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山“三老”
坐落在雄山北侧荫城村南的雄山书院是上党地区最旱,也最为著名的一座书院。它源于汉、唐,鼎盛于明代。
明代“雄山书院”的兴盛,主要在于当时著名的“雄山三老”在此执教主学。哪“三老”?分别是元朝末兵部尚书李惟馨、明初礼部尚书杜学文和官至户部尚书的董程。两朝三位尚书同在一书院执教主学,这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可以说,雄山书院能够名噪一时,与“三老”主学密不可分。
李惟馨,字庭芳,元末明初潞州上党县(今长治县)雄山(今荫城村)人,有经国济世之才,是元末明初的鸿儒名士,官至元兵部尚书。元末至正年间,他作为朝廷的高级幕僚,出谋划策,屡建奇功,帮助元朝统治者多次平定了江淮、秦岭一带的反乱。皇帝擢升他为兵部尚书后,他向元朝平章政事察罕铁木儿提出“东取冀亚,固守上党”之策,并被采用。扩廓铁木尔继位后,新皇上刚愎自用,李惟馨所献计策概不采用。李预测元朝气数将尽,请求辞官归乡。明灭元之后,李惟馨作为学识渊博的一代名儒,又被明太祖朱元璋召入朝廷,考证礼乐。后李再次请求告老还乡,明太祖挽留不住,只好赐尚书官服,派人送其衣锦还乡。李回荫城后,接过祖上留下的私墅一所,田产两百亩,松树百余株,倾其家财,重整学馆,创立书院,致力于教书育人。
杜学文,字政道,又名矩之,今壶关县店上镇麻巷村人。明初为礼部尚书,晋封王公,兼太子宾客,是李惟馨的老师。他听说李创办了书院,十分高兴,欣然命笔赠额“雄山书院”。不久他也以老病辞官,前往雄山书院授学。
董程,字友道,长治县东火村人,以儒史兼通,任兵部主事,官至户部尚书、右丞,“退休”后也加盟雄山书院。
三位尚书隐退庙堂之高,甘处江湖之远,结社于雄山之巅,授学于雄山书院,坐看云卷云舒,闲听松涛阵阵,对酒当歌,颐养天年,快意融融。他们生活的时代正是元灭明兴,改朝换代的非常时期,在朝廷为官是很难的。明朝初建,明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特务机构东厂、西厂,专门抓辫子、打棍子。朱皇帝狡诈阴险,朝野惧怕,人人自畏。做官做事,如履薄冰,明枪暗箭,防不胜防。况且李惟馨还是元朝遗老,“伴君如伴虎”的危机四伏。为明哲保身,他毅然以老病辞官。杜学文、董程和李同为上党老乡,杜又是李的老师,董程又曾是李的属下,三人同朝为官,为避“结党”之嫌,只好相继称老病卸任,回家安度晚年。
李惟馨在创办书院的同时,又建造了“知非斋”、“可已堂”、“万松亭”等。为使当朝皇上对他放心,他建“知非斋”闭门思过;筑“可已堂”感谢龙恩,表达自己“可已而已、知足常乐的心态”;造“万松亭”表明“玩物丧志”,寄情山水,不问政治。这大概就是他当时复杂的心境了,可见其用心良苦。这里录诗二首以佐证。
一首是李惟馨的《题万松亭》:
山径崎岖难于行,万松亭上白云横。
虬枝直耸乾坤柱,偃盖高涨日月擎。
雨露林岚新节操,冰霜庭院旧风声。
归来坐此消闲虑,酒兴诗怀分外清。
另一首是明大臣张筹写给李惟馨的诗:
自知今是昨都非,此意由来识者稀。
扫石焚香心似洗,青山坐看白云飞。
“雄山三老”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但他们却没有培养出一个“高官”。原来他们志在传道授业解惑,提高大众的文化素质,却并不称道弟子步入仕途,并现身说法训导弟子:“有田力可种,有书勤可读。人生宵壤间,胡为图利禄。名堂曰可已,知此万事足。桃李罹前途,子孙常在目。受享百年期,更无荣与辱。吧彼趋炎徒,扰扰空相逐。”所以,“雄山书院”后期学子成群,却未出什么大官。他们这种教育观影响深远,以至于后来的荫城人鲜有做大官的,却以“明礼诚信”孕育了一批“商界巨子”,打造了“万里荫城”的繁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