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风景,你的美——《学步集》评说
这是一次奇妙的经历!
教了二十多年语文,读过无以数计的学生文章,但像这一次读《学步集》书稿,系统地读完一个孩子——准确地说是一名写作者,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的文字,还真的是第一次。
这奇妙的经历从好奇开始。
黄音上小学时写的文字幼稚,拙朴,天真,时有超常的想象。在我的头脑中,这应当是所有小学生的共性。黄音的文字有没有与众不同之处?有。在哪里?在两个方面:一是涉及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二是每一篇文章都有非常强烈的渴望,且几乎都指向善与美。
看一看她一些文章的结尾——
“以后,我要把tā xǐ得干干jìnɡ jìnɡ的。”(《日记三则》)
“我们以后要注yì,不能luàn吃东西。”(《日记三则》)
“每天增长一点,日久天长,聚沙成塔,知识就会丰富起来。”(《日记三则》)
“原来要看懂小说,还要有生活知识。”(《日记三则》)
“有朝一日,我一定会把这新产品送到建筑工人叔叔的面前。”(《小甲鱼》)
“嘴里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那首歌。”(《我做对了》)
“现在已是秋天了,我觉得秋云也是多奇峰啊!”(《云》)
“江上看日出,天空美,彩霞美,太阳更美。”(《三峡游记》)
“神女峰已看不见了。但妈妈讲的这个故事我却记在了心中。”(《三峡游记》)
“我一定要像大文豪钱钟书一样钟情于书,刻苦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这就是这件错事给我的启示。”(《一件错事》)
“我向全社会呼吁:给我们一些轻松吧!给我们一个欢乐的童年吧!”(《沉重的书包》)
“我觉得我们这个大家庭无比的温馨,特别的温暖。冬天的寒意都被吹得烟消云散了,这是多么美好的师生情意啊!”(《在节日里》)
“申花队的惨败告诉我们:学习要虚心再虚心,要下苦功练就真本领。”(《1比9反思》)
……
这些文字不管写的是什么内容,几乎每个字都在善与美的渴求中跳跃着,这一发现让我非常激动。我急不可耐地往后读,但又隐隐地有一点忧虑,忧虑这种渴求会慢慢褪去。令我释怀的是,后面初中、高中直至大学的文章,对善与美的渴求不仅没有丢失,而且一直向纵深生长着。
初中写的《我的启蒙者》、《我读爷爷这本书》、《从涂鸦说起——我心中的黄浦江》、《生存权利何其难——读〈骆驼祥子〉》等,文笔已深入到成人世界;高中写的《汗毛竖起来了》、《参天大树,听我细细诉说》、《我不知道你是谁》、《浅谈上海人的精神》、《未完成的交响曲——读〈老人与海〉》、《阴差阳错——读〈围城〉有感》、《我的雨衣》、《悲壮的汗血马》等,文笔已探入人性的深处。
“好像桌子上有两杯水,两个渴了的人来到桌前。智者喝了水,忘了杯;愚者喝了水,却把心‘住’在杯子上,不得超生。”(《阴差阳错——读〈围城〉有感》)
“悲壮的汗血马一直在奔跑,它们死后,就把那一个个奔跑的地点转化为一个个散发光芒的绿洲。”(《悲壮的汗血马》)
“夜深了,我听到了君子兰那急促的喘息和节奏,不停息,一直延续。黑暗中,有另一份节奏,铿锵而饱含希望。闭上眼,我在黑暗中感到的是亮光,是生命踏着节奏和谐的舞蹈,是一种聆听节奏时的快乐与安宁。”(《聆听节奏》)
……
这种凝聚着浓厚情思的文字还有许多,不少篇什中都可拾得。若与她小学的文字对照一下,就没有理由不惊奇了。我清晰地看到,作者小学时期渴求善与美的浅白表达,到高中时期已达到了较为艺术的表达。
大学完成的“走笔运思前行”部分,收入的17篇读书笔记等作品,涉及古今中外,在历史与现实的交集上,探讨文学、美学、教育等多方面的问题,更显示出了很强的问题意识与实证精神,已将中小学时期对善与美的渴求推进到了探求真知的高度。
“他说,他是一只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还没有把中国叫醒。”
“我说,他是一个人,一个伟人。活着,满腔热血,一世清风;死后,留下百年复旦,精神传承,宏大璀璨。”
——《永恒的赞歌》
“这是太阳旁边的第三颗行星——在这里,日子为每一个生命同样地开始。在一缕温暖的阳光下,或者一个陌生者的仁慈中,你才察觉到每个生命是如何触及到其他的生命,你才开始领会万物都息息相关,犹如血缘联系了一个家庭。威廉·吉布森的文学理念是试图让盲目的人们发现这束阳光,感知这束阳光,从而更美好地存在于这个星球上。”
——《超越科技异化,追溯人性之光》
作为人类精神的代表,浮士德精神的意义在于他能认识到自身的局限,认识到自己在宇宙中的微不足道,从而走上探索人生真善美的道路。
——《〈浮士德〉——未完成的诗》
……
这令我更为惊叹!在这样一个功利化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消解崇高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娱乐深入骨髓的时代,还有多少孩子坚持用文字记录着自己对真善美的探寻?还有多少孩子能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一直保持着、发展着自己的爱好,并将其与真、善、美高度融合?
