效果。余秋雨先生说得好:“文化交流的结果,具体来讲,其实是普通人对某种文化的自然喜爱和寻常好感,而不是概念式话语。实践证明,从效果来说,形象大于思维,感性大于概念,行为大于口号。”如果说,文化交流必须选择真正具有国际说服力的感情形象,一个泰戈尔,就让印度文化纳入了西方主流文化,一个海明威,让欧洲文化接受了美国文化的话,那么,泰顺廊桥“走进”哈佛,是不是也实实在在起到了积极的文化纽带作用呢?其实,文化交流自需要更多地借助有特色有魅力的人或物来进行,以此让外国能够真正历史地了解中国,全面地认识中国,更好地把握中国。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是当今中国的时代最强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当以文化复兴作为灵魂。没有强大民族文化的国家,不可能有真正的根基深厚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不可能充分、持久地赢得别国尊重。强国必须强历史,强文化必须从强传统文化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