读完黄音的这些文字,我陷入了沉思:我们应当怎样面对孩子们的写作?良久,我又从她的几篇文章中找到了答案——
在《你的风景,你的美》中,她说:“在孩子构筑的文学世界中,也许会有小小的疏漏,而更多的是鸟语花香。”
是的,孩子的世界应当是鸟语花香的世界。在孩子眼里,在孩子的心中,世界是甜美的,甚至是圣洁的。非常遗憾,现在我们有许多人(包括一些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常常把成人世界的雨雪风霜、刀枪剑棒不经意间植入孩子们的世界中,甚至以看取成人世界的眼光来看取孩子们的世界,于是面对孩子们的真诚笑意,不是置之不理,就是斥之为假笑。于是,像黄音小学、初中所写的文字,在一些人看来,可能就没有什么意思了。而恰恰相反,正是这样充满真诚笑意的童心得到了精心的呵护,才有她日后高中、大学期间的优美的文字。
在《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中,她说:“当一个人不急不躁,尽心尽力地将每一件小事做得得体完美时,已是走上‘成圣’之道了。”
是的,孩子写作的事应当是一件不急不躁的事,应当是从一件一件小事、一篇一篇小文写起的事。但同样非常遗憾,在教辅书市场上,我们看到了多少写作指导书啊!这其中又有多少在告诉我们的孩子走怎样的写作捷径啊!但作文没有捷径!这从黄音的写作成长足迹中也看得非常清楚。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她是踏着年轮,一步一步,步步脚印,一圈一圈,圈圈圆满地走过来的。这“圈圈圆满”有两方面意思:一方面指写作的宽度。童言无忌,有什么不可以写的呢!另一方面指写作的厚度,不说虚语,这样每一篇文章几乎就是提升自我写作的一级台阶。有心的读者若将黄音的文字比着看,就会发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黄音登了十几级台阶。
在《童年》中,她说:“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我们逐渐学会了冠冕堂皇,学会了心口不一。留下的,只有一种叫做‘天真’的东西哭泣的声音。”
是的,人总是要长大的。当孩子们开始躲闪,开始掩饰,开始有选择地表达的时候,孩子长大了。《童年》是黄音高中后期的文章,虽然保持了她讲真话的一贯特点,但读得出她已开始躲闪、掩饰了,开始有选择地表达了。这就是成长。是人的成长,也是文的成长。孩子刚开始写日记,以“今天……”开头,这很正常;如果往后每篇还是这样写就不太正常了。当孩子开始避免开头的重复,选择最恰当的语言开头了,这就是长大。当孩子在做这种选择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于不经意间完成,这就是成熟了。成熟了,失去了“天真”,多么正常!怕就怕,人生之车坐过了站,已是青年了,依然是童年的嗲声嗲气;已是中年了,依然是少不更事的鲁莽与傻帽!
童年笑靥,少年英气,青年激情与思虑。不故作笑脸,不掩藏英气,该激越时激越,该静思时静思。黄音的文字,一路走来,都有好模样。
“你的风景,你的美”是黄音自己的话。读到《你的风景,你的美》时,我笑了。一是找到了写这篇文章的视角,二是有了这篇文章的题目。最后,我要将这句话送给所有读这个集子的朋友,与我一起分享这次奇妙经历——
你的风景,你的美!
黄荣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